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保太監把宣旨的流程走完,大家都以為他就要帶著賈琛離開。 至於剛剛錦衣衛帶來的鬧劇,在陛下的旨意麵前已經不值一提,他們對賈琛,隻有尊重。 許牧林也感激馮保的出現,化解了他的尷尬,終於不用再待在這裡了。 然而,那馮保太監眼神一瞇,陰惻惻地道: “許大人,你不是在執行公務麼?怎麼不抓人啊?” 雅間裡的眾人:???!!! 怎麼?陛下口諭都宣完了,這個話題還沒有過去嗎?! 北靜王心裡在糾結,這個太監指定是想以失言妄議的由頭抓謝鯨,現在他就麵臨選擇。 繼續和謝鯨綁定,強調自己與他說過同樣的話,馮保現在帶著陛下的天威,會不會一發狠把他帶到詔獄去,還真不好說。 可對謝鯨見死不救,不承認自己與他說過同樣的話吧,自己這個勛貴集團的話事人身份又說不過去。 然而,他還在糾結猶豫的時候,便聽到馮保用不陰不陽的語氣道: “許大人,定城侯之孫世襲二等男、京營遊擊謝鯨汙蔑咱家和咱家乾爹收他們家的銀子,你們錦衣府不管的麼?” 許牧林也是錦衣衛衙門練出來的人精,立刻明白了馮保太監的意思: 謝鯨這個人要抓,但是不牽扯到賈琛,也不牽扯到北靜王,便以他剛剛說馮保和戴權收銀子的事為由頭。 這一招真是高啊! 現場的人心中都是一陣惡寒,心說這陰陽人真不能得罪!他們搞人的套路太多了! 謝鯨心中悲苦。 他還想向北靜王求助,可對方隻是給他一個“莫挨老子”的眼神,馮保太監已經給了個臺階,他北靜王再不下,這就要結梁子了。 看到這個形勢,謝鯨也放棄了,主動走到錦衣衛許牧林身邊,束手就擒。 隻是在心裡罵罵咧咧:陰陽人,爛P股!收了老子的銀子不認就算了,竟然還反過來告老子汙蔑,還有天理麼?! 不過罵歸罵,臉上還得陪笑臉,不敢抱怨半句。 因為這樣立正挨打,等馮公公和賈大爺消了氣,再讓老爹打點打點,也就放出來了。 若是反抗,抖死太監的老底,那就真是不死不休了,和這些少個部件的東西玩不起。 這時候,一直站在馮保太監身後的鐵雁眼眸清冷,突然說話,撇嘴道: “正好這邊的事都解決了。賈潤貞,我家主人也有話轉告,她說讓功臣住驛館終究不像話,故送給你一個宅子,就在內城朱雀大街魁首坊,房契明日會送到你驛館的住所。” 她說話聲音帶著一股英氣,似乎送宅子也隻是小事一樁,眉宇間似乎還帶著一絲對賈琛的挑釁。 可在眾人眼中,這個信息太讓人震驚了。 她家主人是誰? 竟然敢吐槽陛下的決定,這身份地位絕對不一般啊! 更何況,一出手就送在朱雀大街魁首的宅子,就算是最普通的小院,價格也在5000兩以上,稍微像樣一點的,價格便在1萬兩以上。 竟然就這樣送給賈琛了,這是多麼看好賈琛啊?! 想不到,賈琛剛剛回神京,竟然就有這麼厲害的人脈關係! 無形之中,他們對賈琛的佩服程度又增加了幾分。 賈琛倒是一副安之若素的表情,淡然道: “謝過你家主人,心意我領了,院子就不必了,琛自己有地方住!” 那鐵雁姑娘瞪大眼睛,一副很生氣的表情,道: “賈潤貞,你把我家主人當什麼呢?!決議送出去的東西,哪有收回的道理?!” “不論如何,你明天都得把宅子收了,哪怕你以後不住,送人,都與我無關,我隻是一個傳話的信使,有事你找我家主人去。” “那請問,你家主人是?”賈琛拱手,恭敬問道,他猜想應該就是那天在返京路上救的那個夫人,隻是不知道她的真實身份。 “我家主人,當然是……”鐵雁姑娘說了幾個字,連忙止住,吐了吐舌頭,撇嘴道: “現在還不能告訴你!時機到了你自然知曉。” 賈琛嗬嗬一笑,不再追問。 轉身告別了雅間裡的眾人,隨即跟著馮保太監出了醉仙居,登上一輛造型豪華的馬車,車廂前頭兩側掛著紅色的燈籠,上麵寫著“內務府”三個字,表明這輛馬車是宮裡的。 有了這兩個燈籠,馬車在路上沒有任何阻滯,其他百姓和王公貴族的馬車自動讓行,負責在夜間稽查治安的五城兵馬司以及京兆尹府上派出的侍衛都無人攔截稽問。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馬車裡,賈琛與馮保太監相對而坐,他拱手行禮,又遞出了一張價值400兩的銀票,正色道: “馮公公剛才出手解圍,琛感激在心,小小意思,不成敬意。” 當然這個理由並不是真實原因,真實原因還是想問一問陛下找自己到底是做什麼。 領導找談話,總得有個談話提綱吧! 馮保太監故作驚訝,道: “賈潤貞,伱初道京城,怎麼也學會了這一套,這可不好!” 賈琛真誠道:“琛初回京城,對於京城的各方勢力,陛下的喜怒愛好都是毫不知情,所能依靠者,也隻有馮公公,並不其他意思。” “哎,好吧,這個咱家就當你送的過年禮,”馮保太監一副勉為其難的樣子,把銀票收到袖子裡,400兩也不多,想要辦事是不夠,不過日常聯絡感情嘛,倒也不算少。他道: “朋友之間,逢年過節送點禮物,也不算太過分。” 他清了清嗓子,然後道: “咱家知道,你是想知曉陛下夜裡召你進宮敘話,到底是什麼緣由吧。” 賈琛點頭。 馮保太監收了銀子,這才把來龍去脈和盤托出。 所謂的“朕心甚慰”,想要與功臣敘話,不過是場麵話,真實原因是對遼東大捷功臣的封賞問題。 這事還要從今天早上說起。 早朝之後,陛下召集了內閣重臣以及兵部、禮部、吏部的主要領導在禦書房敘話,討論功臣封賞問題, 結果討論到了下午,還是沒有一個明確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