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1 / 1)

很偶然的機會,我在快手上搜索了一下“百草枯”三個字,界麵最上麵立馬出現了一個宣傳橫幅“別怕,我們都在。”我好奇的點了進去。   “別怕,我們相信自己,你能作繭自縛,也一定能破繭成蝶。”   “沒有爬不過去的山,也沒有過不去的坎兒,所有的一切都會隨風而去!”   “向日葵也知道,該麵向太陽那頭的希望。”   ……   我已經記不清有多久沒看見這些溫暖的文字了,雖然在我眼裡它們並不完美,但是他們卻充滿力量。對於我們這些小說作者來說,或許我們有足夠的想象力,足夠異想天開的梗,筆下的文字或許也足夠優美……   可是我不想否認,大部分的它們都異常冰冷,我們或許能從中獲取快感,獲取自己異想天開的遺憾。但是他們還是冰冷。   從我開始寫下這本小說的第一個字開始,我就不斷回憶自己失敗的人生。是的,曾有那麼一瞬間,我也想如自己寫下的文字般,從大橋上一躍而下,結束一切。   黎明遠比我們想象的要更加黑暗,它就像一個囚籠,一個沒有鋼鐵柵欄的囚籠,置身其中,四周盡像是深淵泥濘的圍困。沒有方向,沒有目標…放棄了一切生的希望。   這種感覺遠比喝下百草枯更加痛苦,就像是“給了你等死的時間,卻又不給你活的希望。”很多人就在這痛苦中選擇了離開,我不想說他們是懦弱或者是可恥的逃避者,因為我沒資格。老祖宗曾經說了一句“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   事實上,我們都沒這樣批判那些選擇離開的人,可能對他們而言,死亡真的是一種解脫,這是他們最後且無奈的選擇。可是人生裡,隻剩下這一條路了嗎。   我們每個人在生與死之間是不是還有其他更多的路,它就像繁盛的樹木枝椏,它有無數的選擇,倘若我們有一天真的身處深淵,想一想,我們是否還有其他選擇。   在寫下這本書前版的時候,我沒思考過我寫這本書是否有人看以及會獲得怎麼樣的評價,它就像我無聊生活的情緒發泄。可是直到有一天,我在一個群裡分享前版文字的時候,收獲到的是一係列榮幸,這一切讓我猝不及防,也讓我開始收獲讀者。   在這網文盛行的年代,我把主人公塑造成了一個自殺者,一個小心翼翼活著的普通人,一個在無數選擇中彷徨的人……這個普通的人設用一句經典的話來說,那就是“不符合網文市場”。   可是就是那些每天淩晨追讀的人給了我莫大勇氣,我下定決心要對這本小說進行大改!我不再將它們寫成冰冷的文字,而是一個自殺者的自我救贖。   在我們有限的生命裡有無數的選擇,唯獨隻有兩個沒有選擇,第一是生,我們無法決定投胎,第二就是死,死隻有一次,沒有無數次。   最後望所有身在深淵中的所有人,都能沉思,因為生與死之間其實我們有無數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