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鉉和盛庸率部堅守城池,燕軍竟三個月未能攻破。這說明了,在這個年代,即使是指揮能力強如朱棣,麵對準備充分的堅固城池,也沒有能迅速取勝的辦法。 此時的燕軍,處在一個非常尷尬的位置,一則此時燕軍的後方控製區域非常的狹窄,而且兵力極少,屬於孤軍深入;二則以多打少,數月不克這種情況會對士氣產生影響。 要不是之前燕軍一直取勝,此時的士氣恐怕已經跟李景隆在鄭村壩時期差不多了。 因此,朱棣做出了一個非常艱難的決定:掘開黃河大堤,水淹濟南城。 不到萬不得已,朱棣是不會願意這樣做的。放水淹城有傷天和,歷史上曾經放水淹城的,無論成敗,幾乎都沒什麼好下場。 比如,春秋時期智伯計劃水淹晉陽城,結果被韓魏反水,智伯身死,全族被滅,晉國被韓魏趙三家瓜分。又比如,戰國時期水灌鄢城的白起,三國時期水淹七軍的關羽最後得沒能善終。 就連曾經水淹大梁的秦國,從統一到滅亡也僅僅十五年而已,成為中國主要王朝中,最短命的存在。(新朝和五代十國這種,應該不能算作主要朝代) 退一萬步講,就算以上這些全是巧合,那麼如果真的水淹濟南城,必然會被現世唾罵,而且記載到史書中,被後人詬病。 鐵鉉發現燕軍的企圖後,派壯士暗在城門上置千斤閘,又讓守城士卒大聲哀嚎“濟南城快被淹了,我們就要死了。”並假意撤去城上的防禦設施,派出使者,到燕王大營跪伏請降。 使者說道:“朝中有奸臣進讒,才使得大王您冒危險出生入死奮戰。您是高皇帝親兒子,我輩都是高皇帝臣民,一直想向大王您投降。但我們濟南人不習兵革,見大軍壓境,深怕被軍士殺害。敬請大王退師十裡,單騎入城,我們恭迎大駕!” 說朱棣沒有任何懷疑,那是不可能的,隻不過,鐵鉉這個詐降的時機選的太好了,這個坑,朱棣是不跳,也得跳。 因為,這時,如果朱棣還堅持放水淹城,那恐怕會徹底的失去民心,外加被史書罵上幾千年。 朱棣隻帶數騎護衛,過護城河,準備入城受降,史書上記載的是南軍鐵閘放的早了一點,隻砸爛了朱棣的馬頭,朱棣換了一匹馬,逃脫了。 而實際的情況是,朱棣進城的時候萬分小心,已經發現了城門有問題,南軍不得已之下,才放下鐵閘,朱棣因此逃過一劫。 這麼說,是因為這個鐵閘的目的,應該是斷絕朱棣的後路,而不是當場砸死朱棣。假設朱棣未發現城門異常,等朱棣一行人全部進入濟南城再放下鐵閘,縱使朱棣幾人再能打,也難逃一死。 無論如何,朱棣跑了,兩邊徹底撕破臉了。 後麵傳說的鐵鉉用朱元璋的畫像,阻止朱棣開炮的事情,應該純屬杜撰。這如果是真的,那麼南軍的所有城池完全可以效法,把城墻城門都貼滿朱元璋的畫像,朱棣哪裡都不要打了。 真實的原因就是朱棣又打了近一個月,真的打不下來,七月,平安率軍進攻河間,斷了燕軍糧道。朱棣不得已,退兵,還被盛庸、鐵鉉追擊,損失不小。南軍趁勢收服德州。 這是開戰以來,南軍取得的第一次大勝。朱允炆升鐵鉉為山東布政使,參贊軍務,不久後又升為兵部尚書;盛庸為歷城候,平燕將軍。陳暉為都督,平安為副都督。 看到鐵鉉和平安兩個如此年輕的將領得到提拔,南軍其他將領的心,又癢了起來。多路出擊,蠶食燕王領地。(當然,也可能是朱允炆下的命令) 十月,朱棣下令出征遼東,卻從通州、天津方向轉而向南,突襲滄州。 南軍這邊,徐凱正在築城,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燕軍兩天便攻下滄州,徐凱等率部投降。 十一月,朱棣進攻德州,盛庸堅守不出,朱棣招降未果,繞過德州南下。此時雙方各有自己的小九九。 燕軍方麵,燕軍善於野戰,但是不善於進攻準備充分的大城,像濟南德州這種級別的城池,隻要堅守不出,都讓朱棣十分頭疼。 原本,攻打這種城池,最好的辦法就是圍而不攻,等城內糧盡。但是這個辦法,對於燕軍並不適用。燕軍的兵力和地盤都遠遠小於南軍,一旦大軍長時間圍攻某個城池,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後方很容易出問題,不如濟南那次,燕軍,耗不起。 南軍方麵,數次和燕軍野戰,不管人數比對方多多少,最後都落得個慘敗的結局。因此,要麼就正麵堅守不出,從側後方切斷燕軍糧道。要麼就要通過布局,抵消燕軍的騎兵優勢。 朱棣決定率兵斷絕南軍糧道,迫使盛庸南下野戰。而盛庸將計就計,在東昌給朱棣設下了一個巨大的陷阱。 十二月二十五日,燕軍到達東昌。朱棣率軍進攻南軍,南軍堅守兩翼,卻被攻破中堅。朱棣因為從來沒在野戰中吃過虧,也沒多想,率軍殺入敵陣,遭到包圍。 這種事早已經不是第一次了,正常情況下燕軍可以憑借騎兵優勢,再殺出去,甚至打亂南軍的陣型。 但是這一次,燕軍陷入南軍火器、毒弩的陣中,損失慘重。張玉、朱能等將領兵來救,雙方死戰,最終朱棣得以逃脫,張玉卻死於亂軍之中。次日,兩軍再次大戰,燕軍再敗,撤兵,又遭到幾次堵截,損失更大。 張玉早就追隨朱棣,多次出征北元,屢立戰功,靖難之役開始後又多次立下戰功。他也是自從燕王起兵以來,犧牲的第一位高級將領。 在前世中,張玉在朱棣稱帝後被稱為“靖難功當第一”,追封榮國公,賜謚號忠顯。洪熙年間又進封河間王,改謚忠武,配享太廟。 建文三年,正月十六日,燕軍返回北平。傳說,因為張玉戰死,朱棣悲傷的食不下咽。對於此,悲傷肯定是真的,食欲不振應該也是真的。食不下咽,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裝的。
第一十七章 朱棣迎來真正的對手(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