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常有才,心裡亂成一團,連做飯的心事也沒有了。禁不住就想起了村裡人知道常生將要往回遷戶後的各種說法來了。 有的說常生爺爺留下的壞名會影響常生找對象,有的針鋒相對,說常生爺爺早就死了,不會影響常生。有的說,常生有他父母留下的那麼多家產,又那麼俊氣、精明,不愁娶個好媳婦,有的說,人活的個安然,誰找了常生,一旦因為他爺爺受牽連就麻煩下了,認為常生找對象不好找。 自從常生回來以後,常有才又樂又麻煩,樂的是有了侄兒的陪伴,不再孤獨,麻煩的是對於給常生找上好媳婦,總是想不出好辦法,尤其是在書箱裡的“寶”究竟該不該叫常生看這件事上很糾結。 他越來越覺著常生不是那種“踢家業”的敗家子,不會因為知道皮箱裡有“寶”會變賣,會學壞。 他曾多次想過,常生再要是提出想看皮箱裡的書還是叫看一看吧,不能總是不叫看呀,看書本是好事情,不叫看皮箱裡放了些甚好書沒道理。再說既是給常生保管,叫他知道他爹臨終說的話理所應當。 他曾打算找個適當的時候,先把堂弟安頓他的那句最重要的話說給侄兒子,然後一起看看皮箱裡究竟有甚“寶”,這樣做了,就省得為這事糾結了。 可是就在他產生了這種想法後,張文找來家裡叫常生說服他把皮箱親自送到學校,這突如其來的事情把他弄得有些慌亂,故輕易地答應常生讓李青青保管起皮箱來了 想到這兒,他再次責備自己真沒主意,真不該叫常生把皮箱給李青青送去,讓李青青保管。 這樣一想,他的心忽然笑自己咋就不思謀去李青青家要回來。常生就是不在,自己還不能去問李青青要? 要的時候看李青青咋說呀,她要是吞吞吐吐,就是存心不正,要是痛痛快快,就是沒有二心,真心幫。 不管她是存心不正還是真心幫,要回來以後,後半夜在水缸下掏個坑埋進去心裡就踏實了。 想到這裡,他正要走,又想這會兒就去把箱子要回來,大白天碰見人不就麻煩了,還是黑將來吃了飯再去拿吧。 於是動手做起飯來,可他拿起切刀正要切肉,忽想還是快點兒要回來好,也就不管會不會碰見人了。 他放下切刀,推開門,三步並作兩步地去了劉明家。 劉明正在吃飯,常有才一進門,李青青就喜噗噗地讓他坐到炕上吃飯。 進院的時候,他鼓勵自己一進門就問李青青皮箱放在哪裡,他要拿回去,千萬不能不好意思。 可他進門後見劉明、李青青、楊金娥都熱情地讓他上炕吃飯,不好意思開口了。 他笑嘻嘻地說他吃了,然後和楊金娥打招呼。 李青青分明看出常有才沒吃過飯:“看你不像吃過飯的樣子。——常生去了他姥姥那兒,就你一個人了,省得做飯,快就這兒吃吧。”說著就放下碗,下地給他從盤裡往碗裡夾餃子。 “你吃吧,不要給我夾,我倒把湯熬好了,就端下麵了,”常有才撒了個小謊。 “那你不等吃了再來,是不是有甚急事了?”李青青猜見常有才做甚來了,但是沒直說。 常有才乘機說道:“不說吧,我思謀那個皮箱還是我拿回去吧。” “皮箱,皮箱多會兒放在這兒的?”劉明問李青青。 李青青從容說道:“我還沒顧下跟你說了。夜來前晌,張文尋常生,叫常生說給有才哥把皮箱送到學校他給保管呀。有才哥不敢叫張文保管,叫常生來問你能不能給保管一下,你去大隊開會走了不大一陣,我說能了。” “哪能不給保管,我在也肯定答應呀,皮箱放在哪了,我為甚沒看見?”劉明問李青青。 楊金娥插話:“拉在小楊村了。” 李青青接著她母親的話對劉明說:“我先安欲(打算)放在咱們家了,常生走了以後,我又思謀拉回小楊村比放在咱們家也保險,就叫我爹拉在小楊村了,叫我爹保管,比咱們保管也保險。” “就是,拉到那兒做對了,”劉明表示贊同。 李青青看著常有才說:“你要是不放心,想往回拿,我明兒個就騎上自行車去小楊村說給我爹,叫他給你拉回來吧。” 常有才急忙對李青青說:“那就叫你爹給保管的吧,我是怕放在這兒對你們不好了,不知道拉在小楊村,常生沒跟我說。” “他知道放在小楊村保險,心上不惦掛了,就忘了跟你說了,”李青青替常生圓場。 “叫青青他爹保管,肯定能保管好,那個人不要看他做個人事不行,別人靠下的事叫他做可能往好做了,”炕上坐著的楊金娥對常有才說。 常有才樂嗬嗬地看了一眼楊金娥,但沒說話,他跟不熟悉的人說話真難,能一個字說清絕不用兩個字。 熟悉的人都知道這是他的性格,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不熟悉的人還以為他是個呆瓜子,說不來個話。 李青青把餃子碗放在後炕,對常有才說:“有才哥,你快上炕吃吧。” 劉明拿起筷子遞給常有才,常有才接住筷子坐在炕沿邊說:“這個皮箱把我弄得心裡麻煩的,不知道該咋弄個對。” “放在小楊村可是做對了,比放在哪也保險,肯定丟不了,你不用麻煩了,快吃吧,”劉明對常有才說。 “有你這句話我越發放心了,”常有才看著劉明說。 “沒他這句話你就不放心,是不是不相信我?”李青青對表情很不自然的常有才說。 “我真還有點兒不放心,不過常生人家放心就行了,你爹把皮箱拉在小楊村,他沒跟我說,我隻以為還在這兒放的了,”常有才對李青青實話實說。 “你不要看常生歲數小,可有眼光了,”劉明麵對常有才由衷誇贊常生。 “就是,常生比我強,”常有才發自內心地稱贊侄兒。 “你快吃吧,吃完咱們好好叨拉叨拉,劉明把碗往常有才跟前推了推說。 常有才這才端起碗吃起來,一口一個餃子,一看就是光棍做法,楊金娥險些笑出來,李青青瞅了她母親一眼。 劉明放下碗,看著常有才說:“常生姥爺是有名的精明人,那麼大個臨水鎮,不知道的人少。” 常有才咽下口裡的飯,順著劉明的話稱贊常生姥爺:“不是精明,解放以後哪能當了經理了。人家當年開得‘德盛隆’,買賣真紅火了,咱們這邊兒的人,去‘德盛隆’買貨的真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