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東大捷之後,朝堂局勢出現了些許變化。 東閣大學士劉承宗返京之後,立即加封了太子太保,並兼任兵部大學士,巡視九邊諸鎮的工作宣告停止。 原來的京營節度使王子騰擢升為九省統製,接替劉承宗巡視九邊諸鎮,近兩日便會啟程趕赴遼東督陣。 這算是皇帝與太上皇之間的一次政治交易。 劉承宗是皇帝的人,王子騰代表勛貴勢力,是太皇上的人。 交易的結果意味著,皇帝獲得了控製天下兵馬的兵部,太上皇阻止了皇帝繼續利用肱骨大臣查辦、撤換邊將和勛貴的計劃,雙方互有得失。 在兵部尚書劉承宗、兵部侍郎楊嗣榮的主持下,上了一份對遼東大捷立功將士的封賞建議奏疏,定的基本思路是重獎。 一言蔽之,就是“千金買馬骨”。 好不容易才打一場勝仗,當然要好好獎勵,樹立標桿,讓其他的邊軍都有學習的榜樣,見賢思齊。 這封奏疏便是剛才宴席上馮紫英提到的那一封奏疏。 然而,負責審核封賞報告的禮部卻針鋒相對,堅決不同意如此厚賞。 現在的禮部尚書由內閣首輔韓廣兼著,他也是陛下的肱骨之臣,又是東林黨目前的黨魁,當年在陛下登基之初的“大禮儀之爭”過程中發揮出色,獲得了陛下的尊重和認可,現在依然非常尊重。 他對於遼東功臣的厚賞持著反對態度,主要的理由就是朝廷禮製。 與剛才宴席上謝鯨說的理由類似。 他還有一個觀點,便是對遼東大捷戰鬥的認定問題。按照大周太祖皇帝定下的規製,一場戰役可以多次記功,但用於封賞的功勞隻能有一個。 有就是說,在一場戰役中,可以同時立下三等功、二等功、一等功。 但若是想用這些功勞換升官的機會,那對不起,你隻能拿其中一個出來換,其他的可以作為榮譽,或者換銀子。 對於這個規定,大家也沒有意見,但韓廣從這個規製出發,提出:遼東大捷的奪占淩河城和攻占廣寧城屬於同一場戰役。 因為淩河城原本就處於廣寧城控製之下的堡城,根本不具備獨立防守的功能。淩河城之戰,隻能算是廣寧城之戰的前哨戰,兩者是一個整體。 而且,兩次戰鬥發生在同一天,從淩晨開始,到傍晚結束,時間上是連續的,參加戰役的人員也是相同的。故不應該把它們分成兩次戰役。 這樣界定之後,遼東大捷的功臣們封賞便少了一半。 影響最大的賈琛,他原本至少有兩次先登奪城的奇功,就算一次升三級,兩次也可以升六級。現在這樣一算,他的兩次奇功便隻能拿一個出來升官,最多可以升三級。 什長升三級,也不過是一個把總而已,管著500個人的小武官,上不了臺麵。 至於賈琛屢立奇功,兵部提出要給他封爵的提議,更是遭到了韓廣的激烈反對。 他的核心觀點是,賈琛也是榮、寧二府的本家,雖然過往沒有多少聯係,但隻要給他封爵,他就會倒向勛貴集團。 給他封爵,就相當於給陛下的政敵送子彈,絕對不可行! 崇誌帝原本對於遼東諸將真是很喜愛,畢竟好不容易贏了一回,很想多給一些封賞。 不過,韓廣的一番話也說得有理有據,讓他舉棋不定。 韓廣作為首輔,在內閣之中還有兩個馬仔,都屬於東林黨,是內閣中勢力最大的一派。 他們目前隻能算是皇帝的政治盟友,當年在幫助陛下上位的事情上立下過功勞,目前並不完全聽皇帝的話。 皇帝的鐵桿支持者、帝黨的頭號成員劉承宗在內閣中勢單力孤,雖然也很有道理,但吵架的時候超不過對方。 內閣中還有一派,主要是齊黨和楚黨,他們實際上代表的是太上皇的勢力。 在今天的吵架會議上,他們就屬於搞事者,東拉西扯,兩邊都幫,反正主打一個看熱鬧不嫌事大,讓雙方相持不下。 一直吵到陛下準備用晚膳之前才草草收場,雙方還擺出一副:“來呀,讓我明日再戰,大戰三天”的態度。 陛下吃完飯,最後決定見一見遼東大捷的功臣,若是這些人可用,那麼多封賞一點也值得。 若是這些人就是一群莽夫或者草包,那麼就按照首輔韓廣的意思辦算了。 賈琛聽到這些情報,心中也不免一顫。額頭微微出汗。 還好剛剛送了400兩銀子啊,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若是按照口諭中說的那些話,再加上馮紫英提供的情報,就一副“老子進宮領賞”的態度,那必然要悲劇收場了。 現在陛下舉棋不定,在這個節骨眼上詔自己敘話,本質上就是一場麵試。 就像天使投資人的資質考察。 若是發現可以用,是個潛力股,就會投資砸錢,封官進爵。 若是發現是個草包,隻怕從此再無後續了。 賈琛不再言語,在馬車上默默思考,陛下目前最關心的是哪些問題,這些問題又如何解決,如何措辭,在心中打好腹稿。 馬車粼粼,很快抵達宮城門口。 整個宮城四周的高墻上,掛著的死氣風燈在風中飄蕩,身著鎧甲的侍衛肅然站立。 在馮保太監的引導下,兩人下了馬車,換做步行,進入宮門。 這宮城裡的建築軒峻崢嶸,亭臺樓閣,輝煌氣派,雖然外形上與後世見到的故宮也差不多,但這裡麵有真的皇帝,便似乎有一種神秘的力量加持,讓它多了幾分威儀和肅穆。 賈琛走在青石板鋪就的宮廷路上,左右看了兩眼,隨即被馮保太監提醒,不要左顧右盼,必須微微低頭,目不斜視。 兩側的宮女和太監見到馮保太監領著宮外的人走進來,都是紛紛往左右兩側避開,低著頭,表示避讓。 約莫過了一盞茶的功夫,賈琛跟著馮保太監達到大明宮的禦書房。 早有其他太監通報了陛下,停一會,一個年齡更老一些的太監走到門口,麵帶笑容道: “賈潤貞,快進去吧,陛下等候多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