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3年,劉玄被綠林軍在淯水之濱擁立為皇帝,年號更始,成為歷史上著名的更始帝。 同年新朝滅亡,劉玄入主長安,成為天下之主。 公元25年,更始政權在赤眉軍和劉秀大軍的兩路夾擊之下,土崩瓦解,劉玄向赤眉軍出降,獻出傳國玉璽,更始政權滅亡。 不久,劉玄被赤眉軍所殺,後劉秀大將鄧禹遵劉秀之意將劉玄安葬在長安附近的霸陵。 劉玄因弟弟被人殺害,於是就結交賓客,打算為弟弟報仇。 後因賓客犯法,劉玄避開官府抓捕從舂陵逃到平林。 官府把劉玄的父親劉子張抓走,劉玄於是詐死,派人將靈柩送回舂陵,官府便釋放劉子張,劉玄因此自己在外逃匿。 王莽末年,南方發生饑荒,百姓成群擁入野澤之中,挖掘荸薺吃,而且還互相搶奪。 新市人王匡、王鳳為他們評理爭訟,被推舉為大帥,擁有數百人。 於是諸多亡命之徒馬武、王常、成丹等也投奔他們;共同攻打離鄉聚,藏於綠林山中,數月間發展到七八千人。 地皇二年,荊州牧派遣快速部隊兩萬人去攻打,王匡等率軍與官兵迎戰於雲杜,大破官軍,殺官軍數千人,並繳獲全部輜重。 於是乘勝攻取竟陵。 又轉攻雲杜、安陸,多掠取婦女,回到綠林中,發展到五萬多人,州郡不能製服。 地皇三年,發生大病疫,死者幾乎過半,於是各部分散引去。 王常、成丹西入南郡,號為下江兵;王匡、王鳳、馬武及其支黨朱鮪、張卬等北入南陽,號為新市兵;都自稱將軍。 七月,王匡等進攻隨州,沒有攻下。 平林人陳牧、廖湛又聚眾一千餘人,號為平林兵,以為響應。 劉玄就前往投奔陳牧等人,擔任陳牧手下的安集掾。 當時劉秀和他的哥哥劉縯也在舂陵起兵,與各部合兵而進。 地皇四年正月,打敗王莽前隊大夫甄阜、屬正梁丘賜,並將他們斬殺,稱劉玄為更始將軍。 這時軍眾雖多但沒有統一的指揮,各將領就共同商議立劉玄為天子。 二月初一日,在淯水邊的沙灘上設立壇場,陳列軍隊、舉行大會。 劉玄即皇帝位,南麵而立,接受群臣朝拜。 劉玄向來懦弱,見此場麵,羞愧流汗,舉著手連話都說不出來。 於是大赦天下,建年號為更始,史稱更始帝。 悉數拜置諸將,以族父劉良為國三老,王匡為定國上公,王鳳為成國上公,朱鮪為大司馬,劉縯為大司徒,陳牧為大司空,其餘都拜為九卿或將軍。 更始元年五月,劉縯攻下宛城。 六月,更始帝入都宛城,盡封宗室及諸將為列侯的達一百多人。 劉縯,漢朝宗室、大臣,漢高祖劉邦九世孫,東漢光武帝劉秀同母兄。 劉縯個性剛毅,慷慨有大節,喜結交豪傑。 地皇三年,與劉秀等發動起義,號舂陵軍,自稱“柱天都部”,與綠林軍結盟。 大破新軍,深受愛戴。 更始政權建立後,拜大司徒,封漢信侯。 因他屢立戰功,威名日盛,遭到綠林軍將領和更始帝劉玄猜忌。 更始元年,更始帝劉玄在李軼和朱鮪的鼓動下,殺害劉縯。 光武帝劉秀建立東漢後,追封齊王,謚號為武。 劉縯是劉秀的同母長兄。 劉縯與劉秀雖為同胞兄弟,但性格迥異。 他鋒芒外露,史書上記載“性剛毅,慷慨有大節。自王莽篡漢,時常憤憤,懷復社稷之慮,不事家人居業,傾身破產,交結天下雄俊”,並曾前往長安求學。 平日,劉縯以漢高祖自許,而將穩健的弟弟劉秀比作劉邦次兄劉仲。 新朝地皇三年,南陽饑荒,諸家賓客多為“小盜”,所謂“小盜”就是從事打家劫舍的活動。 劉縯好俠養士,他的賓客中自然也有“小盜”之人,其中一個賓客因為搶劫別人,導致劉秀到新野鄧晨家避難。 劉縯起兵反莽,劉秀為擺脫乾係而避地新野時,劉縯就開始了起事的謀劃。 他秘密召集諸豪傑計議說:“王莽暴虐,百姓分崩。今枯旱連年,兵革並起。此亦天亡之時,復高祖之業,定萬世之秋也。” 於是分遣賓客,四處聯絡。 正在此時,劉秀與李通等拉上關係,準備在宛城起事。 正值劉縯籌劃舉事,兄弟二人不謀而合。 於是決定劉縯在舂陵、劉秀與李通等在宛城、鄧晨在新野同時舉義。 地皇三年十月,劉縯召集子弟賓客七八千人,在舂陵舉起了反莽的大旗,自稱柱天都部,即自喻為擎天之柱。 劉縯結盟綠林劉縯與劉秀在南陽起事以後,麵臨的軍事形勢十分嚴峻。 因為,此時雖然綠林軍民發展壯大,新市兵、平林兵兩支人馬已發展到南陽。 但是南陽郡的大部分還掌握在新朝官軍手中,新市、平林的勢力隻在南陽的南部邊緣活動。 劉縯明白,行動稍有不慎,就有被消滅的危險。 僅靠自己這支隊伍單槍匹馬地發展,顯然是不行的,必須投到綠林軍中去,走共同發展的道路,才有自己這支隊伍的前途。 他於是派遣隨同自己起事的族兄劉嘉前往新市、平林軍中聯絡。 劉嘉父早歿,劉縯父視他如已出,資助他與劉縯一起到長安求學,所以他與劉縯一家有著特殊感情。 劉嘉到新市、平林軍中,與其領袖王鳳、陳牧等聯係,表示了聯合對敵的願望。 新市、平林正急於向北發展,以便在南陽打開新的局麵,對在南陽地區頗有影響的劉氏宗族的合作自然竭誠歡迎。 雙方合軍一處,開始了共同對王莽官軍的作戰行動。 他們聯軍進擊長聚,與官軍作戰。 義軍並力西進,攻克唐子鄉,殺死湖陽都尉。 接著全軍奮力、北進,攻克棘陽。 劉縯大破新軍新莽南陽的最高軍政長官前隊大夫甄阜、屬正梁丘賜見義軍威脅自己的老巢,率軍全力迎戰,雙方激戰於小長安。 這一天,大霧彌漫,官軍憑借有利的地形和對環境熟悉的有利條件,猛力反擊,使起義軍遭受重大失敗。 劉氏數十個同宗兄弟都死於這場劇烈的混戰中。 起義軍調整部署,退守棘陽。 甄阜、梁丘賜獲此大勝,決心乘勝追擊,全殲義軍。 他們率10萬精兵南渡黃淳水,前鋒達沘水,在兩河之間安營紮寨,同時拆掉架在黃淳水上的橋梁,示無還心,擺出要同義軍決一死戰的架勢。 新市、平林兩軍新敗之後,已經對官軍產生了很重的畏懼情緒。 今見官軍窮追不舍,且其軍力、裝備又遠勝義軍,因而對能否戰勝敵人信心不足,打算脫離接觸,迅速南逃。 劉縯與劉秀計議,如果此二支友軍撤走,單憑他們統帥的部隊,實在難以戰勝敵人。 必須設法穩住二支友軍,同心協力,共同對敵,才是萬全之策。 恰在此時,王常、成丹、張昂所統帥的一支5000人的下江兵北抵宜秋。 劉縯決心說服這支部隊參加戰鬥,以此增強對官軍戰鬥的力量,又能穩住處於動搖中的其他兩支義軍。 劉縯兄弟二人與李通一起前往下江兵駐地,劉縯說:“願見下江一賢將,議大事。” 成丹、張昂共推王常。 劉縯對王常”說以合從之利“。 王常大悟,說:“王莽篡弒,殘虐天下,百姓思漢,故豪傑並起。 今劉氏復興,即真主也。 誠思出身為用,輔成大功。” 劉縯說:“如事成,豈敢獨饗之哉!” 王常被說的口服心服,五體投地,表示決心追隨劉氏兄弟共創大業。 然而,當王常將與合作的意向告訴成丹、張卬二人時,他們極力反對,主張不應該受製於劉氏兄弟。 此時王常已傾心歸漢,乃勸導下江諸將:“夫民所怨者,天所去也。民所思者,天所與也。舉大事者必當下順民心,上合天意,功乃可成。今南陽諸劉舉宗起兵,觀其來議事者,皆有深計大慮,王公之才,與之並合,必成大功,此天所以佑吾屬也。” 一席話說服了下江兵諸將,他們的態度又影響了新市與平林兩支隊伍。 三支義軍決心與劉氏兄弟統帥的南陽義軍團結戰鬥,共同反擊。 劉縯、劉秀對此十分高興,他們同綠林軍領袖們“大饗軍士,設盟約”,休息三天,同時製定了周密的作戰計劃。 地皇四年正月甲子,劉縯將全軍分為六部,借助黑夜的掩護,分進合擊,一舉奪取官軍的後勤基地,“盡獲其輜重”。 第二天早晨,劉縯兄弟率兵自西南方向攻擊甄阜軍,下江兵自東南方向攻擊梁丘賜軍,雙方拚死搏鬥,激戰早飯時,梁丘賜陣腳先亂,士卒潰逃。 甄阜軍見狀,頓時也失去抵抗的勇氣,紛紛逃竄,義軍緊追不舍,逃散的官軍被逼至黃淳水邊,欲渡無橋,欲戰無力,被殺或溺水死亡者近兩萬餘人,甄阜、梁丘賜也被殺死。 這一戰是劉氏兄弟與綠林軍聯合作戰取得的一次重大勝利,不僅消滅了王莽在南陽的精銳之師,而且奪得了大批軍器糧秣,更令綠林軍上下認識了劉縯兄弟的卓越的軍事謀略與指揮才能。 劉縯包圍宛城綠林軍乘戰勝之威,揮師北進,兵鋒直指宛城。 在這裡他們遇到了嚴尤和陳茂所指揮的官軍。 嚴尤是新莽朝廷中頗具才乾的將領,到荊州後,招兵買馬,以原地方軍為基乾,很快組織起一支較有戰鬥力的部隊,在同綠林軍的戰鬥中取得了一些勝利。 綠林軍在取得對甄阜、梁丘賜軍的勝利後,嚴尤、陳茂率兵趕來,準備在宛城附近與之進行大決戰。 劉縯毫不畏懼,決心全力迎敵。 他“陳兵誓眾,焚積聚,破釜甑,鼓行而前”,以必死的決心,必勝的勇氣,伴著隆隆的戰鼓,督率全軍沖鋒。 在淯陽城下,與官軍展開激戰。 起義軍以一當十愈戰愈勇,斬首3000具。 義軍乘勝追擊,將宛城團團包圍。 劉縯經此戰,自稱柱天大將軍,從此威名遠揚。 王莽知道劉縯的名字與事跡後,公開懸賞:凡殺死劉縯者,獎勵食邑5萬戶,黃金10萬斤,並賜上公的官位。 同時還下令長安的官署及天下鄉亭的門側堂上一律畫上劉縯的圖像,每天令士卒射之,以發泄他的仇恨。 後來,王莽還命人隨便抓個百姓,就說是劉縯,遊街示眾後殺掉。 說明劉縯已是一個讓他寢食不安的人物了。 劉縯忿讓帝位地皇四年正月,綠林軍在連續取得對官軍的勝利後,隊伍發展到了10多萬人。 起義軍領袖們多數認為,為了便於對整個義軍的統一領導,增強對廣大百姓的號召力,在更大規模上推進對王莽政權的鬥爭,應該擁立一位劉氏宗室為皇帝。 當時,起義軍中的漢宗室基本上都是舂陵侯的後代,其中以劉縯與劉玄為代表。 起義軍將領們在立兩者中何人為皇帝的問題上產生了嚴重分歧。 南陽豪傑與王常等希望擁立劉縯,因為在幾次對官軍的戰鬥中劉縯已經展示了超人的謀略和卓越的指揮才能。 但綠林軍的其他將領則屬意於劉玄。 他們對劉縯的威名有點害怕,擔心一旦被立為皇帝就不易左右,而劉玄性格怯弱,立他為皇帝較易控製。 王匡、王鳳、張卬等人計議已定,然後將劉縯從前線召回,要他在劉玄為帝的問題上表態。 劉縯明白這些人要他同意既定方案,實際上要他放棄自己做皇帝的意圖。 他雖心有不甘,但又不便明確表示反對,於是提出暫緩確立皇帝人選的建議。 劉縯此一番暫緩立帝的背後盡管不乏私心,但並非沒有道理,反以得到不少將領附和。 張卬看到他們議決的事有可能破產,十分惱怒,拔劍擊地,聲色俱厲地說:“疑事無功。今日之議,不得有二。” 眾人看一如此情形,也不敢提出異議了,立劉玄為帝之事就這樣定了。 地皇四年二月一日,劉玄在淯水之畔稱帝,改元更始,是為更始帝。 劉縯升為大司徒,封漢信侯。 劉縯義取城池劉玄登基儀式舉行完畢,劉縯就在南陽豪傑的一片不服聲中率部奔赴前線。 這時平林一部在圍攻新野,遲遲不能攻克。 守城的新野宰潘臨站在城頭高呼:“得司徒劉公一信,願先下。” 不久劉縯率軍趕到城下,潘臨遂心悅誠服的開城投降了。 另一方麵,宛城已被劉縯包圍數月,城中人相食,守將岑彭被迫出降,諸將想殺掉岑彭,劉縯反對道:“彭,郡之大吏,執心堅守,是其節也。今舉大事,當表義士,不如封之。” 劉玄接受他的建議,封岑彭為歸德侯。 六月,劉玄遷都宛城,該城成為更始漢政權的臨時都城。 就在劉縯攻下宛城三天後,劉秀在昆陽城下大破王莽精兵40餘萬,是為昆陽之戰。 氏兄弟無論在起義軍中還是在敵人那裡,都贏得了超出其他任何人的威名。 劉縯遭嫉被害隨著劉縯威名遠揚,劉玄一夥覺得劉縯對自己的威脅越來越大了,不除掉他實在是難以安枕。 劉玄一夥決定,借大會諸將之機,以劉玄舉玉佩為號,使武士乘劉縯不備,一舉將其擊殺。 昆陽之戰結束不久,劉玄下詔命諸將會宛城。 劉秀警惕性較高,認為其中可能有對他們兄弟不利的陰謀,勸兄長戒備。劉縯認為大會諸將是例行公事,一笑置之。 這一天,劉玄故意對劉縯表示親近,取來劉縯的寶劍審視、玩賞。繡衣禦史申屠建立即獻上玉佩。 按原定的計劃,隻要劉玄舉玉佩為號,武士會沖出來斬殺劉縯。 但是不知什麼原因,劉玄沒有舉起,擊殺劉縯的陰謀也就沒有在這次大會上實現。 會上劉縯的舅父樊宏看出殺機,為他捏了一把汗。 會後對他說:“昔鴻門之會,範增舉以示項羽。 今建此意,得無不善乎?” 劉縯一笑置之。 此時,曾與劉秀一同起兵的李軼已暗中倒向劉玄,並與劉玄的心腹朱鮪過從甚密。 劉秀對他的行動十分懷疑,多次告誡兄長,勸他不要相信此人。 劉縯鑒於都是同起事的好友,與李軼也有共同戰鬥的經歷,仍然對李軼深信不疑,沒有聽從劉秀的勸告。 劉縯所部有一個“數陷陳潰圍,勇冠三軍”的戰將叫劉稷,也屬於舂陵侯家族,在劉玄被立為皇帝時,他正在前線指揮作戰。 得到這一消息後憤怒異常,直言不諱地說:“本起兵圖大事者,伯升兄弟也,今更始何為者邪?” 劉稷的話傳到劉玄那裡,他們當然不能容忍。 為了檢驗劉稷的態度,劉玄先是任命他為抗威將軍,劉稷果然拒絕接受。 接著劉玄就以抗命為由,率諸將和數千士卒來到他的駐地,將劉稷收係,下令斬首。 劉縯看到愛將要遭此毒手,上前據理力爭。 在李軼和朱鮪的鼓動下,劉玄逮捕劉縯,在同日一並誅殺。 漢建立後,劉秀於建武十五年追謚劉縯為齊武公。 建武十七年,進爵為齊武王。 劉縯與劉秀等在南陽聯合起事,劉縯自稱柱天都部,是這支隊伍的首領。 劉縯舂陵起兵以後,因麵臨的軍事形勢十分嚴峻,不久加盟綠林軍,與友軍合力先後攻克唐子鄉,殺死湖陽都尉,然後全軍奮力北進,攻克棘陽。 更始元年正月甲子,劉縯一舉奪取官軍的後勤基地,“盡獲其輜重”。 次日,劉縯兄弟攻擊甄阜軍,取得重大勝利,不僅消滅了王莽在南陽的精銳之師,而且奪得了大批軍器糧秣。 隨後,劉縯率軍在淯陽城下與官軍激戰,進而奪取宛城,又不戰而得新野。 劉縯為綠林起義軍的發展壯大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起義軍至此發展到十多萬人,並建立了更始政權,加速了新朝的滅亡。 更始帝嫉妒劉縯的威名,便把劉縯殺死,以光祿勛劉賜為大司徒。 前鐘武侯劉望起兵,占領汝南。 當時王莽的納言將軍嚴尤、秩宗將軍陳茂既在昆陽被打敗,就往歸劉望。 八月,劉望自立為天子,以嚴尤為大司馬,陳茂為丞相。 王莽派太師王匡(王莽第六子)、國將哀章守衛洛陽。 更始帝派遣定國上公王匡攻打洛陽,派西屏大將軍申屠建、丞相司直李鬆攻打武關,三輔震動。 當時海內豪傑紛紛起來響應,都殺死牧守,自稱將軍,用更始的年號,以等待更始帝的詔令,一個月之間,起義部隊遍布全國。 這時長安城中有人起兵攻打未央宮。 九月,東海人公賓斬殺在漸臺王莽,新朝滅亡,公賓收了王莽的璽綬,將王莽的頭送到宛城。 更始帝當時正便坐黃堂,取王莽頭看了,高興地說:“如果王莽不竊取帝位,其功當與霍光一樣。” 更始帝的寵姬韓夫人笑著說:“他如果不是這樣,陛下怎能得到他頭呢?” 更始帝樂了,於是把王莽的頭懸掛在宛城市。 同月,攻下洛陽,活捉王匡和哀章,押到宛城,都把他們殺掉。 十月,派奮威大將軍劉信擊斃劉望於汝南,同時殺了嚴尤和陳茂。 更始帝於是定都洛陽,以劉賜為丞相。 申屠建、李鬆從長安送來帝王乘坐的車輛和穿用的衣服,又派遣中黃門從官奉迎更始帝遷都。 更始二年二月,更始帝自洛陽向西而進,遷都長安。 剛剛出發,李鬆奉引在前,馬突然驚奔,觸撞在北宮的鐵柱門上,三匹馬都撞死。 申屠建,荊州人,新莽末年綠林起義軍將領。 初為起義軍繡衣禦史。 後來率起義軍攻入武關,占領長安。 24年,劉玄封申屠建為平氏王。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後謀劫帝南下,謀泄,被劉玄誘入殿中,被害。 後來赤眉軍攻進長安,所有皇帝的陵墓都被挖了,唯獨沒動漢文帝的陵墓,因為知道裡麵沒啥好東西。 赤眉軍,於天鳳5年在莒縣起事,首領為瑯琊人樊崇,以泰山山區一帶為根據地,與政府軍對抗。 幾年之間發展到數萬人,其中主要由農民組成,大多不識字,因此以口頭傳令為主。組織包括地位最高的三老、其次有從事、卒史等名稱,大多延用漢朝鄉官的名稱。 赤眉軍是新莽末年興起於今山東東部的一支農民起義軍名稱。主要領導人有樊崇、徐宣,軍隊約一百三十四萬。為便於區別,因將眉毛染紅,示別於政府軍,故稱作赤眉軍。 隨著赤眉軍的發展,在地皇3年王莽派出其子王匡、廉丹率約十萬軍隊進攻赤眉軍,慘遭挫敗,赤眉軍發展到十萬人以上,勢力擴及青州、徐州、兗州、豫州各地。 23年,更始皇帝劉玄已即位並攻入長安,赤眉軍先是願意降於更始,但雙方隨即再度開戰,25年赤眉軍兵分兩路,由樊崇和徐宣分別率領,進攻關中,並擁立漢宗室劉盆子為帝,徐宣任丞相,樊崇因為識字,任禦史大夫。同時更始軍內部產生內爭,將領王匡投奔赤眉軍,隨即赤眉軍攻入長安,殺死劉玄。 赤眉軍入長安時,因常年的戰亂已導致當地殘破,赤眉軍隻能四處找尋糧食,隨後被劉秀派將領馮異擊敗,遇大雪損失慘重,赤眉軍遂決定離開關中,27年在崤底再被馮異打敗,樊崇投降,最後被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