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禮來到金城的那天晚上,他首先拜見誌同道合的龍武大將軍陳玄禮。見到老友之際,他眼淚嘩嘩地流了下來,隨即下跪施禮道:“大哥,王某乃敗兵之將,無顏麵對朝廷,可是那些堅守潼關十好幾萬弟兄的鮮血不能白流。王某要堅強地活下去,為死難的革命同誌報仇雪恨,否則,死不瞑目!” 王思禮,少數民族,營州(現在遼寧朝陽市)人。他的父親是朔方鎮軍將。他青年時從戎,先後擔任王忠嗣、哥舒翰節度使府的押衙,參加石堡城戰役,立下赫赫戰功,被授予右金吾衛將軍,充關西兵馬使兼河源軍使,素以治軍嚴格。燕王安祿山事變,哥舒翰奉旨出征奏請把他從河隴調任元帥府馬軍都將,凡是軍中大事都找他商議拍板。 他的老友陳玄禮,是唐明皇早期革命同誌之一。他在李隆基領導誅滅韋後政變的萬騎中擔任重要角色。斯時,在萬騎中同任國毅的葛福順、李仙鳧等均在王毛仲冤案裡或貶官,或被處斬。現在,龍武軍負責人隻剩下陳玄禮一人,他愛職敬業,足智多謀,深具老黃牛的革命精神。他綿裡藏針,以老服實,頗受李隆基厚愛。他隨遇而安的同時,依然保持忠貞不渝的革命本色。因此,高力士在讒陷王毛仲並清除其黨羽時,沒有找到他任何把柄。在朝野,他與高力士相處融洽,都是皇上的堅強擁躉。其實,在他心裡,那些禍國殃民楊國忠之流;驕橫跋扈楊門韓國夫人、虢國夫人之流;以及口是心非、為非作歹,諸如邊令誠、袁思藝等伶官,他都嗤之以鼻,恨之入骨。就這樣,他跟唐明皇心腹高力士配合默契、心照不宣,跟敗軍之將王思藝也是惺惺相惜。 此時,王思禮對陳玄禮再三請求,一定要清君側,除掉奸相楊國忠及其黨羽。以前,他曾寄托哥舒翰,可哥舒翰就是不同意,最終成了安祿山的俘虜。如今,能夠堪當大任者隻有陳玄禮了。 陳玄禮聽罷,方知原委,並允諾自己會相機行事。 接著,王思禮征求陳玄禮,看看高力士有什麼態度?陳玄禮回答道:“王將軍盡管放心,高將軍那裡高某會去說和的。” 王思禮聽罷,感激涕零,遂下跪叩頭不已,道:“陳將軍,王某替死去的十幾萬弟兄,謝謝你了!” 當即,陳玄禮帶著王思禮來見太子李亨。王思禮情不自禁,哭泣道:“現在是非常時期,希望殿下親自掛帥,迎難而上,而不是退避三舍。”隨後,把自己帶過來的一千多名餘卒留給了太子。 是夜,太子李亨、陳玄禮、王思禮以及太子智囊李輔國相議密謀多時。 是日,將軍王思禮淚掛兩腮,是對新生力量的感激?還是對敵人仇恨?或許兼而有之。隻見他,收拾緊襯利落,打馬如飛,朝著敵占區方向馳去。 有一首歌唱得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就這樣風雨兼程。” 革命重擔挑肩上,赴湯蹈火,亦在所不惜。斯人者,王思禮也。 金城,原名始平縣,景龍二年(708年),唐中宗送金城公主出嫁吐蕃至此,遂改稱金城。 六月十四日,也就是李唐政府首腦逃離長安的第二天,前晌從金城出發,到晌午時分趕到了馬嵬坡(今陜西省興平縣北)。 馬嵬,是說西晉時期,有一個叫馬嵬的官員,有的說是地方紳士,在此地築城,馬嵬因此而得名。它位於關中平原腹地、渭河北岸。李唐王朝在此地設置了一所館驛,是關中通往西域、西南驛道上的一處重要的交通樞紐站。 他們半天走了二十八裡地,可是,又餓又困又乏,美其名曰“幸蜀”,實質上這是支大逃難隊伍,走路萎靡不振,死浪子薄氣,狼狽不堪,顛沛流離。炎熱夏季,走到這裡,大家夥早已是大汗淋漓,牢騷滿腹,怨氣沖天。其中,三千名禁軍將士來不及與家人告別,便手持兵器,披掛上陣,他們是步行扈從,再加上疲憊不堪,苦其心誌,致使不滿情緒禁不住說出了口。這些人話裡套話,弦外之音,便將把子釘在了楊國忠身上。說他禍國殃民、欺君罔上、驕縱召亂,可謂義憤填膺怒不可遏。 禁軍首領陳玄禮在禁軍長期擔任職務,早年參與臨淄郡王李隆基發動的宮廷政變,立下了汗馬功勞,可圈可點,頗受長官賞識。他一向忠心耿耿,淳樸自律,敬職敬業。自從楊國忠乘勢得誌之後,他對楊國忠弄權誤國,陷害忠良,早已義憤填青。對楊國忠犯下的種種罪行,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可謂罄竹難書。現在,天下以楊國忠驕縱召亂,莫不咬牙切齒,恨不得食其肉寢其皮。禁軍將士群情激憤,故而頓軍不進。為此,陳玄禮對老友高力士述說此事,並讓他轉告,先給皇上打個預防針。高力士頷首道別。 唐明皇與楊貴妃在馬嵬驛驛館前下車住宿,剛收拾好,內侍高力士慌慌張張一臉不悅地來到皇上跟前,低聲奏道:“大家,看這氣氛有點緊張呀,恐怕要出事了。” 唐明皇呼歇子喘氣地問道:“嗯?要出什麼事?” 高力士禮愈恭,說道:“龍武軍從將軍到士兵,都在大罵宰相楊國忠,還說,不殺此賊,不能平民憤,依奴家看來,已經引起了眾怒。” 一旁的楊貴妃聽罷,臉色刷地變白,她緊緊地依靠在三郎身上,渾身打著冷格瘮。 唐明皇輕輕地撫摸著愛妃,輕聲說道:“愛妃,不要怕,有朕在,什麼也不用怕。” 此時,貴妃楊玉環臉色煞白,抹著眼淚,嚶嚶地說道:“早早晚晚會有這麼一天,一個是楊國忠,一個是虢國夫人,他倆仗著皇上寵信,依著我成為貴戚,便為所欲為。難道,我爹爹的遺囑,莫不是應驗了嗎?” 明皇見愛妃哭喪著臉,且渾身打著冷格瘮,便為她拭淚且寬慰道:“愛妃,這都是朕的錯,與你無關。愛妃今天太累了,吃不好,睡不好,如果再牽進這些事,身子骨會拖垮的。你什麼也別想,天塌下來,有朕撐著,他們也不敢怎麼著?” 楊貴妃聽罷,十分感動,便一頭紮進明皇懷裡,像個孩子一樣嗚嗚咽咽地慟哭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