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晚上,他輾轉反側,一個勁地唉聲嘆氣。枕邊的楊貴妃見狀,關切地問道:“三郎,怎麼了?有啥子心事?”唐明皇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心焦如焚道:“明天我們就會京城,這華清宮是待不了了!”楊貴妃疑惑不解道:“怎麼回事呀?三郎,倪不是說要在這裡過冬嗎?”唐明皇淒慘一笑道:“哪還有心花過冬?朕獲悉你的乾小子在範陽已經起兵造反了!”楊貴妃從被窩裡做起來,驚詫不已,道:“嗯?真的假的?安祿山對陛下可是忠心耿耿,怎麼會造反呢?陛下是不是弄錯了!”唐明皇發火道:“朕也不敢確定,可不管怎麼樣,我們一定得回宮!”沒想到,唐明皇這一高嗓子,可把楊貴妃給嚇住了,目瞪口呆,臉色瘮白。唐明皇見狀,上前安慰楊貴妃道:“愛妃,朕不是對你發火,是被衣冠禽獸的安祿山給氣著了。好了,不要不開心,來來來,給朕笑一個。”他見楊貴妃不笑,就上前哄她,湊過嘴去親,被楊貴妃給擋了回去。 “三郎,這會子還有這心情?好了,妾給你笑笑。”楊貴妃勉強擠出一絲笑容,這笑還不如哭好看。 “哎,這多好!”唐明皇見狀,訕笑道,“隻是朕對安祿山的一片苦心卻落了空,讓他手握重兵,身兼三鎮軍政大權,這一下子好了,吃飽了,喝足了,誰說我也不服了,翅膀一硬,就跟朕搬起手腕來了,即便如此,朕晾他也不會鬧出多大動靜!” 次日,灰蒙蒙的天,冷颼颼的小風,四外遭一片荒涼。唐明皇跟楊貴妃一起坐著龍攆走在驪山回往京師的道上,放眼望去,浩浩蕩蕩,一望無際。一路之上,趟土五菱子二落,士兵們一個個耷拉著腦袋瓜子,一聲不吭。此時,唐明皇也很少說話,鎮著個臉,撅著個嘴,光盼著盡快趕回長安。 回到長安蓬萊宮之後,唐明皇立即叫人找來內侍高力士,並吩咐道:“你快去把楊國忠召來,朕要見他!” 此時,楊國忠正在府裡欣賞樂舞,沒有想到高力士會來到這裡找他。高力士見楊國忠沉浸在樂舞之中,便急切地說道:“哎吆歪,我的宰相大人,你這時候還有心花娛樂,皇上現在急的不行,趕快跟小的進宮麵見皇上。”楊國忠不慌不忙,道:“嘛事那麼重要?!”高力士敦促道:“你快點跟小的走吧,我也一頭霧水。” 二人急急忙忙來到宣政殿,楊國忠上前給唐明皇在丹墀上叩頭連連,忐忑不安道:“臣參見陛下!”唐明皇連忙說道:“現在,不用多禮,朕聽說安祿山已經起兵叛亂。”楊國忠聽罷,不以為然道:“哦,陛下為此事擔憂,臣也聽說了,不過都是一些傳言,現在還收不到各個郡縣上報叛亂的消息。”唐明皇說道:“看來朕多慮了,可無風不起浪,你趕緊派遣使者去打探落實一下。” “是!陛下。”安祿山不緊不慢地說道,“即便安祿山鬧事,也不會鬧出多大動靜的,臣早就知道,這小子不是個什麼好鳥,再說,他一個人搞事情,那不是蚍蜉撼樹嗎?” 唐明皇趕緊給他示意,讓他著手去辦,少待這裡嗶嗶。 不久,平原郡太守顏真卿派來使者上告,安祿山確實起兵造反了。隨後,幾路欽差回來上報也是安祿山造反了。 此時,唐明皇看到安祿山起兵造反,大罵禽獸不如,不僅如此,他餘怒未消,還把自己的一個孫女榮義郡主、女婿安慶宗一並殺戮。並免去安祿山堂哥安思順的朔方節度使之職,調任戶部尚書。 不僅如此,唐明皇趕緊接見剛從北庭入朝的節度使封常清。封常清是蒲州猗氏縣人,他的外祖父因犯罪被流放到安西(治龜茲,今新疆庫車)充軍,守衛胡城(今哈薩克斯坦奇姆肯特東)南門。外祖父很喜歡讀書,經常帶封常清坐在城門樓上教他讀書。在外祖父的指導下,封常清學識廣博精深。外祖父死後,封常清無所依靠,從此過著清貧的生活。封常清三十多歲時投到安西四鎮節度使夫蒙靈察的麾下從軍。當時將軍高仙芝擔任四鎮都知兵馬使,頗有才能,每次出兵時,都要帶三十多名侍從,衣裳鮮艷漂亮。封常清因而感慨發奮,投書請求擔任侍從。但封常清身體瘦小,眼睛有毛病,加上腳短又跛,高仙芝瞧不上他的外貌,沒有接納他。結果封常清第二天又再次投書,高仙芝對他說:“我要求的侍從已經夠了,你為何還要再來?”封常清發怒說:“我仰慕您的高義,願意侍奉您,所以沒人介紹自己來了,您為什麼一定要拒絕呢?以貌取人,恐怕會失去像子羽那樣的人,您還是考慮一下吧。”高仙芝還是沒接納他,他就每天到門口來等候,高仙芝沒辦法,就接納他為侍從。 開元二十九年(741年),隨高仙芝征討達奚部叛亂,因功授任疊州戍主,並任四鎮都知兵馬使判官。天寶六年(747年),封常清隨高仙芝擊敗了依附吐蕃的小勃律國。十二月,高仙芝取代夫蒙靈察出任安西節度使。封常清因隨從作戰有功,高仙芝便奏他為慶王府錄事參軍,充節度判官,賜紫金魚袋。不久,又加朝散大夫,專門負責四鎮的倉庫、屯田、甲仗、支度、營田等事宜。此後高仙芝每次出征,常令封常清為留後。 封常清有才學,辦事果斷,而且治軍極嚴。任留後時,高仙芝乳母之子鄭德詮已為郎將,乳母也住在內宅,高仙芝對鄭德詮視如兄弟,連家事都會告訴他,所以鄭德詮在軍中的威望很高,但是他卻瞧不起封常清。封常清每次辦事回來,諸將都前去拜見,唯獨鄭德詮傲漫無禮不去拜見,有一次甚至騎馬撞了封常清的侍從後離開。封常清到了使院,派人把鄭德詮召來,每經過一道門,就讓人把門關住,見麵後,封常清起身對鄭德詮說道:“我起自低微,禦史中丞大人錯愛,讓我主持留後事務,郎將怎能無禮?”並喝斥他道:“必須借你的死,來嚴肅軍紀。”於是將鄭德詮杖打六十將其打死,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然後又將鄭德詮臉朝下拖出。高仙芝的夫人和乳母聞訊後,在門外號啕大哭,想要救鄭德詮,但已來不及了。她們把情況告訴了高仙芝,高仙芝很吃驚,到見了封常清,敬畏他的公正,沒敢責備他。封常清也不道歉。此後,封常清又殺了兩個犯了罪的大將。由此,軍中都畏懼封常清。 天寶十年(751年),高仙芝改任安西節度使,表奏封常清為判官。不久,王正見接替高仙芝為安西節度使,表奏封常清為四鎮支度營田副使、行軍司馬。 天寶十一年(752年),升為安西副大都護,攝禦史中丞,持節充安西四鎮節度、經略、支度、營田副大使,知節度事。天寶十二年(753年),率軍進攻大勃律國,迫使其歸降。天寶十三年(754年),進京朝見,改攝禦史大夫。不久,授命封常清權知北庭都護,持節充伊西節度等使。 接下來,唐明皇不無擔憂地詢問封常清今後戡亂的策略。 久經沙場,橫掃千軍如卷席。此時,封常清振振有詞道:“安祿山領兇徒十萬直插中原,而中原承平日久,人人素不習戰,望風披靡。可是事有逆順,勢有奇變,臣願意銜命趕赴東京洛陽,開府庫出金帛,招募義軍,躍馬揚鞭北渡黃河,直取逆胡首級懸於闕下,且指日可待。” 唐明皇聽罷,深深為封大將軍豪言壯語淩雲誌所折服,一度心海上的烏雲,被一吹而散。他表麵上同意封常清建議,可回到宮裡,卻是如坐針氈。 次日,唐明皇下詔封他為範陽節度使,招兵買馬東征洛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