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造最好的槍,不要替我省錢(1 / 1)

無論是火槍,還是火炮,最關鍵的部件無疑是槍管和炮膛。   這件堅挺、筆直、中空,又能從中發射出東西的玩意兒,最重要的,就是足夠結實耐用。   否則發射不出彈丸還不要緊,要是炸膛了,可就大事不妙了。   歷史上,第二次萬歷朝鮮之役,本來明軍大好形勢,正在圍攻釜山,眼看就要攻下要塞。   不料攻城用的火炮炸膛,導致明軍陣型嘩變,讓日寇逮到機會,導致功虧一簣。   現代槍管、炮膛,是用無縫鋼管和數控機床製造的,但古代的冶金技術、材料科學還在草創階段,沒有製造無縫鋼管技術,數控機床更是想都不用想。   因此,按照趙承成穿越前看過幾部紀錄片的印象,古代火炮采用的是鑄造工藝,而火槍槍管則是鍛造而成的。   先不考慮火炮的問題。   鑄造槍管,是用一塊加熱後的熟鐵薄片,在半圓形的模具中,用特殊形狀的鐵錘,進行反復鍛打,最後讓薄片兩邊合攏,便形成了中空的金屬管。   然後再用簡陋的人力車床打磨金屬管內部,直至內壁光滑。   這樣一支滑膛槍的核心部件——槍管就造好了。   然後再安裝激發裝置、照門準心、扳機護手,一支火槍便製作完畢,經過調教之後,就能上陣殺敵。   陳於階給的那本小冊子上的記載,同趙承成記憶之中的大差不差,應該就是製造槍管的正確流程了。   理論指導實踐,那肯定是不會有錯的。   可真到了實踐的時候,就又遇到了麻煩。   趙承成在洪澤湖周邊的老子山、龍集寨、高湖臺收留安置了不少北邊來的難民,其中有不少會手藝的工匠,懂得冶金打鐵的鐵匠也不少。   從中精中選精、優中選優,趙承成挑出了五個人,平常就在趙家村裡乾活,主要就是打造兵刃。   當然了,前一階段,還是以冷兵器為主。   不過這幾個鐵匠,都是曾將給民軍乾過活的,有兩個還親手製造過火槍。   但他們卻說:這本書上記錄得不正確,一根槍管哪能一下子就鍛造出來,都是先造幾截三五村到半尺長短的短管,然後趁熱焊接連接起來、再用抱箍固定,才能做出一根長槍管。   趙承成沒錯、陳於階沒錯、這些工匠也沒錯。   錯的是現有的工藝水準。   趙承成記憶中的是現代條件下回溯古代技術;   陳於階記載的是西洋工藝;   而這些鐵匠說的,則是眼下明軍的裝備水平……   到了明末,中國的冶金、鑄造、鍛造工藝,已經開始落後於西方,鑄造一體式的槍管存在難度,隻能大批量生產拚接槍管。   這種火槍因為槍管是二次加工成型的,氣密性差、耐用性差,又不敢裝填過多的火藥,就導致彈丸的威力、射程、精度都比較糟糕,甚至無法壓製滿洲弓箭齊射。   而其之所以沒有被淘汰,就是因為其主打一個價格便宜、簡單易造……   趙承成在趙家村製造的兵器,無論是冷兵器還是熱兵器,都是給趙家軍使用的。   要用,就用最好的!   什麼?偷工減料?趙家村裡沒這個詞!   於是,他便叫上幾個鐵匠,讓他們就按照陳於階書上的記載造火槍。   這些個鐵匠還不知道趙承成性格,一聽他的打算,立即說道:“趙村長,這樣弄……咱們兄弟幾個倒是可以試試,就是怕工期長不說,價錢還貴。”   “不要替我省錢。這第一支槍的樣品,一定要好好弄,哪怕花掉二十兩銀子,都行!”   陳於階的確靠譜,他的給趙承成的書上,不僅介紹了火槍的製造方法,就連造價明細都一一列明了,鐵、炭、竹、木,甚至連人工都包含在內。   零零總總加起來,一支最為先進的西洋“嚕嘧銃”,連人工在內,造價約合二兩三錢一分。   鍛造坊裡的鐵匠,都是趙承成花錢長期雇傭的,人工價格可以排除,那麼材料價不會超過一兩五錢。   趙承成為了製造趙家村的第一桿火槍,一下子開出超過十倍的成本,可以說是大手筆了。   卻不料,這點成本,根本就打不住……   原來在槍管製造的一開始,就遇到了大問題:溫度不夠。   熟鐵的熔點,要超過一千五百攝氏度,而趙承成從陳於階那裡調來的最好的煤炭,都達不到這個溫度。   用青銅、純銅幾次測試,煤炭燃燒的溫度在一千二百度左右。   這個溫度可以將鐵燒紅,用來鑄造刀劍問題不大,甚至是綽綽有餘,但是要進行空心鐵管的鍛造,就不夠了。   特別是趙承成一開始定下的指標,就是全管鍛造,也就是一次性完成整支槍管的鍛造。   往往工件頭部剛剛鍛打完成,尾部溫度就下降了,沒法繼續鍛打。   一連試了七八次,都不能成功。   有鐵匠勸過趙承成:“村長,我看這就算了吧。工部規定,槍管拚接六節以下,都算良品。估摸著咱們村子,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可以隻用三節拚接,已經是優品中的優品了。就不要勉強了。”   聽了這話,趙承成陷入沉思。   沒錯,如果要先解決“有、無問題”的話,那確實可以按照那鐵匠的說法,先造一批出來,率先裝備給趙家軍。   但趙承成不能滿意。   現在是崇禎十五年的八月。   距離崇禎皇帝吊死在煤山上,隻有一年半的時間了,但還有一年半的時間;   距離清軍入關遷都北京還有整整兩年時間;   距離清軍南下,徹底撕下偽裝,頒布剃發令、徹底不做人,則還有兩年半以上的時間……   時間有,但不多;   時間少,但確實還有。   於是趙承成當機立斷:火槍製造分兩條腿走路。   一條腿,就按照鐵匠的建議,采用落後的多段拚接工藝,先讓趙家軍一隻腳踏入熱兵器時代,讓村裡的子弟先學會和熟悉用槍的法門。   同時,也可以讓工匠改進照門、準星、扳機、擊發等其他裝置。   另一條腿,還是要走一次性鍛造槍管的路,進而不斷改進工藝,甚至可以邁步進入線膛槍的時代,那就是對敵人徹底的碾壓了。   甚至可以碾壓全世界。   本以為,這兩條路中,第一條會走得十分簡單,而第二條路會相對困難。   沒想到真是老天護佑,經過一個月時間的工作,在三段拚接工藝的火槍已經生產了三十支的同時,居然真的被趙承成弄出來一支一次成型的火槍……   經過兩輪測試,不能不說,還是新工藝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