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青,山西臨汾市人,漢武帝第二任皇後衛子夫的親弟弟,漢武帝在位時官至大司馬大將軍。 衛青的首次出征是奇襲龍城,揭開漢匈戰爭漢朝反敗為勝的序幕,曾七戰七勝,收復河朔、河套地區,擊破單於,為北部疆域的開拓做出重大貢獻。 衛青善於以戰養戰,用兵敢於深入,為將號令嚴明,對將士愛護有恩,對同僚大度有禮,位極人臣而不立私威。 後衛媼與來平陽侯家中做事的縣吏鄭季私通,生了衛青。 因生活艱苦,衛青被送到親生父親鄭季的家裡。 但鄭季卻讓衛青放羊,鄭家的兒子也沒把衛青看成兄弟,當成奴仆畜生一樣虐待。衛青稍大一點後,不願再受鄭家的奴役,便回到母親身邊,做了平陽公主的騎奴。 有一次,衛青跟隨別人來到甘泉宮,一位囚徒看到他的相貌後說:這是貴人的麵相啊,官至封侯。 衛青笑道:“我身為人奴之子,隻求免遭笞罵,已是萬幸,哪裡談得上立功封侯呢?” 建元二年春,衛青的三姐衛子夫被灞上掃墓做客平陽府的漢武帝看中。 建元三年,入宮後被冷落了一年多的衛子夫再次獲幸有了身孕,引起了陳皇後的嫉妒。 她的母親館陶公主派人捉了正在建章宮當差的衛青,意圖殺害。 同僚公孫敖聽到消息後率人趕去救下衛青。 漢武帝得知此事,大為憤怒,立刻任命衛青為建章監、侍中,封衛子夫為夫人,衛長君為侍中。 數日間連續賞賜衛青,多達千金。 衛孺嫁給了太仆公孫賀,衛少兒嫁給了陳平的後人詹事陳掌。 公孫敖也因此顯貴。 衛青後又被任命為太中大夫,俸祿千石,掌管朝政議論。 公元前138年到前129年近十年間,衛青作為建章監和侍中,跟隨皇帝左右,和他一起聽聞朝政,後又成為太中大夫,足見其才乾深得武帝信任,為後來七征匈奴,甚至任大司馬大將軍為內朝參決政事、秉掌樞機打下良好基礎。 元光六年,匈奴興兵南下直指河北省懷來縣。 漢武帝任命衛青為車騎將軍,率領一萬騎兵,迎擊匈奴。 漢武帝分派四路出擊。車騎將軍衛青出上穀,騎將軍公孫敖從山西大同、河北蔚縣一帶,輕車將軍公孫賀從內蒙古托克托東北,驍騎將軍李廣從雁門出兵。 四路將領各率一萬騎兵。 衛青首征,果敢冷靜,深入險境,直搗匈奴祭天聖地龍城,首虜700人,取得勝利。 另外三路,兩路失敗,一路無功而還。 漢武帝看到隻有衛青勝利凱旋,封衛青為關內侯。 龍城之戰是自漢初以來對戰匈奴的首次勝利,為以後漢朝的進一步反擊打下了良好的人心基礎。 元朔元年秋,衛青為車騎將軍出雁門,領三萬騎兵,長驅而進斬首虜數千人。 元朔二年,匈奴大舉入侵上穀、漁陽,先攻破遼西,殺死遼西太守,又打敗漁陽守將韓安國,劫掠百姓兩千多人。 武帝派李息從代郡出擊,衛青率大軍進攻匈奴盤踞的黃河河套地區,采用“迂回側擊“的戰術,西繞到匈奴軍的後方,迅速攻占內蒙古杭錦後旗,切斷了駐守河南地的匈奴白羊王、樓煩王同單於王庭的聯係。 而後,衛青又率精騎,飛兵南下,進到隴縣西,形成了對白羊王、樓煩王的包圍。 漢軍活捉敵兵數千人,奪取牲畜數百萬之多,控製了河套地區。 因這一帶水草肥美,形勢險要,武帝在此修築朔方城,設朔方郡、五原郡,從內地遷徙十萬人到那裡定居,還修復了秦時蒙恬所築的邊塞和沿河的防禦工事。 解除了匈奴騎兵對長安的直接威脅,也建立起了進一步反擊匈奴的前方基地。 此仗漢軍全甲兵而還,衛青立有大功,被封為長平侯,食邑3800戶。蘇建、張次公以校尉從衛將軍有功,封平陵侯、岸頭侯。 元朔三年夏,數萬騎兵攻代郡,殺太守共友,擄掠千餘人。同年秋季入雁門,殺掠千餘人。元朔四年匈奴又使各三萬騎攻入代郡、定襄、上郡。 元朔五年春,朝廷命令車騎將軍衛青率領三萬騎兵,從高闕出兵;命令衛尉蘇建做遊擊將軍,左內史李沮當強弩將軍,太仆公孫賀當騎將軍,代國之相李蔡當輕車將軍,他們都隸屬車騎將軍衛青,一同從朔方出兵;朝廷又命令大行李息、岸頭侯張次公為將軍,從右北平出兵。 他們全都去攻打匈奴。匈奴右賢王正對著衛青等人的大兵,以為漢朝軍隊不能到達這裡,便喝起酒來。 晚上,漢軍來到,包圍了右賢王;右賢王大驚,連夜逃跑,獨自同他的一個愛妾和幾百個精壯的騎兵,急馳突圍,向北而去。 輕騎校尉郭成等追趕了幾百裡,沒有追上。 漢軍俘虜右賢王的小王十餘人,男女1.5萬餘人,牲畜達千百萬頭。 漢武帝接到戰報,派特使捧著印信,到軍中拜衛青為大將軍,加封食邑6000戶(漢書8700戶),所有將領歸他指揮。 衛青的三個兒子被漢武帝封為列侯。長子衛伉為宜春侯,次子衛不疑為陰安侯,幼子衛登為發乾侯,均食邑1300戶。 漢武帝隨後又封賞了隨從衛青作戰的公孫敖、韓說、公孫賀、李蔡、李朔、趙不虞、公孫戎奴、李沮、李息、豆如意等。 元朔六年春、夏,衛青為大將軍兩次領十萬騎兵出擊匈奴。 殲滅匈奴軍過萬。 二月,以公孫敖為中將軍,公孫賀為左將軍,趙信為前將軍,蘇建為右將軍,李廣為後將軍,李沮為強弩將軍,分領六路大軍,統歸大將軍衛青指揮,浩浩蕩蕩,從定襄出發,北進數百裡。 戰後全軍返回定襄休整,一個月後再次出塞,斬獲匈奴軍一萬多人。 張騫隨從大將軍出征,獲封張騫為博望侯。 衛青的外甥霍去病此戰獨自領八百騎出擊,俘虜匈奴單於的叔父和國相,斬單於的祖父等2028人,封冠軍侯。 元狩四年春,漢武帝以十四萬匹戰馬及五十萬步卒作為後勤補給兵團,授與衛青與霍去病各率領五萬騎兵,步兵和運輸物資的軍隊十萬餘,兵分兩路,跨漠長征出擊匈奴。 漢軍原計劃由霍去病先選精兵攻擊單於主力,衛青打擊左賢王。後從俘獲的匈奴兵口中得知伊稚斜單於在東方,兩軍對調出塞線路,霍去病東出代郡,衛青西出定襄。 而衛青大軍出塞一千多裡,卻與匈奴單於主力遭遇。 衛青命前將軍李廣和右將軍趙食其兩軍合並,從右翼進行包抄。自率左將軍公孫賀、後將軍曹襄從正麵對抗單於主力。 衛青下令讓武剛車排成環形營壘,又命五千騎兵縱馬奔馳,抵擋匈奴。 匈奴也有大約一萬騎兵奔馳而來。 恰巧太陽將落,刮起大風,沙石打在人們的臉上,兩軍都無法看見對方,漢軍又命左右兩翼急馳向前,包抄單於。 單於看到漢朝軍隊很多,而且戰士和戰馬還很強大,若是交戰,對匈奴不利。 因此,在傍晚時單於就乘著六頭騾子拉的車子,同大約幾百名壯健的騎兵,徑直沖開漢軍包圍圈,向西北奔馳而去。 這時,天已黃昏,漢朝軍隊和匈奴人相互扭打,殺傷人數大致相同。 漢軍左校尉捕到匈奴俘虜,說單於在天未黑時已離去,於是漢軍派出輕騎兵連夜追擊,大將軍的軍隊也跟隨其後。 匈奴的兵士四散奔逃。 直到天快亮時,漢軍已行走二百餘裡,未追到單於,俘獲和斬殺敵兵一萬九千餘人,到達了窴顏山趙信城,獲得匈奴積存的糧食以供軍隊食用。 漢軍留住一日而回,把城中剩餘的糧食全部燒掉才歸來。 大軍回營時才遇到迷路失期未來支援的李廣趙食其部。 漠北之戰擊潰了匈奴在漠南的主力,逐漸向西北遷徙,十幾年內再無南下之力。 而漢軍損失也很大,出征的14萬馬匹僅三萬餘匹返回。 漢軍士兵、馬匹損失十幾萬,兵器甲仗等物水陸運輸的費用還都不計算在內,於是傾盡庫藏錢和賦稅收入仍不足以供給戰士的費用。漢武帝設置武功爵,以籌集軍費。 漢武帝為表彰衛青、霍去病的戰功,特加封他們為大司馬,得以管理日常的軍事行政事務,以代太尉之職。 當年,18歲的劉徹在平陽侯府做客,此時衛青的三個姐姐,均未出嫁。 漢朝法定女子過15歲不婚者,三十歲之前,分五等交稅,每升一等加征一算,到三十歲加到五算,即一年要交六百錢。 雖然平陽侯家的奴仆能免稅,但奴婢作為王侯家的財產,隻能奴婢內部婚育,不外婚本身就是在增加主人的財富。 雖然平陽侯家的奴仆能免稅,但奴婢作為王侯家的財產,婚育本身就是在增加主人的財富。 即便三女都超過婚齡,也不應過大,三姐子夫更可能在14-16歲之間;而衛青是衛媼在丈夫死後和鄭季私通所生,至少比衛子夫小1-2歲。 西漢武帝時,設置內朝,衛青作為皇帝親隨擔任侍中等內朝加官和太中大夫,參與朝政的參議聽聞,掌管議論。 前124年漢武帝設常置大將軍,節製所有將領,成為皇帝之下的最高軍政首腦,位在丞相之上,大將軍內秉國政,外則仗鉞專征,其權遠出丞相之右。 衛青敬重人才,早年衛青多次向漢武帝推薦過主父偃,衛青在河東買馬時發掘並推薦了日後的酷吏鹹宣(《漢書》)。 隨著衛青地位的日益尊重,漢武帝希望群臣見大將軍行跪拜之禮,汲黯卻依然行揖禮,衛青不但不生氣,反而更加尊重汲黯,經常向他請教國家和朝中的疑難之事,看待他勝過平素所結交的很多人。 掃蕩漠南時,蘇建部3000騎兵意外遭遇了大單於上萬主力,前將軍趙信又臨陣倒戈,苦戰一天蘇建隻身逃回。 對於是否殺蘇建以立大將軍威的問題。軍部兩方有了分歧。 有人說兵法講'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蘇建以少敵多,苦戰到全軍覆沒也沒有二心,不該被殺;周霸則說大將軍就任以來,還未殺過裨將,殺蘇建'立威'正是時候。 衛青立刻否決了周霸的話,表示以天子殊寵為大將軍,不患無威,雖有權力,但不敢擅專,還是把這事交給天子定奪。 於是用囚車押回蘇建,漢武帝放了蘇建贖為庶人。 可見衛青身為大將軍,的確是不患無威。 再者,蘇建是衛青老部下,以校尉從衛青封侯。 又參與建朔方。 漠南遭遇意外,仍奮戰一天不降,可見忠勇,後來,蘇建的兒子蘇武在塞外被扣留19年,仍然不變節歸漢。 若衛青真為所謂'立威'殺這樣的將軍,才令人齒寒了。 漢代有以錢孰命的法律,衛青當場不殺,就相當於饒了蘇建,之前李廣、公孫敖、之後趙破奴等遭遇全軍覆沒逃回後,也都是用錢贖了命。 漠南之戰後,大將軍被賜千金,有個叫寧乘的人,對他說:“大將軍之所以能顯貴全是因為衛皇後,漢武帝現在很寵愛王夫人,她如今剛剛受寵所以家裡尚未富貴,大將軍可以把皇帝所賜的千金都送給她示好”。 此話明顯謬誤,衛霍皆以自身能力和切實的軍功封侯。早年衛青被館陶公主綁架獲救後就已'賞賜數日累千金';而王夫人那時已封了夫人,家裡還'未富貴'。 衛青並未按寧乘所說把千金都送去,折半把五百金送給了王夫人。 此事可以排除討好寵妃的可能性,第一,衛青折半送金,當時已為萬戶侯和秩祿最高的大將軍並不缺錢,反而常把太後所賜的金子全都分給部下;第二,衛青作為皇後和太子倚靠的外家並不是拉攏寵妃的好選擇。 漢武帝知道後,詢問了衛青,把寧乘升為東海都尉調出了長安。 衛青雖然戰功顯赫,地位尊寵,但從不養士人門客,蘇建曾經勸告衛青養士以得到好名聲,衛青認為養士會讓天子忌諱,以前竇嬰和田蚡厚待賓客就常讓劉徹切齒,作為臣子隻需要奉法遵職就可以了,何必去養士呢? 而驃騎將軍霍去病也跟舅舅衛青抱有同一種看法。 衛青和霍去病關係親厚,漠北大戰時,李廣因喪失了立功封侯的最後機會,以及迷路的過失將會受到的軍事審問自盡。 一年後,繼承其父郎中令的李敢怨恨衛青,擊傷了大將軍。 衛青沒有追究這件事,霍去病知道後,沒多久就射殺了李敢為親復仇。 霍去病在去世前和公孫賀等人請立三子封王,以維護太子劉據的地位,也可以看出他和衛青的政治立場的一致。 衛青、霍去病都因軍功封侯,為國做出重大貢獻。所以即使衛皇後失寵,二人在朝廷的地位也絲毫未受影響。 淮南王劉安打算謀反時,問謀士伍被:崤山之東若有兵戰,朝廷必派大將軍衛青統兵鎮壓,您認為大將軍是怎樣的人?(《史記》) 伍被說:“我的好友黃義,曾跟隨大將軍攻打匈奴,歸來告訴我說:'大將軍對待士大夫有禮貌,對將士有恩德,眾人都樂意為他效勞。大將軍騎馬上下山岡疾駛如飛,才能出眾過人'。我認為他能力很高,又屢次率兵征戰通曉軍事,不易對抗。” 謁者曹梁出使長安歸來,也說大將軍號令嚴明,對敵作戰勇敢,常身先士卒。 安營紮寨,井未鑿通時,士兵都喝上了水,他才肯喝。 軍隊出征歸來,士兵渡河已畢,他才過河。 皇太後賞給的錢財絲帛,他都轉賜手下的軍官。即使古代名將也無人比得過。 後來淮南王做謀反的準備,派人假裝獲罪後逃出淮南國而西入長安,給大將軍和丞相供事,意欲一旦發兵起事,就讓他們先刺殺大將軍衛青,再說服丞相公孫弘,之後便如同揭去一塊蓋布那麼輕而易舉了。 衛青才乾絕人,對士大夫們有禮,對將士們有恩,戰場上也能與之同甘共苦,即使常有人評價衛青過於'和柔',但作為七戰七捷,自立漢以來始破匈奴的將軍,亦或出入禁中掌議論的侍中、太中大夫和參決政事、秉掌樞機的內朝大司馬大將軍,都需過人的能力和魄力。 對外辱強敵有力回擊;而對待同仁,則謙和仁讓,氣度寬廣。 太子和皇後日漸寵衰後常常擔憂,漢武帝主動找到衛青表示太子溫厚好靜能安天下,是最合適的守城賢主,並讓衛青轉告。 衛青在世的時候,從無人敢構陷衛太子,直到他去世之後,很多臣下認為太子失去了外家的支持,企圖陷害太子的才逐漸多了起來。 武帝後期許多為禍之人,如李廣利、巫蠱之禍時的江充等也均是在衛青去世幾年或十幾年之後,才開始擔任職務(《資治通鑒》)。 霍去病,漢族,山西臨汾西南人,西漢名將、傑出的軍事家、愛國將領、民族英雄,官至大司馬驃騎將軍,封冠軍侯。 霍去病是名將衛青的外甥,善騎射,用兵靈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斷,善於長途奔襲、快速突襲和大迂回、大穿插作戰。 十七歲初次征戰即率領800驍騎深入敵境數百裡,把匈奴兵殺得四散逃竄。 在兩次河西之戰中,霍去病大破匈奴,俘獲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連山。 在漠北之戰中,霍去病封狼居胥,大捷而歸。 元狩六年,霍去病因病去世,年僅23歲。武帝很悲傷,調遣邊境五郡的鐵甲軍,從長安到茂陵排列成陣,給霍去病修的墳墓外形像祁連山的樣子,把勇武與擴地兩個原則加以合並,追謚為景桓侯。 霍去病是西漢著名抗匈將領,是一位少年將軍。霍去病出生在一個傳奇性的家庭。 他是平陽公主府的女奴衛少兒與平陽縣小吏霍仲孺的兒子,這位小吏不敢承認自己跟公主的女奴私通,於是霍去病隻能以私生子的身份降世。 元朔六年,十七歲的霍去病被漢武帝任命為驃姚校尉,隨衛青擊匈奴於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與輕勇騎八百直棄大軍數百裡赴利,斬捕首虜過當,“過當“一般被理解為斬殺敵人數目超過己方損失的數目。 斬獲敵人2028人,其中包括相國、當戶的官員,同時也斬殺了單於的祖父輩籍若侯產,並且俘虜了單於的叔父羅姑比,勇冠全軍,以一千六百戶受封冠軍侯。 元狩二年,漢武帝任命十九歲的霍去病為驃騎將軍。 於春、夏兩次率兵出擊占據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地區渾邪王、休屠王部,殲敵4萬餘人。俘虜匈奴王5人及王母、單於閼氏、王子、相國、將軍等120多人,同年秋,奉命迎接率眾降漢的匈奴渾邪王,在部分降眾變亂的緊急關頭,率部馳入匈奴軍中,斬殺變亂者,穩定了局勢,渾邪王得以率4萬餘眾歸漢。 從此,漢朝控製了河西地區,為打通了西域道路奠定基礎。 元狩四年春,漢武帝命衛青、霍去病(時年22歲)各率騎兵5萬,步兵轉折踵軍數十萬,分別出定襄和代郡,深入漠北,尋殲匈奴主力。 霍去病率軍北進兩千多裡,越過離侯山,渡過弓閭河,與匈奴左賢王部接戰,殲敵70400人,俘虜匈奴屯頭王、韓王等3人及將軍、相國、當戶、都尉等83人,乘勝追殺至蒙古境內狼居胥山,在狼居胥山舉行了祭天封禮,在蒙古肯特山以北姑衍山舉行了祭地禪禮,兵鋒一直逼至貝加爾湖。 經此一戰,匈奴被漢軍在漠南蕩滌,匈奴單於逃到漠北,匈奴遠遁,而漠南無王庭。 他和衛青發起的對匈奴的進攻性戰爭,改變了漢朝長此在對匈奴戰爭中的守勢狀態,一舉打敗匈奴。 從而長久地保障了西漢北方長城一帶,也就是在漠南地區的邊境安全,此戰為漢朝進擊匈奴最遠的一次。 元狩四年,漢武帝設置大司馬位,大將軍衛青、驃騎將軍霍去病皆加官為大司馬。 同時下令,驃騎將軍秩祿與大將軍相同。 漢武帝於建元二年罷太尉之位,直到設置大司馬位,以代替太尉之職,衛青和霍去病因為有了大司馬這一加官稱號,得以名正言順地管理日常的軍事行政事務。 漢武帝對霍去病的死非常悲傷。 他調來鐵甲軍,列成陣沿長安一直排到茂陵東的霍去病墓。他還下令將霍去病的墳墓修成祁連山的模樣,彰顯他力克匈奴的奇功。 武帝時期,是中國軍製史上由車騎並用向以騎兵為作戰主體這一重大轉折得以完成的重要階段。 大規模使用騎兵集團,快速機動,長途奔襲,是漢軍前期戰勝匈奴的主要原因之一。 漢代騎兵的發展大致可以漢武帝為界劃分階段,此前是騎兵與車兵並重,此後則由騎兵完全取代車兵,進而成為漢代軍隊的主力兵種。 是突襲作戰戰術的運用。霍去病的作戰方略可以說是對漢軍戰術觀念的革新。 他的作戰可謂是迂回縱深,穿插包圍,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迂回穿插,對匈奴實行合圍,從最薄弱的環節入手對其實行毀滅性打擊。 在漠北之戰中,霍部帶著的傾一國之力準備的物資舍棄不用,反常地取食於敵(僅此一次,回去之後一年多就病死了),就是在漠北想辦法補充軍需物資。 客觀上最大程度的打擊了匈奴的生產能力。 同時也可以解決漢朝國力不足以支持對匈奴作戰的問題。霍去病任用匈奴裔武人。包括取食於敵,千裡奇襲都可能與這些匈奴裔武人有關。 霍去病與舅舅衛青的關係親厚,兩人雖然戰功顯赫,但從不結黨,更不養門客,蘇建曾經勸告衛青養士以得到好名聲,衛青認為養士會讓天子忌諱,而且作為臣子隻需要奉法遵職就可以了,何必為求得好名聲去養士呢? 而霍去病也跟衛青抱有同一種看法。從霍去病請立三子封王的上疏也可以看出與衛青維護太子劉據的一致立場。 元狩六年,霍去病上疏請武帝封皇子劉閎、劉旦、劉胥三人為諸侯王,諸侯王必須去封地居住,而不能留在長安。 大司馬臣霍去病冒死再拜上疏漢武帝:“承蒙陛下錯愛,使我霍去病能在軍中供職。 本應專心思考邊防事務,即使戰死荒野也無法報答陛下,居然敢考慮他事來打擾陛下。 我這樣做,實在是因為看到陛下為天下事憂勞,因哀憐百姓忘了自己,減少了食膳音樂,裁減了郎員。 皇子們賴天保佑,長大成人,已能行趨拜之禮,但至今未封號位設師傅官,陛下謙恭禮讓,不憐憫骨肉之情,群臣私下都希望早日予以封號,但不敢越職進奏。 我不勝犬馬之心,冒死建言,希望陛下命有司,趁盛夏吉日早定皇子之位。 希望陛下鑒察。霍去病冒死再拜進奏皇帝陛下。 三月乙亥日,禦史臣霍光兼尚書令上奏未央宮。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漢武帝下詔道:“下交禦史辦理。” 霍去病生為奴子,長於綺羅,卻從來不曾沉溺於富貴豪華,他將國家安危和建功立業放在一切之前。 漢武帝曾經為霍去病修建過一座豪華的府邸,霍去病卻斷然拒絕,說:“匈奴未滅,何以家為?” 霍去病是霍仲孺的私生子。 其父未曾盡過一天當父親的責任,但霍去病長大後,知道了父親的事,有次任驃騎將軍出征時順道到了山西臨汾,霍去病便命下屬將霍仲孺請到休息的旅舍,跪拜道:“去病早先不知道自己是大人的兒子。” 霍仲孺愧不敢應,匍匐叩頭說:“老臣得托將軍,此天力也。” 隨後,霍去病為霍仲孺置辦田宅奴婢,並在領軍歸來後將同父異母的弟弟霍光帶到長安栽培成材。 漠北大戰時,李敢曾隨霍去病出戰匈奴。元狩五年,李敢因其父李廣之死,怨恨大將軍衛青,打傷大將軍衛青。 衛青隱藏了這件事,但沒過多久,霍去病為衛青親外甥,在甘泉宮的射獵中射殺了李敢。 有說是在漠北之戰中匈奴人將病死的牛羊等牲口埋在水源中祭祀詛咒漢軍,因此水源區產生了細菌。 而霍去病在此處飲食了帶有病菌的水,長期勞累身體免疫係統最終沒有抵抗過去。 後來蒙古軍隊西征時亦用過此戰法。 兩千年前的醫療水平有限,數次領兵出征的勞累,長時間處於艱苦的環境,也足以對霍去病的身體造成不可治愈的傷病,漠北之戰一年多後霍去病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