驛館外麵,龍武軍嚷著要把楊玉環交出來,否則,龍武軍決不開拔。這可如何是好?唐明皇冷汗涔涔,不知所措。拔出蘿卜帶出泥,楊玉環被牽連。 就在這時,明皇的跟班韋諤來到跟前,低聲對皇上勸說道:“陛下,現在是非常時期,趕快做出決定,否則,危在旦夕。”說完,他心急如焚不住勁地給皇上磕著響頭,顏留蓋都磕出了血。 這個人叫韋諤的就是當朝副宰相韋見素之子,擔任京兆府司錄參軍,這幾天他一直陪伴皇上。 唐明皇苦楚著臉,拭了把淚水,反問道:“貴妃一直住在深宮,就算是楊國忠謀反,她怎麼會知道呢?” 內侍高力士插話道:“這個老奴再明白不過了,貴妃確實沒有罪過。可是,禁軍已經把她哥哥楊國忠殺掉了,如果還讓貴妃留在身邊,人情恐懼,怕秋後算賬。因此,他們是不會放心。懇請陛下權衡利弊,現如今,將士安,陛下才能安生。如果繼續激怒眾將士,他們估不定還會做出什麼事情。”這句話綿裡藏針,卻一針見血。 此時,唐明皇內心明白,如果不殺貴妃,恐怕朕也難保了,到了最後,貴妃楊玉環還得殺掉。想到這裡,他暗自垂憐道:“佳人呀,朕的心上人,事到如今,實在是保不住你了。” 明皇目光呆滯,神情恍惚。他由高力士與韋諤攙扶著,趔趔趄趄,渾身打著冷格瘮,怯怯的回到了驛館行宮。此刻,他悲痛淒涼,寸腸肝斷。 與此同時,貴妃楊玉環淚流滿麵,看到情人李三郎來到跟前,便一下子撲進他的懷抱裡。她什麼也知道了。他連忙用衣袖給貴妃擦拭著淚水,撇著嘴也哭唧起來。他把貴妃的臉頰貼在自己心口子上,兩個人景竟無語凝噎起來。就這樣,兩個人久久地依偎在一起。 太子李亨催促陳玄禮,事不宜遲,速戰速決。 驛館大門外麵,禁軍將士嚷嚷聲又激烈高亢起來。 俗話說:做一件事,要想辦好,就得有充好人,有充壞人。誅殺楊貴妃也不例外。 突然,有幾個禁軍竟然沖入驛館,陳玄禮連忙斷喝,沒有奏效,便手提利刃把為首鬧事的士卒殺掉了。這幾個禁軍驚駭之際,不由地守住腳步,退出了大門。 陳玄禮鎮著臉給門外禁軍訓斥了一番。 爾後,轉身進入驛館。他趨步向前,給唐明皇重重地磕著響頭,並奏道:“陛下,如果禁軍一旦嘩變,老臣則沒有能力彈壓,細思極恐。陛下,眾怒難犯,還是橫下心來,當機立斷,降旨送貴妃楊玉環歸天去吧!” 唐明皇聽罷,心的話,堂堂一個皇上,竟然讓你們拿捏死死地,這還了得。這不是在逼宮嗎?他想到這裡,一把抽出寶劍,說道:“朕乃有九重之尊,四海之富。”陳玄禮雞啄米似的,不停地跟明皇叩頭稱是。 唐明皇怒目而視道:“現如今,朕連一個愛妃都保護不了,那這樣的天子朕不當了,寧可國破家亡,也要與愛妃生死相依!” 這時,陳玄禮方才明白,明皇這不是寧可丟掉江山,也要心上人嗎?於是,他快步上前,奪下了明皇手裡的寶劍。便連同高力士、韋諤一同下跪,喊道:“陛下,江山重要呀!先祖打下來的,絕對不能丟棄!” 一旁的楊玉環知道,唐明皇無論怎樣求情均無濟於事,遂心一橫,連忙給愛人———唐明皇下跪,奏道:“妾兄既被殺死,現在又波及臣妾。將士激憤,隊伍不拔,足以證明,俺兄妹罪不容誅。陛下不必進行庇護而觸犯眾怒。” 楊貴妃說道這裡,擦拭了一把眼淚,抿了一下嘴唇,朗聲說道:“想想我玉環,深受陛下恩寵,遂殺身無以報答。目前,國家前途危在旦夕,希望陛下賜妾自裁,以定軍心。倘若再留戀下去,君妾俱失,那妾會罪上加罪。祝陛下珍重龍體,平安抵達蜀川。臣妾雖曰身死而魂魄仍然日日相隨聖上。可是,玉環死前,還有一事,尚請申明。” 唐明皇哽咽道:“愛妃,把話說出來,朕照辦。” 楊玉環說道:“臣妾哥哥楊國忠,是一個誤國奸相,可我不是,你們不要把我當作歷史上臭名昭著的妲己褒姒。”妲己,是商朝紂王的愛妃,是亡國的一代妖姬;褒姒是東周周幽王的愛妃,因乾預朝政,致使亡國。 相傳,東周周幽王初見褒姒,驚為天人,非常喜愛,馬上立她為妃。自從得到了褒姒,周幽王十分寵幸她,一味過起荒淫奢侈的生活。褒姒生得傾國傾城,內心卻十分陰冷。她自進宮以來就沒有笑過一次,周幽王為了博得褒姒的開心一笑,不惜想盡一切辦法,可是褒姒終日不笑。為此,周幽王竟然懸賞求計,誰能引得褒姒一笑,賞金千兩。這時有個佞臣叫虢石父,替周幽王想了一個主意,提議用烽火臺一試。 這個餿主意虧他想得出。烽火是起什麼作用呢?烽火本是古代敵寇侵犯時的緊急軍事報警信號。由國都到邊鎮要塞,沿途都遍設烽火臺。西周為了防備犬戎的侵擾,在鎬京附近的驪山(在今陜西臨潼東南)一帶修築了20多座烽火臺,每隔幾裡地就是一座。一旦犬戎進襲,首先發現的哨兵立刻在臺上點燃烽火,鄰近烽火臺也相繼點火,向附近的諸侯報警。諸侯見了烽火,知道京城告急,天子有難,必須起兵勤王,趕來救駕。虢石父獻計令烽火臺平白無故點起烽火,招引諸侯前來白跑一趟,以此逗引褒姒發笑。 昏庸的周幽王采納了虢石父的建議,馬上帶著褒姒,由虢石父陪同登上了驪山烽火臺,命令守兵點燃烽火。一時間,狼煙四起,烽火沖天,各地諸侯一見警報,以為犬戎打過來了,果然帶領本部兵馬急速趕來救駕。等他們到了驪山腳下,連一個犬戎兵的影兒也沒有,隻聽到山上一陣陣奏樂和唱歌的聲音,一看是周幽王和褒姒高坐臺上飲酒作樂。周幽王派人告訴他們說,辛苦了大家,這兒沒什麼事,不過是大王和王妃放煙火取樂,諸侯們始知被戲弄,懷怨而回。褒姒見千軍萬馬召之即來,揮之即去,如同兒戲一般,覺得十分好玩,禁不住嫣然一笑。周幽王大喜,立刻賞虢石父千金。周幽王為此數次戲弄諸侯們,諸侯們漸漸地再也不來了。 周幽王為進一步討褒姒歡心,又罔顧祖宗的規矩,廢黜王後申氏和太子宜臼,冊封褒姒為後,褒姒生的兒子伯服為太子,並下令廢去王後的父親申侯的爵位,還準備出兵攻伐他。申侯得到這個消息,先發製人,聯合繒侯及西北夷族犬戎之兵,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於公元前771年進攻鎬京。周幽王聽到犬戎進攻的消息,驚慌失措,急忙命令烽火臺點燃烽火。烽火倒是燒起來了,可是諸侯們因上次受了愚弄,這次都不再理會。 烽火臺上白天冒著濃煙,夜裡火光燭天,可就是沒有一個救兵到來。使得周幽王叫苦不迭。鎬京守兵本就怨恨周幽王昏庸,不滿將領經常克扣糧餉,這時也都不願效命,犬戎兵一到,便勉強招架了一陣以後,一哄而散,犬戎兵馬蜂擁入城,周幽王帶著褒姒、伯服,倉皇從後門逃出,奔往驪山。途中,他再次命令點燃烽火。烽煙雖直透九霄,還是不見諸侯救兵前來。犬戎兵緊緊追逼,周幽王的左右在一路上也紛紛逃散,隻剩下一百餘人逃進了驪宮。周幽王采納臣下的意見,命令放火焚燒前宮門,以迷惑犬戎兵,自己則從後宮門逃走。逃不多遠,犬戎兵又追了上來,一陣亂殺,隻剩下周幽王、褒姒和伯服三人。他們早已被嚇得癱瘓在車中。犬戎兵見周幽王穿戴著天子的服飾,知道就是周天子,就當場將他砍死。又從褒姒手中搶過太子伯服,一刀將他殺死,隻留下褒姒一人做了俘虜(一說被殺)。至此,西周宣告滅亡。 唐明皇連忙回答道:“愛妃是一個性情中人,沒有乾預過朝政,絕對不是。” 高力士趁機補充道:“很對,老奴可以作證!” 楊貴妃接著說道:“否則,玉環死不甘心,也無顏愧對列祖列宗。” 斯時,門外禁軍將士吶喊聲一波波沖擊著楊貴妃的耳膜,甚囂塵上。 陳玄禮、韋諤再次跪請皇上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