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冶金升級(1 / 1)

自從三年多前,全套雙金屬溫度計被製造出來之後,朱高煦已經很久沒有搞新的尖端項目了。   後來的毛絨玩具、地暖和遊泳池遊泳裝都屬於別人可以比較容易模仿的項目。   比如在江南地區,就有不少作坊已經開始仿製毛絨玩具和條格布,甚至他們也開始有了自己的創新,這些小作坊成為了這個世界比較早的一批資本主義萌芽。   地暖和遊泳池倒是並不普及,不過北方的不少地主老財都開始搞起了地暖,當然,他們還得從遠道而來的商人那裡購買鍍鋅管和蜂窩煤爐,倒是蜂窩煤已經被山西等地的商人仿製出來了。   而南方的很多世家豪強,也開始自己搞起了遊泳池,這也推動了水泥的銷量。不過,這些世家豪強修建遊泳池的用料更加奢華,大理石、漢白玉等材料都被廣泛應用,水泥主要用來填補縫隙。   有些小型遊泳池裡,部分地方甚至用上了金銀玉石等等昂貴的材料。   如果把這裡灌上美酒,那麼就算商紂王和董卓來了也要自愧不如。   頂級的世家豪強,財力就是恐怖如斯。   除了設施之外,這裡的其他配套服務等等也是讓人瞠目結舌。   這並非一定是他們的主人自己耽於享樂,這些地方主要是他們用來招待“貴客”的地方,讓人想到後世裡前段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的某某斯坦某某島事件。   在進入九月份之後,天氣漸漸涼爽下來,朱高煦再次帶隊開始了新項目,全方位提升整個金屬冶煉體係。   這個項目其實一年多之前,朱高煦就想開始搞了,但是因為母親重病病逝,耽誤了一年多。   現在,朱高煦重啟了這個項目。   之前朱高煦搞的很多項目,都是優先考慮實用性,做出需要的產品就行。   這種做法,在短期內的確是效率非常高的,但是從長久來看,這樣做並不有利。   拿冶金行業來舉例子,朱高煦雖然已經製作出了不少實用性很強的材料,但是對於這些材料的具體成分,朱高煦都隻能猜個大概。   一旦某種礦石的成分比例發生變化,很多配方都需要重新實驗。   這樣做當然也有一些好處,比如某個配方被其他勢力獲得之後,他們也必須找到相同的各種礦石,才能復製這個配方。否則他們還是得自己試驗。   就拿黑鐵這件事來說,其實幾年前,江西秦家已經從燕山地區搞到了當年朱高煦留下的黑鐵配方。   但是他們拿回去使用以後,效果並不理想,他們製造出來的黑鐵材料,硬度和熔點都遠遠高於燕山地區的產品,導致鍛造難度太大,還不如他們本地鐵匠之前自己摸索的配方。   這歸根結底,是因為江西地區的鎢礦石中鎢的含量遠高於燕山地區,而錳的含量遠遠低於燕山地區。   秦家負責這件事的人,還被狠狠教訓了一頓,並遷怒於手下的間諜和工匠。   他們最終,也得出了礦石和礦石不同的結論,但是除了讓工匠們繼續自行摸索之外,也毫無其他辦法。   後來,他們又曾數次派出小隊人馬,想到朱高煦的領地內收買或者綁架工匠,都被情報司和暗衛等組織挫敗。倒是他們培養的間諜和死士人員損失慘重。   在這場間諜和反間諜戰中,朱高煦能取得勝利,一方麵是因為他專門培養的情報司和暗衛等等組織。更重要的是,朱高煦之前的很多政策都深得民心。   這些敵對勢力的間諜,除了要對抗情報司和暗衛,還被職工百姓層層監督。   這就是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用在反間諜方麵,甚至比正麵戰場更恐怖。   之前朱高煦這裡生產的純度比較高的金屬,僅限於銅、鐵、鉛、鋅等等少數幾種。要知道,這裡邊除了鋅之外,是中國從很久很久以前,就已經能生產的了。   現在有了全套的雙金屬溫度計,朱高煦手下最核心的一批徒弟們也已經完成了元素周期律的學習,生產更多高純度金屬的條件,已經成熟了。   這裡自然不包括活躍金屬,那是有了發電機以後的事情。   其實發電機的結構並不算復雜,但是朱高煦近幾年還是不敢搞出來。   理由很簡單,這玩意兒太過驚世駭俗,一旦走漏了風聲,很可能會引來包括朱棣在內的各方勢力的覬覦。   要是別人想搶那還好說,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要是朱棣要的話,這玩意兒自己還真的保不住。   發電機是自己前期最重要的底牌之一,不到必須拿出來的時候,朱高煦真不敢拿出來。   蒸汽機就還好,因為目前版本的蒸汽機,效率非常低,如果計算成本的話,甚至還不如雇傭廉價勞動力。   朱高煦拿出蒸汽機,主要是因為自己缺人。   目前版本的蒸汽機就算真的被人搶走了,未來朱高煦還有很多升級版本。   朱高煦仍然是把最基本的原理講清楚,並給出了一些資料後就離開了,讓徒弟們帶隊自己摸索,隻有出現新產品拿不準是什麼的時候,朱高煦才會帶隊來繼續檢測。   這一方麵是因為朱高煦懶,更重要的也有利於這些徒弟們成長。   最終,在幾個月內,大家就已經搞出了純度比較高的錳、釩、鉻等金屬,而未來的幾年中,還有不少新的金屬被陸續搞出來。   朱高煦也很疑惑,為什麼某些穿越文中,主角可以靠著幾個人就一兩年搞出幾十上百個新項目,而且其中還有一些是難度很高的。   若是穿越者本身就是科技界的大佬,或者帶著科技相關的金手指也就罷了,甚至於很多前世完全不相關的人,也沒有金手指,一拍腦門,鉆幾天實驗室就把新項目完成了。   後世的義務教育,已經這麼強了麼?   不過這並不重要,朱高煦的徒弟們已經在成長的路上了。而且,明年夏天,第一批自然科學實驗班的學生,就要畢業了。朱高煦這裡的科技發展,將要走上一個更加健康的快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