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矗擎峰戟指天,霸殤宇內視等閑! 皇帝站在高峰之上,手指天空,表現出其霸氣和掌控宇內的氣概。 作為帝王君主,他在國內擁有絕對的控製權,對待世界上的事情也是以一種輕鬆的態度。 隨著時間的推移,諸侯國向周邊發展,大一統後中國的版圖也就越來越大。 中國的歷史上很多起義都是從邊疆開始的。 而那些起義都有一個目的,就是占領中原地區,改朝換代,成為一個大一統的王朝。 比如清朝從東北地區發動戰爭,拿下中原地區後,又向南推進,打下了西南和臺灣,向西拿下了青藏高原和新疆地區,擴大了當時的領土。 而漢朝時期,衛滿帶兵進入朝鮮,在朝鮮半島建立了國家,最後被漢朝打敗,朝鮮半島也就成為了我們當時的領土。 他把外地占領,漢朝進行平叛,漢朝領土也就隨之變大了。 為什麼藩王,軍閥不願意去自己的領地,而選擇叛亂,竊取中原呢? 這是受什麼因素影響的呢? 主要原因是中原文化優勢! 中原地區,也就是長江和黃河流域,那裡是中華文化的發源地。 所以很多王朝的經濟政治中心都在中原地區。 邊疆是古代流放犯人的選擇地,那裡文化水平不高,雖然受到中華文化的影響,但是和中原相比,許多地方都是遠遠不如的。 邊疆地區的人們有些蠻荒時代,語言不通,會讓軍閥煩惱。 而且那些地方都會有自己的貴族長官,階級比中原更加固化。 就相當於周天子和楚國,周朝就有晉升機製,而楚國的貴族永遠是貴族,平民不可能上位。 這樣貴族強大,相當於養虎為患,不利於自己的集權統治,所以四周地區不是藩王軍閥的首選。 漢文帝後元七年農歷六月,漢文帝去世。 同年六月初九,太子劉啟繼承帝位,就是漢景帝,尊祖母皇太後薄姬為太皇太後,尊母親皇後竇氏為皇太後。 劉啟通過先提拔晁錯擔任內史,然後又升晁錯為禦史大夫,位列三公之一。 晁錯經過分析,告訴劉啟要特別提防諸侯勢力最強大的吳王劉濞。 劉濞已經暗中準備了四十來年,他私自鑄錢,又煮鹽販賣,為了積蓄力量,他還招納逃犯,謀反之心越來越顯露出來。 所以,晁錯極力主張劉啟削奪各王的封地,也就是:削藩! 劉啟聽從了晁錯的建議,決定先削奪吳國的會稽和豫章兩郡。 劉濞見朝廷開始動手,不願束手就擒,在漢景帝前元三年聯合各地諸侯王打著誅殺晁錯、安定國家的旗號反叛作亂。 這次叛亂共有七個諸侯王參加,史稱為“七國之亂”。 劉啟知道了七國反叛的消息,就派太尉周亞夫帶領三十六個將軍去攻打吳國、楚國。 派曲周侯酈寄攻打趙國,派將軍欒布攻打齊國,派大將軍竇嬰屯兵滎陽,監視齊國、趙國的軍隊。 竇嬰向劉啟引見曾擔任過吳國丞相的袁盎。 劉啟召袁盎進宮相見,趁機勸說劉啟殺掉晁錯,以保國家安全,平息叛亂。 劉啟采納了袁盎的計策,便殺了晁錯。 而七國之亂並沒有因此而停止,劉啟調派周亞夫等將領領兵平叛。 周亞夫采用截斷叛軍的糧道然後堅守不出的戰略,最終擊潰了叛軍,用三個月將叛亂徹底平定。 七國之亂平定之後,劉啟趁機將各諸侯王國的權利收回中央,又大量裁撤諸侯國的官吏數量。 諸侯王不再有行政權和司法特權。 經過七國之亂,諸侯王的割據問題得以徹底解決。 平定了七國之亂,為漢景帝的統治續上了一口氣的周亞夫,居然因為在漢景帝的宴上,因為要了一雙筷子,而讓漢景帝感嘆:“這樣的人,怎麼可以輔佐太子。” 讓漢景帝起了殺心。 周亞夫為何因為一雙筷子,而送了命呢? 周亞夫是西漢的開國名將,擔任過太尉和丞相的周勃的第二個兒子,他早在漢文帝時期就擔任河內守,並且被封了侯。 這個侯爵本來應該是他的哥哥周勝之世襲父親的,但是因為周勝之殺了人。 而漢文帝是因為周勃和陳平的擁護才能在所有劉氏宗親討伐諸呂之亂的人群中脫穎而出,以庶出的身份卻當上皇帝的。 所以沒有剝奪周勃一家的爵位,讓眾人推舉一個周家兒郎來繼承,而周亞夫就是這個眾望所歸的男子漢。 得到眾人的擁護,證明大家很賞識周亞夫的能力,而周亞夫並沒有辜負大家的賞識,在後來被漢文帝劉恒封為將軍。 在細柳練兵抵禦匈奴的時候,漢文帝前往觀看了一下周亞夫治軍,不禁感嘆,周亞夫治軍簡直就跟小孩子過家家一樣簡單。 於是在臨死前對繼任的漢景帝劉啟說,如果遇到情況,可以讓周亞夫帶兵,不知道此時的劉恒是不是已經看到同姓諸侯王的勢力已經太過強大了。 劉啟即位之後就封周亞夫為車騎將軍,這可是三公將軍之一,在將軍裡僅次於大將軍,可見剛即位的劉啟確實是很需要周亞夫的。 不久之後,因為重用想要削藩的晁錯,吳王劉濞為首的七個諸侯國發起了七國之亂。 吳王劉濞的世子在文帝時期曾經跟隨吳王到宮裡做客,因為在吳王封地養成了囂張跋扈的氣焰。 所以,在當時尚是太子的劉啟麵前毫無一點臣子該有的樣子。 一次,下棋的時候,被劉啟用棋盤誤殺,劉濞因為此時與文帝鬧得不可開交。 自那時起,劉啟就對吳王十分忌憚,才有了後來急急忙忙用晁錯削藩的舉動,但卻引來了七國之亂。 周亞夫在此時臨危受命,以太尉的身份帶兵出擊,在梁王抵住七國正麵的情況下,率軍偷襲七國後方。 七國回軍攻擊漢軍的時候,周亞夫憑借著過人的指揮能力抵擋住了七國軍隊的進攻。 讓七國軍隊被迫因糧食短缺問題撤軍,而周亞夫抓住時機出兵,一舉平定了七國之亂。 因為此戰對漢朝仿佛有再造之功! 五年之後,周亞夫也和他的父親周勃一樣,當上了大漢的丞相,走向了自己的人生巔峰。 如果要為周亞夫被漢景帝厭惡找幾個原因的話,那他剛正的性格絕對算一個。 周亞夫為人剛正,這也是他為什麼能治理好一支軍隊的原因,但也正是為什麼他搞不好朝廷裡的人際關係的原因。 在平定七國之亂的時候,景帝的弟弟梁孝王劉武因為血緣關係,毫不猶豫地站隊漢軍。 又因為梁國的地理原因,所以七國叛軍毫不猶豫進攻梁國。 梁孝王向周亞夫求助,周亞夫不為所動,隻是帶兵繞道偷襲叛軍的後方糧道。 起初漢景帝是同意周亞夫的做法的,但是後來梁王求助漢景帝,念及骨肉之情,連漢景帝都請求周亞夫派兵救梁王。 但是,周亞夫仍舊不為所動! 事實證明,周亞夫的做法在戰略戰術上來說是完全正確的! 打了勝仗後,劉啟也能不去計較周亞夫的獨斷,畢竟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但是,周亞夫在戰後沒有處理好和梁孝王的關係,而景帝的母親竇太後又一直偏愛梁孝王。 所以,此時的周亞夫已經是得罪了漢景帝身邊兩個最親近的人了。 後來,漢景帝想要廢立太子,於是詢問丞相周亞夫的意見。 周亞夫嚴辭反對! 廢立太子乃是天子的家事,這種問題幾乎怎麼回答錯的。 但是,周亞夫直接反對漢景帝的做法,對於一個朝臣來說是錯的最離譜的答案! 景帝立王美人為皇後的時候,竇太後想封王皇後的哥哥王信為侯,以此來和王皇後搞好關係。 景帝就此事詢問周亞夫意見,周亞夫完全沒有明白竇太後和皇帝的意思,以王信沒有功勞為理由反對了,順便也把王皇後得罪了。 後來,匈奴將軍投降,景帝十分高興,想給他們封侯,以鼓勵匈奴人南下投靠漢朝。 而周亞夫就不高興了,他認為應該嚴懲這些叛國的匈奴人,不然以後就不足以震懾不守節的大漢將士。 但是,劉啟執意封侯,周亞夫就因為此事托病要辭職。 以上幾件事,可以看出周亞夫為人剛正不阿,總能把國家利益放在首位,這是值得贊賞的! 但在一些細節的處理上,難免會讓漢景帝覺得麵上無光,覺得周亞夫不給麵子,周亞夫是個軍事上的天才,卻也是個政治上的白癡,這也為他後來的遭遇埋下了伏筆! 劉啟設宴,故意沒有給周亞夫餐具,想看看周亞夫的脾氣是否改了,想把太子托付給他。 周亞夫看到自己的餐桌上沒有餐具,就向宮人要,劉啟冷冷回復他“就這樣還不能讓你滿意嗎?” 周亞夫連忙下跪認錯,但劉啟“起”字還沒說完,周亞夫的突然自尊心爆棚,站起身來就朝外走去,留下了已經有了殺心的劉啟。 如果說,僅僅是人際關係處理不好,其實劉啟還不一定會對周亞夫起殺心! 周亞夫的存在,對於劉啟的統治來說,其實就是一種潛在的威脅。 或者說每一個權力和周亞夫一般的人,對於漢朝統治者來說都是一種威脅! 即便是這個人對於朝廷忠心耿耿,但是劉家就是缺少這麼一種安全感,就像漢初的韓信等人,又比如後來的霍光一家。 當功臣的權力足以動搖皇權的時候,矛盾就隨之產生了。 周亞夫和他的父親周勃很像,都有再造大漢的功勞。 周勃驅逐了呂後的子孫們,並且擁戴文帝劉恒,開啟了文景之治; 周亞夫平定了七國之亂,保住了劉啟的皇位,延續了文景之治。 周勃因為功勞,當過太尉統兵,也當過丞相執政。 周亞夫也同樣擔任過太尉,擔任過丞相。 文帝因為周勃的從龍之功,以及顧慮周勃的足以左右皇位的權利而讓周勃擔任丞相,等到皇位穩固之後找借口給周勃下了獄。 文帝的兒子,也因為周勃的兒子平叛的功勞和在軍界的威望,讓周亞夫擔任丞相。 後來,皇位穩固之後,也因為顧慮周亞夫的功勞和威望,讓周亞夫辭職。 的確,像周亞夫這樣在軍界已經混跡了多年,有了極高的威望,而且又多次頂撞過自己的人,如果叛亂,劉啟是萬萬抵禦不了的! 像這樣功高震主的人,劉家的傳統就是除之而後快,偏偏周亞夫又是那種自尊心極高的人,他哪受得了皇帝這樣的排擠,於是就絕食自殺了。 無論是唐宋的武廟七十二名將,周亞夫都能上榜,足以說明後人對其軍事才能的推崇。 然而,政治和軍事是截然不同的兩條道路,在戰場上能夠叱吒風雲的人物,有幾個能在朝堂上得以善終呢? 多少名將不是死在戰場上,而是死在朝堂上,周亞夫終究也不能幸免。 景帝前元三年,爆發了以吳王劉濞為首的七個諸侯王國的叛亂,史稱吳楚之亂,或“七國之亂”。 吳楚七國之亂的發生,既有遠因,也有近因。 高祖十二年,劉邦立兄劉仲之子劉濞為吳王。 吳王劉濞開銅礦,鑄“半兩”錢,煮海鹽,設官市,免賦稅。 於是,吳國經濟迅速發展,劉濞的政治野心也開始滋生。 文帝時,吳太子入朝,與皇太子劉啟博弈,因爭棋路發生爭執,皇太子抓起棋盤將吳太子砸死。 太子因為一盤棋竟然打死了自己的嫡長子,而且一點沒有道歉的意思,這使劉濞大為惱火。 當漢文帝派人將屍體運回吳國,吳王劉濞憤怒地說:“天下一宗,死長安即葬長安,何必來葬(《資治通鑒》)?” 又將靈柩運回長安埋葬。 從此,劉濞稱病不上朝。 漢文帝乾脆賜他幾杖(茶幾、手杖,對老年人尊敬和優待的象征),準許他不用朝請。 但吳王劉濞不但沒有和好的意思,反而更加驕橫。 漢景帝即位後,吳王劉濞日益驕橫,反跡也越發明顯。 禦史大夫晁錯建議削奪諸侯王的封地,收歸漢廷直接統治。 他給景帝上《削藩策》,力主“削藩”,指出:“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迅速),禍小。不削,其反遲,禍大《漢書》。” 晁錯的父親得知此消息,立即大罵晁錯不孝,並與其斷絕父子關係。 在後文中可以看出老人家的遠見。 景帝采納了晁錯的“削藩”建議,於景帝前三年,以賣官等各種無理罪名先後削去楚王戊的東海郡,趙王遂的常山郡和膠西王的6個縣。 景帝前三年正月,漢朝廷削地的詔書送至吳國。 吳王濞立即誅殺了由朝廷派來的二千石以下的官員。 以“誅晁錯,清君側”為名,遍告各諸侯國。 消息傳來,膠西王劉昂、膠東王劉雄渠、菑川王劉賢、濟南王劉辟光、楚王劉戊、趙王劉遂等,也都起兵配合。 以吳、楚為首的“七國之亂”,終於爆發了。 劉濞發難後,即率20萬大軍西渡淮水,並與楚軍會合後,組成吳楚聯軍。 隨即揮戈西向,殺漢軍數萬人,頗見軍威。梁王劉武派兵迎擊,結果梁軍大敗。 叛亂的消息傳到長安後,景帝立即派中尉周亞夫(絳侯周勃的次子)為太尉,率36位將軍迎擊吳楚叛軍,派曲周侯酈寄擊趙,將軍欒布率兵解齊之圍,並命竇嬰(竇太後堂兄之子)為大將軍,駐滎陽督戰。 景帝派周亞夫等迎擊叛軍的同時,內心卻搖擺不定,這給了袁盎以可乘之機。 袁盎原為吳相,與劉濞關係甚密。 袁盎對景帝說:“方今之計,獨有斬錯,發使赦吳、楚七國,復其故地,則兵可毋刃血可俱罷。” 景帝為換取七國罷兵,果然相信袁盎的話,表示“不愛一人以謝天下”。 於是,腰斬晁錯於東市,並殘酷地誅其九族。 雖然晁錯一片忠心,但削藩的方法畢竟不能使諸侯服氣。 這樣削藩隻能使問題進一步激化,並且給了七國一個發兵的理由。 景帝誅晁錯,去掉了七國起兵的借口,然而七國仍不罷兵,這就進一步暴露出其反叛的麵目。 景帝後悔莫及,於是決定以武力平息叛亂。 周亞夫像漢軍很快平定了七國之亂,吳王濞逃到東越,被殺。 七國之亂是西漢中央與諸侯王國間的一次關鍵性的戰爭,僅僅三個月就勝負分明。 漢廷為何速勝? 叛軍為何速敗?其答案至少可以歸納出以下三點: 臣心、軍心、民心的向背。 漢朝建立以來,偃武修文,與民休息,使社會經濟得以恢復和發展,百姓生活日漸好轉,所以臣民擁戴漢室。 如平民趙涉向周亞夫建議:漢軍經藍田出武關,即可迅速控製洛陽軍械庫,又可避開吳楚伏兵,取得出奇製勝的效果。 相反,吳楚等七國為了各自的私利,驅使百姓,挑起戰火,犯上作亂,破壞安定,再加上勾結匈奴,更為廣大人民所厭惡,所以遭到國內從上到下的反對。 策略、戰略得當。 七國叛亂事起,太尉周亞夫就向景帝獻計說:“楚兵勇悍,正麵交鋒恐難取勝,希望棄梁國之地,然後斷絕吳楚糧道,就可以平定他們了。” 此計,是以暫時放棄某些空間來換取時間,達到牽製叛軍、挫其銳氣的目的。 後來,戰爭的發展完全證實了周亞夫的判斷。 人才運用得當。 景帝深諳用人之道,如以太尉周亞夫為漢軍主帥,可謂選帥得人。 而吳王劉濞雖能廣泛招納天下亡命之徒,但卻不能真正任用他們。 七國失敗後,形勢發生了很大變化。 景帝抓住這一有利時機,著手解決王國問題,以加強中央集權。 調整諸侯王國的設置。 參加叛亂的七國,除保存楚國另立楚王外,其餘六國皆被廢掉。 繼續大力推行削藩。 此後,絕大多數諸侯王國僅領有一郡之地,其實際地位已經降為郡級,國與郡基本上趨於一致。 諸侯王國領郡由高祖時的42郡減為26郡,而中央直轄郡由高祖時的15郡增加至44郡,使漢郡總數大大超過諸侯王國郡數。 這一變化,對於國家統一,加強中央集權,意義十分重大! 抑貶諸侯王的地位。“令諸侯王不得復治國”,剝奪和削弱諸侯國的權力,收回王國的官吏任免權,取消“諸侯皆賦”。 僅保留其“食租稅”之權,並且收奪鹽鐵銅等利源及有關租稅。 此後,諸侯王已經不再具有同中央對抗的物質條件。 經過景帝的改革,漢初推行的諸侯王國製,至此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諸侯王在名義上是封君,實際上“唯得衣食租稅”而已。 但是諸侯王勢力並未徹底解決,以致後來漢武帝不得不繼續采取相應的措施。 景帝時期是匈奴“最強大”的時期,強大的匈奴騎兵南下進擊漢地,燒殺搶掠,嚴重威脅著西漢王朝的統治。 而此時漢朝社會經濟有了恢復和發展,但要戰勝匈奴,條件仍不成熟。 在這種情況下,景帝怎樣處理漢匈關係呢? 總的來說,是有戰有和,但和多戰少,以和為主。 景帝堅持和親,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軍事沖突,為經濟發展贏得了時間,為以後漢武帝反擊匈奴做了準備。 當然,景帝並不是一味妥協,也進行了必要的抵禦。 在不多的反擊匈奴的戰鬥中,湧現了李廣、程不識和郢都等一批卓越的將領,其中尤以“飛將軍”李廣最為突出。 李廣,隴西成紀(今甘肅莊浪西)人。他的先祖李信是秦國名將。 所以李廣堪稱將門之後。 李廣有一套不正規的治軍方法,非常適合於塞外的地理條件和敵情條件,他的部隊簡單、機動、長於應變。 所以司馬遷稱贊他說:“勇於當敵,仁愛士卒。號令不煩,師徒向之。” 匈奴人一聽李廣的名字,就感到害怕,以致他們稱李廣為“飛將軍”。 景帝除了支持李廣、程不識等邊將對匈奴抵抗,及維持和和戰戰之外,還采取了一些措施。 為以後武帝時期匈奴問題的徹底解決做了很多準備工作,其中主要有兩項。 中原內地自古以來就缺馬,這樣既不利於騎兵的壯大,又無法適應生產發展的需要,更限製了交通、運輸等事業的發展。 景帝即位之後,繼續進行馬政建設。 他下令擴大設在西邊(如北地郡)、北邊(如上郡)的馬苑,而且鼓勵各郡國及民間飼養馬匹。 由於景帝時期養馬業的大發展,軍馬生產頗具規模,屬於官府的馬匹發展到了40萬匹,民間的尚且未計。 實行“賣爵令”及“黷罪之法”。 這兩項措施都是在文帝時由太子家令晁錯提出,並被文帝批準實行的。 景帝即位後,繼續執行了這些被證實是有效的措施,並使它更為完善。 大批徙民充實於邊地,成為一支兵農混一的墾戍隊伍,不但減輕了內地百姓的徭役,而且爭取到一個安定的社會環境。 西漢棉袍對景帝在政治上的傳統評價是“清靜恭儉”:“清”,是為政少事;“靜”,是安定百姓;“恭”,是善待臣民;“儉”,是節省汰用。 景帝繼續執行黃老無為政治,采取了一係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重農抑商,發展經濟 景帝即位後,繼續執行重農抑商這一既定國策。 景帝說:“農,天下之本也。黃金珠玉,饑不可食,寒不可衣,以為幣用,不識其始終。” 因此,他多次下令郡國官員以勸勉農桑為首要政務。 景帝允許居住在土壤貧瘠地方的農民遷徙到土地肥沃、水源豐富的地方從事墾殖,並“租長陵田”給無地少地的農民。 同時,還多次頒詔,以法律手段,打擊那些擅用民力的官吏,從而保證了正常的農業生產。 景帝曾兩次下令禁止用穀物釀酒,還禁止內郡以粟喂馬。 文景時期的社會漸趨穩定,物價日益低廉。 據學者統計,在整個西漢時期,文景統治的近40年內,直接關係到國計民生的米價下跌的幅度最大,這就為其他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輕徭薄賦,約法省禁 景帝時期,對農民的剝削(賦役)、壓迫(法律),較以前有所減輕。所謂約法省禁,就是法令要西漢帛書簡約,刑網要寬疏。 前元元年,景帝即位伊始就頒布了詔令:“令田半租”,即收取文帝時十五稅一之半,即三十稅一。 從此,這一新的田租稅率成為西漢定製。 在降低田租的第二年,景帝又下令推遲男子開始服徭役的年齡三年,縮短服役的時間。 這一規定一直沿用至西漢昭帝時代。 景帝在法律上實行輕刑慎罰的政策:繼續減輕刑罰,如前所述,對文帝廢肉刑改革中一些不當之處的修正。 強調用法謹慎,增強司法過程中的公平性。對特殊罪犯給予某些照顧。 景帝時期,由於社會經濟的恢復及發展已達到相當的程度,所以統治階級上自景帝,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下至郡縣官都逐漸重視文教事業的發展。 當時在教育領域中最突出的就是文翁辦學。 文翁,廬江郡舒(今安徽廬江縣西南)人,年輕時就好學,通曉《春秋》,以郡縣吏被察舉(即郡國守相經過考察後向朝廷推薦),景帝末年任命他為蜀郡太守。 文翁首創了郡國官學,對文化的傳播起了重要作用,他的成就得到後人的肯定,武帝很贊賞文翁的辦學模式,在全國予以推廣。 景帝一麵弘揚文教禮儀,一麵又打擊豪強。 為了保證上令下達,景帝果斷地采取了多項措施,重要的有兩項:在修建陽陵時,效法漢高祖遷徙豪強以實關中的做法,把部分豪強遷至陽陵邑,使他們宗族親黨相互分離,削弱他們的勢力,以達到強乾弱枝的目的。 任用酷吏,如郅都、寧成、周陽等,嚴厲鎮壓那些橫行郡國、作奸犯科者,收到了殺一儆百的功效,使那些不法豪強、官僚、外戚等人人股栗,個個惴恐,其不法行為大大收斂,這便局部地調整了階級關係,有利於社會的發展。 由於推行了上述措施,就進一步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穩定和發展。人口翻番,國內殷富,府庫充實。 據說,景帝統治後期,國庫裡的錢堆積如山,串錢的繩子都爛斷了;糧倉滿了,糧食堆在露天,有的黴腐了。 但是,文景時期社會經濟的發展,又帶來了貧富懸殊的分化。 這種狀況,既為後來漢武帝實施“雄才大略”,提供了雄厚的物質基礎;也給西漢中期帶來了新的社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