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地中海——落日(九)(1 / 1)

“哈斯德魯巴!”   漢尼拔突然從夢中驚叫著醒來,他剛剛做了一個恐怖的夢,夢中他的二弟滿臉鮮血地看著他。帳外的侍衛聽到聲音以為混入了刺客,急忙進來查看,失魂落魄的迦太基統帥揮手讓他們退下,此時已是深夜,夏季的雷雨正在營地中肆虐,帳外是電閃雷鳴,帳內因惡夢而滿身大汗的迦太基統帥還在心有餘悸之中,他相信這應該是巴力神給他的警示,絕對是個不祥之兆。   此時正是6月23日的深夜,他已經到達卡流蘇門十天左右了,可是一直沒有收到二弟的消息。根據此前“暗影”傳來的情報,執政官薩利納托爾已經率軍北上,肯定是前去抵抗新一輪的入侵,那麼二弟現在應該已經到達了翁布裡亞才對,那裡距離這邊大概四百多公裡的路程,可是對方怎麼一直沒有送信過來。而對麵的羅馬人也安靜的有點出奇,迦太基統帥隱隱有點不安起來。他決定無論如何,明天一定要再派出一隊偵察兵,想辦法繞過羅馬人的防線,前往翁布裡亞方向偵察。可惜羅馬人又在圍攻洛克裡,蒙華不得不率領騎兵部隊前去解圍。   在漢尼拔做了那個惡夢後的第六天,派出去的偵察兵終於回來了,他們隻能前進到翁布裡亞與阿普裡亞的分界線附近,羅馬人在那裡加強了封鎖,但是他們帶回了北方位於梅陶魯斯河附近進行過一場大戰的消息,結局似乎是羅馬人獲得了勝利。越來越感覺不妙的迦太基統帥和剛剛回來的蒙華商量,是否應該想辦法繞過羅馬人的封鎖線,而蒙華則建議自己親率一隊騎兵前去尋找小哈斯德魯巴的軍隊,假如這支軍隊還在翁布裡亞的話。兩人正在商議中,迦太基軍營中突然狂風大作,旗幟都被大風吹地東倒西歪,對麵羅馬營壘中爆發出了雷鳴般的歡呼聲。漢尼拔與同伴急忙走出來查看情況,隻見有一支數千人的隊伍正從北方排著縱隊徐徐開進營地。而羅馬全軍仿佛在慶祝大捷一般的金鼓齊鳴,喊聲震天。   “這些狗日的在瞎叫喚什麼呢?”馬哈爾拔不可思議地看著遠處問道。   “眾神保佑,希望不是我想象的那樣。”漢尼拔突然想到了自己前幾天做過的那個惡夢,不由自主地說道。   “羅馬人是來了增援部隊嗎?怎麼才這麼數千人?”小漢諾也奇怪地說道。   “看樣子是有重大事情發生了。”蒙華話音未落,對麵已經有幾名騎兵快速向著他們而來。   幾名羅馬騎兵在營地外轉了幾圈後,將手中一件包袱甩到了迦太基營門外就揚長而去。滿頭霧水的迦太基士兵打開門,上前去小心翼翼地檢查這個羅馬人的“禮物”。突然那幾名士兵發出驚恐的叫聲,同時快速後退了幾步,猶豫了一下後再回頭看向漢尼拔等人。此時迦太基統帥和眾人已經快速來到了營門外,隻見在打開的包袱中露出了一顆血淋淋的人頭,大家在吃了一驚後一時沒有認出人頭的主人是誰,突然漢尼拔跪倒在地上,抱起頭顱痛哭起來。所有人都大吃一驚,不敢相信地看著眼前痛不欲生的統帥。   “小哈斯德魯巴……那是小哈斯德魯巴的頭顱。”蒙華臉色蒼白,用顫抖的聲音說道。   所有人都驚恐地看著正跪在地上嚎啕大哭的迦太基統帥,這是他們自從“美男子”哈斯德魯巴遇刺後,這麼多年來首次看到漢尼拔如此的失態。而與此同時,對麵羅馬營地中不斷發出震天動地的歡呼聲。蒙華流著淚在同伴身旁跪了下來,輕撫著他的後背,漢尼拔的背部因為痛哭而不停地抽搐著。   “唉,十二年的等待,現在我們永遠沒有機會戰勝羅馬了。”蒙華在心中悲痛地想著。   梅陶魯斯河戰役一結束,尼祿和薩利納托爾便分別派人以最快的速度將戰役結果傳回了羅馬。當消息剛剛到達時,焦急萬分的市民和元老院都不相信這是真實的,隻有在更多的信使到達後,反復重申了這則好消息,如釋重負與無盡的歡樂席卷了整座城市。所有的聖地都被裝飾一新,神廟也被擺滿了貢品。元老院宣布進行三天的慶祝和祈禱活動,在一片的歡娛的氣氛當中,生活回歸到正常的步調,商業活動也回到和平時期的程度。   “這場偉大的勝利將是這場戰爭的重大轉折,坎尼的恥辱已經得到了洗刷。”元老院的代表在市民大會上向著所有人鄭重地宣布道。   尼祿和薩利納托爾在戰報上的數字都是消滅了五萬以上的迦太基士兵以及他們的統帥。但是私底下許多元老並不認同這個數字,大家都覺得羅馬所取得的勝利或許並沒有那麼誇張,費邊甚至在私下對自己的同黨說:   “迦太基死傷人數大約也就一萬多人,其中還包括了許多無用的高盧新兵,而小哈斯德魯巴的軍隊也根本無法與漢尼拔的相提並論,那兩個羅馬執政官隻是打敗了一群烏合之眾。”   盡管這樣多少有點過河拆橋的感覺,但是許多議員同樣對尼祿的獨斷專行念念有詞,再加上他殘忍地割下了對方統帥的頭顱,並把它送到了其兄長麵前的做法也讓許多人感到不恥,因為大家沒有忘記漢尼拔是如何用羅馬人的禮節安葬那些戰死的羅馬指揮官的。所以當夏天結束時,這些參戰的統帥返回了羅馬後,薩利納托爾第一次被授予了大凱旋式的殊榮,而尼祿則隻得到了小凱旋式的榮譽。盡管這樣區別對待讓這位虛榮心受挫的執政官心有不甘,但是羅馬人還是大肆慶祝了一番。在近十二年的戰爭中,羅馬終於在本土上取得了首次對迦太基人的重大勝利,大家把酒狂歡,仿佛那個曾經讓羅馬人膽戰心驚的漢尼拔,現在已經不在亞平寧了。   伊比利亞已經成為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中,除了亞平寧戰場外最引人矚目的地方。甚至有不少羅馬議員認為,誰如果最終掌控了伊比利亞,誰就將在這場已經使所有人都感到精疲力竭的戰爭中取得的最後勝利。隨著小哈斯德魯巴的離去,整個伊比利亞的形勢愈加倒向了小西庇阿一方。原本打算前來支援的馬戈與吉斯戈在聽說了巴埃庫拉戰役的結果後都選擇了戰術性的撤退,但是他們並沒有聯合起來,而是分成了東西兩個方向,準備在羅馬人追擊任何一方時能夠從後方夾擊。聰明的“天神之子”並沒有上當,他將巴埃庫拉戰役的成果首先轉化為政治力量,在努力拉攏當地部族的同時慢慢將控製區羅馬化,盡管這需要一個相當漫長的時期,而且過程將充滿了艱辛。但是這是羅馬人開始統治整個伊比利亞的開端,將成為其基本國策而一代代的延續下去。   為了彌補小哈斯德魯巴離去造成的力量空缺,迦太基元老院又派遣了一名叫做漢諾的將領,率領新征召的非洲部隊前來增援,漢諾順利渡過赫拉克勒斯之柱後北方,很快與馬戈的軍隊會合。但是此時迦太基軍隊的士氣已經變得相當低落,大部分的凱爾特部族都已經明裡暗裡的投奔了羅馬,迦太基的盟友已經變得屈指可數。馬戈不敢用這樣的部隊向羅馬人發起挑戰,隻能先駐紮在瓜達萊特河上遊附近進行強化訓練。小西庇阿發達的情報網立刻發現了對方的增援行動,這位優秀的戰略家絕不會坐視對方這一舉動,他決定使用聲東擊西的戰術來迷惑對方,在大張舞鼓地向吉斯戈駐紮的方向進軍過程中,他派遣資深副執政官馬爾庫斯.尤尼厄斯.西拉努斯率領著一個軍團的兵力在半夜偷偷轉向,向著馬戈與漢諾的聯軍方向奔襲而去。   羅馬人在沒有被敵軍發覺的情況下,悄悄抵近了瓜達萊特河附近。馬戈與漢諾的軍隊分成了兩個營地,之間間隔了數裡的距離,西拉努斯在仔細偵察後發現漢諾的軍營防備鬆懈,於是決定連夜突襲他的營地。被小西庇阿戰術所欺騙的漢諾根本沒料到羅馬人會突然進攻他的營地,睡夢中的迦太基士兵們被震天動地的喊殺聲驚醒,慌不擇路的四散而逃,在一片混亂中漢諾被羅馬人抓獲。不遠處的馬戈在收到消息後正打算前來支援,可是在半路上發現漢諾已經全軍崩潰,黑夜之中不知道羅馬人有多少兵力。見勢不妙的他於是決定明哲保身、馬上撤退,馬戈在率領騎兵發動了一次漂亮的逆襲之後,趁著羅馬人後撤整隊的間隙,率領著手下的騎兵與兩千步兵軍容整齊地撤離了戰場。而吉斯戈在聽說漢諾被俘後也快速撤往加迪斯(白銀之城),馬戈隨後也率軍前往此地跟吉斯戈會合。   秋季的白銀之城被黃葉所覆蓋,當大西洋的霞光將城市鍍上一層金色時,這座巴西德家族在半島最後的城鎮仿佛化身為黃金之城。盡管瓜達爾基維爾河中遊地區已經為羅馬人所控製,但是下遊和其他偏遠地區依然為迦太基人運來源源不斷的財富,而吉斯戈與馬戈打算用這些資源重振旗鼓,與那位屢戰屢勝的“天神之子”再次一決高下。   “我們絕不能坐以待斃,我馬上回迦太基,尋求元老院的幫助。而你,親愛的馬戈,我希望你能夠前往巴裡阿裡群島補充我們的兵源。”吉斯戈對同僚說道,“同時我們還應該統一我們的指揮權,而不再分散兵力,讓羅馬人一一擊破。”   當冬季來臨時,吉斯戈返回了迦太基,而馬戈帶著加迪斯金庫中的大量儲備金,東行前往巴利阿裡群島,這個美麗的地方曾經是蒙毅與埃爾切定下終身的島嶼,在戰爭的十多年間一直全力支持著迦太基的行動。而當迦太基人在想方設法重聚力量時,小西庇阿也並沒有無所作為,他回到了老營塔拉科過冬,同時讓他的哥哥路西士.科內利烏斯率軍拿下了位於格拉那達東北的奧倫吉斯城,以便繼續向當地凱爾特人炫耀羅馬人的赫赫戰功。   當吉斯戈從迦太基回到加迪斯時,他已經被元老院任命為伊比利亞的迦太基總指揮。他在獲得新的頭銜的同時還帶回了一批新的援軍,當小馬戈也從群島滿載而歸時,他們立刻開始製定來年的新攻勢,以圖重新奪回戰場的主動權。等到了春暖花開時,這兩位堅持不懈的將領設法重整了四處流散的伊比利亞人,在金錢的感召下,許多偏遠地區的伊比利亞人紛紛加入到他們的麾下,在很短時間內,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他們就征集到了大約五萬步兵、四千騎兵以及32頭戰象。有了這麼一支龐大的軍隊做為後盾,吉斯戈雄心勃勃地打算一舉擊潰小西庇阿,收復所有失地。信心滿滿的迦太基人越過了巴埃提斯河(瓜達爾基維爾河),到達了伊裡帕(塞維利亞)附近,吉斯戈選擇了一處高地安營紮寨,背倚一片開闊平原,向羅馬人釋放出了想要一戰的明確訊號。   迦太基人擴軍備戰的消息不斷傳到位於塔拉科的羅馬營地中,當聽說對方已經聚集了將近六萬大軍時,所有的羅馬人都顯得有點緊張。因為現在伊比利亞的所有羅馬軍隊總數也隻有四個軍團,大概三萬人的兵力。   “沒什麼可擔心的,他們人數再多,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罷了。”小西庇阿在軍事會議上安慰著大家。   “雖說如此,但是我們人數還是太少,應該馬上向那些伊比利亞人要求增援。”拉埃柳斯擔心同伴過於輕敵,急忙提醒道。   “這個是自然,不過我們不能把希望寄托在那些人身上,不要忘記我父親和叔叔是怎麼死的。”羅馬統帥冷靜地說道。   當“天神之子”率軍南下時,除了2.5萬名羅馬步兵與兩千名羅馬騎兵外,其他都是當地部族的盟軍。其中伊比利亞族長庫爾查斯提供了將近一萬人的援軍,再加上在塔拉哥納和卡斯圖羅等地加入的當地凱爾特人,小西庇阿已經集中了4.5萬步兵與三千名騎兵的龐大軍隊,其實力與吉斯戈不相上下。小西庇阿讓拉埃柳斯防守塔拉科,自己率領這支強大的軍隊前往伊裡帕,準備與迦太基人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