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帝剛登基時,派人修造了一座淋池,方圓千步。 池中栽植分枝荷,號為“低光荷”,池中又有“倒生菱”,池底的泥呈紫色,稱為“紫泥菱”。 昭帝非常喜歡淋池,常乘文梓之舟,通宵達旦地在這裡遊玩,並讓宮女唱歌。 到了年底,很多大臣上表諫阻昭帝不要耽於享樂,昭帝接受了群臣規勸,不再貪戀享受。 亭臺樓榭、鸞舟荷芰也隨著時間推移以至朽爛湮滅。 始元元年,昭帝八歲,有一隻天鵝,飛入建章宮內的太液池中,群臣都認為是瑞兆,便趁機為昭帝上壽。 昭帝非常高興,就賞賜諸侯、列侯和各宗室成員。 霍光掌握朝政大權後,昭帝在私生活上也受到了很大限製。 昭帝十二歲時,納年僅六歲的上官氏為皇後。不久發生輔臣爭取,上官父子被誅,皇後因為年幼且是霍光外孫女未被廢黜,但經此一變,漢昭帝對皇後越發冷落。 其後,霍光為了讓上官皇後獲得專寵,增加懷孕幾率,不許後宮妃嬪進禦;並命令宮女穿有前後襠、係帶很多的一種內褲,不方便解開,以防範昭帝跟宮女偶生曖昧。 但直到劉弗陵因病去世,上官皇後也未能生育子嗣。 漢宣帝劉詢,本名劉病已,他是漢武帝劉徹曾孫,衛太子劉據之孫,史皇孫劉進之子。 漢武帝晚年時,發生巫蠱之禍,太子劉據被滅族,幾個月大的皇曾孫劉病已被獄吏丙吉保護,得以幸免不死。 其後劉病已得到漢武帝的赦免,被供養在掖庭。 掖庭令張賀,本來是衛太子的家臣,衛太子兵敗自殺後,張賀受到牽連,被處以宮刑,做了掖庭令。 張賀念著往日衛太子的恩情,盡心侍奉劉病已。 劉病已成年後,張賀想將孫女嫁給他,但因為弟弟張安世的反對,隻好作罷。 張賀聽說暴室嗇夫許廣漢有一個女兒許平君,便勸說許廣漢將女兒嫁給劉病已,得到了許廣漢的應允。 許平君嫁給劉病已,一年後生下了一個兒子,就是漢元帝。 當初,漢武帝遺詔讓霍光、上官桀、金日磾、桑弘羊輔助幼子劉弗陵,由霍光攝政。 劉弗陵駕鶴西去之後,霍光立漢武帝的孫子昌邑王劉賀為皇帝。 劉賀荒淫無道,不到一個月便被霍光廢掉。 於是,霍光在丙吉的建議下,立劉病已為皇帝,霍光依舊攝政。 漢宣帝繼位,封結發妻子許平君為婕妤。 當時,霍光有小女兒霍成君,是皇太後的小姨媽。眾臣商議更立皇後,支持霍成君為皇後。 於是漢宣帝下詔找尋自己在民間時喜歡的舊劍,眾臣心領神會,一起上奏請求許婕妤為皇後。 霍光的妻子霍顯想小女兒得到尊貴,卻沒有機會。 許皇後臨產時得了病,女醫淳於衍曾經入宮侍奉許皇後,又與霍光一家關係密切。 淳於衍的丈夫是掖庭的守衛,想調任升遷,於是讓淳於衍去向霍顯求個安池監的職位。 霍顯因此有了主意,她屏退旁人,對淳於衍說:“你求我幫你辦事,我也有事想讓你幫我,可以嗎?” 淳於衍:“夫人吩咐的事,我哪裡會推辭!” 霍顯說:大將軍向來喜歡小女霍成君,想讓她尊貴。 婦女分娩,常常九死一生。當今皇後就要分娩,可以借機投毒除掉她,霍成君就會成為皇後了。 如果事情辦成,我願與你同享富貴。 如今大將軍掌管天下,危急時我會保護你。 淳於衍想了很久,說:“我盡力而為。” 於是,淳於衍來到皇後寢宮,將有毒的附子粉摻入藥丸中,讓皇後服下。 過了一會兒,許皇後說:“我頭很痛,難道藥裡有毒?” 淳於衍說:“沒有。” 許皇後越來越煩悶不安,最終死了。 後來人有上書控告給許皇後治病的太醫,漢宣帝將他們全關進監獄審訊治罪。 霍顯擔心事情敗露,於是將事情經過告訴了霍光,並說:“既然已經做錯了,就別讓獄吏審問淳於衍了!” 霍光驚呆了,久久不能說出一句話。 之後,霍光上奏,停止追查此事。 霍顯勸霍光將小女兒霍成君送入宮中,果然霍成君做了皇後。 當初許皇後出生卑微,生活很節儉,每隔5天去向皇太後請安,親自捧著食物獻給皇太後,盡孫媳婦的孝道。 霍皇後也想效仿許皇後,但她卻是皇太後的小姨媽。 所以,皇太後見了長輩霍皇後,反而恭敬有禮,不敢大意。霍皇後出生高貴,生活奢侈,與許皇後截然相反。 霍皇後得到漢宣帝的獨寵,她當皇後三年後,霍光逝世。又過了一年,漢宣帝立許皇後生的兒子為太子,霍顯因此憤怒地吃不下飯,口吐鮮血,於是教霍皇後毒殺太子。 皇後召太子來,賞賜食物,保姆為太子嘗吃,霍皇後因此沒有機會毒殺太子。 後來霍顯毒殺許皇後的事情逐漸泄露,霍顯與家人密謀造反,陰謀敗露,叛黨全被誅殺。 霍皇後想毒殺太子的事情也敗露,被打入冷宮。後來,霍成君自殺。 出身南陽郡吏杜周,杜延年的父親,甚有能名。受命查辦沿邊郡縣因匈奴侵擾而損失的人畜、甲兵、倉廩問題。 他在查辦過程中,嚴格追究造成損失的責任。 執法嚴峻,奏事稱旨,得到漢武帝的賞識,加以重用。 漢武帝時代,以執法嚴刻著稱的,除張湯外,還有杜周、趙禹、王溫舒、義縱、減宣等人,其中杜周尤為突出。 根據《前漢書》記載,杜周出生於南陽郡杜衍縣,本來是南陽太守手下的一名辦事,通過巴結上司得利,受推薦給張湯,升為廷尉史。 他辦事專門看上司的意思。上司中意的人他就故意減輕罪狀,上司厭惡的人他就加以打擊。 在他任廷尉職期間被關入監獄的人數大增,被關監獄的時間也延長。 他的做法還受到武帝賞識,任命他為禦史大夫,上升到三公的地位,家資無數。 他的兩個年紀大的兒子都成為重要地區的郡守,控製黃河兩岸重地,而且和他們的父親一樣殘暴。隻有少子杜延年為人寬厚。 杜周平素沉默寡言,老成持重,外寬柔而內深刻,史稱“內深刺骨“,比起當時以嚴酷著稱的其他一些“酷吏“,執法尤為嚴酷。 當上廷尉之後,“其治大仿張湯而善候伺“,即善於揣摩武帝的旨意,“上所欲擠者,因而陷之;上所欲釋者,久係待問而微見其冤狀“,以便開釋。 有人責備他說:“君為天下決平,不循三尺法,專以人主意指為獄,獄者固如是乎?“ 這是批評杜周辦案,不以法律條文為準繩,而以皇帝的意旨為轉移。 他回答說:“三尺安出哉!前主所是,著為律;後主所是,疏為令,當時為是,何古之法乎!“ 這句話的意思是,所謂法律,就是以皇帝意旨為準。詔獄的增加 武帝後期,用刑益嚴。杜周任廷尉時,秉承武帝旨意,極嚴刻之能事。 每年二千石以上官吏,相當於郡守、九卿以上的官吏,因罪下獄的,前後達一百餘人;加上各郡太守和丞相府、禦史大夫府交付廷尉審訊的案件,每年不下一千餘起。每一起案件所牽連的人數,大的案件達到數百人,小的案件也有數十人。 辦案奔跑的路程,近者數百裡,遠者數千裡。 案件既多,獄吏無法一一地詳細審問,隻得按照所告事實引用法令條文判罪,有不服的,便采取嚴刑拷打、逼取供狀的辦法來定案。 於是,聽說官府要逮捕的人,都嚇得逃亡藏匿。 有的案件拖延十餘年之久尚未結案。 當時告狀的多給別人加上“大逆不道“的罪名,牽連到很多人,廷尉及京師官府所屬的監獄所捕的人多至六七萬人;加上執法官吏任意株連,有時多達十餘萬人。 武帝所任用的官僚,則以其隻是“詆嚴“而碌碌無能,以致“官事寖以耗廢“。 對杜周則少有肯定,譏刺其“從諛“,專以秉承上意邀功,獵取高位。 杜周任廷尉數年,中間因事罷官,後又當上了掌管京師治安的執金吾。 杜周為官大抵仿效張湯,但遠不如張湯廉潔。張湯為廷尉、禦史大夫十餘年,臨終家產“不過五百金“。 杜周初為廷史,隻有一匹裝備不齊的馬,為廷尉、禦史大夫十餘年,“家資累巨萬矣“。 杜周子孫相繼為高官,終西漢之世,簪纓不絕。 杜延年,西漢時期大臣,禦史大夫杜周的兒子,麒麟閣十一功臣之一。 杜延年為人寬厚,精通法律。憑借門蔭入仕,候補軍司空丞。 始元四年,擔任校尉,平定益州蠻夷叛亂,遷諫大夫。論議持平,使朝廷和諧。 向大將軍霍光提出治國良策,議論廢除酒和鹽鐵專賣,遷太仆卿。支持漢宣帝繼位,告發左將軍上官桀謀反,冊封建平侯。 歷任給事中、西河太守、禦史大夫等。善於處理政務,長期主管朝政,深得漢宣帝信任。 杜延年的父親杜周,官至禦史大夫,位列三公。 杜延年的兩個哥哥一為河內郡守,一為河南郡守,家財累計上億,辦案都很酷暴。 杜延年為人寬厚,通曉法律。 後元二年,漢昭帝即位後,大將軍霍光執政,因為杜延年是三公之子,有作官的才能,舉薦他擔任補軍司空。 始元四年,益州蠻夷造反,杜延年以校尉的身份率領南陽士卒進擊益州叛軍。回軍後,擔任諫大夫。 左將軍上官桀父子和鄂邑長公主、燕剌王劉旦謀亂,代理稻田使者燕倉知道其謀,報告給大司農楊敞。 楊敞惶懼,稱病移居,報告給杜延年。 杜延年報告漢昭帝,上官桀等被誅殺,杜延年因功受封建平侯。 杜延年原是大將軍霍光屬吏,首先告發大奸,有忠節之名,因此升任太仆、右曹、給事中。 霍光持刑罰嚴,杜延年輔之以寬。 辦理燕王案件時,禦史大夫桑弘羊之子桑遷逃跑,曾留宿於父親舊下屬侯史吳家中。 桑遷被捕後處死。適逢大赦,侯史吳出監獄,廷尉王平與少府徐仁審理反叛案件中,都認為桑遷因父謀反受牽連,而侯史吳隻是留宿桑遷不是藏匿反叛者,而是藏匿隨從,即以赦令免侯史吳罪。 後由侍禦史查驗,以桑遷通經術,知父謀反而不諫爭,與反者無異;侯史吳原為三百石吏,首匿桑遷,不應與庶人匿隨從者相等,侯史吳不得赦免。 奏請覆審,舉劾廷尉、少府放縱反者。 少府徐仁是丞相車千秋女婿,因此千秋多次為侯史吳解說。 恐怕霍光不聽,車千秋即召中二千石、博士會集公車門,議論侯史吳當如何處理。 議者都知霍光意旨,皆堅持侯史吳為違法。 次日,車千秋上報眾議,霍光於是以車千秋擅召中二千石以下開會議事,朝廷內外異議,於是將廷尉王平、少府徐仁下獄。 朝廷皆恐車千秋受牽連。 杜延年便上奏與霍光爭辯,認為“官吏放縱罪人,有常法為據,今改為誣指侯史吳為大逆不道,恐怕過於嚴重。 丞相車千秋一向無所守持,而對下吏常說好話,一向行為即是如此。 至於說擅召中二千石,無甚根據。 杜延年愚鈍,認為丞相居位已久,又曾在先帝時任職,非有大變故,不可拋棄。 近來百姓多言治獄深苛,獄吏嚴厲兇狠,今丞相所議又是獄事,如果這事也連及丞相,恐不合眾心。 群下嘩然,庶人私相議論,流言四起,杜延年擔心將軍會因此事喪失名譽於天下!“ 霍光以廷尉、少府弄法輕重,皆判處棄市死刑,而不連及車千秋,無所貶黜。 杜延年論議持平,使朝廷和諧,都是這樣。 杜延年看到國家是繼漢武帝奢侈用兵之後,杜延年幾次對大將軍霍光說:“連年不豐收,流民未盡返鄉,應行漢文帝時政,昭示儉約寬和,順天心,悅民意,年歲當有豐收相報應。“ 霍光采納其言,舉為賢良,議論廢除專賣酒、鹽鐵,皆從杜延年發起。 吏民上書言事,有異議,立即交杜延年平衡處理復奏。 建議可以由官府實行的,推薦到縣令,有的由丞相、禦史任用,滿一年再報告任職情況,言事者有奸妄者抵罪,常常是由兩府及廷尉分別處理。 漢昭帝末年,臥病,征召天下名醫,杜延年主管方藥。 元平元年,漢昭帝去世,昌邑王劉賀即位,劉賀在位二十七天被霍光所廢,霍光、車騎將軍張安世與大臣議立帝事。 當時漢宣帝劉詢撫養在掖庭,號皇曾孫,與杜延年中子杜佗相友善,杜延年知劉詢德美,勸霍光、張安世立他為帝。 漢宣帝即位,褒賞大臣,杜延年以定策安宗廟,增戶二千三百,與始封食邑共四千三百戶。 下詔有司論功封賞,大司馬、大將軍霍光功德超過太尉絳侯周勃,車騎將軍張安世、丞相楊敞功比丞相陳平,前將軍韓增、禦史大夫蔡誼功比穎陰侯灌嬰,太仆杜延年功比朱虛侯劉章,後將軍趙充國、大司農田延年、少府史樂成功比典客劉揭,皆封侯益土。 杜延年為人安和,善於處理各項政務,長期主管朝政,漢宣帝很信任他,出即陪奉車駕,入為給事中,居九卿位十餘年,賞賜饋贈,家資數千萬。 霍光死後,其子霍禹與宗族謀反被誅殺。 漢宣帝以杜延年是霍氏舊人,想要免退,而丞相魏相奏杜延年向來尊貴受信任,所任官吏多不法。 遣吏立案審查,隻是查出苑馬多死,官奴婢缺乏衣食,杜延年受到牽連犯法免官,削戶二千。 數月後,受召任北地太守。 杜延年以原九卿任作邊地官吏,治郡政績不明顯,漢宣帝用璽書責備杜延年。 杜延年便選良吏,捕擊豪強,郡中清靜。 一年多後,漢宣帝派謁者賜杜延年璽書,黃金二十斤,改任西河太守,治績有名聲。 五鳳年間,調進朝廷任禦史大夫。 他住在原父親的官府中,不敢使用父親所用席位,坐臥都另換地方。 這時四夷和睦,海內平安,他任職三年,因老病辭職。 漢宣帝優待他,派光祿大夫持節賜給他黃金百斤、酒、醫藥。 杜延年病重,漢宣帝賜給他安車駟馬,免官就第。 數月後,杜延年去世,謚號敬侯,其子杜緩繼侯爵。 張安世少年時,靠父親張湯的地位出任郎官。 因為擅長書法而供職尚書臺,張安世記憶力出眾,皇上認為他的才能不同一般,提拔他做了尚書令,調任光祿大夫。 後元二年,漢昭帝即位,大將軍霍光執政,由於張安世忠厚,霍光十分器重他。正值左將軍上官桀父子及禦史大夫桑弘羊與燕王、蓋主謀反被殺,霍光由於朝中無舊臣,奏請任命張安世為右將軍、光祿勛,輔助自己。 張安世在任13年間,國家平安無事,任用賢士。天子下詔書誇獎張安世的功績,封張安世為富平侯。 元平元年,漢昭帝駕崩,其侄子昌邑王劉賀被大司馬霍光擁立為帝。 劉賀在即位的21天內,做了1127件荒唐事,於是被廢。 當時出任光祿大夫的邴吉,向霍光推薦劉病已。於是,霍光迎立時年19歲的劉病己為皇帝,史稱漢宣帝。 漢宣帝初立,褒獎大臣,加封張安世一萬零六百戶,他的三個兒子張千秋、張延壽、張彭祖,都做了中郎將、侍中。 地節二年,大將軍霍光去世後數月,禦史大夫魏相密封奏書,推舉張安世出任大將軍一職,其子張延壽穩重厚道,出任光祿勛,兼領宿衛職務。 漢宣帝想用張安世父子。張安世聽說這事情,再三堅辭去大將軍一職。 漢宣帝不答應。 幾天後,加拜為大司馬、車騎將軍,兼領尚書事。 幾個月後,罷除車騎將軍的屯兵,改為衛將軍,領兩宮衛尉,城門、北軍兵隸屬張安世管轄。 當時霍光之子霍禹為右將軍,皇上改任霍禹為大司馬,撤去右將軍的屯兵,用官號虛尊嘉賞,事實是剝奪霍禹的兵權。 一年多後,霍禹謀反,禍及宗族,張安世一向小心畏忌,十分擔憂,他的孫女張敬是霍氏外親族的妻子,應當連坐被誅,張安世的臉色瘦弱憔悴。 皇上看了很奇怪也憐惜,便問了左右侍從,於是赦免了張敬,以寬慰張安世。 張安世看到父子尊貴顯耀,心懷不安,替子張延壽請求外出補官,皇上任為北地太守。 一年多後,皇上可憐安世年老,又召張延壽為左曹太仆。 當初,安世兄張賀得寵於衛太子,後來太子起兵失敗,賓客都被殺,張安世為張賀上書求情,張賀被免去死罪處以宮刑。 元康四年春,張安世有病,上疏歸還侯爵,乞求骸骨歸故裡。 漢宣帝希望張安世能好好養病,多輔佐自己幾年。 於是張安世又強起辦事,到秋季去世。 天子贈印綬,送來輕車甲士,謚號敬侯。賜塚地在杜縣束,挖上起塚,建祠堂。子延壽嗣爵位。 昭帝初年,率南陽郡士卒平定益州叛亂;向昭帝報告上官桀圖謀作亂消息;向霍光進言建議廢除鹽鐵、酒的專賣。昭帝去世後,向霍光進言建議立劉詢為帝。宣帝早年,相繼任北地太守、西河太守,都有政績。 昭宣中興,是西漢漢昭帝和漢宣帝時代,此時的西漢自漢武帝對外戰爭結束後,逐漸進入恢復性穩定及發展階段。 漢武帝末年,由於長時期的攻打匈奴以及嚴刑峻法,階級矛盾日益尖銳,農民起義不斷。 在民怨沸騰的情況下,漢武帝下了輪臺罪己詔,宣布:“當今務在禁苛暴,止擅賦,力本農“,表示與民更始,發展生產,與民休息。 漢武帝死後,昭帝、宣帝相繼當政,西漢歷史進入昭宣時期。 昭宣二帝在位期間,勵精圖治,任用賢能,賢相循吏輩出。 注意減輕人民負擔,恢復和發展農業生產。 諸如廢除一些苛法,屢次蠲免田租、算賦,招撫流亡,在發展農業生產方麵繼續霍光的政策,並重視吏治,認為治國之道應以“霸道“、“王道“雜治,反對專任儒術。 為維護法律正常行使,宣帝設置治禦史以審核廷尉量刑輕重;設廷尉平至地方鞠獄,規定郡國呈報獄囚被笞瘐死名數,重視民命之餘又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製。 此外宣帝又召集著名儒生在未央宮講論五經異同。 昭宣二帝還多次下詔賑貸農民,廢除一些苛法,屢次減免田租、口賦等稅收,減輕農民的力役負擔。 恢復和發展農業生產。 推行一係列經濟的措施如招撫流亡、安定民生等,使社會生產重新得到恢復和發展,在發展農業生產方麵繼續霍光的政策。 昭宣時這些政治、經濟措施的實行,使一度國力衰退的西漢王朝又興盛起來。史稱“昭宣中興“或“孝宣中興“。 劉奭即位後,信用宦官,再加上土地兼並盛行,社會危機日深,昭宣中興從此開始衰敗。 漢宣帝劉詢,生於武帝征和二年,原名劉病已。 漢武帝和衛子夫的曾孫,戾太子劉據和史良娣的孫子,史皇孫劉進和妾王翁須的兒子。 當年,巫蠱之禍爆發,家人蒙難,繈褓中的劉詢曾下獄,後被祖母史家收養,直到武帝下詔掖庭養視,上屬籍宗正。 元平元年昌邑王被廢後,霍光等大臣將他從民間迎入宮中,先封為陽武侯,於同年7月繼位,時年十八歲。第二年改年號為“本始“。 劉詢即位之初,委政於霍光。地節二年霍光死後,開始親政。 他大力整頓吏治,強化皇帝權威。 為了打破霍氏左右朝政的局麵,命令群臣奏事,以疏通下情,並規定丞相以下的百官都要奉職奏事,以便考核。 地節四年,又借大司馬霍禹謀反一事廢皇後霍氏,從而徹底清除了霍氏的勢力。 武帝死後,繼位的昭帝年僅八歲,政事皆由大司馬、大將軍霍光決斷,前述鹽鐵會議就是在霍光的授意下,由昭帝下詔決定召開的。 與霍光一起受武帝托孤的上官桀之子上官安娶霍光之女為妻,生有一女。 始元三年,此女年僅五歲,上官桀父子意欲將其送入宮中為昭帝後,被霍光拒絕。 後上官安通過武帝長女蓋公主之男寵丁外人的關係,達到目的,上官安被封為車騎將軍。 霍光由於拒絕了上官桀父子封丁外人為列侯的請求,引起了上官桀父子與蓋公主的怨恨。 桑弘羊也因為自恃在武帝時推行鹽鐵專賣之功,欲為其子弟求官而不得,亦對霍光專權表示不滿。 這些反對霍光的勢力聚集在燕王旦周圍,密謀除掉霍光。燕王旦是武帝之子。 太子劉據因巫蠱之禍死後,劉旦按次序當為太子。 但他繼位心切,反遭武帝厭惡,不但未能立為太子,反被削去封國三縣,使劉旦大失所望。 昭帝繼位後,劉旦更加不滿,曾與中山哀王之子劉長、齊孝王孫劉澤共同謀反,後因事泄失敗。 劉澤等被處死刑,而劉旦因與昭帝至親,特許勿治。 劉旦沒有絲毫悔改之意,暗中加緊網羅反對霍光與昭帝的勢力,不斷與上官桀等人聯絡。 元鳳元年,劉旦上書控告霍光專權自恣,疑有非常,請求入京侍衛,準備與上官桀等人一起,趁機除掉霍光。 他們誣陷霍光的陰謀破產後,便準備以宴請霍光為名,將其刺殺,然後廢昭帝,立劉旦為天子。 事情被揭發後,霍光誅殺上官桀、上官安父子、桑弘羊、丁外人及其宗族。燕王劉旦、蓋公主自殺而死。 歷史上稱這一事件為燕蓋謀反。 燕蓋謀反的失敗標誌霍光已清除了反對派勢力。 此時,金日磾早已死去,而上官桀、桑弘羊又被誅殺,霍光的權力日盛,威震海內,其家族黨親連體,根據於朝廷。 霍光之子霍禹及其兄之孫霍雲皆為中郎將,霍雲之弟霍山為奉車都尉侍中,領胡越兵,霍光的兩個女婿範明友、鄧廣漢為東西宮校尉,其他昆弟、諸婿、外孫皆為奉朝請、諸曹大夫、騎都尉、給事中。 昭帝行冠禮後,仍繼續委任於霍光。 漢武帝一共生有六個兒子,劉旦是第三子,其母李姬還育有廣陵王劉胥。 元狩六年四月,武帝在宗廟冊封劉旦為燕王,都邑薊。 燕國地處西漢北境,緊鄰匈奴,土地貧瘠、民風兇悍,武帝以策文詔諭劉旦,勉勵他鎮守邊陲,成為漢朝的藩籬輔翼。 武帝時期的郡國製度與漢初不同,經過削藩策、七國之亂和推恩令的多重打擊之後,諸侯王對封國已沒有太多的權力;且漢朝皇位傳承遵從嫡長子繼承製,作為第三子的劉旦,並不奢望榮登大寶,因而安心為藩王,將心思集中於各種學問,率性而學,經書、雜說來者不拒,尤好星歷、數術、倡優、射獵。 成年後的燕王“能言善辯,廣有謀略“,喜好招攬遊俠武士。 元封元年,漢武帝次子齊王劉閎去世。 征和二年,發生著名的巫蠱之禍,太子劉據因受人誣陷不能自明,兵敗自殺。 得知長兄死訊後,劉旦以為武帝剩餘諸子中自己年紀最長,按次序排下來,皇太子之位置必然歸屬自己,但武帝一直沒有再立太子之意。 後元元年,武帝年邁病重。劉旦派使者來到長安,向武帝上書,請求宿衛長安,以備不虞。 武帝覽信大怒,立斬來使,緊接著又以燕王“藏匿亡命之徒、違反漢律“的罪名,削掉其封國三個縣邑,以示懲戒。 武帝感嘆“生子應置於齊魯之地,以感化其禮義;放在燕趙之地,果生爭權之心“,遂厭惡劉旦,轉而立最小的兒子劉弗陵為太子。 後元二年二月,漢武帝在巡行途中病逝於五柞宮,太子劉弗陵即位,是為漢昭帝。 新皇帝繼位後賜給各國諸侯王璽書,詔宣先皇喪事及皇位更替。 璽書抵達燕國,劉旦感覺書檢上的璽封比以往要小,不肯哭喪,並對燕國的大臣們說:“這次的璽書規格比以前小,恐怕是長安發生了什麼變故。“ 隨即派遣心腹近臣壽西長、孫縱之、王孺前往長安,借問喪禮為名,秘密探聽朝中消息。 燕國一行人來到長安,見到執金吾郭廣意,問武帝因何病去世、新皇帝是誰、現年幾歲。 郭廣意回答:先皇駕崩,新帝由諸位將軍共同擁立,年約八、九歲,先皇下葬時並未出來吊唁。 王孺等人欲向蓋長公主問明詳情,但公主已奉召住在宮中,不得見麵,隻得返回燕國,將郭廣意言語歸報劉旦。 劉旦聽後,懷疑新帝得位是朝中大臣操縱的結果,復遣中大夫至長安上書,請於各郡國設立武帝宗廟。霍光見書,沒同意劉旦的請求,但賜錢三千萬,增加封邑一萬三千戶。 這個結果讓劉旦大怒:“我本來應當稱帝,還需要別人的什麼賞賜!“ 於是暗地勾結中山哀王之子劉長、齊孝王之孫劉澤等,密謀造反。 劉旦謊稱在武帝時接受了詔令,可以掌管地方行政,修治武備,防禦非常事變的發生,以此作為自己招兵買馬的理由。 隨後劉旦又召集群臣詢問“治國之策“,郎中成軫進言劉旦應主動索取自己應得之位而不是坐享其成,並認為隻要燕王起兵,燕國吏民甚至婦女都會奮臂向前跟隨大王。 劉旦說:從前呂後在位之時,弄虛作假把惠帝之子劉弘立為皇帝,諸侯王們拱手侍奉了八年。 後來呂太後駕崩,大臣們誅滅了呂氏各王,迎立漢孝文帝,天下之人才知道劉弘不是孝惠帝的真兒子。 我身為武帝的長子,反倒沒能立為皇帝,我上書建議為武帝立廟,也不被采納。 現在立的這個皇帝,我懷疑他不是劉家的人。 劉旦隨即與劉澤等人謀劃,聲稱昭帝不是武帝的兒子,而是奸佞之臣所立“偽帝“,天下之人要起來一致討伐。 並派人傳布各郡縣,以動搖百姓視聽。 劉旦製造好輿論後,就招集各地亡命之徒,充當士卒,又收聚民間銅鐵,製造兵器,並不時親自出外閱操;又征調百姓設立圍場,在文安縣進行大規模的打獵,藉此來講習軍隊事宜,專待起事之日的到來。 此時的劉旦,儼然以未來皇帝自居,出入僭用天子儀仗,左右近臣皆稱皇帝侍從。 郎中韓義等人多次諫阻,劉旦大怒,遂誅殺韓義等共十五人。 始元元年八月,劉澤回到齊國都城臨淄,意圖謀殺青州刺史雋不疑,起兵與劉旦響應。 事尚未行,被劉成得知,向雋不疑告發。 雋不疑乘其無備,分遣吏役將劉澤及其黨羽捕拿下獲,奏報朝廷。漢昭帝詔有司追查此事,牽連至燕王,按律當誅。 昭帝念及骨肉恩情,詔令不治燕王之罪,而將劉澤等人正法。 昭帝即位後,加封霍光為大司馬、大將軍,金日磾為車騎將軍,上官桀為左將軍,與丞相田千秋,禦史大夫桑弘羊等一起輔政,並下詔尊鄂邑公主為長公主,入住皇宮,養護昭帝。 始元四年,劉旦的姐姐鄂邑長公主、左將軍上官桀父子與霍光因爭權而產生仇隙,他們知道劉旦怨恨霍光,就暗地裡與燕國結交往來。 劉旦也先後派遣十多批人,攜帶大批金銀珠寶,賄賂蓋長公主,以求他們支持自己奪取帝位。 始元六年,上官桀等人列述霍光過錯,密謀劉旦上書昭帝告發霍光。 劉旦得書後十分高興,立即上疏昭帝,謊稱“霍光擅自調動所屬兵力,意欲謀反“,並提議入朝宿衛,以防奸臣變亂。 奏章由上官桀遞交上去,不料卻被年僅十四歲的昭帝識破,昭帝也因此更加親近霍光而疏遠上官一派。 上官桀等人的陰謀被揭穿之後,準備發動武裝政變。 他們計劃,由公主設宴邀請霍光,命埋伏的兵士將霍光殺掉,廢除漢昭帝,迎立燕王劉旦為帝。 劉旦得信後,立即安排專人往來傳遞情報,許諾上官桀事成後裂土封王,同時聯絡各地“豪傑“數千人。 不久,公主來信,告訴劉旦,右將軍王莽已死,丞相有病,大業必成。 劉旦見信大喜,分付群臣各自收拾行裝,準備起程入宮為帝。 元鳳元年九月,鄂邑長公主門下的稻田使者(管理稻田租稅的官員)燕倉知道了上官桀等人的陰謀,向大司農楊敞告發,楊敞卻素來小心謹慎,並沒有上奏檢舉,隻是裝病臥床在家了。 燕倉又把這事告訴了諫大夫杜延年,杜延年上奏檢舉,於是朝廷掌握了上官桀等人的武裝政變計劃。 丞相車千秋頒下璽書,部署中二千石官員追捕孫縱之以及左將軍上官桀等人,都處死伏法。 劉旦得知左將軍上官桀等已伏誅、反情敗露後,與燕國丞相商議是否發兵起事,丞相認為上官桀已死,百姓皆知,不可起兵。 不久漢廷下發赦令,赦免燕國所有的官吏和百姓,卻唯獨沒有赦免劉旦。 劉旦準備自殺,左右親信認為倘若朝廷削去封國,廢掉王爵,還可以保住性命。 燕王的姬妾夫人也都哭啼著阻攔,劉旦便不再尋死。 昭帝又派專使賜送璽書,斥責劉旦“乃與他姓異族謀害社稷,有逆悖之心,無忠愛之義。 如使古人有知,當何麵目復奉齊酎見高祖之廟乎!“劉旦得書會意,即以綬帶自縊而死。 燕王劉旦在王位三十八年,謚號刺王。 上官桀是隴西上邽人。年輕時做羽林期門郎,跟隨漢武帝去甘泉宮,趕上大風,車不能前進,就解下車蓋讓上官桀拿著。 上官桀捧著車蓋,雖然風很大卻並沒有被車落下;不久下起了雨,他就用車蓋替武帝擋雨。 漢武帝對他的勇力很是欣賞,就升他做了未央廄令。 漢武帝曾經身體不太舒服,等到病好之後,去看馬,發現馬大多都瘦了,漢武帝大怒,說:“你認為我再也見不著這些馬了嗎!“ 要治他的罪,上官桀叩頭說:“我聽說皇上身體不適,就日日夜夜為您擔心,哪裡還顧得上看馬呀!“ 話還沒有說完,眼淚就一串串地落了下來。 漢武帝認為他對自己很忠心,因此十分親信他,讓他做了侍中,逐漸升為太仆。 太初年間,貳師將軍李廣利征伐大宛時,上官桀作為搜粟都尉從征。 他被李廣利派去攻打鬱成城,一直追至康居。 凱旋後,他以“敢深入“之功官拜少府。 漢武帝病重,封霍光為大將軍,太仆上官桀為左將軍,都接受了遣詔輔佐幼主。 由於先前捕殺造反的莽通立了功,又封上官桀為安陽侯。 當初,上官桀的兒子上官安娶了霍光的女兒為妻,兩家結為姻親,關係密切,霍光每當休假外出時,上官桀經常代替他處理國家大事。 漢昭帝即位的時候隻有八歲,由其姐鄂邑長公主住在宮裡,撫育昭帝。 公主和門客河間人丁外人私通。 昭帝和大將軍霍光聽說了這件事,不願斷絕公主的私情,就下詔命令丁外人侍奉公主。 公主挑選了周陽氏的女子送進宮來,把她許配給漢昭帝。 正好上官安也有個女兒,也就是霍光的外孫女,上官安就勸說霍光把這個外孫女送進宮去。 霍光認為孩子還小,就沒有答應。 上官安平時和丁外人很要好,就去勸說丁外人:“聽說長公主要挑選女子進宮,我的女兒容貌端正,如果能趁長公主選女入宮的機會進宮做了皇後,我們父子在朝廷為官,又有椒房為倚重,就全靠你成全了,漢家的舊例是讓列侯娶公主為妻,你還擔心封不了侯嗎?“ 丁外人十分高興,把這件事告訴公主,公主認為很有道理,就下詔讓上官安的女兒進宮做了婕妤,上官安封為騎都尉。 又過了一個多月,就冊立上官氏為皇後,她才隻有六歲。 上官安因為是皇後的父親,被封為桑樂侯,封邑一千五百戶,升為車騎將軍,越來越驕橫淫逸。 他在殿上領受賞賜,出來後對賓客說:“和我的女婿一起喝酒,真快活!“ 炫耀所得的服飾,派人拿回家裡,打算自己燔燒供品祭神。上官安喝醉了酒,就光著身子在內宅行走,和他的繼母以及父親的姬妾侍婢淫亂。 他的兒子病死了,就仰麵怒罵上天。 他屢次向霍光請求給丁外人封侯,上官桀也妄想給丁外人加官晉爵,霍光秉公辦事,都沒有同意。 此外上官桀妻子的父親寵愛的充國是一名太醫監,擅自跑到殿上,被捉拿下獄,按法律應當處以死罪。 冬天快要過去的時候,公主替充國交納二十匹馬以贖罪,這才免去他的死罪。 因此,上官桀、上官安父子深深地怨恨霍光,而感激公主的恩德。 他們得知漢昭帝的哥哥燕王劉旦,因沒有被立為皇帝,也心存怨恨,上官桀和上官安就記錄下霍光的過失告訴給燕王,讓他給漢昭帝上書告發霍光,並替丁外人求侯爵之位。 燕王大喜,就上書聲稱:“子路的姐姐死了,一周年後他還不脫掉喪服,孔子批評他。子路就說:'我不幸,沒有兄弟,因此不忍心脫掉為姐姐穿的喪服。'所以說'看人的過失,可以知道他仁與不仁'。現在我和陛下隻有長公主一位姐姐,陛下隆恩讓丁外人侍奉公主,丁外人應當封賞爵號。“ 上奏之後,昭帝詢問霍光的意見,霍光堅持不同意。 等到燕王又上書告發霍光有罪,昭帝更加懷疑,越發親近霍光而疏遠上官桀和上官安。 上官氏父子逐漸惱羞成怒,就暗地裡集結黨羽陰謀殺害霍光,誘騙燕王來京誅之,然後廢掉昭帝,立上官桀為皇帝(一說上官桀父子的陰謀是“殺光,廢帝,迎立燕王為天子“,然後封上官桀為王)。 有人說:“皇後可怎麼辦呢?“ 上官安說:“追逐麋的獵狗,還顧得上小兔子嗎?況且依靠皇後得到尊位,一旦皇上變了主意,那就想做平民都不可能了,無論什麼朝代都是這樣的。“ 事情敗露後,燕王、蓋長公主都自殺。 上官桀、上官安父子被滅族,皇後年幼,沒有參預這次謀反,又是霍光的外孫女,因此沒有被廢掉。 上官安娶了霍光的女兒為妻,兩家結為姻親,關係密切。 霍光休假外出時,上官桀經常代替他處理國家大事。 漢昭帝即位的時候隻有八歲,由其姐鄂邑長公主住在宮裡,撫育漢昭帝。 公主和兒子的門客丁外人私通。 漢昭帝和大將軍霍光聽說了這件事,不願斷絕公主的私情,就下詔命令丁外人侍奉公主。 上官桀等公主挑選了周陽氏的女子送進宮來,把她許配給漢昭帝。 正好上官安也有個女兒,也就是霍光的外孫女,上官安就勸說霍光把這個外孫女送進宮去。 霍光認為孩子還小,就沒有答應。 上官安平時和丁外人很要好,就去勸說丁外人:“聽說長公主要挑選女子進宮,我的女兒容貌端正,如果能趁長公主選女入宮的機會進宮做了皇後,我們父子在朝廷為官,又有椒房為倚重,就全靠你成全了,漢家的舊例是讓列侯娶公主為妻,你還擔心封不了侯嗎?“ 丁外人十分高興,把這件事告訴公主,公主認為很有道理,就下詔讓上官安的女兒進宮做了婕妤,上官安封為騎都尉。 又過了一個多月,就冊立上官氏為皇後,她才隻有六歲。 上官安因為是皇後的父親,被封為桑樂侯,封邑一千五百戶,升為車騎將軍,越來越驕橫淫逸。 他在殿上領受賞賜,出來後對賓客說:“和我的女婿一起喝酒,真快活!“ 炫耀所得的服飾,派人拿回家裡,打算自己燔燒供品祭神。 上官安喝醉了酒,就光著身子在內宅行走,和他的繼母以及父親的姬妾侍婢淫亂。 他的兒子病死了,就仰麵怒罵上天。 他屢次向霍光請求給丁外人封侯,上官桀也妄想給丁外人加官晉爵,霍光秉公辦事,都沒有同意。 上官桀妻子的父親寵愛的充國是一名太醫監,擅自跑到殿上,被捉拿下獄,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按法律應當處以死罪。 冬天快要過去的時候,公主替充國交納二十匹馬以贖罪,這才免去他的死罪。 因此上官桀、上官安父子深深地怨恨霍光,而感激公主的恩德。 他們得知漢昭帝的哥哥燕王劉旦因沒有被立為皇帝,也心存怨恨,上官桀和上官安就記錄下霍光的過失告訴給燕王,讓他給漢昭帝上書告發霍光,並替丁外人求侯爵之位。 燕王大喜,就上書聲稱:“子路的姐姐死了,一周年後他還不脫掉喪服,孔子批評他。 子路就說:'我不幸,沒有兄弟,因此不忍心脫掉為姐姐穿的喪服。'所以說'看人的過失,可以知道他仁與不仁。現在我和陛下隻有長公主一位姐姐,陛下隆恩讓丁外人侍奉公主,丁外人應當封賞爵號。“ 上奏之後,昭帝詢問霍光的意見,霍光堅持不同意。 等到燕王又上書告發霍光有罪,昭帝更加懷疑,越發親近霍光而疏遠上官桀和上官安。 上官氏父子逐漸惱羞成怒,就暗地裡集結黨羽陰謀殺害霍光,誘騙燕王來京把霍光殺掉,然後廢掉昭帝,立燕王劉旦為皇帝。 有人說:“皇後可怎麼辦呢?“ 上官安說:“追逐麋的獵狗,還顧得上小兔子嗎?況且依靠皇後得到尊位,一旦皇上變了主意,那就想做平民都不可能了,無論什麼朝代都是這樣的。“ 事情敗露後,燕王、蓋長公主都自殺。 上官桀、上官安父子被滅族,皇後年幼,沒有參預這次謀反,又是霍光的外孫女,因此沒有被廢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