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六章 戰國(3):商鞅變法(上)(1 / 1)

商鞅,姬姓,公孫氏,所以應該叫公孫鞅,因為獲封於商十五邑,所以稱呼他為商鞅。   商鞅其實和吳起有些同病相憐,當初吳起在魏國的時候,是因為相國公叔痤(cuó)的排擠出走的,而商鞅也是在公叔痤的排擠下,被迫走的。魏國的確培養人才啊,這跟當初子夏在魏國講學,建立“西河學派”是有很大關係的,一時間魏國人才濟濟,可惜魏文侯死後,魏武侯的識人、容人、用人能力還是不行,最終為他人做了嫁衣裳。   商鞅當年也是從西河學院裡走出來的,受李悝、吳起的影響很大,而能從這個學院裡走出來說明也是有些本事的,前途看上去一片光明。但他就是有點倒黴,投到了公叔痤的門下。商鞅當時是覺得很光榮的,因為公叔痤那是魏國的相國,投到他的門下,自己再努努力,相國向國君一推薦,他不就能出人頭地了麼。可惜啊,事與願違。   商鞅乾的確實很努力,做的很好,好到了讓公叔痤都嫉妒的地步。商鞅在公叔痤身邊幫他處理政令、文件,處理的井井有條,但乾了好長時間,就是得不到公叔痤的推薦。商鞅心想,可能我還不夠努力吧,於是,他就更加努力的乾活。   但他不知道是,公叔痤不推薦商鞅的原因恰恰是因為他乾的太好了,他怕推薦商鞅之後,國君一重用,商鞅萬一成了相國把他頂替了。所以商鞅乾的越好,公叔痤就越不想推薦。   這一晃就是十幾年,商鞅一直被埋沒著,幾乎要懷疑自己的能力了。   直到有一天,公叔痤病重,當時的魏國國君魏惠王來看望公叔痤,問他死後,誰可接替相位?公叔痤說了一個人:“商鞅”。   魏惠王一聽很納悶,商鞅是誰啊,以前從來沒聽過,相國這不會是隨便給我推薦了個人吧。公叔痤堅持說:“商鞅年輕有才,可以擔任國相治理國家”,但他又不能說,商鞅一直在我手下乾活,他很有才,我怕商鞅搶了我的位置,所以才一直壓製著他,不把他推薦給你。魏惠王不以為然,就:“嗯...嗯...嗯...”的敷衍他。   公叔痤一看國君這樣,知道魏惠王不想用他,就又對魏惠王說:“商鞅跟了我好多年,他確實很有才能,大王要是不用商鞅,一定要殺掉他,不要讓他投奔別國。”魏惠王覺得公叔痤是不是已經病入膏肓了啊,語無倫次,說話這麼不靠譜。   但魏惠王還是讓人把商鞅叫來了,他一看商鞅,其貌不揚,很平常嘛。魏惠王就對商鞅沒多大興趣,他也沒把公叔痤的話當回事,既沒有重用商鞅,也沒有殺了商鞅。   商鞅在魏國努力了這麼多年,一無所獲,現在公叔痤還死了,他更沒機會了。正巧秦國正在重金招攬人才,頒布了著名的求賢令,於是商鞅便離開了魏國,來到了秦國。   到了秦國之後,為了得到秦國的重用,商鞅開始了他的表演,他開始炒作自己。商鞅找了些人幫他宣傳,說他之前在魏國的上一任國相府工作,魏國的上一任國相都向魏國國君進言了:“商鞅很有才能,隻要不重用商鞅,就要殺了他,不能讓他去別的國家效力。”這麼一宣傳,商鞅的名聲在秦國就傳開了。   當時秦國的國君是秦孝公,商鞅有了名聲,就通過秦孝公的寵臣景監見到了國君。   商鞅和秦孝公說了很長時間,給秦孝公講述帝道,孝公一邊聽一邊打瞌睡,一點也聽不進去。事後,秦孝公把景監罵了一頓:“商鞅就是個說大話的家夥,這種人怎麼用?”   景監挨了罵,回去也責備商鞅,這說了些啥,讓國君這麼生氣。商鞅說:“我給大王講的是三皇五帝治國的方法,看來大王不感興趣,那我就再換一套說法好了。”   過了幾天,商鞅又通過景監求見了秦孝公,這次他給秦孝公講述王道。秦孝公這次沒睡著,但是聽的覺得還是沒什麼激情,覺得還是太虛。事後,秦孝公就又把景監罵了一頓。   商鞅說:“我用夏商周三代的治國方法勸說大王,講的是王道,既然秦王還是聽不進去,我再換一套說辭,他一定感興趣。”   於是景監就又給了商鞅一次機會,替他去求見秦孝公。秦孝公也是禮賢下士啊,這都第三次了,雖然有些不耐煩,還是接見了商鞅。   商鞅這次給秦孝公講的是霸道,給他講春秋五霸治理國家的策略。秦孝公這次明顯感興趣了,對商鞅表示了肯定,但是還不夠,秦孝公跟商鞅說:“下次咱們可以更深入的談談啦!”商鞅此時已經完全領會了秦孝公心裡的意圖。   再次見秦孝公的時候,商鞅大談富國強兵之策,把什麼仁義道德全都撇開不說,專講利用權術和計謀的方法,這次符合了秦孝公的胃口。秦孝公聽的十分入迷,膝蓋都不知不覺向商鞅挪動了,兩個人一連聊了好幾天。   事後,景監還很好奇,就問商鞅這是怎麼回事?。商鞅說:“秦孝公意圖在當今爭霸天下,帝道、王道都耗時太長了,所以他才不感興趣,霸道正合王意。”   於是,秦孝公開始任用商鞅,進行改革。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商鞅變法”,拉開了秦國百年興盛的序幕。   商鞅變法的方式也很霸道,他變法的內容主要有三點:   一是按軍功授爵,建立二十等爵位製。一個士兵,隻要在戰場上奮勇殺敵,殺到一定數量就能升級授爵。就像現在遊戲裡打怪升級那樣,這樣士兵們就有了動力。不同的爵位就會賞賜士兵不同數量的田產、土地等,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還可以擔任相應的官吏。而對於不奮勇向前,偷生怕死的,國家也會給予嚴酷的懲罰,而且還會連坐。這樣,每次打仗時,秦國士兵都很積極,奮勇向前,在他們眼裡,敵軍的士兵那都是一個個軍功章啊!   第二個就是連坐。商鞅製定了嚴酷的刑罰,讓百姓互相告密,有“奸“不告者腰斬。他認為老百姓讓你乾嘛你就乾嘛,不允許的就不能乾,隻有讓老百姓隻敢做國家讓他們做的事,國家才會大治。而一個人如果違法了,他的鄰居或者家裡人沒有舉報你,那也是犯法,懲罰都很嚴厲。但懲罰不是最終目的,犯法的人還有緩和的措施。一種是給錢,他可以按照犯罪的嚴重程度交錢抵消罪行。另一種方式就是當兵,於是秦國的軍隊人馬上就多了起來。不是所有人都有錢,能抵消罪名的,而當兵都可以,還可以掙軍功,說不定就翻身了。這樣一來,通過這種方式,既充實了國庫,又有了大量的兵源。   三是百姓隻許務農,從事其他職業者,以及懶惰而致貧困者,全家沒收為奴。因為打仗最關鍵的就是軍糧啊,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所以商鞅在秦國大力發展生產,為的就是有充足的軍糧。在商鞅眼裡,一切都是為爭霸服務的,老百姓也是,上不了戰場也要搞後勤,種糧食去,不種就是犯法,種的不好也是犯法。所以你看,在秦國犯法是多麼的容易,所以他的錢糧和士兵也就源源不斷。   其實這樣的變法,無論是放在今天,還是放在2000年前的秦國,都是反人性的,或許可以叫做軍國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