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軍將領王思禮一看隊伍被燕軍打得落花流水,急忙下令後退。然而,道路狹長,人多擁擠不堪,周圍是黃河崇山屏障,沒有他法,隻能被動挨打,隻能走這一條路。就這樣,官軍傷亡慘重,一敗塗地。 站在高地指揮的唐軍主帥哥舒翰見勢不妙,便一個勁地驚呼,遂迅速命令士兵出動氈車沖擊叛軍陣地,以此進行反擊戰。氈車,就是把氈子蓋在馬車上,氈子上有畫龍描虎圖案。這樣做,一是起到了威懾燕軍,還可以成為箭靶子,掩護部隊沖鋒。 此時,燕軍早就準備了好幾十輛草車,原地待命。誰料想,盛夏季節的東南風在後晌越刮越大。將領崔乾佑下令士兵點著車上的草,然後便迎著燕軍氈車沖了上去。斯時,順風勁吹,火助風勢,風助火威,烈焰成團綴片,一股股在空中掠過,落在毯車上便燃起熊熊大火,落在人身上,頭發眉毛瞬間燒成灰燼,被燒者個個成了唧嘹猴。唐軍氈車瞬間變成了一片火海。唐軍被濃煙熏著,士兵們也看不清對方是誰,隻是一個勁地見人就殺;驚魂未定的弓弩手沖著濃煙中的叛軍亂箭狂射。直到煙消矢盡,才發現根本就沒有敵人影蹤,就這樣,唐軍自相殘殺者很是嚴重。不僅如此,就在唐軍混亂之際,燕軍精銳之師(由同羅騎兵部隊組成)從南山偷候摸候迂回到唐軍前鋒的側後,猶如從天而降,突然發起了猛烈攻擊。唐軍前鋒部隊前後受到叛軍夾擊,大駭! 就這樣,唐軍或遭到叛軍騎兵踐踏砍殺,或互相推擠而墜入黃河,或棄甲逃匿山穀,馬嘶人嚎,死傷不計其數。及至傍晚,唐軍屍橫遍野,血染山河。 兵敗如山倒。唐軍後續部隊發現前鋒落敗,霎時間,驚慌失措,亂成一團,不戰自潰。 孫子雲: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北岸的唐軍老遠就看見對岸旗靡轍亂,同樣也是樹倒猢猻散。哥舒翰帶領殘兵敗將狼狽逃入潼關時,清點人數,才發現十萬大軍僅僅剩下了幾百個追隨者。 潼關外頭有三道壕溝,寬兩丈,深一丈。唐軍後續殘部逃回,早已是伸手不見五指的晚上,因這場大潰敗,一個個嚇得心驚肉跳,慌張之餘,跌入壕溝者數不勝數,隻一會兒功夫,壕溝就被人填滿了。及至後來,餘部踩著死屍過來的。 哥舒翰命蕃將火拔歸仁清點人數,僅僅剩下了八千多人。就這樣,唐軍主帥哥舒翰率領的二十萬大軍,在短時間內,被燕軍消滅十八萬之多。 此時,哥舒翰恰似驚弓之鳥,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惶惶然縮進潼關,守城拒敵。 這場戰役結束以後,燕軍將領崔乾佑萬萬沒想到,唐軍出兵二十萬,竟如此不堪一擊,簡直是在夢中。起初,崔乾佑不敢冒然出擊,等到次日,才向潼關發起進攻。 麵對燕軍的攻勢,唐軍早已嚇得魂飛魄散,膽戰心驚。因此,一觸即潰,放棄潼關做鳥獸散。 哥舒翰敗退到關西驛,想繼續掙紮,便立即張榜收拾殘餘勢力,企圖扳回一局,奪回潼關。 古人雲: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就在哥舒翰張羅反擊時,蕃將火拔歸仁率領手下突然把哥舒翰住所重重包圍。接著,火拔歸仁入見哥舒翰,勸說道:“叛賊逼近,請公暫時西行躲避,再作打算。” 哥舒翰聽罷,思前想後,不得不這樣。於是,就在他準備上馬出驛之際,突然,火拔歸仁帶領幾個蕃將叩於馬下,請求他一塊去見安祿山。 火拔歸仁力勸道:“公統帥二十萬大軍,一戰就全軍覆沒,現在還有何顏麵去見皇上?公沒有看到高仙芝封常清等人的下場嗎?請公出關東行歸降。” 哥舒翰聽罷,說道:“男子漢大丈夫,不成功便成仁。某寧願效仿高仙芝為國捐軀,也不願意茍活,你們什麼也別說了,請放一馬。” 火拔歸仁陰沉著臉,冷笑道:“公這是不吃敬酒吃罰酒,來人呀,把公拿下。”其手下二話不說,劈裡啪啦就把哥舒翰倆腿綁在了馬肚子上。哥舒翰氣得夠嗆,便用馬鞭硬戳自己的喉嚨,表示自己不甘受辱,還不如死掉。此舉很快被眾人把鞭子奪下。 隨後,被守潼關的燕軍把火拔歸仁一眾以及被綁架的哥舒翰一同押送大燕都城洛陽。 安祿山見到哥舒翰,說道:“哥舒公,你不是老瞧不起安某,怎麼今天卻落在我的手心?” 哥舒翰耷拉著臉,道:“失敗原因,一是大唐皇上聽信跟我作對人的讒言,逼著我出關作戰;二是某一時感情用事,太大意了,致使中了你的埋伏。” 安祿山聽罷,哈哈大笑起來,說道:“真沒有想到,你也有今天,既然如此,你想下一步如何是好?” 哥舒翰抬起頭,說道:“別不多說,咱兩個又不對眼,你要殺便殺,說那麼多話,又有何用?” 安祿山笑著說道:“要殺要刮的不是你,而是你手下的這位蕃將火拔歸仁,此人背主棄義,賣主求榮,安某不殺他,留他何用?” 隨即,安祿山把唐軍叛徒火拔歸仁當即處斬。並罵他背主忘義,這樣的人,你不殺掉,他今天能背叛哥舒翰,下一步就有可能出賣我——安祿山。 萬萬沒有想到,也讓人大跌眼鏡的是,哥舒翰剛才表現出的大義凜然威武不屈的高大形象,瞬間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隻見他在安祿山麵前俯伏在地,口稱萬歲,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乞求謝罪。為了感謝安祿山的不斬之恩,他表示願意修書招降李光弼等唐將。 安祿山喜出望外,便任命哥舒翰為司空、同平章事,並讓他寫信招降。此後,安祿山多次設宴給哥舒翰壓驚,處處以禮相待。 一日,安祿山宴請哥舒翰,酒酣耳熱之際,說道:“想當年,哥舒兄為大唐身經百戰屢立戰功,誰不知道你這位鎮守邊疆的名將?這次老兄就是中風的原因,而打了敗仗。否則,那失敗的不是你,而是我---安某呀!” 哥舒翰一聽,心中湧起暖色,道:“其實,我不是老糊塗了,也不是病糊塗了,而是讓唐明皇與奸相楊國忠給整糊塗了。他們要是不硬逼著我出兵,我怎麼會敗得這麼慘呢?區區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崔乾佑,竟然領兵差點包了我的餃子。這讓老夫有何麵目茍活人世間。” 安祿山見他就像是煮熟的鴨子---肉爛了嘴硬,便竊笑著安撫道:“老兄說錯了,其實,這都是那個奸相楊國忠給逼到了這一步,安某也是一樣。好了,別不多說,既然咱倆同病相憐,這都是天意使然。不要怨天尤人,這都是命呀!” 言罷,安祿山端起酒杯鄭重地敬酒道:“哥舒兄,不要再說了,咱哥倆乾一杯!” 有時,兩個人有時議論起朝中大事,竟達到了通宵達旦的地步。 爾後,哥舒翰接連寫信招降唐將,卻被招來一片譴責與謾罵。 安祿山一看,攻心戰沒有奏效,便把這個唐朝叛徒軟禁到禦苑之中。後來,安祿山看他一點忙也幫不上,就找了個借口把他給殺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