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日,朔風吼吼,安祿山在太原、常山郡給部將布置好任務之後,便率領大軍浩浩蕩蕩跨過河北平原,期間,二十四個郡無一人抵抗,這與安祿山擔任河北采訪時有一定原因。正所謂“祿山一呼,而四海震蕩”。就這樣,安軍長驅直入奔向東京洛陽,唐明皇派往東都的大將無故棄城千裡。僅僅三十三天,安祿山大軍便將洛陽攻陷。 與此同時,唐明皇與楊貴妃二人玩得熱火朝天如膠似漆。在驪山華清宮,二人生活的有滋有味,樂不思唐。楊玉環曾對著皇上嬌嗔道:“江山重要,還是妾重要?”唐明皇早已被貴妃嬌艷這副藥弄得丟了魂,那裡還有心思治理國家。便嬉笑道:“江山可有眾臣照看,朕可以不理,然而貴妃就不一樣,在心裡,美人勝過江山。”楊玉環繼續問道:“那朕為什麼不封妾為皇後呢?”唐明皇沒有想到她會問這個問題,不禁愣了一下,繼而沉吟道:“那隻不過是代稱而已,其實質有過之無不及之。”從此以後,楊玉環不在根問什麼,便與皇上沉浸在春夢裡。 從這裡可以看出,唐明皇與楊貴妃新承恩澤之時,既可以“春寒賜浴華清宮”,還可以“雲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沉湎女色之甚達到了“承歡侍宴無閑暇,春從春遊夜專夜”。詩人白居易淋漓盡致地表達了唐明皇步入聲色犬馬驕奢淫逸的奢靡生活。即便如此,唐明皇依然不知收斂,我行我素。他縱情享樂,隨意賞賜,視金錢似糞土,致使國庫收入以及老百姓的血汗錢被揮霍。他每年冬天前往臨潼驪山溫泉宮度假,為了一己之利,他特地從萬年、新豐兩縣析出一個會昌縣,便於安置百司衙署、王公大臣的府邸。三年之後(公元747年),又敕資對溫泉宮進行擴建,後改名華清宮。他每年一上冷子便臨幸華清宮,經常在這裡度假一個冬天方回宮。每逢偕貴妃楊玉環到此沐浴溫湯,王公大臣都會伴駕。因此,華清宮側,府邸相連。每當臨幸驪山華清宮,一路之上,旗幟鮮明,儀仗整肅。因楊貴妃與三個姐姐韓國夫人、虢國夫人、秦國夫人都是一個模子倒出來的,均是風姿綽約羞花之貌,致使唐明皇雨露均沾。虢國夫人平日入宮門都是騎著高頭大馬,淡掃蛾眉朝至尊,多麼驚艷!姐幾個每扈從到華清宮,更是各為一隊,她們穿著不同特色的服飾,娉娉婷婷,婀娜多姿,遠遠看去,恰似盛開的牡丹一樣艷麗。她們的府邸富麗堂皇,耗資巨萬。如果看著不順眼了,或者有地方超過了自己的,便立即拆掉重建。由此看來,唐明皇的奢靡生活,給朝野上下引起了不小的震動。 這一日,楊貴妃乘著酒興,在唐明皇敲著樂器伴奏下,在地毯上跳起了舞蹈。楊貴妃身著華麗服飾,踏著《霓裳羽衣曲》曲調,翩翩起舞,楊貴妃不愧是一個著名的舞蹈家音樂人,把這支舞蹈演繹的淋漓盡致;唐明皇擅長填詞作曲,是一位響當當的音樂家,其作品尤以《霓裳羽衣曲》最為著名。就這樣,兩個人恰似高山流水珠聯璧合。二人傾情演繹著,關於唐明皇向往神仙而去月宮見到仙女的神話,其舞、其樂、其服飾都著力描繪虛無縹緲的仙境和舞姿婆娑的仙女形象,給人以身臨其境的藝術感受。以前,《霓裳羽衣曲》在唐宮廷中倍受青睞,在盛唐時期的音樂舞蹈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唐明皇親自教梨園弟子演奏,由宮女歌唱,用女藝人30人,每次10人。現如今,唐明皇與貴妃楊玉環成了夢中人天上仙。 樂哉,其魂魄蕩蕩,樂哉,其舞蹈飄飄。 突然,有人奏請皇上,說安祿山在漁陽已經造反。不明就裡的楊玉環見皇上臉色陰沉,遂命樂工休課。美輪美奐,身心神往的《霓裳羽衣曲》便戛然而止。 一開始,唐明皇認為太原送來的情報,是有人妒忌安祿山的人杜撰出來的,他始終堅信自己推誠的安祿山不會造反。隨著河北各郡縣傳來的告急文書便接連而至。直到這時,唐明皇不能不相信了。他震驚之餘,憤怒地吼道:“人間竟有這等恩將仇報者,簡直是連六畜都不如!”不僅如此, 唐明皇馬上找見丞相楊國忠、韋見素等朝廷重臣商量對策。 此時,楊國忠正暗自竊喜自己如何如何高明,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說開元年間就知道安祿山這老小子不著頭,是一個不俯首的家夥,早就有不臣之心,造反是遲早的事情。俗話說:出師有名,名正言順。楊國忠哪裡知道,人家安祿山打出的是“清君側”的旗幟,剿滅國賊楊國忠等禍國殃民之輩。 唐明皇見到楊國忠征詢對策,楊國忠自吹自擂道:“陛下不用慌,臣知道,真正打算造反的隻有楊國忠自己,將士們肯定不會當叛逆,出不了十天半月,安祿山腦袋一定會有人提過來。即便不是這樣,陛下發兵戡亂,仗大義誅暴逆,也可兵不血刃,一舉平叛。”皇上聽罷,心稍安下來,對楊國忠說辭表示贊同。可朝廷文武百官卻感到事情危機,而不是安祿山所言浮萍潦草,一個個大眼瞪小眼,不知所措。 孫子兵法雲:知彼知己,百戰不殆。由於李唐王朝上層官員輕敵麻痹思想,對安祿山真正進攻路線不了解,這次軍事會議通過各位代表的一致意見,其一,派金吾將軍程千裡到河東出戰,派特進畢思琛到東都洛陽,分別去募兵數萬人指標,進行防禦。其二,用左藏庫的繒帛換成經費進行招兵。 憑這一點就可看出,首次對策僅僅是被動防禦,並且臨時招募幾萬新兵去阻擋安祿山訓練有素的精銳之師,真可謂以卵擊石。唐明皇正這樣做也是擔心寡不敵眾,外重內輕的兵力部署,讓皇上的鼻子都悔青了。 為此,唐明皇惱羞成怒,遂把擔任太仆卿安慶宗(安祿山的長子)當即下令斬殺,對他的妻子、皇上的一個孫女榮義郡主賜白綾逼其自縊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