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戰術作業(1 / 1)

賈琛按照現代戰爭的基本法則,就是把:我情、敵情、地形、天候、敵社情、武器裝備、防禦重點、主攻與助攻方向之類的“戰術作業”一套內容給皇帝來了一遍。   這些東西在現代軍中不過是基本常識,屬於一名合格參謀的基本功,但放在古代,那確實是降維打擊了。   崇誌帝開始還臉上還帶著略帶套路的笑意,可越聽越覺得震驚,厚重的嘴不自覺地驚訝得微微張開。   其實崇誌帝已經在劉承宗的匯報中聽過賈琛在淩河城戰鬥前的那一段籌算了,劉承宗當時是想以此說服皇上重用賈琛。   崇誌帝當時聽了,雖然也覺得分析很好,不過心中並不相信這一段是賈琛分析的,隻以為劉承宗為了推薦賈琛,給了他稍微總結、提高、誇張了一點點。   現在聽到賈琛自己的分析版本,不僅包含了劉承宗匯報版本的內容,還拓展了許多,相當於原來的完整版。   竟然連韃子國“主人對包衣奴才素來威重”這種心理因素都算進去了!   這種籌算之精細,分析之係統、全麵,真是讓崇誌帝感覺認知都被刷新了。   原本在崇誌帝和許多文官心中,戰爭便和圍棋是一個道理,主要在戰略的選擇上,所以有“戰局如棋局”的說法。   而賈琛的這套係統戰術分析告訴他:不!戰爭就是戰爭!與下棋打牌那種東西是完全不同的!請不要把這兩種等同起來,以為自己牌打得好、棋下的好,便能指揮好戰爭!   賈琛說完良久,整個禦書房都是寂靜無聲的狀態。   這種場麵倒是讓站在一旁伺候的太監戴權心中詫異,因為他從未見過陛下有如此失態的時候。   現在陛下的震驚表情雖然變化不明顯,驚訝的嘴巴也張得不大,尋常人看不出來。   可他卻知道,陛下素來重視天子儀態,喜怒不形於色,最多給臣子們一抹略帶職業的微笑。   他聽不懂賈琛說的那一大堆分析,不過他知道陛下聽懂了,不僅聽懂了,而且覺得非常好。   戴權微微往崇誌帝的方向移動了兩步,崇誌帝立刻驚覺自己的失態,瞬間恢復了不茍言笑的表情,微微點頭道:   “聽賈潤貞一席話,讓朕有一種茅塞頓開之感啊!”   原來以為你是靠一身蠻力加不錯的運氣立功的,現在看來,完全不是呀!   他敏銳地意識到,這是似乎是一個可以復製的東西!   若是所有的戰將都能如此會籌算,那何愁天下不平啊!   賈琛謙虛地躬身答道:“陛下思慮天下萬方,微臣不及萬一,不過是在軍中任職,便思慮軍中之事,以求報陛下之厚恩罷。”   崇誌微微點點頭,全盤接收了他這番恭維。   意思是,老子不是不能算道這麼細,隻是老子要考慮的工作太多,所以在具體的專業上,自然不如你們這些專業人才。   若是我在你崗位,自然不會比你差。   現在那些軍中將士為什麼算不到賈琛這麼細?就是因為他們自己沒有上心!   沒有像賈琛這樣把朕的恩典記在心中,成天隻想著敷衍應付!   崇誌帝原本按照相人七法準備的問題已經完全不想再問,又針對賈琛的分析,問了一些細節。   比如賈琛在奏對中提到,攻取廣寧城之前,做了三種不同的戰法預案,為什麼最後會選擇用奇策,如果當時廣寧城裡的文武眾臣和那個小王爺沒有按照預計出城,又當如何。   這種問題,賈琛早就準備了答案。   因為這種問題在現代軍事學的“戰術作業”課程中都有現成的答題模板。   無非就是製定體係化的戰法方案,設置一些具體的觀察指標,若某個指標出現,立刻切換到下一個預案。   小王爺不出城,那就讓王爺到城門口現身,賺開城門,然後以謀逆罪名哢哢亂殺。   如果城裡的人看到王爺還不開門,那就像淩河城一樣奪門,進城之後再宣布城中叛逆。   總之就是預案套著預案,連綿不絕。   崇誌帝聽了,點頭的幅度更大了些,因為這與他心中所想基本相符。   談話到這裡,談話這節奏基本已經被賈琛掌控了。   他想了想,問了另一個關鍵問題:   “潤貞以為,我大周多久之內可以平定遼東韃子?又以何種策略平定遼東為優?”   剛才問的都是戰術問題,現在開始問戰略問題了。   原本崇誌帝給賈琛準備的談話提綱中沒有這個問題,這個問題是給袁崇法準備的。   現在大周的朝堂上,對於如何平遼,已經有了幾種不同的策略。   比如,遼東經略李再晉認為,關外之地,久守必失,實在沒有什麼好留戀的,把兵駐紮在關外,不過是虛耗國家的錢糧。   這些錢糧中,隻要拿出一小部分,重修山海關之類的長城關隘,便可以鞏固長城天險,讓韃子永遠被鎖在關外。   現任的太子太保、東閣大學士、兵部尚書劉承宗認為,應該乘著這次遼東大捷,鞏固修建從廣寧至山海關的防線,層層防守,讓韃子不能寸進。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並建立一支5萬人的機動騎兵,同事加強遼男、皮島兩個方向的軍事準備,從三個方向上與韃子在遼東國土上爭奪。   現任的兵部侍郎楊嗣榮認為,應該先穩定關內的局麵,把那些造反的流民打壓下去,暫時與韃子講和,等關內的問題解決了,再以雄厚的國力一舉平定遼東。   這三種算是比較務實的策略。   此外還有一些離譜的,比如東林黨認為現在應該把所有的錢糧先放在關內民生上,但是流民造反要彈壓,關外也不能講和,必須死戰。   總之就是,既要、又要、還要、都要。   剛才袁崇法敘話的時候,一開局的時候,其實也吸引了崇誌第的注意力。   因為他說:“若讓臣經略遼東,有陛下和朝廷的支持,定然可以5年內平定遼東韃子!若有足夠的錢糧支持,3年平遼也不是不可能!”   一開頭就放了一個大衛星。   崇誌帝再問細節的時候,就發現具體策略上並沒有多少新意,不過就是把已經有的幾種方案綜合了一下。   尤其是對遼東大捷的戰術細節的分析回顧上,與賈潤貞相比,真的是“貨比貨得扔”!   賈琛其實心中早有答案,不過依然略做沉思狀態,然後奏道:   “陛下,微臣以為,平遼的總綱不外乎10個字。”   “哦?”崇誌帝心中的好奇感完全被調動起來,已經顧不上不茍言笑、四平八穩,搶著問道:   “哪十個字?”   “消滅建州韃子有生力量!”賈琛一字一句,肅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