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要什麼(1 / 1)

重生西班牙 二氧矽 2767 字 2024-03-15

8月初,馬德裡城市內各大報紙相繼報道《米蘭和約》的內容,吹捧之詞溢於言表。西班牙在18世紀已經許久沒有在歐洲方向擴張過。雖然西班牙曾經在意大利半島勝利過,但是在歐洲強國的要求下,西班牙無法直接統治意大利的王國,隻能建立有西班牙波旁王室成員統治的國家。縱使西班牙的新大陸殖民地在卡洛斯三世時期擴張至極致,收復梅諾卡島,更有北非異教徒的土地,但是人們依舊對於歐洲的土地念念不忘。雖然撒丁尼亞並不出名,但是它那屬於歐洲和過去西班牙的標簽,且自帶羅馬教皇承認的王位,足夠滿足愛國者的民族虛榮心。   胡安·梅倫德斯更是在《半島周刊》上發表一篇散文《撒丁的農夫》來表達他對撒丁尼亞回歸西班牙的感情,縱使他本人從來沒有去過撒丁尼亞,但是並不妨礙他的從別人口中得到有關撒丁的消息,並用詩詞來表現他自己的想象:傍晚的夕陽,金光與碧綠交錯的田野,農夫驅趕牛羊回畜欄,它們身上鈴鐺隨著動物的搖擺而“叮叮”作響,農夫的家裡飄起炊煙,他們在祈禱上帝賜予的晚餐。不過和以往不同的是,今天,當地神父告知了他們島嶼易主的消息,農夫高興喜極而泣。他馬不停蹄跑到山丘後的墓碑,告知曾是四國同盟戰爭,駐留在島上,曾是西班牙士兵的父親。在駐島期間,當地人很歡迎回到西班牙的統治之下,他和當地的一位農家女子結婚。然而好景不長,西軍在海上和港口作戰連遭挫敗,國王罷免首相和四國同盟和談。在撤退期間,已經成婚他留了下來,不過他一直期待自己的國家重新打回來,一直等,等到白發蒼蒼囑托給下一代去等,並把消息告訴已經死去的自己。   阿方索在看到對這篇詩詞的內容評價是有一股田園風和浪漫的理想藝術加工,有情感上的特殊寫照。顯然,西班牙社會對於國家拿回撒丁尼亞是高興的。隻可惜,在西班牙的內閣大臣群體裡,這份高興被來自北麵的消息沖淡了至少二分之一。“革命”對君主政體的挑戰,已經從英國君主的立憲風往共和風吹,幾乎是180度的改變。有天真的人期待立憲派通過議會選舉重新回來,但是經過政治歲月的人則是不相信已經掌權的那些雅各賓俱樂部成員會願意把權力拱手相讓給政治理念對立的另一方。   法國這場選舉何去何從,他們都在猜測法國的走向。法國會不會變成像美國一樣的聯邦共和國,還是變成像過去聯合省那樣的議會共和國,還是變成一群無套褲漢支持,讓人無法預測的狂熱。這些對西班牙的負麵沖擊有多大,西班牙是不是需要預防一下,武力是不是可靠的選項。   對於這方麵的討論,國王的回復就隻有一個。   “既然巴黎的這第三次暴動已經發生,並且取得了成功,我們在這裡煩惱也不會改變這個事實。”阿方索心平氣和地說道,“法國要通過選舉決定他們的新政體,無論他們選擇君主製還是共和製,這個國家還是叫法國,它還是我們的鄰居。難不成我們要和鄰居徹底撕破臉嗎?”   國王的泰然自若,倒是讓那些再次被“法國挑戰”給驚一下的大臣們有點小題大做,畢竟他們都是老家夥了,竟然還不如國王的處事風範。   曼裡諾首相搖了搖頭,表示答案。其他人選擇了沉默,顯然國王的反問句已經告訴他們答案。   當事人的曼裡諾不得不承認,縱使法國真的變身共和國。在百科全書派內閣裡,願意像普奧一樣投入反法戰爭的是少數派,畢竟北美戰爭後的帶來十年和平的經濟發展有目共睹。反之,西班牙投入法國兵力,謀取的是什麼?比利牛斯山的領土,西班牙以後還要不要和法國人聯合製衡英國人了,奧地利和普魯士因為西裡西亞的矛盾延續超過半個世紀,西班牙有必要為了一寸領土和法國交惡半個世紀嗎?此外,還有另外一個主要原因,國王對於巴黎的恐懼並沒有想象地嚴重,交流協議依舊在執行,那些望風的官員和貴族也自然不會自討沒趣。   阿方索見眾人表麵上不在就法國胡亂猜測,火速為這個命題劃上一個休止符,下達指令:“內閣準備一下就法國選擇廢除君主製,西班牙的外交預案吧,以防萬一。我們現在能做的,隻有等法國一個半月後的結果。目前,優先處理意大利的事務,阿澤維多帶回消息,奧地利準備在米蘭舉辦大會。奧地利願意邀請我們,你們有什麼看法嗎?”   “米蘭大會顯然是為了決定意大利那些共和國的命運,我認為西班牙有必要參與其中。我們已經取得了撒丁尼亞這個前往意大利半島的跳板,熱那亞也成為我們影響範圍,如果能夠進一步得到靠近意大利的據點,對於我們影響意大利事務將有加成的效果。”負責外交的加多基首先回答。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看來你已經有目標了?”阿方索接下他的話道。   “是的,陛下。這座島嶼先後被荷蘭,法國給控製過,還一度癱瘓英國在地中海的貿易,它的名字叫厄爾巴島,就在第勒尼安海岸和利古裡亞海岸之間,距離海岸足夠近,對於北意大利的西地中海的港口有足夠的威懾力。隻要托斯卡納大公國對盧卡共和國念念不忘,我們完全可以要求托斯卡納把這座島嶼交給我們。”加多基顯然是做了功課處於外交家督,參考了1652的英荷海戰的個案。位於西班牙和意大利半島之間的西地中海自古就有與眾不同的意義,然而這個意義需要海軍和基地才能表現。在加多基的計劃裡,那些北意大利的邦國都是仰賴對外貿易的國家,海軍隻要在他們家門口一擺,就是無形的外交壓力。   阿方索眼睛一亮,自己倒是沒有想到這茬,而是準備拿威尼斯共和國在奧特朗托海峽的一串群島,開拓東地中海的空間,取代日後的威尼斯,控製亞得裡亞海的商品運輸。果然,還是要集思廣議,否則真的漏掉什麼,自己腸子都要悔清。   至於其他人的意見,比如說坎波瑪內斯提議讓奧地利分享在威尼斯國庫裡的財富,在所有商業共和國裡,就威尼斯最肥,西班牙放棄太過可惜;霍韋利亞諾斯建議幫帕爾馬公國擴張一番領土;巴蒂斯特·柯爾伯則是盯上了威尼斯的海軍的戰艦等等;曼裡諾首相則是想進一步廢除過去對西班牙限製的外交條文。   這些都被記錄在會議紀要裡,作為日後米蘭大會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