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攻入長安(1 / 1)

良吏傳 郝軍仙子 2727 字 2024-03-15

燕軍奪取潼關之後,安祿山命令崔乾佑留守。為了慎重起見,安祿山仔細排查唐軍防禦實力,以防不測。十天過去了,方得知李唐家主唐明皇早已逃離長安,這才派遣將軍孫孝哲領兵進入京師。   燕軍主將孫孝哲率部馬不停蹄直撲李唐都城長安,一路之上,馬蹄錚錚,戰士們鎧甲在烈日映照下,發射出逼仄的光芒。咆哮聲,馬嘶聲,吶喊聲,各種聲音交織在一起,震耳發聵。   孫孝哲生性殘暴,殺人越貨。一句話說不叮當就暄拳露腿,一件小事不順心,便會大動乾戈,賭個你死我活。這一次,他進入長安,本性依然暴露無遺。那些跟隨唐明皇逃亡的官員家屬,凡是居住長安的一律問斬,甚至連嬰幼兒也未能幸免。   一些沒來得及逃跑的李唐王朝命官,看見燕軍占領長安,為了茍活於亂世,便紛紛列隊出城迎接,歡迎入城。就這樣,唐朝的官員中,前宰相陳希烈、駙馬太常卿張垍還有他的哥哥大理寺卿張鈞等,有不少人投降了大燕帝國。   有一部分人是對唐明皇滿腹牢騷而致。比如,前宰相陳希烈在楊國忠專權後,逐漸失去了皇上的寵信,不僅如此,地位一落千丈,俸祿大為縮水,致使他對唐明皇充滿怨恨,有點被逼無奈的成分。   張垍、張鈞是前宰相、文壇領袖張說的兒子。   張垍還是唐明皇的駙馬爺,他曾得到嶽父唐明皇的口頭承諾,答應他當宰相。他等了好久,也沒有得到皇上的兌現,因此,他對這個老丈人說了不算,算了不說,充滿怨言。   由此,當燕國軍隊攻進長安後,這些人就立即投降了燕國。   大燕帝國皇上安祿山獲悉後,興奮不已,馬上任命陳希烈、張垍為宰相,以表彰他們順應潮流,或棄暗投明。   就這樣,不少投降過去的官員,安祿山分行別授予了相應官職。這其中就有李唐給事中、大詩人王維。   由此可見,所謂忠臣不保二主,對這些投降派而言,格格不入。顯然,他們或搖擺派,或吃裡扒外派。   時逢亂世之秋,失寵於唐明皇的梅妃就沒有那麼幸運。當她發覺李唐主子潛逃時,她看到三宮六院走得走,逃的逃。而自己竟然還蒙在鼓裡,一無所知。就這樣,一個姿容俏麗,聰明伶俐的梅妃被打入冷宮,她度日如年,顧影自憐,任憑淚水打濕了衣衫,任憑冷霜似的月光滌蕩她的心扉。   又是一個不眠夜,她無心對鏡鐵花黃,死一樣的魂靈,憔悴的麵容,讓她在孤獨寂寞冷的環境下倍受煎熬。即便如此,她想起與皇上歡娛的日子,總是回味無窮,她深深明白,要不是那個小狐貍精楊玉環摻進來,她怎麼回到這種地步。她恨她,恨得無以復加,恨不得讓人殺掉足以平怨恨。銀絲出現在黑發裡,就像是烏雲裡的閃電,一道一道地顯露出來。   突然,耳畔傳來陣陣喧囂聲。她神經一緊張,目光閃現出亮光來。就在她納悶之際,一直陪伴自己的老侍女急匆匆跑進來,喘著粗氣對梅妃說道:“不好了,叛軍包圍了皇宮,咱們恐怕出不去了。”梅妃一聽,忐忑不安地說道:“如果賊人進入,我等恐受侮辱,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接著,她急忙推開老侍女,轉身急沖沖地奔向樓窗。就在她一股竄準備跳下樓閣時,被快步如飛的老侍女搶先一步,緊緊地抱住了小蠻腰,哭泣道:“娘娘不要自尋煩惱,小小螞蟻還知道貪生怕死,況且娘娘有著出眾的嬌容,滿腹才華,應當珍重才是。說不清那一天,皇上回心轉意,想念娘娘,怎麼辦?”   沒想到,老侍女這幾句話,說得梅妃激動的淚水一股子一股子地湧了出來。就這樣,兩個人緊緊地摟抱在一起,相對而哭泣。   這時,外麵的哭喊聲,淒淒慘慘,好不揪心!   就在二人遲疑之際,突然看見西墻角跳出一群手拿兵器的士兵,如狼似虎向她倆奔來。   一個滿臉胡子的大漢看見麵前這位女人長得好看,便伸出手去摸俊美臉蛋。被老侍女擋在中間,脫口說道:“這可是一位娘娘,是皇上的愛妃,你們不要侮辱她!”為首的那人上前推開老侍女,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說道:“滾一邊子去!不要澆掃了老子的興趣。”老侍女被弄疼了,脫口罵道:“你們這群禽獸,膽敢調戲娘娘,你們這是吃了熊心豹子膽,簡直是無法無天。”   這夥強人一聽,十分惱怒,不由分說上來就把老侍女給弄死了。   梅妃幾經掙紮,還是被強人了去虜,任憑梅妃怎麼鬧挺也無濟於事。   原來,這夥強人正是燕軍先鋒隊。與此同時,他們打入宮內,搜羅宮廷裡奇珍異寶金銀財帛。不僅如此,他們看見那些沒有來得及逃走的太監、宮女,便上前搜身檢查,致使大量財產被燕軍擄掠而去。稍有反抗者,一律格殺勿論。   煌煌的三宮六院,被燕軍弄得鬼哭狼嚎,殘垣斷壁,一片狼藉。令人觸目驚心的是,死屍遍地都是,一池碧水竟然成了紅湯。   俗話說:嫁雞隨雞嫁狗隨狗。斯時,梅妃被強人調戲侮辱,任憑梅妃怎麼掙紮怎麼啼哭也無濟於事。為首那個手提明晃晃鋼刀,威逼她脫掉衣服。梅妃反抗著,不愣著身子,搖晃著腦袋,就是不配合。最終,因不堪受辱,梅妃被強人殺害了。   梅妃,老侍女,均是剛烈的女人,麵對強人所難,麵對尊嚴,她們立場堅定,不為強人所折腰,最後悲壯而死。而那些李唐王朝士大夫們,麵對強人淫威而就範,成了令人不齒的變節小人。孰勝孰略,一目了然。   不知為什麼,女人一旦走上了革命道路,變節者寥寥無幾;而男人變節者則屢見不鮮。   這是作為一名民間故事搜集者,從中發現的這一奇葩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