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3迷5道(1 / 1)

良吏傳 郝軍仙子 2613 字 2024-03-15

隨著唐玄宗年齡不斷增大,斯時,將近花甲之年,在內宮,耳鬢廝磨,卿卿我我,日日嬋娟;在朝廷,在笑麵虎李林甫輔佐下,耳朵裡灌進了不少迷魂湯,如果這是主要推動力的作用,那麼,供給側提供這樣的氛圍,致使唐玄宗駕駛李唐王朝的巨輪,在開明盛世的航線上跑了偏。   想當年,唐玄宗胸懷大誌勇毅前進,為了不忘初衷,勵精圖治。開元初期宰相盧懷慎在他即將離開人世時,對前來探望的二位大臣盧從願、宋璟意味深長道:“皇上求治心切,可是一旦享國年久,就會逐漸倦於勤政,將會有奸佞之人乘隙而入,懇盼二位賢弟銘記於心!”二臣深深地為這位效忠皇上的宰相所打動,動情處流下了盈盈的淚水。   後來,宰相姚崇卸任,宋璟接班擔任中書令。他在意識裡尋找著良策,書裡尋它千百度,功夫不負有心人。一日,他親手抄錄《尚書.無逸》一文,並找來畫師給配上圖,這種立體記憶易記難忘,然後呈給皇上。這篇有名的歷史文獻,記錄著西周初期周成王親政時,由周公姬旦對他的諄諄告誡,內容目的明確,意在強調把當政者要始終保持清醒頭腦,居安思危,千萬不能貪圖安逸。   此時,年輕有為的唐玄宗看到大臣宋璟跳動的那顆紅亮的心,深為宋愛卿忠心耿耿所感動。因此,他鄭重其事地把這幅圖文並茂的《無逸圖》掛到內殿,便於出入時時警醒,令他對至理名言感嘆備至,牢記於心。   時過境遷,二十年過去了,斯人已逝,物是人非,常常讓他感喟傷懷,不能自已。出人意料的是,這幅掛在內殿的《無逸圖》腐化壞了。宮中服務人員一看這地空擱佬的,尤其是令皇上每次經過這裡,總會躑躅之際呆呆地發愣。在後來的大臣們看來皇上出現了莫名地惆悵。為了裝點一下,服務人員便隨意找了一副《山水圖》進行替換。   接下來的日子裡,唐玄宗每當看到這幅畫,體內荷爾蒙分泌大增,異性相吸,讓他的生理欲望戰勝了理智。唐玄宗處理完政事,總會感覺到身心疲憊,有時竟然感到了力不從心的念頭。為此,他把朝廷一切事務,推給了心腹笑麵虎李林甫、宦官高力士。唐玄宗這麼做,自然有他的想法:“長於創造、猛乾與革新,現如今,已不能同日而語,人的精力有限,為了李唐王朝盛世,通過開元之治,朕已完成大業。”他繼而想到:“不能光乾活,在地頭地腦也該放放歇了,畢竟朕蝕慌哩不行不行的了。”於是,他倦於朝政,轉而把精力投入到了生活中去了,比如打羯鼓、擅長書法、尋找情趣、擊球以及填詞作樂等等。他做事一向務實,不僅如此,他多才多藝,極富浪漫情懷。此時,唐玄宗沉湎於聲色犬馬,不理朝政。   而右相李林甫明裡對皇上俯首帖耳唯命是從,即便皇上罵他,他也會陪著笑臉打躬作揖,一副哈巴狗樣。暗地裡,李林甫仗著皇上賜他全權處理朝政之際,拉幫結派,對自己撇咧脖子、翻白眼、敢犟嘴之流則群起而攻之。不僅如此,還屢屢興起大獄,驅逐可能對自己構成威脅的高官貴戚,以此來擴大自己的勢力。同時,李林甫不失時機地巴結皇上身邊的宦官近臣,迎合皇上的心意,以便讓皇上對自己信任;上蒙蔽皇帝,下盤剝黎民百姓,中間則堵塞言路,以達到自己專權的目的。   就這樣,上行下效,到了天寶中期,李唐王朝官場上烏煙瘴氣,奢靡之風盛行。公元748年四月(天寶七年),皇上加封內侍高力士為左監門大將軍、知內侍省事兼驃騎大將軍。高力士對皇帝照顧周到熱情服務,就仿佛唐玄宗肚子裡的小蛔蟲,皇上想什麼要做什麼,高力士一看便知。如此高規格對待,就連太子李亨也尊稱他為兄,王公大臣們則尊稱他為翁,駙馬一輩的則直接尊稱他為爺,右相李林甫、華北東北軍區總司令安祿山等人也無不敬畏高力士。這樣以來,凡是能搏得皇上的歡心或青睞,無不與高力士幫忙有關。此時,高力士權傾朝野富可敵國,凡是他搞得房地產,每當竣工,滿朝文武無不參加。用木槌敲鐘一下,就要捐獻成百上千錢,有一些馬屁精們多則能敲鐘二十下,少則也得敲十來下。即便如此,高力士為人依然不顯山露水,謹慎和順,且善於察言觀色見風使舵。如此地優質服務,皇上寵信他自在情理之中。   唐玄宗晚年對養生之道產生了濃厚興趣,他希望自己長壽乃至長生,為此,他越來越篤信神仙,經常應召一些蠱惑人心的奇人異士入宮,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且優禮豐厚。一日,唐玄宗正在宮內道場向神靈祭禱,聲稱“替老百姓祈福”。突然,他仿佛著了魔一樣,嘴唇不停地上下撞擊著,現場觀眾也不知道嘟囔的是啥,可把這些人嚇呆了,沒有想到:皇上竟然走火入魔入了道。事後,唐玄宗對身邊人描述道:“朕在祭壇香案上放著一塊黃色絲絹,並書寫禱辭,突然,這條絲絹竟然飄然飛入天空,隨後,又聽到空中傳來一個聲音。”聽者無不呆若木雞。皇上接著說道:“是四個字---聖壽延長!”   “知道了嗎?這是老天爺在保佑朕”皇上興奮之色溢於言表。   一旁聽者如夢方醒,連連齊聲高呼:“吾皇萬歲!萬萬歲!”   如是一來,唐玄宗經常在晨起前,前往大同殿焚香禮拜,凡是涉及到的符瑞、祈福、神仙以及煉丹之事,他總是全神貫注樂此不疲。至於這些阿諛奉承、投機鉆營之徒,紛紛隨之翩翩起舞,盡可能地造假造神慶賀吹捧之能事:今個夢到老天爺的“真麵目”,明天說發現了“靈福祥瑞”,不一一而足。還有小爬蟲製作了皇上的白石雕像,侍立於老子雕像旁,供人們瞻仰膜拜。就這樣,這裡建設道觀,那裡建造神像,造精舍,煉金丹,采藥餌,度道士,滋於歲月,天下名山命道士、宦官合煉醮祭,一路之上,處處可見。   此時,唐玄宗樂於接受眾臣敬獻皇上的尊號,個人崇拜,達到了瘋狂巔峰。   即便這樣,朝內還是有人向皇上勸諫,然而,唐玄宗早已充耳不聞,塞言阻路。曾經的開明皇帝,仿佛搖身一變成了另一幅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