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東沒有想做一個永生不死的老怪物,作為重生者,他認為自己已經接觸到了輪回的秘密。
死亡對他來說,隻不過是又一次生命體驗的開始。
可是,他也難以抗拒這個誘惑。
假設克魯格教授他們的研究成功了,哪怕隻是部分成功,運用到那些科學家身上,恢復他們的青春活力,可以創造多麼巨大的價值啊!
要知道,科學家除了少數天才中的天才以外,大部分人,在三十歲之前,基本就是累積經驗的過程。
】
由於他們長期用腦過度,而且腦細胞是不可再生的。
當他們在四五十歲,正是年富力強,創造價值的時候,他們卻先於普通人,提前邁入了暮年。
真正創造科研成果的時間,可能隻有二三十年。
研究人員的身體,通常都比較虛弱,陳偉東經常苦心孤詣的為研究人員創造休假、療養的機會,有時候甚至強迫他們休息,可效果都不佳。
公司設定的朝九晚五,雙休,各種節假日,對研究人員完全不起作用,在他們認真投入進一個項目的時候,那種沒日沒夜,不要命的研究方式,執著與專注的精神,讓人敬佩的同時,也感到非常可怕。
無窮大公司成立才幾年時間,因為突發急病去世的科學家,就已經超過三十多人,給研究工作,帶來了無可估量的損失。
不要說什麼可以預先培養研究生作為接班人,實際上根本不能一概而論。
因為科學家的研究思路,很多時候都是觸類旁通產生的模湖靈感,有些隻是看到某個東西,又或者某件事,靈機一動,就連他們自己都說不清楚,更別說交給其他人了。
隻有在具體的研究過程中,遇到了問題,他才有可能產生新的啟發,從而解決困難,突破某種技術。
許多研究能夠取得成果,全靠當初的項目提出人,能夠貫徹始終,指導研究具體實施,才能不斷往前推進。
換一個人,他極有可能無法理解當初項目帶頭人的思路,從而按照自己的思維來走,能不能取得成功暫且不說。
即便取得了成果,他也必須經過思考、理解。調整研究方向,等等的過程,這又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
不說世界範圍,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就是某個區域,如果有某個學科的帶頭人,突然去世了,那正在進行的研究項目,都會陷入很長一段時間的停滯,甚至永遠無法回到原來的進度上,一卡就是幾十年。
因此,在科學研究中,非常忌諱經常更換項目負責人。
陳偉東一想到那些在研究過程中,就突然撒手而去的科學家們,就感到萬分的惋惜。
這不僅是無窮大公司的損失,也是國家民族,乃至整個人類的損失。
有些損失是可以彌補的,無非就是走些彎路,多浪費一些時間,但有些損失,可能造成後麵的科學家,再也無法完成當初的設想。
這個損失,無可估量!
陳偉東的手指,在會議桌上輕輕敲擊著,心中的情緒,驚濤起伏。
82中文網
:htt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