第121章 借屍還魂的構想(1 / 1)

重生西班牙 二氧矽 2705 字 2024-03-15

阿方索吩咐莫萊諾有關法國的任務,注意力也很快被自己的王後轉移到宗教上。   過去自己一直都有一個疑問,天主教是一成不變的嗎?   答案自然是不是。雖然18世紀的啟蒙思想家一直敵視教會,認為教會是迷信和腐朽的象征,但是在麵對教改運動中蓬勃發展的新教,天主教會也被迫進行舊教廷體製和政策的改革,一些敵視天主教會的知識分子稱呼為“反宗教改革”,寓意為對抗新教運動的改革。   “反宗教改革”有兩個核心目的,強化教廷權威、對抗新教影響。其中最為代表性的就是耶穌會,誕生於和馬丁.路德一個時代。不同於多明我會、方濟各會的傳統,耶穌會有點像半軍事組織,他們的目標十分明確,且不會拘泥於成功的形式,甚至還會乾涉世俗事務,這也造就了他們在傳教,教育和經濟等領域的成功,積累了聲望和財富。   不過他們的成功,也是引起了世俗團體對他們的嫉恨。商人嫉妒他們奪取了屬於自己的生意,其他修會敵視他們搶奪教眾,知識分子仇視他們對教育的把持,世俗政府忌憚耶穌會的忠誠性。18世紀耶穌會的末路,似乎是必然的結局,西班牙於1767年驅逐耶穌會,首相曼裡諾在任教皇國駐地公使,更是聯合反耶穌會聯盟迫使教會在1773解年散耶穌會。   而之所以阿方索想起“反主教改革”和“耶穌會”,是因為王後在22號特蕾莎突然尋求幫助挑選哪一個修會進行合作反奴隸的事業。   結婚之後,成為正式王後特蕾莎和貴婦們打交道,是她每天的雷打不動的項目。特蕾莎時常會在沙龍裡,提到奴隸糟糕的處境,甚至於有些貴婦是潸然淚下。雖然阿方索懷疑她們可能有一些人是假哭,但是特蕾莎成功拉攏了一批支持廢奴的婦人團體,決定成立一個“廢奴光明協會”,寓意獲得自由的奴隸有著新的光明。隻不過單靠一群貴婦是根本無法推動廢奴運動的,所以計劃停留在紙麵上。   特蕾莎沒有忘記阿方索此前更他講過,先學習英國廢奴運動的過去時,而很顯然,英國的廢奴運動是從貴格會與衛理公會開始的。有樣學樣,特蕾莎發現西班牙天主教對奴隸還算是友善的,他們認為在上帝眼裡奴隸和主人是平等的,但是廢奴的堅持卻不如英國的宗教團體,停滯在通過鼓勵奴隸主自發,看作一種善舉的形式。   特蕾莎的疑惑,在阿方索這邊得到了解答。   “那是因為天主教在美洲本身就是最大的奴隸主。天主教作為美洲開拓的先鋒,西班牙美洲殖民地擴大的同時,他們擁有的地產也隨之擴大,地產需要勞動才能產生財富,16世紀兩場大瘟疫,讓美洲可用勞動力銳減,他們使用奴隸已經習慣了。當然反對奴隸製的神父也有,否則也不會留下對奴隸不同的解釋。”阿方索很淡然的說道,利益決定手段,教義是一回事,動作是另外一回事。   “那我是應該選擇不蓄奴的修會進行合作嗎?”特蕾莎大致明白丈夫的意思,找天主教的領導層是沒用,那麼自己退而求其次,找那些修會合作。她把腦海裡,自己在摩德納曾去過的修道院都搜索了一遍,嘗試說出了一個修會的名稱,“本篤會可以嗎?”   阿方索搖了搖頭,特蕾莎能想到本篤會,不外乎是因為本篤會有要求參加的修士要誓言“絕財”“絕色”“絕意”。但是修道院的經營本身就是花錢的,所以他們也經營農牧業和手工業,並擁有土地和佃戶。在中世紀修道院本身,就是西歐封建體係的一部分。那麼自然跟隨西班牙擴展,到拉美傳教的本篤會肯定也復製了相同的模式,怎麼可能不在美洲沒有奴隸。   “那些修會都有修道院,而修道院本身就是地產。”阿方索解釋道。   “難道天主教就沒有不蓄奴的修會嗎?”特蕾莎不可置信,自己家鄉的那些看上去和藹的修士們在新大陸直接變了一副嘴臉。   “可能會有個別修道院會例外,或許我們可以組建一個.......”阿方索突然停頓下來,腦子瞬間清明了不少,腦子也就浮現了一個問題:天主教是一塵不變的嗎?   天主教需要改革,顯然單獨再天主教分出一宗或者鐵血改革,有點樹大招風。而且阿方索也不好把握民眾支持的程度,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畢竟西班牙從收復戰爭,到統一,再到日不落帝國,和天主教的關係密不可分,深植於西班牙的民族精神裡,這一點是西班牙和其他天主教國家最大的不同之處。   此外,在前世,自己對西班牙最大的印象就是“兩個西班牙”在近代兩個世紀的撕裂。這也是為什麼阿方索對教會的打壓,一直要把握一定的尺度,對教會改革維持弱化版本。   然而依靠外力來迫使天主教改變,不是一個長久之計,最佳的方案是要讓西班牙天主教內部自己產生自己的動力維護和蛻變,讓“兩個西班牙”能夠彌合分歧,至少不要漸行漸遠。而答案,已經很顯然了。   “你是說專門組建一個支持廢奴的新修會嗎?的確,這樣就能把分在各修會裡,那些廢奴的人集合在一起。”特蕾莎也是眼睛一亮。   阿方索點了頭又搖了頭,這就讓特蕾莎突然困惑了。   “有時候不需要新的,也能發揮相同的作用。”阿方索此刻就想到了曾經的耶穌會,如果不是耶穌會對世俗事務的乾預太過熱衷,搞政治陰謀,這個生命力繁盛的修會根本不會這樣迅速退場。直到現在,西班牙還享受耶穌會留下的不少好東西和壞東西,好東西就是教育資源,西班牙在本土和新大陸的不少大學和學校都是耶穌會創辦的。壞東西就是殖民地的獨立意識的產生,阿方索的書庫至今都有著耶穌會士哈維爾·克拉維耶羅寫就的《阿茲特克帝國史》。   “這就是事情就交給了我來辦吧。”阿方索決定嘗試這個想法,而合適的人選,自己也已經有眉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