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那麼多人內心苦悶,收獲遠低於付出,但依然堅挺在微不足道的崗位上。因為雖然性價比不高,但最起碼到手的待遇比大部分行業高,還有另一個原因,就是離開了這,不知道自己能乾什麼。出了這個門,可能就是放棄了自己往後餘生最好的工作。因此,能理解我的離開是下了多大的決心。 很多同事關心我離職後做什麼。當然有真關心,更多的怕是看笑話。在工作和家庭間,需要找到平衡點。如果失衡就會造成很多問題,不僅僅是外在的表現,還有內心的情緒。 離開後的一個月是這十年來最輕鬆的日子,這段時間被稱為脫密期,就是工作時間待在一間指定的辦公室,到點上班,到點下班,中途不許外出,如有事需請假。拿著最低工資,和同樣的幾位同事聊著輕鬆的話題。日子相當愜意。沒有了平時的搶奪客戶,沒有了日常的勾心鬥角,談話都變得越來越有趣,突然覺得我的這些同事原來都是有血有肉有趣味的人。 我們待的辦公室裡一共有四個人,除了我還有一位女同事,和我同屬一個業務板塊,一位男同事,屬於另一個業務板塊,我們仨行齡都超十年。所以有更多的共同話題,一起經歷過業務改革,一起經歷過降薪,一起經歷過無奈想離開,一直到下定決心。大家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請假出去,出去探尋下一份工作的真諦,但多數還是屬於同一行業。另外一位很少出門,和我們聊的也不多,行齡不到兩年,因為選擇錯誤及時止損,趁著脫密期發奮讀書準備考研。對於他,我們是羨慕的,至少試錯的成本沒那麼多,而且還能換個賽道從頭開始。 我能做什麼?年齡到了招聘的分水嶺,從零開始意味著放低姿態,對收入不能提要求,但不這麼選擇,壓根沒人會選你。 換行業是我的第一要求,比起紙醉金迷的金融行當,我更希望能在實體中看到業務的發展。每一個選擇代表不同的人生,我麵試了六家單位,遇到了各種奇葩事。有一家約定的時間到了,但卻讓我在外麵等,說麵試領導在視頻麵試另一個人。能理解,我等。半個小時過去了,人沒出來,裡麵在短暫安靜後又開始了談笑風生的電話聊天,我問接待的人何時能開始,接待的人敲敲門問領導,領導一句“忘了,再等十分鐘。”再次關上了門。十五分鐘後,門開了,麵試領導傲嬌地跟接待的人說可以讓人進來開始麵試了。我站起來打了個招呼告訴對方“不用麵試了,我之所以沒有離開,一直在等,隻想告訴你們尊重是為人的修養。之所以沒離開但不麵試,是覺得雙向選擇的事情我也有權說了算。”說完,我頭也不回地走了。對於這樣的企業即使入職,也會後患無窮。既然從原來的坑裡跳了出來,重新選擇多少要慎重一些。經過將近一個月的找工作生涯,我終於開始了新的軌跡。工作可以吃飽飯,家庭可以兼顧好。這是我滿意的狀態。回頭想到一起工作的同事們,大家都有了各自比較理想的生活。不管是回到家鄉減少自己的負擔,還是離開境地換一種新式的活法,抑或是相夫教子樂在其中。最起碼成了自己生活的主角。 對了,還有一個人沒離開,那就是之前說的徒弟,不過她的離開隻是遲早而已,我不信她的心理那麼強大。 我們幾個都有著各自的特點,但有著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孩子的媽媽。媽媽是份沒有酬勞的職業,恨不得全身心投入。也不知道是誰給女性在洗腦,讓我們不能放下工作,不然養不了孩子,又不能放下家庭,不然陪不了孩子。媽媽成了超人,是無所不能的媽媽,是需要顧家的妻子,又是能獨當一麵的職場人,唯獨不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