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好友宋璟(1 / 1)

良吏傳 郝軍仙子 2754 字 2024-03-15

倪若水有個好友叫宋璟,他是唐高宗龍朔三年(663年)出生在邢州南和。唐高宗調露年間,十七歲的宋璟一鳴驚人進士及第,後授義昌縣令後又升任監察禦史,鳳閣舍人。   神龍二年(706年),唐中宗下詔宋璟為檢校並州長史,沒有成行,又任為檢校貝州刺史,宋璟被擠出了朝廷。   唐睿宗景雲元年,宋璟自洛州長史入為吏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掌銓選。宋璟取舍平允,為時所稱。當時,太平公主擅權,將謀害太子李隆基,宋璟與姚崇奏請令公主出居東都洛陽,又被貶為楚州刺史。開元初,為廣州都督,教百姓燒瓦代竹茅蓋房,以避火災。   作為同僚,一個是常山郡人,一個是邢州人,相距百十公裡。二人既是同道又是推心置腹的好友,先後擔任尚書右丞,對國家的條令、詔書以及牒文,總是一絲不茍盡職盡責。在開元盛世初期,曾經作為尚書省的秘書長協同領導們與政府部門相互配合,積極推進民主民生改革,這些政策的踐行,深得唐玄宗心悅誠服,把“貞觀政要”發揮得淋漓盡致。牢記先祖遺訓,發揚革命優良傳統,是當今要務之極。這一政治綱領是奮鬥目標,也是行動指南。   作為皇帝的李隆基對於文治武功是多麼迫切呀!嚴以律己寬以待人適時把握分寸,明辨是非。尤為突出的是他在虛心納諫領域,確實繼承了老爺爺唐太宗“接時賢於外、納讜言於內”的優良傳統。此後,李唐王朝出現了第二個諍諫風行的黃金時代。   前任宰相姚崇病重期間,向唐玄宗推薦宋璟居相位,以擇人為務,隨才授任,使百官各稱其職。他刑賞無私,敢犯顏直諫,嘗常常為唐玄宗所敬憚,即便不那麼稱心如意,也勉強采納。宋璟與姚崇並稱雙美,號“姚、宋“。史稱“崇善應變以成天下之務,璟善守文以持天下之正。二人道不同,同歸於治“。   宋璟剛到東川求學時,因水土不服,又趕上冬秋交替之際,氣溫驟降,本來身子羸弱,怏怏不樂,很快就病倒了。誰知,病情剛有好轉,一連又下了好幾場雪。他透過窗戶看見漫天飄舞的雪花,鬱悶至極,他起身到外麵散心。他頂著凜冽寒風,披著一身白雪,驀地,他聞到一股幽香襲來便乘興尋覓。果然看到雪地裡一雜亂衰草處有幾株臘梅淩寒盛開,卓爾不群。他不禁感慨道:小小梅花不畏寒冷,獨自綻放,真有骨氣呀!這般堅貞的品性與毅力真是值得學習。他睹物生情文思泉湧,一口氣寫了一篇《梅花賦》,其內容如下:垂拱三年,餘春秋二十有五。戰藝再北,隨從父之東川授館舍。時病連月,顧瞻危垣,有梅花一本,敷葩於榛莽中。喟然嘆曰:“嗚呼斯梅!托非其所出群之姿,何以別乎?若其貞心不改,是則足取也已!“感而乘興,遂作賦曰:   高齋寥闃,歲晏山深,景翳翳以斜度,風悄悄而亂吟。坐窮簷而後無朋,進一觴以孤斟。步前除以彳亍,荷藜杖於墻陰。蔚有寒梅,誰其封植?未綠葉而先葩,發青枝於宿枿,擢秀敷榮,冰玉一色。胡雜遝乎眾草,又蕪沒於叢棘,匪王孫之見知,羌潔白其何極?!   若夫瓊英綴雪,絳萼著霜,儼如傅粉,是謂何郎;清馨潛襲,疏蕊暗臭,又如竊香,是謂韓壽;凍雨晚濕,宿露朝滋,又如英皇泣於九嶷;愛日烘晴,明蟾照夜,又如神人來自姑射;煙晦晨昏,陰霾晝閉,又如通德掩袖擁髻;狂飆卷沙,飄素摧柔,又如綠珠輕身墜樓。半開半合,非默非言,溫伯雪子,目擊道存;或俯或仰,匪笑匪怒,東郭順子,正容物悟。或憔悴若靈均,或歆傲若曼倩,或嫵媚若文君,或輕盈若飛燕,口吻雌黃,擬議殆遍。   彼其藝蘭兮九畹,采蕙兮五柞,緝之以芙蓉,贈之以芍藥,玩小山之叢桂,掇芳洲之杜若,是皆出於地產之奇,名著於風人之托。然而艷於春者,望秋先零;盛於夏者,未冬已萎。或朝開而速謝,或夕秀而遄衰。曷若茲卉,歲寒特妍,冰凝霜冱,擅美專權?相彼百花,孰敢爭先!鶯語方蟄,蜂房未喧,獨步早春,自全其天。   至若托跡隱深,寓形幽絕,恥鄰市廛,甘遁巖穴。江仆射之孤燈,向寂不怨棲遲;陶彭澤之三徑,投閑曾無悁結。貴不移於本性,方有儷於君子之節。聊染翰以寄懷,用垂示於來哲。   從父見而勖之曰:“萬木僵仆,梅英載吐;玉立冰潔,不易厥素;子善體物,永保貞固“!   後來,他把這篇文章貼在墻上,當老師的叔叔閱罷驚嘆佳作,意蘊深邃。   事後不久,當朝宰相蘇味道巡查學館來到東川,看見墻上貼著《梅花賦》,悅讀之際還忘情地念出聲來,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並贊嘆道:“筆力與文章俱佳。”並要求宋璟再寫一份贈給他。宰相蘇味道拿著這篇文章如獲至寶,喃喃自語道:“老家人還出了這麼一個大才子,我可不能獨享呀!”蘇味道是欒城人,與宋璟同屬一個地區。   回到京城,宰相蘇味道馬上把這篇佳作呈現給女皇武則天。武則天看罷,龍顏大開。他立刻傳旨宣宋璟麵君。此時,宋璟來到長安還沒有坐穩暖和一下,就被召進了大明宮。女皇在供電上問道:“宋璟,看了你的《梅花賦》,方才知道你久有淩雲誌,既然這樣,你對治理國家有什麼良策,講給朕聽。”宋璟思忖道:“針砭時弊,弄不好就會犯欺君之罪,是要掉腦袋的。”他想到這裡,慌忙下跪道:“小生不才,怎敢胡說?”女皇見狀,朗聲笑道:“朕赦你無罪,平身直言。”   宋璟遂釋疑慮,站起來,一鋪一般對女皇武則天說:“當今科舉製度不合理,隻要能死記硬背,字寫得好,就能做官。他們能處理好政務嗎?國事千頭萬緒,非有真本事,真學問,又不圖私利的人來做官,才能治理好國家。再說,單靠科舉選拔人才,就是把那些出身貧寒,有治國真才的人關在門外了。”   宋璟正要接著說下去,隻見女皇早已樂開了花,便當場封宋璟為鳳閣舍人。不僅如此,還按照宋璟的提議下了一道聖旨:一是命令地方長官,在全國選拔人才,不重身世,也不管科舉不科舉,實行“唯才是舉”;二是薦舉上來的人,先當試官,考核合格一律錄用;三是挑選國家重要官職人選時,女皇親自當主考官,在金鑾殿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