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略是一種智慧的藝術,它能夠使我們在困境中找到出路。 隻有精明的頭腦,才能讓謀略成為你的優勢,從而改變你的命運。 權謀家和一般人的見識,不一樣的最大區別,就是對一個事件計算的深度不同。 權謀家能夠一下子看到問題的本質所在,劉邦就是這樣的頂級高手,拋開了世俗的膚淺認識! 當年,劉邦接獲項羽請柬,自知此行兇多吉少,與張良苦思良策,張良想出情、理和利三招以說服項羽,更要劉邦獻上秦國玉璽給項羽以表誠意。 劉邦和張良赴宴,項羽力數劉邦罪狀,劉邦反駁,項羽開始心軟,範增示意項羽殺劉邦,項羽竟視而不見。 範增請項莊舞劍,乘亂剌殺劉邦,卻被項伯阻止。 時樊噲到來,找項羽鬥酒,二人飲至醉醺醺,張良和劉邦借尿遁而離開。劉邦等安全返回軍營,但張良要回項羽軍營以善後。 張良向項羽獻上玉璽,並表明劉邦非其敵人,項羽釋疑,但範增仍認為他和劉邦是項羽最大的敵人,若不能招攬張良,必殺之。 項羽殺入鹹陽,欲自立為王,範增反對,認為應先請示懷王,但懷王認為劉邦先入關,怎可封項羽為王? 項羽等懷王賜封等得不耐煩,欲自立為王。 範增故意請張良為項羽起帝號,欲加害他,張良為項羽起西楚霸王一稱號,項羽大喜。 項羽下令殺子嬰,火燒阿房宮,以示反秦,卻令天下人痛恨。 項羽分封諸王,他封劉邦為漢中王,駐守巴蜀。 漢元年,劉邦被項羽封為漢王,但其家屬仍然在沛縣。 同年八月,劉邦令將軍王吸、薛歐出武關,因南陽王陵軍欲迎劉太公與呂雉等劉邦家屬。 楚發兵進駐陽夏,漢軍不得前。 漢二年四月,漢軍乘項羽陷入齊地不能自拔之際,一舉攻下楚都彭城。 而項羽率騎兵迅速回防,與漢軍戰於睢水,漢軍大敗,呂雉等一眾劉邦家屬為楚軍所俘。 直到漢四年九月,楚漢議和方被放回歸漢。 回到劉邦身邊的呂雉卻發現劉邦身邊早已有了寵幸的戚夫人,此時的呂雉因為年齡長於戚夫人,常常作為留守,伴在劉邦身邊的是那戚夫人。 劉邦等感巴蜀偏遠且落後,認為項羽故意削其力量,感不滿,但劉邦敢怒不敢言。 劉邦跪地懇求項羽免他到巴蜀,項羽答應了他。 呂雉知劉邦被分封到巴蜀,感不滿,找張良修書以聲討項羽,張良勸阻她,認為應到巴蜀,免招殺身之禍。 因為,依據秦朝的典製,丞相輔佐天子,處理國家大事; 禦史大夫對外監督各郡禦史,對內接受公卿奏事。 除了軍權外,丞相和禦史大夫幾乎總攬一切朝政。 蕭何做官多年,當然知道這些。 對此,全軍上下無不佩服,劉邦在慚愧之餘,說:“蕭何確是異才,不枉我提拔他一場。” 蕭何收藏的這些秦朝的律令圖書檔案,使劉邦對天下的關塞險要、戶口多寡、強弱形勢、風俗民情等等了如指掌,為製定正確的方針政策和律令製度找到了可靠的根據,對日後西漢政權的建立和鞏固,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功不可沒。 這也足見蕭何的深謀遠慮。 保舉韓信劉邦率先攻入鹹陽後不久,項羽也率軍入關,並在同年二月自封為西楚霸王,占有梁楚東部9郡之地,建都彭城。 並背棄原來的約定,改立劉邦為漢王,轄治荒遠偏僻的巴、蜀、漢中之地,建都南鄭。 為了阻止劉邦東進,項羽又把關中地區一分為三,分封給了3個秦朝降將——雍王章邯、翟王董翳、塞王司馬欣。 劉邦大怒,有心與項羽決一死戰,但因勢單力薄,隻好采納蕭何、張良等人的建議,隱忍入蜀,休兵養士,廣招人才,待機再與項羽爭個高低。 四月,各路諸侯各自領兵回到自己的封地。 劉邦按張良的計謀,偃旗息鼓,匆忙向巴蜀進發。 一路上,許多來自其他諸侯王軍中的兵士自願投到劉邦的旗下,韓信就是在這個時候從楚營中逃出,投奔劉邦。 韓信原是項羽的部下,有勇有謀,但得不到重用,於是就投到劉邦麾下。 起初,劉邦讓他當了一個管理糧草的小官,韓信大失所望。 一次偶然的機會,蕭何結識了韓信。 在接觸過程中,蕭何發現韓信有膽有識,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於是多次向劉邦推薦,但並沒有引起劉邦的重視。 轉眼間兩個多月過去了。 漢軍將士不願在蜀中久駐,思念家鄉,出現了逃亡者。 一天,韓信見久在漢營仍不受重用,一氣之下離開了漢營。 蕭何得知後,馬上放下尚沒處理完的緊急公務,親自策馬追趕韓信。 軍吏向劉邦報告:“蕭丞相跑了。” 劉邦一聽大怒,“如失左右手”,當下派人去尋。 過了一兩日後,蕭何去見劉邦,劉邦見到蕭何又驚又怒,說道:“你為什麼也想逃跑?” 蕭何說:“我不敢逃跑,我是去追逃跑的人去了。” 劉邦問他:“你追的是誰?”蕭何答道:“韓信。” 劉邦聽後,很不以為然地說:“逃走的將軍有十多個了,也沒聽說你去追過誰,怎麼偏要去追韓信?這明明是在騙我!” 蕭何說:“那些將軍都容易得到,可韓信卻是當今數一數二的傑出人才,跑了就再也沒有第二個了。 大王如果隻想當個漢中王,沒有韓信也就算了;如果要準備打天下,那就非用韓信不可。 您到底準備怎麼樣? 劉邦說:“我當然想打出去,怎麼能老困悶在這裡呢?” 蕭何說:“大王若決定出漢中,能重用韓信,他自然會留下;如果不重用他,他終究會離開的。” 劉邦下決心說:“就依著丞相,讓他做個將軍,怎麼樣?” 蕭何說:“叫他做將軍,他還得走。” “那拜他為大將軍怎麼樣?” 蕭何說:“很好”。 劉邦當時就讓蕭何去召韓信來,馬上就拜他為大將軍。 蕭何直率地說:“大王平時太不注重禮儀了。拜大將軍是件大事,不是小孩子鬧著玩兒似的叫他來就來。 大王真要拜韓信為大將軍,先得命人造起一座拜將臺,選個好日子,大王還得沐浴更衣,親自戒齋,然後隆重地舉行拜將儀式。 這樣,才能讓全體將士都能聽從大將軍的指揮,就像聽從大王的指揮一樣。” 劉邦說:“好吧,我都聽你的,請你去辦吧。” 幾天以後,蕭何命人築好拜將壇。 劉邦擇了吉日,帶領文武百官,來至壇前,封拜韓信為大將軍。 後來,韓信在楚漢戰爭中立下大功,為劉邦平定天下。 很顯然,在楚漢戰爭中,韓信軍事才能的充分發揮和運用,乃至漢王劉邦能夠最終奪取天下,從一定程度上說,同蕭何的慧眼識才,傾力薦賢是密不可分的。 漢元年八月,劉邦率軍悄悄離開南鄭,采納了張良、韓信所獻的“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之計,揮師東進,留下蕭何負責征收巴蜀之稅,供給軍糧。 漢軍將士入蜀後,思念家鄉,東歸之心甚切,一旦東歸,個個奮勇爭先,大敗雍王章邯的兵馬,一路勢如破竹,不到一個月便占據了三秦之地。 劉邦令蕭何坐鎮關中,安撫百姓,同時負責兵員和糧餉的籌措與補給,自己則率大隊人馬向彭城進發。 由於幾經戰事,這時的關中已是滿目瘡痍,殘破不堪,秦都鹹陽被項羽放火燒了3個月,已成一片瓦礫。 蕭何留守關中後,馬上安撫百姓,恢復生產,全力收拾關中的殘破局麵。 他一方麵重新建立已經散亂的統治秩序,另一方麵對百姓施以恩惠,以定民心。 他不僅頒布實施新法,重新建立漢的統治秩序和統治機構,修建宮廷、縣城等等。 另外又開放了原來秦朝的皇家苑囿園地,讓百姓耕種,賜給百姓爵位,減免租稅等等。 他還讓百姓自行推舉年齡在50歲以上、有德行、能做表率的人,任命他們為“三老”,每鄉一人; 再選各鄉裡的三老為縣三老,輔佐縣令,教化民眾,同時免去他們的徭役,並在每年的年末賜給他們酒肉。 這樣,由於蕭何辦事精明,施政有方,頒布利民法令,農業生產迅速得到恢復,建立了穩固的後方,保障了前線的需要。 漢二年,劉邦乘項羽大軍東征之機,乘虛而入,攻占了項羽的老巢彭城。 漢軍進駐彭城後,被勝利沖昏了頭腦,搶掠財寶美女,每天置酒高會。 不久,便被項羽率3萬精兵繞道殺回,將劉邦團團圍困於彭城靈壁。 幸虧陳平獻“金蟬脫殼”之計,才得以帶著數十騎殘兵敗將逃回滎陽。 這時,關中的壯丁多數已被征發,蕭何便調撥老弱及不到服役年齡的少年到滎陽增援,韓信也收兵與劉邦會師,劉邦這才得以重振旗鼓,與項羽大軍相持於滎陽、成皋一帶。 當時,蕭何坐鎮關中,征發兵卒,運送糧草,供應漢軍;侍奉太子,製定法令規章,建立宗廟秩序。 有關事項每次報呈劉邦,劉邦總是同意,允許照辦。 即使來不及報告,蕭何也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先行執行,等漢王回來再作報告。 劉邦幾次戰役,棄軍逃跑,當時蕭何若稍有二心,便可置劉邦於死地。 可蕭何每次都征發關中兵,補足漢軍缺額,劉邦也因此得以重新振作,多次轉危為安。 盡管如此,劉邦仍不放心蕭何,在他與項羽對峙京、索之間時,屢次派使者慰勞蕭何。 有一個姓鮑的儒生對蕭何說:“如今大王在外辛苦征戰,卻多次慰勞您,這是在懷疑您。為您打算,不如派遣您能從軍的子孫兄弟到大王軍前,這樣大王就能更加信任您了。” 於是蕭何依計而行,劉邦大喜。 公元前203年,項羽也由於連年戰爭,陷入了兵盡糧絕的困境。 而劉邦的部隊,卻由於蕭何坐鎮關中,不斷地向前方輸送糧食和兵力,形成了兵強糧多的好形勢。 後來,劉邦越戰越強,終於逼得項羽兵敗垓下,自刎烏江。 秦二世元年陳勝、吳廣起義後,六國貴族也紛紛起兵,陳平往事魏王咎。 不久受讒亡歸項羽,隨從入關破秦。 劉邦還定三秦時,又間行降漢。拜為都尉,使參乘、典護軍。後歷任亞將、護軍中尉。 先後參加楚漢戰爭和平定異姓王侯叛亂諸役,成為漢高祖劉邦的重要謀士。 劉邦困守滎陽時,陳平建議捐金數萬斤,離間項羽群臣,使項羽的重要謀士範增憂憤病死。 高帝六年又建議劉邦偽遊雲夢,逮捕韓信。 次年,劉邦為匈奴困於平城七天七夜,後采納陳平計策,重賄冒頓單於的閼氏,才得以解圍。 陳平因功先後受封為戶牖侯和曲逆侯。 漢高祖死後,呂後以陳平為郎中令,傅教惠帝。惠帝六年,與王陵並為左、右丞相。 王陵免相後陳平擢為右丞相,但因呂後大封諸呂為王,陳平被削奪實權。 呂後死,陳平與太尉周勃合謀平定諸呂之亂,迎立代王為文帝(漢文帝)。 公元前209年,陳勝在大澤鄉起義,並立魏咎為魏王。 於是,陳平辭別兄長,前往臨濟投奔魏王。 後來又轉入項羽手下做謀士。 過了多時,項羽攻占土地到黃河邊上,陳平前往投奔項羽,跟隨項羽入關攻破秦國,項羽賜給他卿一級的爵位。 他在鴻門宴上見到了劉邦,認為劉邦將來必成大器。 於是,才華橫溢的陳平就處於“身在楚營心在漢”的矛盾之中了。 正在這時,劉邦被項羽困在鹹陽,等於軟禁。劉邦問計於張良,可張良也身陷敵營,一籌莫展。 這時,他們想到了陳平,張良決定孤注一擲,暗中去找陳平。 沒想到兩人一見如故,相見恨晚。 臨別,張良直言來訪的意圖,陳平思考片刻後,說:“要從項羽身邊救出劉邦,首先要‘調虎離山’,必須讓範增離開項羽幾天,不然怎麼也不行。” 第二天,陳平設計:請項羽給楚懷王上義帝的尊號,送他到郴州去養老,這樣項羽就可以此號令天下了。 陳平的話,正中項羽的意。 不久,範增上朝見項羽,項羽對範增說:“天無二日,民無二主。” 接著,項羽把陳平的話說了一遍,說是自己想起來的,範增立即附和說:“大王,這事兒還真得解決,宜早不宜遲。而且,這事兒還就得我去。” 但範增畢竟也是謀士,臨行前向項羽提出三件事,第一件就是不能讓劉邦回到漢中,項羽答應後,範增才走。 陳平估計範增走遠了,就趁著早朝奏上一本說:“剛安定下來,必須節約。現在諸侯們聚集鹹陽,每路兵馬都不下四萬人,軍糧的負擔極重,若不趕快讓諸侯們回國,恐怕老百姓就負擔不起了。” 項羽一聽,大吃一驚,馬上傳旨:天下諸侯,路遠的給10天期限,路近的給5天期限,在限期內作好回國的準備;唯有劉邦留在鹹陽,陪王伴駕。 項羽扣住劉邦,也在陳平的意料之中,陳平趁各路諸侯返國的機會,授意張良,使用聲東擊西的計策。 於是,劉邦依張良之意上表,向項羽請假回故鄉沛縣省親。 項羽猶疑不決,張良故意說:“不能叫劉邦回鄉取家眷,不然他也許就在沛縣稱王了。 您不如派遣他帶著殘兵敗將回漢中去,再派人去沛縣取他的家眷做人質,好教他規規矩矩做人。” 陳平乘機上奏:“陛下既封劉邦為漢王,也已經布告天下,臣民共知,卻不讓他上任,恐怕不足以取信天下吧。 人家也許會說,陛下一登位便說假話,那以後執行法令,也會陽奉陰違了。 不如聽張良的話,把劉邦的眷屬當人質,留在鹹陽,遣他回漢中去,這樣既可以保全信用,又可以約束劉邦,這不是兩全其美嗎?” 項羽想了很久,同意了。 劉邦心裡歡喜無比,回營後立即拔寨起程。 陳平出的聲東擊西的計策救出了劉邦,不僅保住了劉邦的性命,更為劉邦日後東山再起贏得了良機。 投奔劉邦公元前205年春,因司馬卯背楚降漢,項羽遷怒於陳平。 陳平不僅遭到了項羽的責備,而且他出的計謀項羽也不再采納。 陳平覺得自己成了受氣包,說不定哪一天項羽還會殺他,尤其是他已看清了項羽是個魯莽武夫,最終是不可能取得勝利的,於是他掛印封金、偷偷地走了。 漢王手下的魏無知是自己的老朋友,不如去投奔劉邦。 天快黑時,他逃到了黃河邊,他請船夫送他過河。 陳平上了船,從船艙裡又出來了一個船夫。 他想這兩個人可能是水盜,以為他身上帶著珠寶,想圖財害命。 陳平為人機靈,渾身是計。 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他馬上脫了衣服,扔在船上,光著上身來幫船夫劃船。 船夫看他腰間什麼也沒有,衣服掉在船上也沒有什麼聲音,知道他身上什麼貴重東西都沒有,也就打消了加害他的念頭。 一場兇險,竟被他輕而易舉地化解了。 陳平經漢將魏無知推薦,麵見劉邦。兩人縱論天下大事,十分投機。 劉邦破例任陳平為都尉,留在身邊做參乘(陪他出行,為他駕馭馬車的官員),並命他監護三軍將校。 這一下引起了將領的不滿,紛紛說他品行不端,貪圖賄賂,認為這種人不能信任重用。 劉邦經不住眾人再三詆毀陳平,便也心生疑團,召陳平來質問道:“聽說你原來是幫助魏王的,後來離開魏王去幫助楚霸王,現在又來幫助我,這怎麼不讓別人懷疑你的信義呢?” 陳平不緊不慢地回答道:“同樣一件有用的東西,在不同的人手裡作用就不同了。 我侍奉魏王,魏王不能用我,我離開他去幫助楚霸王,霸王也不信任我,所以我才來歸附大王。 我雖然還是我,但用我的人可不一樣了。 我久慕大王善於用人,所以才不遠千裡來投奔大王。 我什麼也沒帶,來到這兒,所以什麼都沒有,才接受了人家的禮物。 沒有錢,我就生活不了,也就辦不了事。 如果大王聽信讒言,不起用我,那麼,我收下的那些禮物還沒有動用,我可以全部交出來,請大王給我一條生路,讓我辭職回家,老死故鄉。” 寥寥數語,道明了各方的政治優劣,話中有話。 劉邦的疑慮頓消,對陳平倍增好感,並重重地賞賜一番,提升他為護軍中尉,專門監督諸將。 從此,陳平一心一意為劉邦“六出奇計”奪取天下,成為西漢安邦定國的著名謀臣。 施離間計公元前203年,楚漢戰爭到了最激烈的時刻。 劉邦被項羽圍困在滎陽城內達一年之久,並被斷絕了外援和糧草通道。 劉邦向項羽求和,項羽不許,劉邦十分憂慮。 這時,陳平獻計,讓劉邦從倉庫中撥出四萬斤黃金,買通楚軍的一些將領,讓這些人散布謠言說:“在項王的部下裡,範亞父和鐘離昧的功勞最大,但卻不能裂土稱王。 他們已經和漢王約定好了。 共同消滅項羽,分占項羽的國土。” 這些話傳到霸王的耳朵裡,使他起了疑心。 果然,對鐘離昧產生了懷疑,以後有重大的事情也就不再跟鐘離昧商量了。 他甚至懷疑範增私通漢王,對他很不客氣。 為了徹底孤立項羽,陳平還要把範增除掉。為此不惜設計嫁禍於範增。 有一天,項羽派使者到劉邦營中,陳平讓侍者準備好十分精致的餐具,端進使者房間。 使者剛一進屋,就被請到上座,陳平再三問起範增的起居近況,大贊範增,並附耳低聲問:“亞父範增有什麼吩咐?” 使者不解地問道:“我們是霸王派來的,不是亞父派來的。” 陳平一聽,故作吃驚地說:“我們以為是亞父派來的人呢!” 便叫幾名小卒撤去上等酒席,隨後把使者領至另一間簡陋客房,改用粗茶淡飯招待。 陳平則滿臉不高興,拂袖而去。 使者沒想到會受此羞辱,大為氣憤。 回到楚營後,把情形一五一十地都告訴了項羽,霸王更加確信範增私通漢王了。 這時,範增向項羽建議應該加緊攻城,但是項羽卻一反常態.拒不聽從。 過了幾天,範增也知道了外麵說他私通漢王的謠言,並且感到項羽已不再信任自己了。 於是,他就對項羽說:“天下大事已基本定了,希望大王自己好好地乾。我年歲大了,身體又不好,請大王準我回家養老吧!” 項羽十分薄情,竟然毫無挽留之意,同意了他的請求,還派人護送他回家鄉。 範增一路走,一路嘆氣,吃不下,睡不著,傷心不已。 他已經75歲了,哪兒受得了這麼大的委屈? 到彭城的時候,氣得背上生了一個毒瘤,就此一病不起,嗚呼哀哉了。 項羽手下唯一的一個著名謀臣,竟被陳平略施小計就除掉了。 解滎陽圍項羽中了陳平的離間計,氣死了範增,項羽大怒。 公元前203年5月,項羽猛攻滎陽,形勢十分危急,陳平就給劉邦獻計:“請大王速寫一封詐降信給霸王,約他在東門相見。 霸王一定會把他的大軍布置在東門外,我們再想辦法把他在西、北、南各門的衛士引到東門口來,大王就可以從西門沖出去了。” 漢王同意了。 不一會兒,陳平領著一個貌似漢王的將軍紀信來見漢王。 說把他化裝成漢王的樣子出去詐降,吸引敵人把兵力集中圍住東門,然後漢王就可以從西門突圍了。 次日,天還沒亮,漢軍便開了東門,陳平差遣二千名婦女,一批一批地從東門出去。 南、西、北門的楚兵一聽東門外全是美女,便爭先恐後地湧向東門。 忽然,有人大喊“漢王來了!” 大家抬頭一看,果然是“漢王”坐在車裡,由儀仗隊開道:慢慢地走出東門。 一直走到楚營近前,霸王才發現坐車出來的不是漢王。 真正的漢王則乘著東門一片混亂,已沖出西門,帶著陳平、張良、樊噲等人殺開一條血路,已向關中方向逃去了。 四麵楚歌公元前203年11月,漢軍大將韓信在齊地節節勝利,軍威大振。 而劉邦受傷正屯兵在廣武,與楚軍相峙,雙方處於膠著狀態。 韓信乘劉邦失利之機,派遣使者來,要求劉邦封他為假王(代理)。 劉邦一聽,立即勃然大怒,竟當著韓信使者的麵破口大罵。 “我被困在這裡這麼久了,天天盼著他到這兒來助我,如今不但不來相助,反而要自立為王!” 剛罵到這裡,忽然覺得自己在桌案下的腳被人踢了一下,一愣,連忙住口。 原來,陳平、張良二人正坐在漢王身邊。 二人深知韓信文武全才,又手握重兵,並且遠在三齊,劉邦根本沒有能力阻止他稱王。 這件事倘若處置不當,一旦激成兵變,韓信在齊自立為王,與楚、漢成三足鼎立之勢,漢軍便又樹一敵,天下大事誰勝誰敗就更難以預料了。 所以,陳平才在桌案下用腳尖踢了劉邦一下。 劉邦也很精明,連忙改口說:“大丈夫既平定諸侯,要做就做個真王,何必要做什麼假王!” 於是,順水推舟地封韓信為齊王,穩住這支十分重要的力量,避免了漢軍的分裂。 多虧陳平踢了劉邦一下,才封韓信為齊王,韓信從此感恩,無論誰再來勸說他,都不忍忘恩背漢,並最終引大軍擊楚,為劉邦統一天下起了決定性作用。 8月,雙方劃定“楚河漢界”。 9月,陳平以其謀略家的敏銳洞察力,看到項羽已到了窮途末路了,因此對劉邦說:“現在我們已經占據了大半個天下,而且各路諸侯也都誠心誠意地來依附我們。 相反楚軍連年作戰,疲憊不堪,糧食也快吃光了,這正是上天要我們滅掉楚國的大好時機。 我們必須乘此機會把楚滅掉。假如您不抓緊時機去攻打它,就會像人們所說的‘養虎遺患’啊!” 劉邦采納了陳平的建議,立即發兵攻打項羽。 到公元前202年12月,項羽的軍隊被圍在垓下,漢軍采取“十麵埋伏”之計,擊潰項羽,迫使他退至烏江自刎而亡。 陳平設計封韓信為齊王,以借力殺項羽,使劉邦完成了統一天下的大業。 至此,結束了將近四年的楚漢戰爭。 智擒韓信公元前202年2月,劉邦登皇帝位,史稱漢高祖。 封韓信為楚王。 不久就有人上書告發楚王韓信謀反。劉邦向諸將征詢對此事的意見。 諸將都說:“趕緊發兵,活埋這個忘恩負義的小子!” 高祖自知這些並不是好主意,就沒有吭聲。 這時,張良已經借口有病而功成身退了,隻有陳平依然是劉邦身邊最重要的謀士。 劉邦便向陳平請教,陳平開始不肯出主意,直到劉邦再三追問,並說:“我打算派兵前去討伐他,你看怎麼樣?” 陳平沉著地反問道:“這次有人上書告發韓信造反的這件事,還有人知道嗎?” 劉邦說:“沒人知道。” “那韓信自己知道嗎?” “也不知道。” 陳平低頭沉思了一會兒,又問:“陛下的軍隊比韓信的軍隊厲害嗎?” 劉邦回答:“不見得。” 陳平又問:“陛下手下的戰將中,有誰在戰場上能敵過韓信?” 劉邦回答:“沒有人能敵得過他。” 陳平說:“軍隊實力不如韓信,將領又不是韓信的對手,現在您反而要出兵去打韓信;一旦引起戰爭的話。 勝負就難以預料了。 這樣做我真是很為陛下擔心啊!” 劉邦一聽,十分著急,連忙問有沒有什麼穩妥的辦法。 陳平說:“古時,天子常常在全國各地巡行,會見各地的諸侯。南方有一個地方叫雲夢澤。 陛下裝作出遊雲夢澤,要在陳州會見各路諸侯。 陳州在楚地西界,韓信聽到天子出遊,又到了他的地盤上,他當然會來謁見。 當他謁見陛下的時候,您便可以把他抓起來。 這樣就不用派兵,隻需一個武士就足夠了。” 劉邦依計行事;韓信果然郊迎在路中央。 劉邦便讓埋伏下來的武士將韓信捆得結結實實,投入囚車中。 後來劉邦把韓信貶為淮陰侯,留居京城,不讓他到外地任職,韓信也就不能再有所作為了。 陳平的這一計謀,避免了一場戰爭,消除了再度分裂割據的禍根,維護了新王朝的統一與安定。 白登之圍漢朝新建,忙於安撫國內,無暇顧及塞外。 這時,長城北麵的匈奴就乘機南下。 公元前200年冬,警報雪片似地飛入關中,劉邦統率32萬騎兵、步兵親征。 劉邦向北行進到平城時,被匈奴冒頓單於率四十萬精銳騎兵包圍於白登山,並且派大兵,分紮在各個重要路口,截住漢兵的後援。 高祖登上山頭向四麵眺望,隻見四麵八方都有匈奴的騎兵屯駐把守。 當時正值天氣嚴寒,連日雨雪不斷。高祖劉邦和將士們都凍得手腳發僵。 在被圍了3天後,糧食也快吃完了,漢軍饑寒交迫,危在旦夕。 被圍到第7天,陳平忽然又生妙計。 他看到冒頓單於對新得的閼氏十分寵愛,朝夕不離。 這次在山下紮營,經常和閼氏一起騎馬出出進進,淺笑低語,情深意篤。 於是想到冒頓雖能出奇製勝,可也不免被婦人美女所惑,於是就想從閼氏身上打主意。 他派遣使臣,乘霧下山。 這位閼氏聽說有漢軍的使者,就悄悄地走到帳篷外麵,屏退了左右,召見漢使。 漢使向閼氏獻上了許多的金銀珠寶,並且說是漢皇帝送給閼氏的,另取出一幅圖畫,說是漢帝請閼氏轉給冒頓單於的。 閼氏一見到黃金和珠寶,就目眩心迷,愛不釋手,便收下了。 再打開圖畫,隻見畫上繪著一個絕色的美女,不禁起了妒意,便問:“這幅美人圖是乾什麼用的?” 漢使裝出一副虔誠的樣子,回答說:“漢帝被單於包圍,非常願意罷兵言和。 所以把金銀珠寶送給您,再請您代他向單於求情,可又怕單於不答應,就準備把國中的第一美人獻給單於。 因為美人現在不在軍中,所以先把她的畫像呈上。” 閼氏微怒地說。 “這個用不著,趕快拿回去吧!” 漢使說:“漢帝也覺得把美人獻給單於,怕會奪了單於對您的寵愛。可是事出無奈;隻好如此。如果您能解得了我們的圍,那我們當然不會把美人獻給單於了,情願給您多送點兒金銀珠寶。” 閼氏說:“請你回去告訴漢帝,盡管放心好了。” 說完,將圖畫交還給使者後,使者就回去了。 閼氏細想,如果漢帝不能突圍,就會把美女獻給單於,那時我就要受冷落了。 於是,她回到後營,就對單於說:“軍中得到消息說,漢朝有幾十萬大軍前來救援,隻怕明天就會趕到了。” 單於問:“有這樣的事?” 閼氏回答說:“漢、匈兩主不應該互相逼迫得太厲害,現在漢朝皇帝被困在山上,漢人怎麼肯就此罷休? 自然會拚命相救的。 就算你打敗了漢人,奪取了他們的城地,也可能會因水土不服,無法長住。 萬一滅不了漢帝,等救兵一到,內外夾攻,那樣我們就不能共享安樂了。” 說到這裡,閼氏淚如雨下,嗚咽得連話都說不出來了。 單於一時也不知怎麼辦才好了,於是問:“那怎麼辦呢?” 閼氏說:“漢帝被圍了7天,軍中沒有什麼慌亂,想必是有神靈在相助,雖有危險但最終會平安無事的。 你又何必違背天命,非得將他趕盡殺絕呢? 不如放他一條生路,以免以後有什麼災難降臨到咱們頭上。” 單於將信將疑,可是又怕惹閼氏不高興,便在第二天,傳令把圍兵撤走了。 陳平用這一妙計,使匈奴退兵,劉邦逃出重圍,一場大難消於無形之中。 智釋樊噲公元前195年,高祖劉邦擊敗叛軍英布歸來,創傷發作病倒了。 剛回到長安,又聽說燕王盧涫叛變,就派樊噲以相國的身份率軍去討伐。 樊噲走後,有人對高祖說:“樊噲跟呂後串通一氣,想等皇上百年之後圖謀不軌。皇上不能不早加提防。” 高祖對呂後乾預朝政,早已不滿,聽說呂後又跟她妹夫樊噲串通一氣,立時覺得情況嚴重了! 他決意臨陣換將,與陳平計議此事。 最後,采用陳平的計謀,以陳平的名義前往樊噲軍中傳詔,在車中暗載大將周勃,等到了軍營裡,才宣布立斬樊噲,由周勃奪印代替。 高祖要陳平盡快地把樊噲的頭取來,讓他檢驗。 陳平、周勃當即動身,在途中邊走邊細心合計。 陳平說:“樊噲是皇帝的老部下,勞苦功高。況且他又是呂後的妹夫,可以說是皇親國戚,位高爵顯。 眼下,皇帝正在氣頭上,萬一他後悔了,我們怎麼辦? 再說皇帝病得這麼厲害,再加上樊噲是呂後的妹夫,她們姐妹二人必然會在皇帝身旁搬弄是非,到那時難免會歸罪於咱們兩人。” 周勃一時沒有了主張,便問:“難道把樊噲放了?” 陳平說:“放是不能放的,咱們不如把他綁上囚車,送到長安,或殺或免,讓皇上自己決定。” 周勃也認為這是個好主意。 到了樊噲的軍營前,陳平命人築起一座高臺,作為傳旨的地方,另外又派人持節(一種信符)去叫樊噲。 樊噲得知隻有文官陳平一個人前來,認為隻是傳達平常的敕令,也沒多想,立即一個人騎馬趕來接詔。 不料,臺後忽然轉出武將周勃,當即將樊噲拿下,釘入囚車。 周勃又立即趕到中軍大帳,代替樊噲,由陳平押解囚車返回長安。當走到半路,陳平忽然聽說劉邦病故。 他想:朝中必然由呂後主持政事,這可糟了。 唯一可喜的是,幸虧先前未斬樊噲,還好向呂後交待。 可即便如此,也怕夜長夢多,會有人在呂後麵前說他的壞話,一定要先趕到長安,把自己的事解釋清楚。 他立即策馬趕往長安,路上遇到使者傳詔,讓他屯戍滎陽。 於是,他又生一計,跌跌撞撞地跑入宮中,跪倒在漢高祖的靈前,放聲大哭,邊哭邊說:“您讓我就地斬決樊噲,我不敢輕易處置大臣,現在已經把樊噲押解回來了。” 這明明是說給活人聽的,是在向呂後表功。 呂後姐妹聽說樊噲沒死,都鬆了一口氣。 看著陳平淚流滿麵的樣子,就寬慰陳平。 陳平又趁機請求留在長安,呂後也答應了,還拜他為郎中令,輔助新皇。 陳平從而避免了一場大災害。再次保全了自己。 得以在呂後死後與周勃一起平定諸呂之亂,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匡扶漢室。 陳平覺得周勃的功勞更大,而以右丞相讓與周勃。 出任漢相有一次漢文帝問右丞相周勃:“天下一歲決獄幾何?” 周勃答不出來。 漢文帝又問周勃:“天下一歲錢穀出入幾何?” 周勃還是答不出來。 左丞相陳平答得爽快,“有主者。陛下問決獄,責廷尉;問錢穀,責治粟內史。” 身為宰相,不該樣樣瑣事都管,宰相的責任是輔佐皇帝,“外鎮撫四夷諸侯,內親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職焉”。 周勃很慚愧,覺得自己的能力遠遠不如陳平,就稱病辭去相位,於是陳平就一人獨相。 周勃、灌嬰等都詆毀陳平說:“陳平雖然是個美男子,隻不過像帽子上的美玉罷了,他的內裡未必有真東西。 我們聽說陳平在家時,曾和嫂嫂私通;在魏王那裡做事不能容身,逃亡出來歸附楚王;歸附楚王不相合,又逃來歸降漢王。 現在大王如此器重,使他做高官,任命他為護軍。 我們聽說陳平接受了將領們的錢財,錢給得多的就得到好處,錢給得少的就遭遇壞的處境。 陳平是一個反復無常的作亂奸臣,希望大王明察。” 陳平的“六出奇計”為劉邦奪取天下起了重要作用。 陳平一生充滿傳奇色彩,在秦朝末年,英才輩出,有資格被司馬遷列入“世家”的,隻有陳勝、蕭何、曹參、張良、陳平、周勃六人。 陳平能列其中,可見其功勞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