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新朝 王莽篡漢(1 / 1)

西漢經過了“昭宣中興”,到了漢宜帝的兒子漢元帝的時候,國運便開始衰弱,一天不如一天。   漢元帝雖然多才多藝,但為人懦弱無能,政治上沒有魄力,因此大權旁落。他在位期間,又寵信宦官,導致皇權式微,朝政混亂。他在位十六年,朝廷之中宦官小人用事,留給太子劉驁[ào ]一個爛攤子。劉驁就是漢成帝。   漢成帝天天享樂,不問政事,自他登基以來,國家大權都落到他母親王政君娘家人的手裡。他把一切政事都托付給舅舅王鳳,還曾經一天之內把五個舅舅王譚、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時統統封為侯爵,人稱他們為“王氏五侯”。其中王鳳還被封為大將軍。   王鳳掌握大權,他的家人都十分驕橫奢侈,隻有他的侄子王莽沒有那種驕奢的習氣,讀書也很用功。王莽像平常的讀書人一樣,做事小心謹慎,生活也比較節儉。人們都說王家子弟中數王莽最好。   對擔任大司馬、大將軍的大伯工鳳,王莽像孝敬自己的父親那樣孝敬他,王鳳臨死時,向皇太後和漢成帝推薦了王莽。這樣一來,王莽就得到了重用,又過了幾年,他的叔叔,大司馬驃騎將軍王根年老辭官,王莽就代替他做了大司馬,掌握了朝政大權。   前7年,漢成帝去世,因為沒有兒子,他的帝位便傳給了侄子劉欣,劉欣就是漢哀帝。漢哀帝繼位7年之後,駕崩於未央宮,年僅二十五歲。   漢哀帝死後,王莽掌握大權,所以就找了一個年紀尚小的皇子做了皇帝,劉衎[kàn ],是為漢平帝。當時劉衎[kàn ]即位的時候隻有九歲,王政君以太皇太後身份臨朝,王莽為大司馬,總攬朝政。   這時的皇親中,僅有漢成帝、漢哀帝的外戚,以及王莽自己的一個叔叔王立,能夠與王莽爭權。為防止他們對自己的權力構成威脅,王莽通過各種方法,把政敵一個個擠對走或是清除掉了。然後,王莽又在朝中安插自己的親信,讓他們做了大官。王莽還把自己的女兒嫁給漢平帝做皇後,這樣,他又多了“國丈”這一身份,地位便更加顯赫了。   王莽的地位一天天提高,漢平帝也一年年長大,也懂得了一些事情。漢平帝看出王莽的野心不小,內心又是害怕又是怨恨。王莽也漸漸感到逐漸成年的漢平帝可能對自己的權力擴張不利,就尋找機會毒死了漢平帝。   漢平帝死的時候才14歲,沒有留下兒子。王莽就從劉姓的宗室裡找了一個2歲的幼兒劉嬰做皇太子,史稱“孺子嬰”。王莽自稱“假皇帝(“假”是代理的意思)。   有些文武官員想做開國元勛,就迎合王莽的心意,勸王莽即位做真皇帝。一直以推讓出名的王莽這會兒也不再推讓了。於是,王莽向太皇太後討要漢朝皇帝的玉璽。   太皇太後大吃一驚,不肯把玉璽交出來,後來被逼得沒法子,哭罵著將玉璽擲到地上,玉璽被摔掉了一角,不完整了。後來,雖然王莽等人用黃金將缺角給補上了,但是玉璽還是留下了瑕痕。   公元8年,王莽正式即位稱皇帝,改國號為“新”,王莽自稱“新皇帝”,都城仍在長安。   王莽信奉儒家思想,他認為天下要恢復到孔子所宣稱的“禮崩樂壞”前的禮治時代,才可能實現政通人和。因此王莽當上皇帝後,企圖通過復古西周時代的周禮製度來達到他治國安天下的理念,於是仿照周朝的製度開始推行新政,史稱“王莽改製”。   王莽在始建國元年宣布的政策是:將天下田改名‘王田’,以王田製為名恢復井田製;奴婢改稱‘私屬’,與王田均不得買賣。其後屢次改變幣製,更改官製與官名,把鹽、鐵、酒、鑄錢及山林川澤收歸國有。但由於這些政策隻求名目復古,很多都是與實際情況相違背的,而且在推行時手段和方法不正確,在遭到激烈反對後,又企圖通過嚴刑峻法強製推行,使諸侯、公卿直到平民因違反法令而受重罪處罰者不計其數,加劇了社會的動蕩。人們未蒙其利,先受其害,各項政策朝令夕改,使百姓官吏不知所從,因此導致天下各豪強和平民的不滿。   王莽對邊疆少數民族的境外政權也采取了一係列錯誤政策。他脅迫羌人“獻”出青海湖一帶的土地設立西海郡,以便與國內已有的北海郡(國)、南海郡、東海郡合起來湊全“四海”。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王莽又將原本臣服於漢朝的匈奴、高句麗、西域諸國和西南夷等屬國統治者由原本的“王”降格為“侯”。又收回並損毀“匈奴單於璽”,改授予“新匈奴單於璽”;甚至將匈奴單於改為“降奴服於”,高句麗改名“下句麗”;各族因此拒絕臣服新朝。   王莽不斷挑起了無謂的爭端,輕率地決定動用武力,不僅導致邊境沖突,還使數十萬軍隊長期陷於邊疆,無法脫身,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造成邊境戰亂不絕。由於他興師動眾討伐匈奴和周邊少數民族,大興土木,還大大加重了老百姓的賦稅、徭役負擔,甚至造成成千上萬的百姓死於非命。所以,下層普通百姓的反抗活動也此伏彼起,層出不窮,在當時遍布全國的起義軍中,有兩支最大的隊伍,成為農民起義的主流,這就是南方的綠林軍(lù lín jūn)和北方的赤眉軍。綠林軍是因為這次起義是在綠林山開始的,赤眉軍則是因其成員將眉毛塗成紅色,所以叫赤眉軍。   公元23年,綠林軍攻入長安,混亂中王莽為商人杜吳所殺,新朝滅亡。綠林軍擁立西漢宗室劉玄為帝,年號更始,史稱更始政權。   更始三年,綠林軍受赤眉軍和劉秀大軍的兩路夾擊,最終更始帝投降,綠林軍宣告覆滅。轟轟烈烈的綠林大起義雖然失敗了,但“綠林”二字卻成為了後世那些“聚眾山林、反抗朝廷”的英雄豪傑的代名詞。   而劉秀登基稱帝,為表劉氏重興之意,仍以“漢“為其國號,史稱“東漢“,劉秀是為漢世祖光武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