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部:布衣天子 第二十章 將革命進行到底(1 / 1)

楚漢之爭中,韓信在九裡山前布陣,十麵埋伏,智取項羽。   劉邦發出了將革命進行到底的偉大號召!   漢二年閏九月,韓信首先破代國,生擒相國夏說,代亡。   漢三年十月,韓信、張耳率領漢軍越過太行山,與楚的羽翼趙國戰於井陘口,韓信一反常規,背水設陣,大敗20萬趙軍,斬殺趙軍主帥成安君陳餘,生擒趙王歇,一舉滅亡趙國。   隨之采納趙國降將李左車建議,乘勢不戰而迫降燕王臧荼,平定燕國。   井陘之戰的結局,對楚漢戰爭的整個進程具有重大的意義。漢軍的勝利,使得其在戰略全局上漸獲優勢。   消滅了北方戰場上強勁的敵手,為下一步“不戰而屈人之兵”、兵不血刃平定燕地創造了聲勢和前提,並為東進擊齊鋪平了道路,從而造就了孤立項羽的有利態勢。   這雖然是一次戰役規模的戰爭,但卻有著戰略性質的地位。   與此同時,劉邦也親自攻趙。   漢將靳歙兵出河內,擊趙將賁郝於朝歌,破之。   又隨劉邦進擊安陽以東,下七縣;別將攻趙軍,虜兩司馬,得趙軍二千四百餘人。   接著劉邦對趙之邯鄲發起進攻,破趙軍,攻下邯鄲。漢將靳歙破趙軍於平陽,攻下鄴。   這樣趙國悉平。楚數使奇兵渡河擊趙,張耳、韓信往來救趙,因行定趙城邑,發兵詣漢。   漢王立張耳為趙王,拜韓信為相國。   漢三年六月,劉邦再敗滎陽,入趙,收韓信軍,令韓信收趙兵未發者準備擊齊。   韓信滅趙後,陳兵燕境,燕王臧荼迫於漢軍兵威,加入漢方對楚作戰。   南方戰線漢二年四月,漢軍於彭城戰敗後,劉邦為擺脫被動局麵,爭取張良“聯絡英布,重用韓信、彭越”的方針,派蕭何遊說九江王英布,以達到分散並牽製了楚軍的目的,減輕劉邦正麵戰場的壓力。   漢三年十一月,劉邦在正麵對楚作戰的同時,遣謀士蕭何遊說九江王英布叛楚歸漢。   英布據有九江、廬江二郡,具有相當實力。   英布歸漢,項羽側翼危急,忙遣龍且進攻九江軍。   英布戰不力,九江國悉為楚有,且家屬亦盡為項聲所殺。   英布從隱蔽小道逃歸漢國。   英布逃漢後,見劉邦,劉邦接見時非常無禮,以致英布十分後悔為漢,幾欲自殺。   但至劉邦為其安排的住處後,見與漢王宮室規格一樣,十分高興。   之後漢王益兵英布,令其行收九江。   彭越撓楚漢二年四月,漢軍於彭城戰敗後向西潰退,彭越把他攻占的城池又都丟掉,獨自帶領他的軍隊向北駐守在黃河沿岸。   漢三年,彭越經常往來出沒替漢王遊動出兵,攻擊楚軍,在梁地斷絕他們的後援糧草。   九月,劉邦采用郎中鄭忠之策,派將軍劉賈、盧綰將卒二萬人、騎數百,由渡白馬津,進入楚地佐助彭越。   漢軍與彭越聯軍燒掉楚軍積聚的糧草,楚軍乏食。   楚軍回擊劉賈,劉賈堅守不出不與楚軍交戰,與彭越互相呼應。   漢四年冬,楚軍和漢軍在滎陽相持,盧綰、劉賈攻下睢陽、外黃等十七座城邑。   項羽知悉後,就派曹咎駐守成皋,親自向東收復了彭越攻克的城邑,又都歸復楚國所有。   彭越於是率軍北上穀城。   漢五年秋,楚軍向南撤退到夏陽,彭越又攻克昌邑等二十多個城邑,繳獲穀物十多萬斛,用作漢王的軍糧。   戰爭後期灌嬰擊楚漢四年二月,韓信自立為齊王。   項羽為了避免被漢軍三麵包圍,項羽派武涉赴齊國,遊說韓信,勸他發兵助楚,攻打劉邦。   但齊國的漢將都是劉邦的親信,韓信以“漢王劉邦待他甚厚,不忍背叛”為由拒絕了武涉的請求。   韓信命令禦史大夫灌嬰離開齊國,率漢騎南下,首先進攻楚國的魯地,大破楚將薛公杲於魯北。   南下再破薛郡長,攻博陽,進軍至下相,奪取取慮、僮、徐等縣。   接著渡過淮河,進至廣陵,盡降楚國城邑。項羽急忙派項聲、薛公、郯公奪回淮北。   灌嬰北渡渡淮,在下邳大破項聲、郯公軍,將薛公斬首,奪取下邳。   接著追擊楚軍,破楚軍於平陽,回師還攻並占領彭城,俘虜楚柱國項佗,降服留、薛、沛、酂、蕭、相等縣。   攻苦、譙,再次俘獲亞將周蘭。灌嬰平淮北後,後來與劉邦軍會師於頤鄉。   鴻溝議和漢四年八月,楚軍糧盡,項羽被迫議和,劉邦亦未能調來韓信、彭越援軍,於是雙方訂立和約“中分天下”,劃鴻溝為界,東歸楚、西屬漢。   楚漢兩軍在滎陽、成皋一線相持兩年零五個月後,休兵罷戰。   和約定立後,劉邦派使者至楚營請求放還劉邦家屬,但都一一遭到拒絕。   後來侯生往使,成功說服項羽放還劉邦家人。   劉邦拜侯生為“平國君”,但侯生受封之後即隱退。   固陵之戰劉邦遂聽張良、陳平的建議,趁楚軍銳氣消磨殆盡的退兵路上發起追擊。   彭越趁項羽向南撤退到陽夏之機,攻克昌邑旁二十多個城邑,繳獲穀物十多萬斛,用作漢王的軍糧。   劉邦亦趁機率軍發起追殲,於漢五年十月擊敗項羽親率楚軍取得陽夏,樊噲虜楚大將周將軍卒四千人。   劉邦率領漢軍追擊項羽至固陵,劉邦另派劉賈南渡淮水包圍壽春,劉賈很快到達,派人尋找機會招降楚大司馬周殷。   周殷叛變楚王,幫助劉賈攻下九江,迎著武王黥布的軍隊在垓下會合,斷項羽向南逃後路,並共同攻打項羽。   不久,灌嬰、靳歙率領騎兵軍團從彭城往固陵而來,劉邦親自在固陵東邊頤鄉與灌嬰率領的漢軍鐵騎會合。   項羽得知灌嬰、靳歙等率領漢軍東來後,為防自己被包圍往南退守至陳下,劉邦在灌嬰、靳歙率領精銳騎兵到來後,發動反攻。   漢將宣曲侯義率領騎兵和汾陽侯靳強率漢軍為先鋒,攻固陵楚軍,便擊破了楚大將鐘離昧的部隊,揭開了陳下之戰的序幕。   陳下之戰項羽南逃至陳縣,大將鐘離眜也趕到。   漢五年十一月,漢將靳歙從濟陽來與劉邦會合,同時平定淮北的灌嬰到達苦縣的頤鄉。   劉邦與灌嬰會合,對駐陳的楚軍形成東西夾擊合圍之勢,項羽隻得繼續東撤,陳縣縣令立即降漢。   城父之戰項羽繼續向東而逃。   此時劉賈已攻占了壽春,項羽無心攻打壽春,立即調轉馬頭,轉向東方逃跑,越過已被屠成空城的城父。   劉賈派人策反了楚大司馬周殷,周殷叛楚,以舒縣之兵屠戮了六縣,與英布一同北上,與劉賈會合,離開壽春,前往城父垓下一線對項羽進行戰略合圍,經過城父時對其進行了屠城,雞犬不留。   身在齊國的韓信,見項羽大敗,三分天下已無望,於是離開齊國,來到城父與劉邦會合。   無論屠六縣還是屠城父都是為了讓楚軍得不到補給和立足之地。   垓下之戰、十麵埋伏漢五年十二月,項羽逃離城父,逃至垓下,漢軍迅速跟上,將10萬楚軍包圍於垓下。   楚軍兵少食盡,屢戰不勝,夜聞四麵楚歌,軍心瓦解。   烏江自刎是夜項羽拋棄大部隊率800餘騎兵趁夜突圍南逃。   天亮後,劉邦方才發覺,於是派灌嬰率數千騎兵追擊。   楚軍渡過淮河後隻剩下百餘騎,逃至陰陵時因迷路,問路一田父,田父誆騙而左行,結果陷於沼澤,致使漢軍追上。   至東城時,僅剩下28騎,項羽自度難以脫身,卻依然說:“天亡我,非戰之罪也。”   逃至烏江時,烏江亭長力勸項羽過江,以圖東山再起,項羽卻說:“上天要滅亡我,我還渡烏江乾什麼!   再說我和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西征,如今沒有一個人回來,縱使江東父老兄弟憐愛我讓我做王,我又有什麼臉麵去見他們?   縱使他們不說什麼,我項籍難道心中沒有愧嗎?”   自覺無顏見江東父老,不肯渡江。   接著在力殺漢軍數百人後,自刎而死。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最後勝利垓下一戰,劉邦全殲楚軍,獲得最後勝利。   項羽敗亡後,楚地陸續平定,最後唯原項羽封地魯不下,漢軍乃以項羽頭示魯,魯遂降,楚國至此全部平定。   楚漢戰爭末期,屬楚國陣營的衡山王吳芮、九江王英布先後歸附漢王劉邦,唯臨江王仍不聽命。   漢五年十二月,漢軍又攻破臨江國都江陵,俘虜項羽所立的臨江王共尉。   戰爭影響西漢建立楚漢之爭是由秦末農民戰爭直接演變而來的,但性質卻截然不同。   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農民戰爭雖然勝利地推翻了舊的封建王朝,但曾經是農民戰爭領袖的劉邦和項羽,卻不得不走封建統治的老路,遂轉變為封建統治權的角逐者。   在這場角逐中,項羽具有強烈的舊貴族意識,不善於用人,不能重建統一王朝。   劉邦知人善任,因勢利導,終於戰勝了項羽,登上了西漢皇帝的寶座,建立了漢朝。   項羽失敗的原因在於不信任別人,因為他自己就是以欺詐起家。   他侍奉宋義,最終殺了宋義,又把劉邦攆走。   田榮的部下投降於他,他又把他們坑殺了…   項羽反復無常,高度警惕!就會擔心他人是不是也會如此?   以此就會疑神疑鬼!   不負於天,天必佑之,不愧於人,人人所用。   賞罰分明,仁義禮智信,才是正道!才有群眾基礎。   不要輕易站隊,公平公正為原則都是自己人,辜負了真心對你的人,誰還來投奔你(《資治通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