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文公的死,讓晉國舉國哀悼,卻高興壞了一個人,秦穆公。 秦穆公一直圖謀進取中原,晉文公在的時候,每次他帶領秦軍想要進軍中原,總會遭到晉國的阻撓,晉國始終是他進取中原繞不過去的障礙,所以終其一生,秦穆公都沒在晉國手裡討到便宜。史記當中也把秦穆公列為春秋五霸之一,但他實際上是西戎的霸主,把西戎人打的到處跑,使十二個戎國臣服於秦國,秦國疆域增加了周邊千裡的土地,但他實際上不像齊桓公、晉文公那樣是中原的霸主。 但秦穆公的個人能力還是很強的,和晉文公他們不相上下,不僅勤政,而且愛民,在任用人才方麵,也是獨具慧眼,不拘一格。 晉獻公時,曾把俘虜的虞國大夫百裡奚當作陪嫁奴仆送到秦國,但是百裡奚半路跑了,又被楚國人抓到了。秦穆公聽說百裡奚是個賢才,想用重金贖他回來,又怕楚國人不肯放,就派人以贖回陪嫁奴仆的名義,用五張黑公羊皮把百裡奚從楚國人手中贖了回來。之後,秦穆公與他談論國事,一聊,秦穆公覺得百裡奚很有才能,於是,把國家的政事交給了百裡奚,號稱“五羖[gǔ]大夫”,羖就是黑色公羊的意思。而百裡奚又推薦蹇[jiǎn ]叔,於是秦穆公派人用重禮迎接回了蹇叔,封蹇叔為上大夫,這兩位後來都成為了秦國著名的賢臣。 後來,秦穆公幫助晉國公子夷吾登上王位,是為晉惠公。夷吾卻出爾反爾,登上王位後沒有兌現答應給秦穆公的河西土地,反悔了。秦穆公很不高興,暗自把這筆賬記在了心裡。 沒過幾年,晉國大旱,晉惠公派人來秦國請求援助糧食。丕豹勸說秦穆公不要給,要趁著晉國饑荒去攻打晉國。秦穆公去問公孫支,公孫支說:“饑荒與豐收是交替出現的事,不能不給。”又問百裡奚,百裡奚說:“夷吾得罪了您,他的百姓有什麼罪?”於是秦穆公采納百裡奚、公孫支的意見,最後還是給晉國提供了糧食。 第二年,秦國發生了饑荒,晉國反而豐收了,秦穆公向晉國請求援助糧食。晉國的大臣慶鄭對晉惠公說:“您是借助秦國的力量才當上的國君,當初還違背了對秦國的諾言,去年我們鬧饑荒的時候秦國還好心幫助了我們,現在我們也該盡力報答。”另一個大臣虢[guó]射卻說:“去年我們遇到天災是天意把晉國賜給秦國,秦國沒有抓住機會,現在天意要把秦國賜給晉國,我們怎麼能違反天意呢?” 晉惠公聽了虢射的話,不僅沒有給秦國援助糧食,還派兵攻打秦國。 秦穆公大怒,任命丕豹為將軍,親自統兵迎戰,兩軍在韓原交戰。秦軍的數量比晉軍少,作戰卻比晉軍勇猛,因為晉國遇到災荒時受到秦國的幫助,而秦國遇到災荒時卻以怨報德,晉軍都覺得沒有底氣和人家打,所以士氣低下,而秦軍都很生氣,義憤填膺,也就越戰越勇。最終秦軍取勝,並且俘虜了晉國的國君晉惠公。 秦穆公本來想要殺掉晉惠公祭天,可是秦穆公的夫人是晉惠公的姐姐,哭著勸說秦穆公,周天子也為晉惠公求情,最終秦惠公改變了主意,放了晉惠公。 而真正奠定秦穆公西戎霸主地位的,還是生擒了戎王,使十二個戎國服於秦國。 秦穆公三十四年(前626年),戎王聽說穆公賢明,派由餘到秦國考察。秦穆公向他展示秦國的宮室和積蓄的財富,由餘看後,說:“這些東西如果讓鬼神造出來,就是勞累了鬼神:如果讓人造出來,也就苦了民眾。” 秦穆公對他的回答感到驚訝,便跟他討論治理國家的方法,結果發現由餘很是賢能,秦穆公問他:“中原各國用詩書禮樂法度治理國家,但還是經常會有禍亂,現在你們戎夷沒有這些東西,用什麼來治理國家呢?”由餘笑了笑說:“這正是中原各國發生禍亂的原因。自從黃帝創立了禮樂法度以後,自己親自帶頭執行,也僅僅使天下小康。到了後代,國君天天驕奢淫逸,總是依仗法度的權威來責罰督察下麵的臣民。下麵的人苦到了極點,就會怨恨責怪上麵的人,就會發生禍亂。而戎夷卻不是這樣,上麵的人飽含著淳樸的德行來對待下麵,下麵的人懷著忠誠信義來事奉上麵,這樣一國的政事就能治理得很好。” 當時,秦穆公返回宮中就問內史廖[liào ]說:“我聽說鄰國若有聖人,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一定是值得擔憂的事。如今由餘很是賢能,我覺得這是我國的禍患,你看要怎麼辦呢?”內史廖說,我有個主意:“戎王處在偏僻的角落,沒有聽到過中原各國的音樂。您可以試著送給他一批歌舞藝伎,以使他喪失誌氣,疏於政事;第二件事就是替由餘請功,讓戎王覺得由餘是不是和秦國有什麼利益關係,秦國這麼積極主動地幫助由餘,這樣就能疏遠他們君臣之間的關係;第三件事就是扣留由餘,讓他不能按期返回,戎王感到奇怪,一定就會懷疑由餘。他們君臣之間有嫌隙,就可以招攬由餘了。” 秦穆公聽了很滿意,就采用內史廖的建議。 秦穆公讓內史廖把歌舞藝伎十六人送給了戎王。戎王接受了,果然非常喜愛,整年迷戀歌舞,樂而忘返,政事也不管了。 這時秦國才將由餘送回去,由餘看到這個情況,屢次進諫,戎王都不聽。秦穆公又多次派人暗中去邀請由餘,由餘最終離開戎王而歸降了秦國。 秦穆公通過由餘,把戎族的地形與兵力分布情況詢問得清清楚楚,又詢問他攻打戎族的方式。最終,秦穆公在諸多賢能之士的幫助下,采用由餘的計謀攻打戎王,生擒了他,使十二個戎國服於秦國,秦國疆域增加了周邊千裡的土地,稱霸西戎。周襄王也派召公過帶著金鼓等賀禮向秦穆公祝賀,秦穆公的霸主地位得到周天子的認可,這極大的提高了秦國的地位。 而秦穆公這種任人唯賢的方式,這種開放的態度,也為秦國的強大以及後來統一六國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