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接到徐輝祖的秘密信函,波瀾不驚地將之化為灰燼。 雨後天朗。 這天,朱允炆並未處理朝政,瀏覽奏章,也未乘坐轎車出行,僅僅是伴隨馬恩慧和幾名太監,在宮中散步。 後代所見的明故宮不過殘垣斷壁,遠不能展示出明朝京城的輝煌與繁榮。 馬恩慧困惑地望著朱允炆,平日裡少有步行的他,今天卻顯得有心遊玩,悠然自得地觀望四周。 遠處的宮女們見到朱允炆,紛紛跪拜於路旁,朱允炆則會細致地端詳她們幾眼。 “陛下,明年春暖花開時,不如選拔些秀女入宮如何?” 馬恩慧的話語使朱允炆稍顯失態,旁邊的太監急忙上前扶持,朱允炆卻揮手示意他們退開。 “我——朕隻是感受到雨後的清新,至於選秀,以後再議。” 朱允炆步入長安宮,剛踏進門檻,便聽到了輕盈的笑聲。 馬恩慧見朱允炆眉頭緊蹙,誤以為他生氣,國喪雖已過去,但時日不遠,如此放聲大笑,的確有失體統。 馬恩慧急忙跪下解釋:“陛下,想必是妙錦前來探望文奎……” 她話音未落,宮中的侍女和內官便紛紛走來,匆忙行跪拜之禮。 “皇上哥哥。”一道輕柔的女聲響起。 朱允炆抬起頭來,目送一名身著柳綠上衣和杏黃色長裙的少女緩步而來。 柳葉般的眉眼,容貌清麗無匹。 她那閃爍著晶亮的雙眼,身上散發著一種冷艷而高貴的氣質,同時夾雜著純真與明媚的矛盾之感。 徐妙錦輕輕彎腰,算作行了一禮,直視著朱允炆,直截了當地問:“你的頭怎麼了?這些仆人難道沒有好好照顧你嗎?” 朱允炆身後的太監不禁戰栗,急忙跪倒,口中喊著自己的無辜,期盼徐妙錦能寬恕他們。 “妙錦?”朱允炆略微皺了皺眉頭。 他憶起,這正是開國元勛徐達的第四位女兒——徐妙錦。 此刻的徐妙錦年僅十八,比朱允炆年輕三歲而已。 “你……” 徐妙錦臉色一紅,顯然沒料到朱允炆會如此直接地稱呼她的名字。 盡管兩人年齡相近,徐妙錦甚至開玩笑般稱呼朱允炆為“哥哥”,但按照輩分來說,徐妙錦比朱允炆高出一輩。 畢竟徐妙錦的姐姐徐儀華是燕王朱棣的妻子。 朱允炆並不在意這些,嚴肅地看著徐妙錦,輕聲責問:“徐妹妹,你也太放肆了,先帝才駕崩不久,你就如此歡笑,這合適嗎?” 徐妙錦被逼得無言以對,急忙辯解:“根據先帝遺詔,天下臣民哀悼三日即可釋服,婚嫁不受限製。我遵循先帝遺願,哪裡有錯?” 朱允炆一時語塞,沒料到對方如此機智敏銳,竟能如此巧妙地運用先帝之言。 徐妙錦輕哼一聲,接著說:“您身為天子,總是愁眉苦臉,宮中上下怎敢露出笑容?若整個大明都如此鬱悶,又何來生機與活力?” 朱允炆注視著言辭犀利的徐妙錦,心中稍感欣賞,露出微笑,說:“口才不俗,倒是難得。說起來,你願意為朕分憂嗎?” 徐妙錦瞪大眼睛,急忙搖頭表示拒絕。 大明宮廷的女官製度,分為六局一司。 這六局分別是尚宮、尚儀、尚服、尚食、尚寢、尚功。 其中尚宮局負責管理這六局的所有事務。 而宮正司則負責監督紀律,執行懲罰。 簡而言之,大明的女官主要負責管理嬪妃和宮女的日常事務,專為內宮服務。 徐妙錦並非內宮之人,而是出自顯赫的徐府,其身份尊貴,自然不可能成為宮中的女官。 即便是旁觀的馬恩慧也感到吃驚,認為這樣的要求極為不適宜。 朱允炆不以為意這些規矩束縛,對徐妙錦說:“朕了解你品性善良,聰明伶俐,如今國家穩定,朕新登基,正需賢才輔佐。朕想讓你進入國子監,為朕挑選一些有用之人,你願意嗎?” “國子監?”徐妙錦更加驚訝。 馬恩慧急忙補充:“陛下,國子監是培養皇家學士的聖地,乃國家棟梁之地。妙錦尚年輕,學識未深,且為女性,如何適合進入國子監工作?不如召見國子監祭酒,讓他們負責選拔即可。” 朱允炆並未回應馬恩慧的話,而是目光定格在徐妙錦身上,嘴角浮現出一抹淡淡的笑容。 徐妙錦望向朱允炆,心中泛起激動,女官進入國子監乃歷史上首次,她微微彎腰,堅定地回答:“我願盡力。” 朱允炆肯定地點頭,認真地說:“朕所需的是真正有學識和才能的人才。若你辦事得力,朕將允許你在國子監以外,另設一所女子學堂。” “什麼?”徐妙錦驚訝地望向朱允炆。 “女子無才便是德”歷來是對古代女性的刻畫,而在中國歷史上,主角一直都是男性。 雖原文是“丈夫有德便是才,女子無才便是德。” 但“女弱男強”的觀念,是統治者維持秩序的工具。 女性的教育和發展權利,向來被忽視。 朱允炆準備開創這一新篇章! 正如那偉人所言,婦女能擔半邊天的重任! 盡管現在提出“人人平等”和“自由言論”等理念可能會遭遇眾多非議甚至譴責,但推動教育進步總該是可以的,對吧? 徐妙錦緩緩跪下,目光嚴肅地注視著朱允炆,問道:“陛下所言真的嗎?” 她聰明敏慧,明白女子學堂的意義重大! 如果不是徐達的女兒,如果不是得到眾多哥哥的寵愛,徐妙錦也隻能局限於庭院,沉浸於讀書彈琴的日常,無法涉足更廣闊的世界。 對於大多數女子來說,日常生活更是局限於家門內。 不敢奢望與男子一樣接受學堂教育,甚至在家中也隻能學習女紅等技藝,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聲音微弱,地位低微。 關於四書五經、治國理政的知識? 男性們可能會質疑:女子學這些有何用?女子豈能參與政事! 這種不甘和無奈深深地刻在了徐妙錦的心裡,但她從未想過這些現狀有朝一日能被改變。 “如果你無法完成,招募的都是庸人。那麼,女子學堂的大門,也將因你而永遠關閉。”朱允炆語氣嚴肅地說道。 徐妙錦感受到肩上沉重的責任,但她仍然堅定地回答:“我一定會辦到!” 朱允炆輕輕點頭,命令道:“頒布朕的旨意,任命徐妙錦為國子監學正,負責監督紀律,管理學生。” “領旨。”旁邊的太監應聲道。 朱允炆揮了揮手,示意徐妙錦起身,然後對太監指示:“通知國子監祭酒樓日初和司業匡淩,此事由朕決定,不得有異議。” 講完這些,心情愉快的朱允炆步入長安宮,目光落在安靜沉睡的孩子身上,那是他的兒子朱文奎。 孩子年僅兩歲。 馬恩慧望著臉上洋溢著幸福的朱允炆,靜坐一旁,輕聲嘆道:“陛下今日之舉,恐將引起一番波瀾。” 朱允炆嘴角輕輕上翹,自信地說:“這些小波瀾,不足掛齒,若有必要,不妨來一場公開的辯論。” “辯論?”馬恩慧疑惑地眨了眨眼,心想不知朱允炆憑何與那些善於引經據典的士大夫辯駁。 “陛下,魏國公前來求見。”太監恭敬地稟報。 朱允炆輕笑道:“看來演武場上的活動已經結束,讓他到武英殿來吧。”
第三章:丈夫有德便是才,女子無才便是德。(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