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波3折(1 / 1)

馬鳴蕭蕭 路盈盈 6136 字 8個月前

得到父親的首肯後。李世民加快了招兵買馬的進程。群俠大盜,販夫走卒,饑荒,流浪者都被他收入門下。同樣,李淵也在暗中聯絡門客...   就在李家父子未雨綢繆之時,一道聖旨猶如晴天霹靂地降下:拘捕李淵,斬殺王仁恭。原來是太原副留守高君雅與王仁恭在對突厥作戰中失敗了,楊廣便以此為由下令。   李世民在廳中來回走動,他現在很著急,非常擔心父親,因為皇帝喜怒不定...父親這兩年行事小心翼翼卻還是被牽連,李世民氣憤得說道:“父親沒有作戰,敗了卻要拘捕父親,要我說怎麼不拘捕副留守高君雅呢?”   “先不要著急,二郎。”李淵鎮定自若地安慰李世民道:“現在隻是說要拘捕為父一人,並無其他處置。副留守王威高君雅二人是負責監督為父的,他們多半是陛下的親信,所以不要表現出任何不滿。明白麼?”李淵不相信如果僅憑著一次兵敗就要治他這個太原留守的罪,那還有誰願意當這個官呢?   情況越壞就越要保持臨危不亂,焦慮憤怒隻能使事情變得更糟。李世民當然明白這個道理,但是人之所以焦慮就是因為對未來不知所措...李世民努力讓自己平靜下來,點點頭,又向父親問道:“那我還能為父親做些什麼?”   這次李淵沉默了,表麵上的波瀾不驚不代表內心毫無起伏,任誰也不可能拿自己和家族的命運輕易下賭注。李淵低頭沉思,李世民默不作聲,等待父親的決斷...   窗外寒風呼嘯,李世民早就告誡家丁下人不許私下議論這件事,更不許外傳,因此,府內安靜的就像什麼事也沒發生過一樣。李淵思來想去終於下定決心,既然前路一片茫然,那麼就做最壞的準備。於是吩咐李世民道:“你帶人做好準備,見機行事。一旦我有不測,你立即舉兵起事。但如果沒有任何風吹草動,你切不可打草驚蛇。”   “我知道了,父親。您放心,我會小心的。”李世民早就盼著起兵了,盡管父親身陷囹圄,他依然相信自己有能力舉兵起事。   “辛苦你了,孩子。”看著李世民,李淵此時也心酸無奈,將全家的命運寄托在李世民一個人身上,實在是身不由己。   李淵王仁恭被關押起來。李世民急忙暗中聯絡李淵的好友心腹及自己結交的豪俠義士,他們都表示會追隨李家...   孤軍奮戰的李世民想起了在獄中的劉文靜,此人心中常有縱橫之策,諸多事宜可以向其請教。於是李世民深夜去獄中探望劉文靜。   “二公子深夜前來所為何事?”劉文靜直接開門見山。   “過來看看縣令大人。”   “都這步田地了,就別叫我‘縣令大人’了,直接叫我‘肇仁’就好。還有,二公子肯定不是閑的慌才來看我的吧?”   身陷囹圄的劉文靜反倒是一臉輕鬆,沒有一點因為受牢獄之災而頹廢的樣子。李世民繼續打趣到:“好吧,肇仁。看起來你好像心情不錯,也沒有因為受李密的牽連而感到冤屈。”   “二公子這就錯了,說實話,被李密牽連我感覺很憋屈。李密並非成大事者,別看他現在帶著瓦崗寨和朝廷打得熱火朝天,其實並不是他有多厲害,實則是瓦崗人才濟濟,不缺運籌帷幄驍勇善戰者。”李密曾參與楊玄感起兵,兵敗後在被朝廷押解的路上逃脫,因此受到朝廷的通緝。與李密有姻親關係的劉文靜便受到波及,被關在太原郡獄。   李世民想起了同樣因楊玄感起兵失敗而受牽連的高儉。高儉是長孫氏的舅舅,因為和參與楊玄感起兵的兵部尚書斛思政有交往而受到牽連,被貶至嶺南之地,至今杳無音信。長孫氏每次想起舅舅總會愁眉不展...   “肇仁難道就不擔心自己的前途嗎?”   “不擔心”   “為什麼?”   “因為有二公子,有唐國公。當今天下大亂,如果連唐國公和二公子這樣的人都束手無策,那麼劉文靜也就沒有什麼前途可言了。”劉文靜始終覺得李家父子是能夠成大事的人,他們必定不會久居於人下。   “您抬舉我們父子了。”李世民拱手致謝,繼續說道“家父為官坦蕩,卻遭無端猜忌。部下王仁恭和高君雅作戰失敗,家父卻被關進了大牢。這樣下去,隻怕我們父子性命難保...”李世民即無奈又不甘...   劉文靜安慰道“二公子不必悲憤。亂世當前,陛下多疑,於令尊而言,雖然受了委屈,但何嘗又不是機遇呢?”   “機遇?”   “對,機遇。”劉文靜鄭重其事地說道“如今李密圍攻洛陽,陛下遠在淮南,各地義軍數以萬計,跨州連郡、阻礙山澤。如能順天應人,高舉義旗,則天下不難平定。而今避亂的百姓都來到太原城中,一旦聚集起來,可得十萬之眾,令尊所領之兵也有數萬,君言出口,誰敢不從?到時乘虛入關,號令天下,不到半年,帝業可成。”   如此重要的事情在劉文靜口中一氣嗬成卻又非戲謔之言,令李世民驚訝之餘多了些感動,於是說道“您能考慮的如此周全肯定不是一日之功,感謝您對我們父子的信任,請受世民一拜。”   劉文靜的一番話也堅定了李世民起兵的決心,就在李世民暗中與劉文靜商議起兵之日時,朝廷的詔書到了:赦免李淵王仁恭。李家上下懸著的心終於放下了。經此一劫,李淵深感聖心莫測,是時候放手準備了,他讓李世民繼續籠絡結交人才,並授意在河東的李建成也在當地結交英豪之士。   王仁恭倒是很慶幸逃過一劫,對朝廷更加唯命是從,以至於麵對流離失所、饑荒遍地的百姓時,他堅持沒有朝廷的召令不敢擅自開倉放糧。百姓怨聲載道,早有二心的劉武周借機鼓動饑民造反,他對饑民說道:“如今餓殍載道,王仁恭竟看不到,任由你們自生自滅。這樣的人還能做我們的父母官嗎?”   百姓聽劉武周說的有道理,連忙應聲附和,劉武周繼續說道:“官倉的糧食是百姓的血汗,取之於民當用之於民。爾等隻要跟著我就有糧食。”   忍饑挨餓的百姓們聽說有糧食了,哪管劉武周是什麼用心,紛紛響應其號召。劉武周帶著數十人沖進太守府衙殺了王仁恭後開倉放糧,聚兵萬餘人,自稱太守,後來攻破婁煩郡,進占汾陽宮,自稱天子並與突厥勾結。   遠在江都的楊廣聞訊後勃然大怒,當即下令要提李淵到江都治罪。“這個李淵,太辜負朕對他的信任了。現在瓦崗反賊在洛陽糾纏,本來朕以為河東有他坐鎮可以相安無事,不曾想卻發生了這種事。讓朕怎麼能睡得安穩。”楊廣指著高君雅的奏疏怒吼道。   當時,瓦崗李密、翟讓、徐世績等人已率軍攻破滎陽東北的金堤關,滎陽告急。楊廣命張須陀為河南討伐使去鎮壓瓦崗軍,結果卻被瓦崗軍擊敗,張須陀戰死。瓦崗軍準備進一步圍困洛陽城。親自下令營建的東都洛陽被起義軍圍困,讓天子顏麵何存,又聽聞劉武周叛變,怎能不怒?   當李密的討洛陽繳文擺在麵前,楊廣一看,寫著他陰謀奪位,毒害先皇;淫禍後宮;強搶民女;奴役百姓;橫征暴斂;大興土木;盲目征戰;妄殺忠良;刑獄不公;賞罰失衡等十大罪狀...最後還寫道:“罄南山之竹,書罪未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楊廣看完之後臉色鐵青,一言不發,任身旁眾人呼喊...良久,一口鮮血噴湧而出,暈過去了...   洛陽告急的文書一封一封地傳進江都宮,文武大臣站了一地等待著皇帝的決斷,一旦東都失守則意味著大隋朝丟掉了半壁江山。昏迷中的皇帝似乎不願醒來,可能隻有在夢中才能為所欲為吧...但是誰也不可能永遠在夢中,尤其是將天下蒼生係於一身的帝王...   在眾人焦急的等待中,皇帝終於醒了。回到現實的楊廣麵對這如雪片般的求救書不再麵目猙獰,反而從容不迫,麵色平靜。   “傳朕旨意,命各地挑選精兵強將馳援洛陽...赦免李淵,讓他戴罪立功。”思慮良久之後,楊廣下了這道聖旨。   就在李世民又一次四處奔走準備起兵的時候,赦免的詔書到了,李淵再次被釋放。雖說天子視召令為兒戲,朝令夕改,但對李淵而言,不僅僅是多了一點準備的時間,而是明麵上可以借著討伐劉武周抵抗突厥之名招兵買馬了。借著這個理由,李淵立刻命治下各郡縣招募兵馬,且不限人數,越多越好。   晉陽城中貼滿了招兵買馬的告示,群俠大盜、販夫走卒、無家可歸者紛紛投軍...沉穩如山的李淵一邊在不停的招兵買馬,一邊又在反復琢磨要不要起兵,萬一起兵失敗那可就是誅九族的大罪...李世民幾次勸說都被他駁回了。李淵直言他要的是萬無一失,沒有萬全的準備,絕不能魯莽行事...可世上哪有絕無風險的事情呢?尤其是被歷代帝王所深惡痛絕的叛逆...李淵陷入了矛盾中...   在風雨飄搖的亂世中,晉陽宮儼然是一座世外桃源。這座東魏時期修建的避暑行宮經楊廣重修後更加地恢宏壯麗,李淵也贊嘆不已。   “若能長住於此,也不枉此生了!”在是否起兵的問題上搖擺不定的李淵索性拋開一切瑣事忙裡偷閑與好友裴寂在晉陽宮中開懷暢飲。酒至半酣,李淵突然感慨道。   “隻要您願意,就別說晉陽宮了,這天下都可以是您的...”裴寂說道。   李淵自顧自地喝酒,好像沒聽到一樣,裴寂也不說話,沉默了很久之後,李淵眼神迷離,結結巴巴地說道:“玄真啊,你就讓我...讓我清凈一會兒。我家二郎...他...二郎整天跟我說這些...幫我謀劃這個...謀劃那個...好像我什麼都不知道,什麼都要靠他一樣...他都...都快變成我爹了...”   裴寂笑了笑道:“虎父焉有犬子,二公子年少有為自然是有您珠玉在前,您才是他的依靠...”   裴寂話還沒說完,李淵顫顫巍巍地站起來說道“我要回...回家了...”裴寂趕緊攔住李淵,說道“唐公莫要見怪,我不說便是。來,咱們繼續喝酒。”李淵才坐下了...   見此情形,裴寂也無可奈何,他本是受李世民之托來勸李淵起兵的,但李淵根本不想聽。裴寂又想起李世民的話:父親心係家族命運,或許礙於皇親國戚的身份,他總有幾分不願背叛朝廷。隻有將他逼到絕境,讓他意識到如箭在弦,才能心無旁騖地起兵。裴寂心想:也隻能出此下策了...裴寂陪著李淵飲酒直到深夜。   翌日,酩酊大醉的李淵醒來後發現自己不僅夜宿晉陽宮中,而且還有晉陽宮宮女在側服侍。李淵瞬間大驚失色...這可是大罪,李淵實在不明白自己怎麼會糊塗至此?   “唐公昨晚睡的可好?”裴寂推門而入,李淵才反應過來這一切都是裴寂安排的。“玄真你這不是胡鬧嗎?你這是在做什麼?”李淵自然難掩心中憤怒,質問裴寂。   裴寂擺擺手,屏退了宮女,雙手抱拳向李淵道:“您德才兼備,我等景仰已久。有您這樣的人來坐擁天下才是蒼生之幸。您不應該舉棋不定,而應該有破釜沉舟的勇氣去放手一搏。”   李淵根本不想聽這些虛言,說道:“不要給我戴高帽子了,玄真,枉我如此信任你,你竟陷我於不忠不義。”   聽著父親的語氣越來越嚴厲,早就在門外等候的李世民推門進去,“父親別怪裴大人,是兒子求裴大人的。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若非如此,父親怎麼能下定決心起兵呢?”   李淵疾言厲色地說道:“你為了起兵就可以算計為父嗎?這可是殺頭的大罪你知道不知道?要不要為父去報官把你抓起來讓你嘗嘗什麼滋味?”   一旁的裴寂連忙勸說李淵,“唐國公莫要動怒,有事好商量。二公子也是擔心您的處境。”   “是啊父親,您想想看,王仁恭高君雅作戰失敗您就下了大獄,劉武周謀反陛下要提您去江都治罪,您現在雖然位高權重,但下麵哪件事都要和您扯上關係,難道您認為下一次部下犯事皇上不會怪罪於您?或者您可以保證還會得到皇上的赦免?”   這些道理李淵不是不知道,在他看來,起兵是天大的事,一旦揭竿而起就再沒有回頭的餘地了,說到底還是沒有做好心理準備。李淵也知道形勢刻不容緩,既然已經到這個地步了,就該亮明態度了。   “世民啊,為父答應你一定會起兵,但也要與你約法三章。”   “父親請說。”   李淵想了想,說道“第一,今日之事隻你我和玄真三人知,再不可多一人知道,再不能發生這種逾越禮法之事。第二,起兵不僅關乎我李家上下身家性命,也關乎為父手下千萬人性命,所以凡事都要慎之又慎,時機不到,絕不能魯莽起事。第三,為父是大隋的臣子,即便起兵了,也依舊是隋的朝臣,一定要尊隋室,不能有半句叛逆之言。若你有半點做不到,隻怕我們做的所有事情都徒勞無益。”   “父親放心,兒子一定做到。”李世民滿懷信心,堅信一定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