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出租屋殺人事件(1 / 1)

“那是頂級的咖啡豆之一,年產量隻有三千袋。”   “我還專門去買了磨咖啡和煮咖啡的機器,花了一千大洋,但是不知道為什麼就是沒你這裡的好喝。”   “可能是不合口味吧。咖啡因為日照時間、土壤中氨基酸含量還有烘焙方法之類的差異,口味也不大一樣。”   武城趴在窗戶上,看著外麵的柏油路在太陽的炙烤下顯得黏答答的,籠罩在一層滾燙的青煙之下,這才意識到,夏天來了。   “哥倫比亞特調是極品,但並不是所有人都習慣那種酸中帶苦的香味。”   “原來如此。”李飛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不過,在工作日……”武城看了眼墻上的掛鐘,“早上十點就一個人跑出來品評咖啡,不像是你李大隊長的風格嘛。”   李飛低著頭攪和著咖啡,好像在下一個不太容易的決心一樣。   武城掃蕩完手上的小蛋糕,換了一杯水果汁,等著他開口。   思索了一會兒,李飛抬起頭:“附近發生的案子……你應該都知道一些吧?”   “有的知道,有的就不一定了。”武城猜的沒錯,他果然有事。   “你肯定知道的。”李飛壓低聲音,“易家橋新村的那個案子。”   “那個啊,恐怕地球人都知道了吧。”   易家橋新村是市裡最早建起的經濟適用房小區之一。   和大多數保障性住宅區一樣,房屋格局不算合理,配套設施也不盡完善,但是因為開盤早,易家橋新村的地理位置算是眾多經濟適用房小區中最理想的,因此一度引發了搶購的熱潮。   據說當年放號的時候,很多人搭起帳篷排了二十多天的隊,為的就是搶一個好的樓層和朝向。   現在住在那裡的,大多是年輕的上班族,還有一部分拆遷安置的人員。   因為租金相對便宜,最近幾年又流傳要在這裡新建一條地鐵,很多剛出社會的大學生也三五成群地選擇在易家橋小區合租一套房子,所以,房地產中介的生意在那附近特別紅火。   人們早出晚歸忙於生計,日子過得平淡無奇。   直到前不久的一天,一起命案讓易家橋小區重新回到了人們視線的焦點。   五月下旬的一個夜晚,短暫的陣雨並沒有緩解沉悶的氣氛。   一個叫陸璐的女孩拖著疲憊的腳步回到她租住的易家橋小區3號樓5單元202室。   當時的時間已經接近十一點半,因為連續的桑拿天,陸璐覺得腦袋漲得厲害,她當時唯一的想法就是快點沖個熱水澡,然後上床好好睡上一覺。   當她推開沒有上鎖的防盜門,一股刺鼻的煤氣味迎麵而來。   煤氣泄漏了?女孩還算鎮定,知道煤氣泄漏的時候不能開燈,免得電火花惹來更大的麻煩。   她一邊大聲喊著兩個室友的名字,讓她們趕快起來,一邊奔向陽臺,想去開窗,卻被什麼東西狠狠地絆了一跤。   借著窗外投進來的路燈昏暗的光線,陸璐看清了絆倒自己的“東西”——和她合租房子的邱梅麵無血色地倒在地上。   陸璐最後的記憶是自己坐在樓道裡歇斯底裡地大叫,耳邊響起開門聲、急促的腳步聲,還有鄰居激動地打電話通知110的聲音。   警方在202找到了兩具屍體——秋梅和另一個合租房子的女孩高穎。   邱梅倒在接近門口的地板上,高穎則是平躺在客廳的沙發上。   兩個人的屍體都符合煤氣中毒的特征,死亡時間判斷是當天下午六點到七點之間。   廚房的煤氣灶上放著滿滿一壺水,煤氣開關開到了最大。   警方的初步判斷是兩個女孩燒水時粗心大意,火沒有點著,導致了煤氣泄漏。   可是,進一步的屍檢卻把這件事看似簡單,幾乎馬上就可以結案的意外死亡推到了雲裡霧裡。   法醫發現,在邱梅的頭部和頸部,有兩處明顯是鈍器打擊造成的傷。   女孩的死因雖然是煤氣中毒,但是大腦卻伴有外傷導致的腦水腫,在她的手上,還找到了防衛性的傷痕。   所以,意外被推翻,謀殺的調查提上日程。   李飛帶人反復查了現場,他們在3號樓附近的垃圾桶裡找到了一個染血的銅製小雕像,經陸璐指認,它原本應該放在電腦櫃旁邊。   房間裡並沒有明顯翻動的痕跡,但是三個女孩放在臥室的筆記本電腦都不見了。   煤氣灶的開關和小雕像都沒有提取到指紋,看來謀殺是毋庸置疑。   根據煤氣泄漏的速度和兩個女孩體內的一氧化碳濃度判斷,案發時間是下午四點到五點之間。   不同尋常的是,和邱梅同處一室的高穎,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體表卻沒有任何外傷的痕跡,連舊傷都沒有。   幾輪細致的化驗也沒找到除了一氧化碳之外任何毒物、鎮定劑之類的線索,屍體也沒有被移動、搬運的痕跡。   如果說,有人襲擊了邱梅,並製造了煤氣中毒的假象,那高穎的死又該作何解釋?   兩個女孩生前曾經是同事,都在一家經營網上第三方支付係統的公司做辦公室文員。   高穎在死前剛剛辭職,據說是想考研究生。   她們的人際關係非常簡單,在單位的人緣也都很不,沒有矛盾,沒有男朋友,沒有無故枉死的理由。   換句話說,沒有任何線索。   案件因此沉了下來,本來這也是常有的,但是無所不能的互聯網卻始料未及地把警方逼到了進退維穀的境地。   高穎和邱梅死後大約一周左右,陸璐在自己的博客裡陸續發了幾個帖子,表達了對兩個室友的無限惋惜,對兇手的指責和痛恨,當然,也流露出些許對遲遲無法破案的懊惱。   一開始,跟帖的都是兩個女孩子的親友,可是後來,不知道什麼人把她的博客轉帖到各大論壇,還冠以“花季少女離奇死亡,警方追查至今無果”的搶眼標題。   幾乎在一夜之間,這些帖子賺取了數百萬的點擊率,人們感慨著,猜測著,咒罵著……   不知不覺中,一些所謂的同事、同學、熟人、鄰居也紛紛冒出來,關於兩個女孩的各種真真假假的信息陸續在網上傳開。   有些正義感爆發的網友還發起了網絡通緝令,呼籲知情者提供線索,協助緝拿兇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