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秦朝(4):名將項梁(1 / 1)

項梁世代為楚國的貴族,項梁的父親是名將項燕,他還是項羽的叔叔。   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起義。沒過多久,起義軍遍地都是。會稽郡守殷通對當時的形勢一分析,覺得秦朝要完了,他不想跟著秦朝一塊滅亡,於是,就想要混進起義的隊伍裡,說不定還有一條生路。   殷通知道自己雖然有人有錢有兵,但他畢竟是個地方官,不是個將軍,他如果起義的話,需要有人能給他帶兵打仗。殷通思來想去有一個合適的人選,那就是項梁。項梁是名將的後代,打仗肯定是沒問題的,而且本人在當地還有一定的影響力和號召力,說不定還能借項梁的名氣收攏一些人馬。   於是,殷通就找來了項梁,對他說:“大江以西全都造反了,這也是上天要滅亡秦朝的時候啊。我聽說,做事情占先一步就能控製別人,落後一步就要被人控製。我打算起兵反秦,讓您和桓楚統領軍隊,怎麼樣啊?”項梁一聽心裡轉了好幾個彎,他也想起兵反秦,但是他想的是自己乾,而不是依附別人。於是項梁就動了別的心思。   當時桓楚正在逃亡,不知道在哪個山裡呢,於是,項梁就對殷通說:“桓楚正在外逃亡,別人都不知道他的去處,隻有項羽知道,他就在外麵,我去把他叫進來,您親自問問吧。”殷通說:“好”。   於是項梁出去就跟項羽說:“一會進去後聽我指揮,殺了殷通,咱們馬上起兵造反。”項羽點頭答應了。   項梁就把項羽叫進來了,跟殷通說:“我把項羽叫進來了,讓他上前跟您詳細匯報恒楚的下落。”   項羽就湊到了殷通的麵前,項梁給項羽使了個眼色,說:“可以行動了!”於是項羽拔出劍來斬下了殷通的頭。   項梁手裡提著殷通的頭,身上掛了郡守的官印,就走了出來。殷通的部下大為驚慌,拿著武器就過來要給殷通報仇,現場一片混亂。項羽那是萬夫莫當之勇啊,一連殺了有一百來人,整個郡府上下都嚇得趴下了,沒有一個人敢過來了。   項梁召集原先所熟悉的豪強官吏,向他們說明起兵反秦的道理,於是就發動兵馬共同起事了。項梁共得精兵八千人,又部署郡中豪傑,項梁自己做了會稽郡守,項羽為副將。   過了不久,前方有消息傳來,說陳勝被秦將章邯打敗,於是項梁率領江東八千子弟,西渡長江,向前線進發。途中,項梁又兼並了陳嬰和秦嘉的軍隊,勢力得以迅速壯大,有了六七萬人。   劉邦被雍齒背叛,自己攻打豐邑又沒打下來,於是就也率百餘名隨從去投奔項梁,想要借兵報仇。項梁給劉邦增撥了五千士兵,讓劉邦帶著回去報仇,劉邦攻下了豐邑,雍齒跑到魏國去了。   這時,陳勝被叛徒莊賈殺死了,張楚政權也四分五裂。項梁聽說後,便將各部將領召集議事,劉邦也來了,商量推選一個起義軍的首領。這時候,有一個叫範增的人,已經七十多歲了,前來跟項梁說:“秦朝滅亡六國,楚國是最不幸的。楚懷王當年被騙到秦國後一去不返,就死在了秦國,楚國人至今都懷念他呢。現在您在江東起兵,楚地這麼多的將領都爭相歸附您,正是因為您家世世代代是楚國的將領,人們希望您能恢復楚國。你如果能擁戴楚懷王的後代為王,就一定能號召更多人假如您。”   項梁當時認為他說的很對,就從民間尋找到了楚懷王的孫子熊心,熊心這時正在為人家放羊呢,一下子就成了楚王了。為了順應楚人懷念故國的心情,仍將熊心稱為楚懷王。這個消息傳開以後,果然又有很多人趕來參加項梁的隊伍。   公元前208年,項梁把楚懷王安置在盱眙[xū yí](今江蘇省淮安),自己帶兵繼續西進。他在東阿(今山東陽穀)擊敗了章邯的軍隊,又在濮陽(今河南濮陽)大破秦軍,繼續領兵西進,等到達定陶(今山東定陶)時,再度打垮秦軍。這時候,原先齊、趙、燕、魏等國的舊貴族,也都在自己的土地上自立為王,恢復了自己原來國家的名稱,秦朝的天下眼看著就要土崩瓦解了。   項梁命令項羽和劉邦帶兵繼續急速西進,他們在雍丘(今河南杞縣)與秦軍交戰,再次大敗秦軍,並斬殺了帶兵的大將李由(李斯的兒子)。對秦國戰鬥的屢戰屢勝讓項梁更加輕視秦軍,顯露出驕傲的神色,全軍將士也樂得逍遙自在,整天喝酒享樂。   而章邯這邊見形勢危急,趕緊請朝廷派援軍,並且還四處征調兵力,準備積蓄實力,再和項梁對戰。   項梁軍中有一個謀士,叫宋義,他得知秦國章邯那邊在不斷增兵,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而項梁整天覺得自己戰無不勝,陶醉於前麵的勝利,驕傲自滿了,便規勸說:“打了這麼多勝仗之後,你都開始變得誌得意滿了,更何況手下的士兵們呢?他們現在都出現了懶散的現象,而秦兵卻在一天天地增多,如果不加以改變,那麼下次跟秦軍的對抗,我軍必敗,我替您擔心啊!”   但是,此刻的項梁並不把他的建議放在心上,擺擺手,依舊我行我素。項梁心想,各路諸侯在麵對秦軍的時候,都是打了敗仗。而唯獨我楚軍,才能夠擊敗秦軍,而且還是屢戰屢勝,下次再碰見秦軍,我一樣還能取勝。在這種剛愎自用的思想下,項梁根本沒有把宋義的話放在心上,還看他有點煩,於是,對宋義說:“先生你在這裡幫不上什麼忙,要不幫我出使一次齊國。”宋義知道這時候的項梁根本聽不進自己的話,於是就離開了營帳,準備前往齊國。   在路上,宋義還遇到了齊國的使者。宋義就問這個使者:“是不是要去楚軍營帳啊?”齊國使者說:“是的”。於是宋義建議:“你走慢點,過不了多久,章邯的大軍就要來了,項梁必敗無疑,你走快了就死路一條了。”齊國的使者還真信了,於是就慢吞吞的前進。   章邯積攢的實力差不多了,也知道項梁現在驕傲自滿、沒有防備,於是率領著大軍天剛亮就前進,長途奔襲了一天,在大半夜的時候攻打定陶。楚軍防守鬆懈,被打了個措手不及,根本來不及抵抗。楚軍大敗,而守將項梁,也被章邯斬於馬下。   項梁的死,把項羽推上了歷史的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