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河朔風塵起(1 / 1)

良吏傳 郝軍仙子 3561 字 2024-03-15

在長安,楊國忠清洗安祿山黨羽如火如荼。安祿山看到黨羽倒在奸相楊國忠刀槍之下越來越多,心急如焚,如坐針氈。尤其獲悉長子安慶宗被定罪且命懸一線時,氣得安祿山暴跳如雷,歇斯底裡道:“安某與楊賊勢不兩立,不乾倒老賊絕不甘心!”為此,他召開緊急軍事會議,磋商京師所發生的慘案。副帥史思明擲地有聲,建議道:“楊賊這是逼人太甚,待史某殺進京城,直取賊首。”謀士顏莊沉吟道:“古人雲,師出有名。既然討伐楊國忠,總歸得有一個合情合理的說辭,讓群眾弄個明白才是。”安祿山瞪大布滿血絲的眼珠子,環視著在場的每一個人,看看誰還有什麼高見。   軍師高尚對安祿山道:“大帥,為這事高某思量多久,既然為死去的戰友報仇雪恨,不妨打出‘清君側’旗幟比較貼近民心。”   安祿山顏開道:“幾位所言中肯,安某被逼無奈,不得不起兵討伐奸賊楊國忠。”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安祿山采取智囊團建議,廣泛發動群眾,加強思想定位。為此,口號,標語,隨處可見。與此同時,安祿山秣兵歷馬,磨刀霍霍,伺機大打一場“鋤奸”殲滅戰。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安祿山雖曰胡人,胸無點墨,可有智囊團加持,也對這句古語諳熟於心。於是,他提前布置加強地方官員的思想意識,讓他們清醒地認識到,這次出兵是“清君側”,還皇帝一個聖明。為此,他派遣部將高邈、副將何千年率領二十名奚族士兵馳奔北京太原。他們聲稱,奉兼領河東節度使安祿山之命,前來進獻射生手,以提升射擊手的作戰水平。   斯時,北京副留守楊光翽就是奸相楊國忠的心腹,可他對範陽來的這股小分隊失去了警惕,在毫不防備的情況下,開誠公布招待來客。萬萬沒有料到,卻遭到了綁架。   一日,有謀士建議:“既然起兵造反,莫若打倒李家王朝,讓安大帥取而代之。”安祿山見狀,連連示意,道:“這可使不得,臣承蒙當朝皇上寵恩已久,豈敢恩將仇報,讓天下恥笑安某忘恩負義不成?!”   此時,軍師高尚率眾臣給安祿山一起跪下叩首,懇切期盼安大帥建立國號。   安祿山什麼都明白,時機不成熟,隻能等待機遇才是。為此,安祿山假惺惺道:“即使眾將士給安某一百個膽子,也隻是有其心,而膽子沒那麼肥。”   眾人聽罷,明白了,安祿山不是不想做皇帝,而是在伺機準備。   天寶十一年十一月初九淩晨,薊城南郊的校場上,旌旗獵獵,戰馬蕭蕭,安祿山的幾萬步騎兵先後入場,排成方隊,將領按等級站立在各自所屬部隊的前列。號炮連連響過之後,由儀仗隊在前麵引導,安祿山一身戎裝在大將軍跟謀士的簇擁下,邁著方步,威風凜凜,走上帥壇,舉行出征誓師大會。幾萬人的演兵場上頓時安靜下來。安祿山左邊是掌書記屯田員外郎高尚,右邊是孔目官太仆丞嚴莊,副帥史思明身後站著幾十名戰將分五排肅立,閱兵總管將軍阿史那承慶用一種洪亮、高亢的嗓音宣布,奉旨懲處國賊誓師大會開始。   當地老百姓私下議論道:“放著好日子不過,打什麼仗呢?”有的說:“聽說當今皇上被一個叫楊國忠的給架空了,弄得國家不成體統。”一個在外麵經常做生意的中年人說道:“聽說楊氏四姐妹,均長得風華絕代,傾國傾城,皇上已被她們給狐媚住了,整日風花雪月奢靡成風。”圍觀的群眾,支繃著耳朵,瞪大眼珠子,聽得十分入迷。   斯時,校軍場上氣氛肅然,隊列整齊,軍旗迎風飄揚,上寫著:清君側。安祿山穿著高腰靴子,向上提了一下他那肥碩的肚子,走到壇前麵,先是接受了全軍將士的禮拜,山呼千歲千千歲,聲淩雲霄。安祿山手按佩劍高聲道:“此次出征,安某均替國家分憂,並非一己之利益,隻要利國利民,安某無所畏懼。”安祿山背誦著謀士提出的行動綱領。接著他又說道:“奏事官胡逸,前天從京師回來,帶來了皇帝的密旨,下令安某率所部兵馬馳援入朝,討伐禍國殃民的奸相楊國忠,以平禍亂。諸將士應當勇往直前,奮勇殺敵,報效國家。”接著,他又宣布了幾條軍紀。   “如果膽敢有人蠱惑人心,擾亂軍心者,殺無赦!誅滅三族!”安祿山強調道,“各部人馬,必須聽令,勇往直前,直指京師!活捉奸賊,清君側!   陳列將士一齊跟著安祿山振臂高呼:“活捉奸賊,清君側!”   安祿山滿意地頷首道:“活捉奸賊,清君側!不達目的,誓不收兵!”   將士們又一次發出震天吼聲:“不達目的,誓不收兵!”   安祿山宣誓完畢。接著,在阿史那承慶指揮下,全體將士進行了祭旗等儀式,隨後,安祿山便挺胸昂首坐上鐵輿,大手一揮,向前進!在隆隆的號炮聲中,諸將領按預先安排,依次跟進出征南下。誓師大軍雄赳赳氣昂昂,一路向南進發,所過之處,趟土彌漫,仿佛一條赭黃色的舞龍。   這次出征將士,還有契丹、同羅、室韋以及奚族等地兵馬,實際十五萬,卻打出了二十萬大軍的旗號。以討伐國賊楊國忠為名,在範陽起兵造反,他命令各路軍馬連夜出發。這次意在叛亂的整個計劃,安祿山隻與三個心腹:高尚、嚴莊以及阿史那承慶秘密謀劃過,其餘的人根本就不知情。   安祿山這次采用的是“聲西擊東”策略。他先派遣副將何千年、部將高邈、臧軍率領幾十騎兵馳奔北京太原,十七日劫走楊國忠死黨太原副留守楊光翽。楊光翽被押解到河北安祿山行營,並羅致罪名將其斬首示眾。   隨後,高邈跟何千年離開時,轉交北京太原府一封公文,將楊光翽罪狀一一羅列出來,文末寫道:“楊光翽罪不可赦,立斬!誅殺那個罪魁禍首楊國忠指日可待!”   那一天,太原陰風淒淒,圍觀者無不心驚膽戰。當時,李唐王朝有三個都城,西都長安,東都洛陽,北京太原。這時,北京方麵向朝廷報告安祿山造反。   安祿山殺掉楊光翽,給京師造成了一個煙霧彈,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讓朝廷覺得安祿山進攻路線是當年唐高祖李淵起兵路線。實際上,安祿山在北京虛張聲勢之後,便親率大軍從範陽南下,隻取東都洛陽。起初,他們半夜三更時分,靜悄悄出兵,天亮時起灶做飯,日行軍六十裡。   本來,安軍途徑的河北地區就歸安祿山管轄,於是,安軍所到之處,無不望風披靡。郡守、縣令們有的打開城門歡迎到來,有的棄城而逃。這些現象,與先行動員意識形態政治骨乾小分隊,提前開展加強思想工作有關,且取得了一定成效。   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十一月十五的一個早晨,一絲魚肚白飄際天空,朔風凜冽刺骨。常山郡槁城縣倪莊鎮村首倪泉興穿著一身白色衣服正在庭院晨練,閃轉騰挪,身影恍如一團白練。這是他的習慣。忽聽得踢踢騰騰一陣腳步聲傳來,兩三個人呼歇子喘氣跑到倪泉興麵前,臉色漲紅著。   “不好了,叔父!”前麵那個叫倪平的小夥子說道,“大事不好!”   倪泉興收拾停妥,手捋著飄髯問道:“別急,來屋裡說吧!”   倪平胸脯子起伏著,他說我坐不下去。   “叔父,”其中一個鬼頭蛤蟆眼的小夥子說道,“俺們在滹沱河邊起乾活時,看見有很多兵氣勢洶洶地向槁城開來。”   “俺們在隱蔽處偷看著,前麵一個旗手跨著高頭大馬大纛被風吹展,醒目的寫著”清君側”。   作為村首、村內精武館開拓者倪泉興聽罷,目光炯炯,看向後生用手指引的方向,隨後沉吟道:“先告訴大家不要行動,看看到底刮的是什麼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