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錦衣衛5彪(1 / 1)

就在朱由檢處理塗文輔等人的時候,錦衣衛高層官員,已經奉他的命令進宮,在乾清宮外等候。   朱由檢正想把他們召進來,先前被他派出去審問客氏的王文政回來了,帶來一個消息,讓他勃然大怒:   “‘宮人姙身者八人’,八個懷孕宮女!”   “客氏想做什麼?想學李園故事嗎?”   “把她立刻處死,兒子侯國興下獄,家人流放海外。”   想到這件事情,他就有些後怕。幸虧登極後不久就把客氏趕出宮門,否則時間久了,真的可能生亂。   這是能坐實魏忠賢和客氏謀逆的證據,但是朱由檢根本不敢公布。   在這個沒有親子鑒定的年代,誰是誰的兒子,幾乎全憑話說。新建伯爭襲案鬧了兩年,就是無法確定這一點。   所以朱由檢立刻命令王文政收拾首尾,把客氏和八個宮女處理掉。免得事情傳出去,民間亂傳之下,以後冒出什麼“天啟遺腹子”,和自己爭奪皇位。   還派劉若愚跟隨,監視王文政處理這件事。客氏全家也要盡數監禁,確認沒有隱患後流放。   對此憤怒之極,朱由檢甚至想把給魏忠賢親族的世職收回來,但是想想宮內宮外不知有多少魏忠賢的黨羽,自己想重用的徐應元等人又剛剛被處理。隻能把這股憤怒壓下去,沒有給魏忠賢加罪,免得他的黨羽不安。   不過對客氏家人,朱由檢就沒有客氣了。也不給什麼世職,直接流放海外。   至於那八個宮女,朱由檢也囑咐王文政從客氏家產中分出專門款項,把她們混在被客氏害死的人之中,每人發一千兩補償。   這一千兩銀子要存在順天銀行賬戶上,讓她們的家人每月領取一兩。這樣就能夠監視她們家人,避免這些可能知道情況的人走漏風聲、以後被人利用。   處理了這件事情,朱由檢餘怒未消,喚來田爾耕、許顯純等錦衣衛高層,對他們破口大罵。怪這些人沒有當好耳目,沒發現魏忠賢謀逆。   這些錦衣衛高層感到有些委屈,相比能待在皇帝身邊的東廠太監來說,他們很難見到皇帝。又因為受到東廠監督,隻能依附東廠。   除了嘉靖朝的陸炳之外,錦衣衛麵對東廠的時候基本都在下風。在魏忠賢權傾朝野的時候,完全淪為附庸。   所以對皇帝指責他們不能發現魏忠賢的逆謀,他們根本不接受。畢竟魏忠賢是他們的上司,又是他們溝通皇帝的渠道,他們怎麼發現魏忠賢的逆謀、再告發給皇帝?   不過皇帝發怒,他們也隻能聽著。直到朱由檢將火氣發出來,才有一位錦衣衛指揮方弘瓚道:   “陛下,前錦衣衛指揮同知、署北鎮撫司劉僑,因為不肯殺人媚璫,被魏逆削籍為民。”   “臣請召回此人。”   朱由檢發了通火,聽到錦衣衛還有這樣的人,當即便下令道:   “準了!”   “把劉僑召回來,讓他繼續掌管北鎮撫司。”   “現在的北鎮撫司,是誰在掌司事?”   許顯純小心翼翼上前,回道:   “陛下,臣許顯純,天啟四年五月掌管北鎮撫司。”   朱由檢見到許顯純,怒火又升了起來,對這個人尤為憤恨,大罵道:   “虧你還是皇親國戚,竟然跟魏忠賢謀逆?”   “你是怎麼想的,對得起嘉善公主嗎?”   許顯純撲通一聲跪在地上,辯解道:   “陛下,臣沒有跟魏忠賢謀逆。”   “隻是聽他從宮裡傳來的命令,審訊他人而已!”   “臣的祖母是公主,怎麼會跟著一個太監謀逆呢?”   朱由檢怒火未消,責問道:   “那你和田爾耕二人,為何成了魏忠賢的義子?”   “虧你還是嘉善公主的孫子,竟然認一個太監當義父,也不覺得害臊!”   這話說得太重,還涉及到先人,許顯純隻能跪著,向皇帝不住請罪。   田爾耕也急忙跪下,同樣向皇帝請罪。   朱由檢罵了一通,又讓眾人檢舉,把同屬“五彪”的提督西司房官旗管事楊寰、錦衣衛堂上僉書理刑孫雲鶴、北鎮撫司理刑崔應元辨認出來。   這三人除了西司房提督楊寰之外,孫雲鶴、崔應元兩個理刑本來沒有資格前來。但是魏忠賢濫發官階,給他們加了正一品右都督,此時一並在場。   被朱由檢當場命人拿下,等待以後問罪。   三人同樣辯解是聽宮裡旨意,所以不敢違逆。朱由檢冷笑反問:   “宮裡的旨意?”   “宮裡哪條旨意讓你們酷刑殺人?”   “給朕拿出來看看!”   這下三人不說話了,還是許顯純機靈,說道:   “是魏逆假傳的旨意,先帝一切不知。”   又向皇帝說道:   “除了魏逆假傳旨意明令必須殺的人外,臣還釋放了近四十位東林黨獄囚。”   “楊漣、左光鬥等人的獄詞,也都有‘皆無佐證’之語。”   為自己做了辯解,許顯純又說道:   “陛下,臣忍辱負重、拜魏忠賢為義父,為的就是今日。”   “天幸陛下聖明,察覺魏逆奸謀!”   說著,許顯純忍不住放聲大哭,似乎為大明有一個聖明皇帝而慶幸。   聽著許顯純這番話,朱由檢心裡有些惡心,卻知道自己不得不接受這番話。   因為錦衣衛是執行機構,宮裡傳出來的命令,他們不能不聽。否則就會像劉僑那樣,直接削籍為民。   這些人可以說是聽宮裡的旨意辦事,自己如果因為這點把他們交給外麵的文臣處置。錦衣衛會人人自危,以後沒有人敢得罪文臣。   許顯純說得理由再假,自己也必須接受,給他們想法減罪。   讓許顯純等人多做一些辯解,朱由檢聽他們說完之後,才決斷道:   “雖是魏忠賢假傳旨意,但你們不辨真假,同樣也是有罪。”   “你們這五個人,都有客觀附逆行為,還有主觀附逆傾向。”   “把認罪文書寫出來,給外廷個交待。”   “然後就都去海外,開辟新衛所吧!”   說著,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朱由檢向田爾耕道:   “你是田樂後人,世襲指揮同知。”   “發生了這樣的事,你就把世職辭了,傳給你的兒子。”   “然後代替你的兒子,在澎湖東麵的島嶼上開辟東寧衛。”   “事情若辦得好,朕就讓你的兒子以後去島上襲職。”   “辦得不好,那就真的當自己被流放到海外。”   又向許顯純、楊寰、孫雲鶴、崔應元道:   “東寧衛現在才定下一個世襲指揮同知、四個世襲千戶和世襲百戶,還有多個世襲官職沒有定下。”   “伱們若辦得好,以後也有得到世職的機會。”   “辦得不好,那就同樣當自己被流放海外。”   讓他們盡快寫下認罪文書,自己以治罪為名,把他們流放東寧衛。   這件事要在東林黨回朝前辦好,免得那些有戰鬥力的東林黨進京後,自己也沒法保住他們。   五人能撿回一條性命,對皇帝感激涕零。尤其是田爾耕,沒想到自家的世職還能留下來。   雖然不知流放海外的結果如何,會不會因為瘴癘死去,但至少是個機會,還能為自己的子孫謀富貴。   許顯純更是舉薦前北鎮撫司理刑千戶吳孟明,這個人當年勸他留條後路、在獄詞上留下餘地,也因此被逐出北鎮撫司,如今不在錦衣衛。   想到吳孟明的恩德,許顯純向皇帝舉薦了這個人。朱由檢當即下令恢復吳孟明原職,負責審問五人。   他相信,這個當年就能在獄詞上留下餘地的人,一定能寫好供詞,讓外廷挑不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