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部:布衣天子 第二十五章 張良的隱退(1 / 1)

隱於終南山,不問朝中事!是古今開國功臣智者的選擇。   隱退,是一種平衡的藝術。它讓我們在進與退、得與失之間找到平衡點,以淡然的心態麵對生活的波折。   在隱退中,我們學會了欣賞生活中的美好瞬間,讓生命之花開得更加絢爛。   隱退,是智者的人生抉擇。它是一種淡然處世的智慧,一種修身養性的境界。   麵對紛繁復雜的人生舞臺,我們選擇退一步,不是為了逃避,而是為了更好地看清這個世界。   張良不願淪入“兔死狗烹”的結局,用大智慧換來子孫後代2000多年的平安   張良的隱退,是智者的人生抉擇。它是一種淡然處世的智慧,一種修身養性的境界。   麵對紛繁復雜的人生舞臺,張良選擇退一步,不是為了逃避,而是為了更好地看清這個世界。   一說起張良,我們現在的人最先想到的絕對是“西漢第一功臣”,他的所作所為被歷史收藏,被記錄在一本本的古代書籍當中。   自從漢朝建立後,張良看著劉邦的皇帝之位坐得越來越穩當了,以身體不好為理由遠離中樞。   當漢朝進入建設發展的平穩期之後,張良機智地選擇了“斂退”、“歸隱”,從而得到了圓滿的善終。   他將自己從“帝師”的角色轉換成“帝王的賓客”,他開始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遵循著“可有可無、進退有據”的原則,他的目的隻有一個,走向歸隱。   張良麵聖時自稱身體欠安、飲食不調,向劉邦請了一個沒有歸期的“長假”。   張良隱居在清曠的山野之地,3年不食五穀、日日斷食修道,5年足不出戶,不同任何人士往來結交。   就在張良在山野中清修靜思、養身療愈的那幾年,高祖劉邦身體日益衰微,且逐漸病入膏肓。   公元前195年,劉邦病歿的消息傳到了張良耳中,張良借吊唁之機正式向呂後請辭,他說:得遇先帝乃臣下之甚幸,至今日起,我將矢誌於悟道仙遊、棄世修身,往後世間再無留侯張良!   因此,劉邦剿滅各個異姓王,張良沒出一個主意。   如果不是呂雉強行邀請,張良也不會管這事。   張良是個明白人。他各處遠遊,遠離俗世。   後來,歲數大了,呂雉勸張良還是要“食人間煙火”,張良就此當了一個富家翁,想去旅遊就去旅遊,想要回來就回來。   如果想要用一首詩來稱贊他,那麼用北宋王安石所寫的一首詩來稱贊的話是最合適不過的,這首詩的全文是:“漢業存亡俯仰中,留侯於此每從容。固陵始義韓彭地,復道方圖雍齒封。”   他作為古代的謀臣,他有著超出常人的智慧,而且他從來不會貪戀榮華富貴,不回沉迷於爭奪權力。   他的外表看起來雖然文質彬彬,像個柔弱的人,但是在他的心中卻藏著很大國恨。   他對劉邦忠心耿耿,而劉邦有了張良這位忠臣在背後出謀劃策,建國大業不斷地發展,就像如魚得水一樣。   而作為韓相之子的張良,心中一直裝著國家被滅亡的仇恨。   也正是因為年少時就親眼看著自己的國加滅亡,張良才在當時那個世界上活得更加通透、有溫度。   劉邦在世之時張良一直輔佐著他成就建國大業,並且在劉邦駕崩之前,正是權利爭鬥的時候。   而張良本身就不貪戀權勢,所以並不想卷入到為了權利而拚死拚活的鬥爭當中,為此他選擇了明哲保身。   他為了子孫後代的平安,選擇三年不吃五穀,五年不出門,在我們後代看來這樣的做法也許是一種愚蠢的行為。   但是,從當時的情況來看,張良這一做法又何嘗不是他大智慧的彰顯呢?   作為一代謀士張良在亂世當中用他自己最為擅長的謀略贏得了自己晚年以及他子孫後代2000多年的清平。   在張良用自己的滿腔智慧來為劉邦謀天下成就大業的時候,人們都以為滿腦子謀略的張良是滿臉胡子的莽夫,而他們卻不知道,張良本人無論是才華,還是外貌都不是一般人比得上的。   張良的父親原本就是韓國的丞相,而他自然而然的成為了韓相之子,從小就過著“上等人”的生活。   可是,世事就是這樣的玩弄人,到了他成長為少年的時候,卻親眼看著自己的國家被秦軍覆滅。   從此之後,家國的情義就已經深深的在他的胸膛當中留下了刻印,對秦國的滅國之仇也已經完全的融入了他的血液當中。   從他的外表看,他隻是一個文人,可是內心卻裝著滿腔的熱血,有勇有謀。   可是當他用盡自己所有的財產來伏擊嬴政的時候,卻因為失誤最後以失敗告終。   從這以來十多年的時間,他就背上了叛國、刺殺的罪名,從而開始了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流亡生活。   但是天無絕人之路,張良與當時還一無所有隻有一腔熱血的劉邦認識了,而他的所經歷的事情,讓劉邦充滿了敬意。   而張良心中、血液當中的誌氣也讓劉邦大吃一驚,也因為如此,劉邦也對張良產生了惜才之心。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張良從那時起就已經成為了最知劉邦心的那一個人,他們兩個都有著相同的目標。   劉邦想要推翻秦始皇的統治,而張良心中所想的也是想要滅秦以報滅國之仇。   張良用自己的智慧在劉邦“背後”為劉邦出謀劃策,因為隻是靠著劉邦的滿腔熱血,是完全不能夠成就他心中的大業的。   而劉邦本是“凡夫俗子”出身,在劉邦的身上還有貪財、愛色的不良之氣。   這一點在劉邦一開始攻入函穀關的時候就體現的淋漓盡致,劉邦被眼前城市的繁榮和城中的美色擾亂了自己的陣腳。   而在這時是張良不斷的提醒並且勸諫他,不可隨意動城中的一樣東西,要靜靜地等待項羽的到來。   這樣才讓劉邦免去一死,不然,在當時的情況之下項羽說不定就有了處死劉邦的理由了。   倘若當時劉邦真的被項羽處置了,那麼後來還怎麼會有西漢這麼一說?   雖然到後來,劉邦還是成了項羽眼中最想除去的那個人,但讓項羽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在項羽軍營當中的項伯卻因為張良對他有著的救命之恩。   於是,就前去告訴張良項羽的計劃,想讓張良趕緊拋棄劉邦出逃。   可是張良沒有按照項伯的說法去做,因為張良與那些貪生怕死的人不一樣,他有著對劉邦無限的忠心,所以到後來還是把所有的事情都一一的告訴給了劉邦聽,並且出謀劃策讓劉邦與項伯兩家結為親家,這一計謀又讓劉邦免去一死。   在劉邦成就大業的大路字之上,張良一定是最功不可沒的那一個人。   他用他的忠心耿耿和異於常人的智慧多次將劉邦拯救於水火當中。   即使張良是出生在亂世之上,但通過古書的記載我們我看看出他的一生是過得如此的通透。   他幫助劉邦完成大業,也許很多人覺得他是為了一官半職和以後的榮華富貴。   但是在我看來他隻是一心想報滅國之恨,當秦始皇統治被推翻的那一刻,懸掛在他心中的石頭也就終於放下來了。   自古以來統治天下的帝王沒有一個的疑心是不重的,作為一國之君,手握大權,但不可否認的是每時每刻他們都感覺到不安。   他們想坐穩自己君王位置,就會把讓自己產生疑心的東西斬草除根。   而劉邦當然也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縱使他曾經是那麼的愛惜人才,為人仗義。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國家的強大,劉邦心中的猜疑之心也就慢慢的萌生出來了。   於是張良在看著韓信等等多位曾在劉邦成就大業的路上立下汗馬功勞的將士功臣,被以叛國的罪名送上了斷頭臺。   看到這些,也許張良是心寒的吧?   他親眼目睹那些曾經立下大功的將士功臣被自帝王心裡的疑心,嚇得躲的躲、逃的逃的時候。   一定也是失望的吧,可是僅僅憑他自己一個人是改變不了什麼。   張良是一個擁有大智慧的人,對於他自己的結局是怎麼樣的也許他早就已經預料到了。   隻是他為了自己與劉邦之間的深厚情誼他沒有離開,而最終淪落到與被處死的人一樣的境地也隻是時間問題而已。   而在劉邦病死之前他回到家中。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若想知道他為什麼這麼做,了解他他的人都知道,他為人不貪戀權勢,隻想在紛亂的權勢鬥爭中全身而退。   但是有一日,呂後卻哭著找到了他,想讓張良為他出謀,幫助太子劉盈保住太子的位置。   他一開始並不想參合到這些事情當中,但他不想看到仁厚的劉盈被廢除掉。   於是,張良同意了呂後的請求,為他出謀劃策。   張良讓呂後請來了當時劉邦最敬重的四位學者,終於保下了劉盈的太子之位。   而在不就之後劉邦駕崩,劉盈理所當然的繼承王位,呂後出於對張良的感激,想給予張良數不盡的榮華富貴。   張良必然是拒絕的,下定了決心要離開,潛心修道。因為他深知呂後的為人,也更加不想參合到其他的爭鬥當中。   而這何嘗又不是張良的大智慧的體現,在張良走後,不出他所料呂後將戚夫人及其幼子殘忍的殺害。   而心存仁厚的劉盈看到呂後如此殘忍的行為,鬱鬱而終。   在這之後呂後更是無情的殺害了劉氏子孫但始終沒有禍及張良,也許呂後也是為了感謝張良當年的扶持之恩吧。   張良本來可以擁有無限的榮華富貴,但是他都一一的放棄了,選擇了清閑的度過自己的晚年。   後來西漢建立,張良選擇遁世修道,不僅避開了劉邦的猜忌和殺心,還躲開了呂後日後的專權,因為張良清修悟道,他的子孫後代也大多都與修道結緣。   而這正是當時張良的大智慧,他的子孫後代才能平平安安的度過兩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