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隆帝坐在龍椅上,表情和善,笑意盈盈,等待著賈琛給他答案。 但賈琛低垂著頭,陷入沉思,隻覺得後背開始流冷汗,知道現在這場麵可比在崇誌帝那麼兇險多了。 若崇誌帝那邊的敘話有點像項目申請,那麼萬隆帝這邊的敘話就更像是項目競標。 技術指標、項目工期都已經公布了,現在反過來問投標公司: 你們的報價多少? 坐在邊上的遼東鎮、錦州節度使袁崇法顯然已經給了報價了。 根據以往對他的了解,他報的時間大概是“5年平遼”。 當然,不排除他在萬隆帝的鼓勵之下,一時激動,把衛星放得更高了些。 或許劉承宗、李再晉還有其他文武大臣,也都給出過“報價”。 萬隆帝鐵了心,就是要讓臣下們陷入內卷競爭。 賈琛想了想,不論他報一個什麼數字,都不可能展現出與他人的差異,如果給的時間太短到時候完不成,反而是自己打自己臉,歷史上比著放衛星的結局,他可是很清楚的。 賈琛試探道: “啟奏太上皇,微臣以為,平定遼東韃子,無法給出準確的時限。正如孫子兵法雲: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 “所以當前,我們得先做好大周這的戰備工作……” “賈琛,不要繞彎子!”萬隆帝臉上帶著些許不悅,打斷了賈琛的闡述,語氣平淡道: “你剛才是靠著答非所問的饒舌,才與皇帝談了那麼許久的麼?朕說得明白,隻有一個問題,你給答案即可!” 萬隆帝知道剛剛賈琛與崇誌帝之間有一次深談,雖然不知道他們談了什麼,但從他們談話的時長就知道,雙方詳談甚歡,不然聊不了那麼久。 既然崇誌帝看好他,或許還給他許諾了一些東西,萬隆帝心中已經給他打上了“親近崇誌帝”的標簽。 叫這個賈琛過來,無非也就是想要再考察一番,若真是個人才,就想辦法爭取過來,或者毀掉。 若隻是一般的庸才,雪藏即可。 賈琛當即從坐凳上下來,長跪於地,奏道: “啟奏太上皇,微臣失言,懇求上皇恕罪!微臣以為,若其他條件具備,或許,8年內可以平定遼東韃子。若韃子國無內亂,當不少於5年。” 萬隆帝現在的狀態,就像一個不懂電子產品的人,到手機店裡問:“我要買一臺可以上網看視頻的手機,最低多少錢?不要給我說什麼其他性能指標!直接給報價!” 因此,不論是基於紅樓原劇情中太上皇勢力全部被清洗的結局,亦或是萬隆帝現在的表現,賈琛都不想與他深入合作。 因此,給了一個必然會高於袁崇法的“價格”。 萬隆帝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之後,微微頷首。 他也自詡善於識人,不過他識人的方式是準備好固定的框架,然後給不同的評價。 幾句話功夫,他已經初步判斷,賈琛就是個誇誇其談又不敢任事之輩。 8年平遼?萬隆帝心中冷笑,朕還能不能活8年都不一定呢,豈能在你身上虛耗光陰!他的表情依然和善,道: “賈琛,俗話說初生牛犢不怕虎,朕以為你一個少年英雄,誌氣會更大一些的。” 他頓了頓,看向坐在賈琛身邊不遠處、表情略有些難以抑製的興奮感的袁崇法,道: “袁節度剛才說,隻要朕支持他,他有把握2年半之內平定遼東韃子,那才是真的英雄豪氣呢!” 袁崇法聽到太上皇在誇他,也從凳子上下來,跪地謝恩,朗聲道: “謝太上皇恩典,若臣能經略遼東,定當盡忠職守,肝腦塗地、在所不辭!定然在2年半內平定遼東韃子,以報上皇恩德!” 萬隆帝微微點頭,對他的表態很認可,道: “朕知你心意,平身吧!” 2年半平遼,確實是所有文武眾臣給出平遼時間中,最短的一個。 而且從戰績來看,最近取得的遼東大捷之中,賈琛在奪取淩河、廣寧兩城中,兩立奇功,確實勇武。 可袁崇法不僅在奪取淩河、廣寧城的戰鬥中親自帶兵沖鋒,還自領偏師,攻下了右屯城,似乎比賈琛更強。 賈琛不可用,能讓這個袁崇法為自己所用,也是不錯的結局。 袁崇法沒有立即起身,他已經大致明白了太皇上的心意,就是打算用他。 然而,他心中更清楚賈琛的實際能力,一方麵害怕賈琛蓋過他的風頭,另一方麵又希望賈琛能當自己忠實的馬仔。他跪地奏道: “啟奏太上皇,臣以為,賈琛之勇武軍中罕見。若臣有機會經略遼東,原保奏賈琛為先鋒參將!助力平遼大業!” 萬隆帝沉吟片刻,不置可否,平淡道: “賈琛,你自己認為呢?” 2年半平遼?與你袁大人合作?讓我當先鋒?這和直接送哥上刑場有什麼區別? 我的想法是:“退退退,莫挨老子!”賈琛心中一頓吐槽,正色道: “謝太皇上恩典!微臣不過邊軍一什長,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並無多少領兵打仗經驗,此次大捷,也全賴上官指揮調度才僥幸成功。 “2年半平遼,先鋒參將責任艱巨,微臣恐難當此大任。” 袁崇法跪在一旁,還想再爭取一下,正聲道: “啟奏太上皇,臣以為,賈琛是一塊不錯的璞玉,不如……” 說到這裡,萬隆帝微微抬手,示意他住嘴,袁崇法立即止住,知道賈琛在太上皇這裡的印象一定,已經無力再改變。 賈琛這小子確實鋒芒太盛,性子太強,舉薦他也不過是見人才難得。 既然太皇上看不上,那邊算了。 反正自己的平遼之策已經完備,有沒有這個賈琛一樣能成功。 而且最近,他還發現另一個不錯的後起之秀,錦州衛的李鴻遠,隻要稍加培養,也可以充當先鋒,作為賈琛的替代。 萬隆帝又看了看兩人,淡淡道: “時辰不早,朕乏了,退下吧。” 賈、袁二人按禮製謝恩之後,隨即有太監領著他們退出大殿。 兩人離開之後,一個生著和善圓臉的無須老者走到萬隆帝身邊,他便是六宮都太監、太上皇在宮中的頭號心腹、夏守忠。 他輕聲道:“陛下,奴才伺候您休息吧?” “休息什麼?時辰還早呢!”萬隆帝臉上有些不悅,道: “快去,把新得的趙佶《芙蓉錦雞圖》和《池塘晚秋圖》給朕取來,再把這房間的燭火點亮些。” 夏守忠正準備轉身離開,又被萬隆帝澆注,道: “老夏,回來,把個奏疏拿去,還給內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