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這句話的意思是,聰明人在上千次考慮中,總會有過失;愚蠢的人在上千次考慮中,總會有一次得到。 無論多聰明的人,在多次考慮中,都難免會犯錯誤。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敵國破,謀臣亡(《資治通鑒.漢紀三》)。 這句話的意思是,飛鳥被射光了之後,再好的弓箭也沒有用武之地; 狡猾的兔子死了之後,原本追逐兔子的獵狗會被人煮了變成食物; 等到敵國打了敗仗,最終滅亡之後,原本勞苦功高的開國元勛,也會因為沒有用武之地而被棄用。 歷史總是殘酷的,有些真實的歷史真的會讓你三觀盡滅。 古代帝王,當自己的位置坐穩後,很喜歡拿開國功臣大開殺戒! 雖然秦朝丞相李斯,與秦始皇嬴政是兒女親家,由於李斯權利過剩,與二世胡亥的關係惡化,信任的破滅,最終擺脫不了被腰斬滅三族的命運。 西晉的衛瓘,性格秉直剛烈,隻因自己說錯了話,從而觸動了朝中權貴,終於招來殺身之禍。 唐朝宰相,開國功臣劉文靜,曾為李淵起兵反隋立下汗馬功勞,然而,在唐高祖武德二年,他卻被李淵以謀反之罪斬首,家產被沒收,子孫被誅。 宋朝抗金名將嶽飛,迎回二聖,由於嶽飛不懂政治,嶽飛如果真的直搗黃龍接回了宋徽宗、宋欽宗,那宋高宗趙構又怎麼辦? 往哪兒擺? 最終九道回朝金牌,導致嶽飛慘死風波亭! 明朝朱元璋,因開國元勛功高震主,為防止功臣篡位,鞏固皇權,打擊淮西派,最終火燒慶功樓...... 勝者為王,敗者為寇! 無論在哪個朝代,戰勝方就是合法的,稱帝稱王;戰敗方就是非法的,冠之以賊寇。 人好不容易來到世上,你總得有一翻鬧騰,不然你怎麼好意思離開? 你說是還是不是? 人生在世都隻是體悟道,過後統統煙消雲散、灰飛煙滅,我們能做的隻能盡情活出自我。 古代作戰,雙方擺陣,陣有縱橫:天衡為梁,地軸為柱。 通過多次變動敵人的陣型,暗中抽換其精兵,或代其為梁柱,勢成陣塌,即可吞並其陣。 這是消滅一股敵人再去攻擊另一股敵人的首要戰略。 研究謀略,不說是非。 楚漢爭霸以劉邦大獲全勝建立西漢王朝為結局,此時看似政權已穩,實則內部暗流湧動。 諸多異形王傭兵自重,對劉氏天下有很大的威脅,剿滅異形諸王成了劉邦當時考慮的頭等事。 比如當時的楚王韓信功高蓋世,劉邦借口韓信袒護一叛將為由,把他由楚王貶為淮陰侯,並將其調到京城居住,用現在的話來說實際上就是有點“軟禁”的意思。 韓信被貶後常常裝病不參加朝見,在家中悶悶不樂,由此日益怨恨。 公元前200年,劉邦任命陳豨為代相,統率邊兵對付匈奴。 陳豨原是韓信的部下,臨走時向韓信告別。 韓信向陳豨訴說了自己的遭遇,並警告陳豨:雖然你擁有重兵,但並不安全,如果有人一而再,再而三地告發您反叛,陛下一定親率大軍前來圍剿,不如帶兵反漢,我在京城裡接應。 漢十年,陳豨果然反叛。 劉邦親率大軍平叛,韓信打算夜裡假傳詔書赦免各官府服役的罪犯和奴隸,並發動他們去襲擊呂後和太子。 沒成想事情被呂後知曉,呂後急忙與丞相陳平商量設下計謀。 派人在京城散布消息說陳豨已死,皇上得勝,即將凱旋。 要求所有文武百官都要入朝慶賀,請韓信立即進未央宮。 韓信聽到這個消息,又沒有見到陳豨派人來聯係,心中甚為恐慌,隻好與陳平同車進宮。 結果被呂後逮捕,囚係在未央宮的鐘室裡。 此時,韓信的腦海中,浮現出劉邦親自為他製定的開國功臣的特權,作為開國功臣,他享有特殊的待遇。 規定是這樣的:天不殺韓信、君不殺韓信、鐵不殺韓信。無繩縛之,無刀刃之(《資治通鑒?漢紀》)。 這句話的意思是,在能見到天的地方,不能殺韓信;君王不能殺韓信;不能用繩索將韓信捆綁,不能用刀槍等鐵器來斬殺韓信。 這意味著,除非劉邦親自下令,否則,沒有人能夠加害於他。實際上,就是一種免死金牌。 然而,呂後和蕭何等人似乎並不受這些規定所限製。 呂後首先命人用麻袋將韓信完全包裹起來,這樣他與天地的聯係被完全隔絕,也沒有使用繩索束縛他。 然後,他們將麻袋高高吊在鐘室的房梁上,將他懸空於地麵之上。 呂後下令宮女們拿起竹簽,一根根地戳刺他,用盡一切手段將他折磨致死。 這種方法既沒有使用鐵兵器,也沒有違背劉邦的命令。 這一場景後來成為了一個歷史典故,被人們稱之為“鐘室之禍”。 半夜時分,韓信在未央宮被殺,後世稱“未央宮斬韓信”。 蓋世英名的韓信至死也不知道,陳豨已死的消息,完全是謊言。 陳豨叛亂,是在韓信死了兩年之後才平定的。 春季,二月,劉邦向北攻打昌邑,遇到彭越,彭越帶領他的部隊跟隨了劉邦。 彭越是昌邑人,經常在钜野湖沼中捕魚,與人結夥為強盜。 陳勝、項梁起事反秦時,水澤中的青年一百多人聚合起來,前去追隨彭越說道:“請您為首領。” 彭越推辭說:“我不願意啊。” 青年們竭力請求,彭越才答應了,並與他們約定次日清晨太陽出來時集合,遲到的即斬首。 第二天日出後,有十多個人晚到,最遲的直至中午才來。 彭越於是抱歉地說:“我已經老了,你們執意要推舉我為頭領。如今到了約定時間而許多人遲到,不能夠都殺掉,那麼就將最後到達的一個人斬首吧。” 即命校長殺那個人。 大家都笑道:“哪至於這樣啊!以後再不敢如此就是了。” 彭越把那人殺了,設立壇祭祀天地,號令所屬部下。 部屬們都驚恐萬狀,無人敢抬頭望他。 彭越便領兵攻奪土地,收攏諸侯軍中的散兵遊勇,得到一千餘人,即協助劉邦攻打昌邑。 彭越是漢初三大名將之一,協助劉邦贏得楚漢爭霸。 彭越本是強盜,被人推舉為首領,文中可以看出彭越是有很強的軍事才能的,特別是“治軍”。 彭越等人為何願意追隨劉邦? 劉邦雖然出身於“士族”,但身份脾性跟出身草莽的彭越也差不多;劉邦當時已經是“侯”了,有身份有名望,像彭越這種“強盜”出身的人,自然會主動依附,有個“頭銜名分”還是非常重要的。 在古代,特別是秦漢時期是非常看重階層門閥的,對於劉邦來說雖然貴為“武安侯”,但劉邦脾性卻不怎麼在意這一點,換做項羽估計要剿滅彭越了。 對劉邦來講,不斷擴充實力還是“大道”,有人願意主動來歸附何樂而不為呢。 呂雉殺彭越,完全是為了斬草除根,至於呂雉為什麼將彭越剁成肉醬,可能完全是因為呂雉狠毒。 呂雉和彭越一個是皇後,一個是諸侯王,兩個人八竿子打不著,根本不可能有什麼私人恩怨。 而且呂雉乾的陰損狠毒的事多了去了,比如,將情敵戚夫人做成人彘,挖人家祖墳,這些足以證明呂雉的手段本就狠毒。 有句話叫做“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其實呂雉殺彭越的時候,劉邦已經將彭越貶為平民了,如果彭越聰明的話,就該慶幸自己撿回了一條命。 可是,他偏偏跑道呂雉麵前哭了一鼻子! 這樣一來,呂雉就注意到了。 這家夥被開除之後挺有怨氣阿,如果不殺了,將來落到了別人手裡,恐怕會對漢朝造成威脅。 於是,在呂雉的建議下,劉邦不僅將彭越殺了,還將他滅族了,彭越就這樣被殺了個乾乾凈凈,那時候呂雉剛好需要用彭越來在諸侯王麵前立威,所以就將彭越的屍體剁成肉醬,送給了其他異姓諸侯王。 如果當時彭越察覺到了劉邦想要鏟除異己的想法,或者他知道呂雉是什麼脾氣,他絕對不會跑到呂雉麵前去求情。 那麼彭越為什麼非要去呂雉麵前求情呢? 那是因為彭越將一切想的簡單的,彭越是漢初三大名將之一,在劉邦打項羽的消耗戰裡,以及在劉邦戰勝項羽的最後一站,彭越都參與了這場戰鬥,且發揮了不少的作用。 所以,彭越認為以他的功勞,劉邦不應該這樣對待他。 他不明白,劉邦以“謀反”的罪名將他貶黜,其實隻是一個借口而已。 他認為自己是被“冤枉”的,所以,他才想要找到呂雉,希望呂雉為他“辯白”。 呂雉為了震懾諸侯王,將彭越的屍體做成肉醬,送給異性諸侯王們。 彭越作為漢初三大名將之一,少有敗績,唯一的缺點就是缺乏政治敏感度。 明明劉邦已經饒過他一命了,最後彭越正是因為缺乏政治敏感度,最終還是喪命了。 而呂雉經歷了殺彭越的事,知道了劉邦為了國家的穩定能夠將諸侯王殺掉的心思。 所以,在之後才敢下手殺了韓信,殺人越來越利索,下手越來越狠。 首先呂後偷梁換柱誆殺韓信 險些被殺樊噲一直跟隨劉邦左右,是劉邦的愛將。 後娶呂後妹呂媭為妻,生有一子樊伉,因此與皇帝的關係就更加密切了。 可是他因是呂後妹夫,也險些被誅。 當初英布造反時,高祖病重,討厭見人,詔令守宮侍衛,不準大臣人見,群臣中就連周勃、灌嬰都不敢入內。 十幾天後,樊噲終於忍不住,帶領群臣“排闥直入”——推門徑直闖進宮中。 高祖這時正枕著一個宦官睡臥。樊噲見到高帝痛哭流涕地說:“始陛下與臣等起豐沛,定天下,何其壯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憊也! 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見臣等計事,顧獨與一宦者絕乎?且陛下獨不見趙高之事乎?” 說得高祖笑著起來了。 公元前195年,高祖劉邦擊敗叛軍英布歸來,創傷發作病倒了。 剛回到長安,又聽說燕王盧綰叛變,就派樊噲以相國的身份率軍去討伐。 樊噲走後,有人對高祖說:“樊噲跟呂後串通一氣,想等皇上百年之後圖謀不軌。 皇上不能不早加提防。” 公元前195年,漢高祖劉邦因箭傷反復而病入膏肓。 就當劉邦即將步入人生的終點時,他突然出現了回光返照。 原來,有人在病床前控告大將樊噲,說他:黨於呂氏,即一日晏駕,欲以兵誅趙王劉如意之屬(《資治通鑒·漢紀四》)。 這句話的意思是,樊噲與呂後等人結黨。隻要劉邦一駕崩,樊噲就會立即帶兵滅了戚夫人的兒子劉如意,為呂後出氣。 按說,此人的控告隻是一麵之詞,沒有任何證據。 然而劉邦卻不顧舊情,當即將謀士陳平以及大將周勃叫到身前:陳平,你動動腦子,把樊噲從軍隊中抓出來。 陳平完事後,周勃立即替代樊噲領軍! 隻要樊噲被捕,陳平你立即給我把樊噲殺了! 聽了這樣的命令,陳平和周勃都感到不知所措。 畢竟樊是劉邦的同鄉,漢朝的元從之臣。 漢朝開國時,樊噲多次先登、陷陣,立下了許多戰功。 而且在鴻門宴上,如果不是樊噲出色的發揮,恐怕劉邦就要命喪劉邦和範增之手。 高祖對呂後乾預朝政,早已不滿,聽說呂後又跟她妹夫樊噲串通一氣,立時覺得情況嚴重了! 他決意臨陣換將,與陳平計議此事。 最後,采用陳平的計謀,以陳平的名義前往樊噲軍中傳詔,在車中暗載大將周勃,等到了軍營裡,才宣布立斬樊噲,由周勃奪印代替。 而今天,劉邦為何要不分青紅皂白,殺掉樊噲呢? 在很多人看來,這是劉邦一貫猜忌功臣的體現。 樊噲其實是步了韓信、英布、彭越等人的後塵。 然而實際上,劉邦真正處理的,隻有那些連城數十,用兵數十萬的異姓王。 對於蕭何、夏侯嬰、周勃、灌嬰等老功臣,劉邦不僅沒有迫害,反而高官厚祿將他們養了起來。 既然劉邦能善待老兄弟,為何唯獨對忠心耿耿的樊噲喊打喊殺呢? 劉邦這一不尋常的舉動,實際包含了一個深不可測的帝王權術。 在決定誅殺樊噲前,劉邦已經將監國之職交給了呂後。 在病榻前,呂後問劉邦:“陛下百年之後,蕭何相國去世,誰可代他輔政?” 劉邦回答:“曹參可以。” 呂後:“曹參之後呢?” 劉邦答:“王陵可以。但是王陵為人太憨直,陳平可以幫助他。而陳平智謀有餘,卻難以獨當一麵。周勃雖然沒什麼文化,但是安定劉氏者,必然是他,因此可以將他任命為太尉。” 呂後繼續問:“周勃、陳平之後呢?” 劉邦無奈地回答:“那我就不知道了。” 在劉邦遺命中,陳平和周勃的地位舉足輕重。 這是因為,相比於蕭何、曹參和王陵,後相對年輕,甚至可能比呂後還能活。 因此,劉邦才會說不知道。 然而做出遺囑後,劉邦卻讓這兩位重要的顧命大臣,去殺呂後最重要的妹夫——樊噲。 這就不符合常理了! 畢竟,呂後與陳、周二人還要長期合作。 如果兩人殺掉了樊噲,以呂後睚眥必報的尿性,豈會善罷甘休? 因此,劉邦故意讓功臣的代表——陳平、周勃去殺樊噲。 樊噲一死,呂氏集團和功臣集團即使不勢同水火,至少也會形同陌路。 呂氏集團和功臣集團相鬥,劉氏便可漁翁得利,享受萬世之安。 不得不說,劉邦的安排確實高明,乃是巔峰的帝王之術。 高祖要陳平盡快地把樊噲的頭取來,讓他檢驗。 陳平、周勃當即動身,在途中邊走邊細心合計。 陳平說:“樊噲是皇帝的老部下,勞苦功高。 況且他又是呂後的妹夫,可以說是皇親國戚,位高爵顯。 眼下,皇帝正在氣頭上,萬一他後悔了,我們怎麼辦? 再說皇帝病得這麼厲害,再加上樊噲是呂後的妹夫,她們姐妹二人必然會在皇帝身旁搬弄是非,到那時難免會歸罪於咱們兩人。” 周勃一時沒有了主張,便問:“難道把樊噲放了?” 陳平說:“放是不能放的,咱們不如把他綁上囚車,送到長安,或殺或免,讓皇上自己決定。” 周勃也認為這是個好主意! 到了樊噲的軍營前,陳平命人築起一座高臺,作為傳旨的地方。 另外,又派人持節(一種信符)去叫樊噲。 樊噲得知隻有文官陳平一個人前來,認為隻是傳達平常的敕令,也沒多想,立即一個人騎馬趕來接詔。 不料,臺後忽然轉出武將周勃,當即將樊噲拿下,釘入囚車。 周勃又立即趕到中軍大帳,代替樊噲,由陳平押解囚車返回長安。 當走到半路,陳平忽然聽說劉邦病故。 他想:朝中必然由呂後主持政事,這可糟了。 唯一可喜的是,幸虧先前未斬樊噲,還好向呂後交待。 可即便如此,也怕夜長夢多,會有人在呂後麵前說他的壞話,一定要先趕到長安,把自己的事解釋清楚。 他立即策馬趕往長安,路上遇到使者傳詔,讓他屯戍滎陽。 於是,他又生一計,跌跌撞撞地跑入宮中,跪倒在漢高祖的靈前,放聲大哭! 邊哭邊說:“您讓我就地斬決樊噲,我不敢輕易處置大臣,現在已經把樊噲押解回來了。” 這明明是說給活人聽的,是在向呂後表功。 呂後姐妹聽說樊噲沒死,都鬆了一口氣。 遂釋放了樊噲,並恢復了他的爵位和封邑。 孝惠帝六年,樊噲去世,謚為武侯。 劉肥是劉邦庶長子,劉盈的異母兄。 劉肥的母親曹氏是劉邦的情婦。在呂雉嫁給劉邦之前,曹氏常與劉邦發生關係,生下兒子劉肥。 漢高祖六年,將庶長子劉肥封為齊王,建立齊國,定都臨淄,統轄七十三城,百姓中能講齊國話的都屬於齊國。 齊國是漢初第一大封國,疆域遼闊,人口眾多,相對較為富庶。劉氏宗親子弟稀少。 劉肥作為庶長子,得到劉邦重視。 劉肥封王後,任命平陽侯曹參擔任齊國相,輔佐劉肥治理齊國。 漢惠帝二年,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劉肥進京朝見漢惠帝。 同年十月,漢惠帝與劉肥在呂後宮中設宴飲酒,漢惠帝因劉肥是自己的長兄,就按照家人禮節,讓他坐在上首。 呂後對此大怒,準備誅殺劉肥,她命人倒了兩杯毒酒,擺在劉肥的麵前,讓劉肥起身用此酒來為她祝酒。 劉肥不知其中的陰謀,便起身敬酒。 而漢惠帝也起身拿起其中的一杯酒,準備與劉肥一同向呂後祝酒。 呂後害怕毒死自己的兒子,便急忙起身打翻漢惠帝手中的酒杯。 劉肥對呂後此舉產生懷疑,因此不敢喝這杯酒,假裝醉酒離去。 後來劉肥問別人,才知道是毒酒,因此劉肥感到害怕,自認為很難從長安脫身,整日非常憂慮。 齊國內史士得知此事後謎微,向劉肥獻計說:呂後隻生有漢惠帝和魯元公主,她對自己的兩個孩子無比疼愛。 大王,您擁有七十多座城邑的封土,而魯元公主卻隻有幾座城邑作為自己的食邑。 如果您能夠把一狼棵兆個郡的封地獻給呂後,以此作為魯元公主的湯沐邑,呂後必定很高興,而您也就不會有什麼殺身之禍。 劉肥為了保全性命,聽取內史士的建議,把城陽郡獻給呂後,請求呂後將該地作為魯元公主的湯沐邑,並尊魯元公主為王太後。 呂後十分高興,很爽快地答應劉肥的請求。 於是,在劉肥的府邸設宴款待劉肥,以此來表示謝意,眾人盡情地痛飲一番。 後來,呂後沒有再追究劉肥當初的過失,放他回到自己的封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