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七章 戰國(4):商鞅變法(下)(1 / 1)

商鞅起草了改革法令,但是怎麼推行呢?   老百姓已經習慣了之前秦國的律法,現在這一紙空文就想讓大家乾這乾那,誰知道你是不是在畫餅呢?而且那麼多嚴格的刑罰,會那麼嚴格的執行?獲得了軍功真的能當官?對於這些老百姓肯定還是會有疑慮的。   商鞅想到了這一點,於是就想要先立信。商鞅讓人在都城的南門,豎起了一根三丈高(大約十米)的木頭,並且下令說:“誰能把這根木頭抬到北門,就賞誰黃金10兩。”   沒過多久,南門門口就聚集了一大群人,大家都不敢相信,在那議論呢:“這根木頭誰都能拿動,還用得著給黃金10兩?這當官的,是拿我們開玩笑吧?”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就是沒人動。   商鞅知道,這是大家還不相信自己的命令,於是高喊:“誰能把這根木頭挪到北門,賞金50兩。”商鞅把賞金漲到了50兩,還是沒人動。為什麼呢?大家都覺得這個當官的瘋了吧,就挪個木頭給五十兩,都不敢相信。   就在這時,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出現了,他走上前來,說:“我來試試吧。”說完,他把木頭抬起來,一直走到北門了,放下來。   商鞅一看,搬完了,一點都不含糊,當場就賞賜給他50兩黃金。現場馬上沸騰了,大家一傳十,十傳百,轟動全國,秦國的百姓都說:“商鞅真是說到做到。”   這段歷史呢,被稱為商鞅“南門立木”。   做完這件事後,商鞅趁機就把自己新起草的改革法令公布了出去。新的法令賞罰分明,雖然都很嚴苛,但是人們都相信商鞅會說到做到。於是年輕人紛紛投效軍隊,兵源大幅增加。而百姓由於害怕連坐,犯罪率也直線下降,全國的治安一片大好。   而改革法令觸犯了很多人的利益,這樣大規模的改革,當然也引起激烈的鬥爭,許多貴族、大臣都反對新法,謾罵商鞅的人不計其數,但是商鞅不為所動,繼續推行新法。   有一次,秦國的太子犯了法。商鞅對秦孝公說:“國家的法令必須上下一律遵守,要是上麵的人不遵守,下麵的人就會不信任朝廷了所以太子犯法也要受罰。但是太子是國君的後代,不可以施加刑罰,那就懲治那些縱容太子犯法的人,他的師傅教導不力,應當受罰。”   結果,商鞅把太子的兩個師傅都治了罪,一個割掉了鼻子,一個在臉上刺了字。太子嬴駟(si)無論怎樣在他父親秦孝公那哭喊求情,都得不到任何寬容。最後王公貴族與平民百姓們都知道了商鞅的鐵麵無私,連太子犯法都一樣懲罰。於是,大家也都不敢違抗了,新法徹底地貫徹了下去。   之後,又過了十年,秦國道不拾遺,夜不閉戶,又開始有人說新法好了。說好也不行,商鞅大怒,罵那些人是墻頭草,剛開始的時候都反對,現在又說好,也是違法,是亂民。商鞅把他們強行遷到了最西北的邊境上去了,從此連敢議論新法的人也沒有了。   按照商鞅的邏輯:“民弱國強,國強民弱。故有道之國務在弱民。”因此,老百姓所受的盤剝比重非常之大,始終在生存線上下掙紮,而秦國果然越來越富強,民弱國強,連周天子都打發使者送胙(zuò)肉(祭祀時供神的肉)來給秦孝公,封他為“方伯”(一方諸侯的首領),中原的諸侯國也紛紛向秦國道賀,這在春秋時期,等於也是承認秦國霸主的地位了。   由於變法的成功,秦國國力強大的同時,軍隊也在對外戰爭中也不斷取得勝利,甚至能夠打敗當時風頭上的魏武卒,雖然魏武卒已經沒有開始那麼強了,但也不弱。魏國被迫割地求和,連國都都被迫遷了。商鞅也是在打贏魏國的這場戰爭後,秦孝公才把商一帶的十五個城池封給了他,封號就是商君,所以他才叫商鞅。也就是說,之前文中其實不能叫他商鞅,應該叫他公孫鞅,我是為了方便就都這樣叫了,這點還是要解釋清楚。   而歷史的發展總是那麼相似,記得吳起在楚國變法的時候,就是堅決支持吳起的楚悼王死後,吳起慘遭殺害,變法終止,商鞅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但又不大一樣,因為商鞅雖然最後也死了,但是他的變法沒有終止。   公元前338年,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秦孝公去世,太子駟即位,即秦惠王。秦惠王當年因觸犯新法被商鞅處罰,他的兩個老師都代他被處以刑罰,秦惠公心裡會不會恨死商鞅?答案是一定的。   於是,秦惠王繼位後,馬上下令逮捕商鞅。商鞅連夜逃跑,逃亡到邊境的關口,想要住個旅店,沒有證件。逃跑出來的人哪有證件呢,旅店的主人不知道他就是商鞅,還說呢:“我們商君說了,沒有證件不能住店,要是讓你住店裡,店主都要連帶判罪。”   商鞅沒辦法,自己被自己的新法弄得無處可去了。於是,商鞅又接著跑,想到魏國去,而他之前剛帶兵打敗了魏國,還讓魏國割了地,所以魏國也恨他,不肯收留他。   商鞅最後沒辦法了,躲也躲不起來,跑也跑不出去。隻好潛逃回他的封地,和他的部屬發動邑(yì)兵攻打鄭縣(今陜西省華縣),想要謀求生路。秦惠王聽說後,馬上派兵攻打商鞅,商鞅那點人哪可能是一個國家的對手,尤其還是一個在他變法後的強國,商鞅現在自己都成了士兵眼中的軍功了。商鞅最終失敗戰死,他的屍身也被帶回鹹陽,被秦惠王處以車裂而後示眾,同時,秦惠王又下令誅滅了商鞅全家。   商鞅雖然死了,但新法並未被廢除。因為秦惠王雖然恨商鞅,但也看到了秦國的強大,知道新法確實好用。所以殺了商鞅,但還用他的變法。可以說,“商鞅變法”為後來秦國統一六國,打下了基礎。   而在商鞅轟轟烈烈進行變法的時候,兩個鬼穀學派的傳人,也在齊楚兩國,上演著一幕大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