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南,始安縣。 天穹雷雨密布,豆大的雨滴,激起時代的洪流。 山川草木的氣息,悠悠地飄蕩到城內。賴恭深深地吸一口,頓覺心曠神怡。他坐鎮始安,保障著荊南到蒼梧的糧道通暢。 自四月起詭秘的氛圍便籠罩著荊南,皇叔劉備要攻占荊土的假消息傳得沸沸揚揚。賴恭承擔荊南士民的畏懼,還有來自襄陽的猜忌。 南征軍揮師嶺南,用一場場大捷證明皇叔沒有異心。後有劉琦公子為皇叔請命,暫且遏製住千鈞一發的危勢。 及至月末,襄陽派出一萬大軍鎮守益陽,徹底攪亂馬良、糜竺、鄧芝等人的部署。武陵郡、長沙郡、桂陽郡紛紛集結兵勢,暗中匯聚零陵郡泉陵,阻斷湘水漕運。 劉備軍在荊南的人馬,幾乎同一時間銷聲匿跡。馬良扮成武陵商隊,改走山路向零陵郡運輸糧草物資,近乎有一半的糧草物資耗費在路途中。 一卒用糧由一夫運,可供應十八天。如果包括往返,時間還要減半。改兩夫送糧,可供應二十六天左右。增至三人,則能達到三十一天。一卒由三夫供應,就到了極限。再繼續增加勞役,軍隊和勞役的負擔都會非常沉重。 劉備軍在荊南征集五六萬的勞役,供一萬五千人南下。兼之靈渠轉運,才顯得靈活、輕捷。現在勞役返回各縣,隻剩下零陵郡的兩萬人,運輸效率大大地降低。 到了五月,除了山路少量商隊,武陵、長沙、桂陽三郡包括江陵再沒有糧草物資運輸至始安。也就是說,荊南隻剩下始安縣、零陵縣還支持著南征軍。賴氏的影響力,悉數匯聚在這兩縣內。 身處大勢中,任何傳世家族都是滄海一粟。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都化作了土,何況躋身在偏僻縣域的賴氏。 “啟稟使君,甘寧拜見。”傅僉步履沉重,來到賴恭麵前抱拳示意。 甘寧脫下鬥笠和蓑衣,在屋簷下剃著鞋底的泥濘,動作粗獷、野蠻,旁若無人。 “進來。”賴恭的眼神格外清亮,蘊藏在眉宇中的一丁點頹廢的喪氣在見到甘寧後一掃而空,保持著一種上位者的氣昂姿態。 甘寧大步跨入門檻,朗聲道:“我軍有一批糧草,被扣押在零陵縣,大概一萬石左右吧。要是在泉陵,他們人多勢眾,我也就一聲不吭認了。但在零陵,我有點不甘心!” 賴恭被甘寧一身的殺氣觸著,心頭一動:“先禮後兵,劉度絕不敢和我軍硬碰硬。” 甘寧哈哈大笑,睥睨道:“何須這麼麻煩,隻要使君助我混入城內,生擒劉度輕而易舉。” 賴恭捋了捋胡須,淡定從容:“貿然擒拿劉度,攻占零陵縣,容易激怒益陽、泉陵的荊州兵馬,蔡瑁怎麼會放過這麼好的機會!” 甘寧將急躁壓了下去,微微點頭:“這倒是一個不大不小的麻煩。” 賴恭神色倏地肅然,囑托道:“趁著漕船有空位置,勞煩甘將軍把剩下的芋頭、地梨、蘿卜種子,運輸到荔浦、廣信。蒼梧的屯田,不能沒有種子。零陵縣扣押的糧草,老夫會安然無恙帶回來的。” “小事一樁,交給甘某。”甘寧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天降的大雨,根本阻擋不了他邁進的步伐。 流光易過,雨勢漸息。 賴恭乘坐舟楫客船趕回零陵縣,一晃兩日過去。他黎明即起,草草盥洗,便入零陵城。 “家主,為了一點糧草物資,真的值得嗎?”農起忠心耿耿地陪侍在賴恭身邊,寸步不離。 “老夫冒險歸來,可不隻是為了一萬石糧草物資。”賴恭微微一笑,不動聲色瞟了農起一眼。 “莫非,家主真正的目的在於保護賴氏莊園?”農起輕移腳步緊跟在賴恭身後,小心謹慎地推斷。 “沒錯,莊園裡的各種莊稼,都是子雲的心血,能助一代雄主展經綸之才,致太平之治。更關乎賴氏能否垂功名於竹帛,揚聲譽於後世。老夫寧願自己身陷囹圄,也絕不能讓莊園遭受兵災。”賴恭的語氣變得異常溫和,異常堅決。 農起愣了半晌,險些沒有跟上賴恭。等抵達郡守府,賴恭提醒農起遞上拜帖,客客氣氣地見到了郡守劉度。 劉度麵色如常,親自為賴恭奉茶,畢恭畢敬地開口: “甘興霸運輸的一萬石糧,我已經悉數運輸至賴氏莊園,交給文良的管家打理。” 賴恭未及回言,劉度便接著道: “我考慮的從來不是一萬石糧的得失,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而是希望文良能從嶺南的泥潭中脫身。襄陽的態度明顯發生轉變,不可能繼續支持南征軍了。” 賴恭笑道:“老夫早料到有這麼一天。” 劉度麵有難色,展開說道:“那文良有沒有料到,襄陽準備任命劉備為蒼梧郡守?” 賴恭笑容僵住,臉色漸漸發生變化。劉備功勛卓著,劉表賞一個蒼梧郡守,分明是起了挑撥之心。 荊州兵馬控製益陽、泉陵,偏偏留下始安、零陵二縣,用意非常險惡。 他要是選擇和劉備決裂,說不定泉陵、益陽的兵馬,都會齊齊幫助賴氏,抗衡劉備軍。 劉備軍鋒芒畢露,又得荊南大姓相助,是有實力奪取荊南的。 荊州牧劉表繼續玩起製衡的一套,決定先削去劉備的左膀右臂。他明明可以什麼都不給,偏偏給劉備安一個蒼梧郡守的名頭,這不是惡心人是什麼? “文良吶,你是交州刺史,有襄陽的支持還能壓著劉備一頭。現在明公不管了,打算安排劉備繼任吳巨成為南藩,你繼續和劉備廝混,遲早成為他青雲路上的掣肘。明公這麼安排的用意,你應該比我還清楚。”劉度語重心長勸說道。 “仲雍,你心目中的明主,是什麼樣的?”賴恭沒有急著回答,反而拋出了一個讓劉度意想不到的話題。 劉度瞪著雙眸,臉上的震驚之色漸濃。稍頃,他恢復冷靜,馳然神往道: “以民為天,以民為本,發政施仁,以愛民為先,可稱為明主,劉牧都做到了。”
第一百零二章:荊南之變(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