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壯烈殉國(1 / 1)

良吏傳 郝軍仙子 3053 字 2024-03-15

起初,張巡任職睢陽城一把手時,士兵僅有一萬人,城內居民有數萬人。下車伊始,張巡就與當地老百姓打成一片,因此,凡是他見過一麵,或問過姓名,自此以後,不管他走到哪裡,就能一眼認出。張巡用兵不拘泥古人兵法,而是活學活用,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他命令將領根據自己的戰略教習戰法,根據不同情況改換戰術。有人問其故。張巡解釋道:“現在,我們在跟逆胡作戰,他們忽前忽後,忽左忽右,變化無形,有時在幾步之內,任何情形都會發生。所以做為指戰員,隨機應變,就在瞬間。不能值不值就請示主帥,那根本就來不及,弄不好,還會貽誤戰機。我張某一再強調要讓士兵洞曉將領之意,指戰員也要明白士兵們的心裡反映,把這支軍隊用於戰場,將會應用自如,了如指掌。將領與士兵都要互相了解,部隊各自為戰,這難道不是很好嗎?”   自從睢陽保衛戰起端後,守城所有的器械和作戰所用的兵器,都是從敵人手中奪過來的。守城部隊沒有修理製造過。   張巡對待將士們總是開誠布公,由己及人,對敵鬥爭隨機應變,出奇製勝,賞罰公平,號令嚴明。他與大家患難與共,風雨同舟,因此,手下對他效命,達到了即便肝腦塗地也在所不惜。任何一次戰鬥,看到將士們退卻時,他總是殿後,對將士們說道:“我張某絕不離開陣地半步,要死一塊去死,現在,你們給我回去繼續跟叛軍戰鬥到底。”將士們聽罷,沒有人敢在後退,而是重新加入戰鬥,與敵人決一死戰,直到取得勝利。就這樣,前前後後與叛軍交戰四百多次,消滅敵人十二萬之眾。   然而,張巡、許遠在內無軍需、外無援兵的情況下,苦苦堅守,毫不畏懼。有道是:團結就是力量,這力量是鐵,這力量是鋼,比鐵還硬,比鋼更強。   十月初九(至德二載即公元757年),燕軍與唐軍經過無數次拉鋸戰,終於在這一天再次向睢陽城發起進攻。燕軍沒有費多大勁,就輕而易舉登上了城頭。他們看到守城將士們身體虛弱不堪,處於死浪子薄氣狀態。   張巡看見叛軍攻上城來,無奈地對天長嘆道:“張某失敗,非天時,非地利,乃人不合也。”隨後,他向西即帝都所在的地方拜了兩拜,喟然道:“我張某已經盡力了,可沒有堅守住睢陽城,既然活著不能報答朝廷的恩德,那麼做為魂無定所的野鬼也要奮勇殺敵!報效國家!”   很快張巡與許遠同時被俘,守軍見狀,皆站起身來哽咽不止。張巡安慰道:“大家靜下心來,不要害怕,死那是命運使然。”大家夥聽罷,誰也沒有抬頭仰視。   燕軍占領睢陽城後,尹子奇把俘獲的張巡和許遠等唐軍主要乾將招到跟前,說道:“聽聞張將軍每次作戰時眼睛瞪的很大,眼角都生像睜扯,牙齒都生像咬碎,這裡麵有什麼說出嗎?”張巡昂首挺胸,大義凜然道:“我張某發誓堅決要砍掉你們這幫子叛賊的腦袋,隻可惜勢單力薄,有心殺賊,卻無力回天。”   燕將尹子奇想看看張巡是不是人們傳說中的那樣,於是便用刀撬開張巡的嘴,細巴獲才知道嘴裡僅剩下三四顆牙齒。   尹子奇看罷,頗為震驚,繼而對張巡的赤膽忠心挺欣賞。於是便想把他留下來。   張巡怒罵道:“我張某為君父大義而死,死的其所,死的光榮,可你這個可恥的叛徒,投靠叛賊,為虎作倀,豈能長久?”   他的部下知道後,建議道:“像張巡這樣的人,都是忠義守節之士,到了他也不會歸降我們,更不會給我們效力。他深得軍心,倘若不把他殺掉,恐怕後患無窮。”   尹子奇還想爭取,張巡不從,還被罵了一頓。尹子奇又去勸降南霽雲,南霽雲就是不吭聲,張勛認為南霽雲動搖了,便朗聲說道:“南老八,大丈夫能伸能屈,不怕犧牲,不能為不義之事所折腰。”南霽雲排行老八,俗稱“南老八”或“南八”。   南霽雲笑著說道:“南某隻想有番作為而已,大人知道我的,我並不是貪生怕死。”於是,南霽雲也不肯投降。就這樣,尹子奇把張巡、雷萬春和南霽雲等三十六人悉數問斬。張巡臨刑前,神情淡然,視死如歸。一副大無畏的革命精神。許遠被尹子奇送到了大燕帝都洛陽,跟哥舒翰、程千裡等人關押在一起。後來,這幾個人均被殺害。   張巡有個姐姐嫁給了一個姓陸的人為妻,河南節度使、虢王李巨南逃臨淮時,被她發現,便不顧一切跑上前攔住李巨的馬,勸其不要走,留下來跟弟弟張巡一塊報效國家消滅敵人。李巨任憑陸張氏怎麼勸說,他一心大長主,就是不聽勸。李巨見其苦口婆心,執意不讓走,便命人賞賜陸張氏一百布帛,可陸張氏麵對利誘就是不接受。後留在弟弟軍中給將士們縫縫補補,照顧傷病員。後因病死於軍中,被軍中稱之為陸家姑。   河南新任采訪使張鎬聽聞睢陽戰況危急,便快馬加鞭前往。同時傳令浙東李希言、浙西司空襲禮、淮南高適、北海鄧景山等節度使還有譙郡太守閭丘曉立刻發兵救援。然而,閭丘曉向來兇狠傲慢,並不把這個新任官長放在眼裡,他接到命令之後,拒不配合。趕等張鎬來到前線後,方獲悉睢陽城早已失陷三天了,他十分憤怒,立即派人把閭丘曉召來,並嗬斥一頓,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隨後命人用棍棒把他活活杖斃。   睢陽保衛戰,張巡拖住了燕軍大量有生力量,致使其陷入泥沼而不能南下。可以說,睢陽保衛戰維護了江南的安全。倘若沒有張巡就沒有睢陽,沒有睢陽,江淮的保全就不好說了。那裡的藩鎮一直忠於李唐王朝,這跟南方沒有兵燹有關。南方人注重發展經濟,其財富是李唐王朝得以延續國祚的物質基礎。因此,張巡功不可沒。   與此同時,郭子儀、李光弼以及回紇部隊通力合作打擊叛軍,京師西安失而復得,重新回到李唐懷抱。兩個月之後(即十二月十五日),唐肅宗駕臨丹鳳樓,宣布大赦。加封李光弼為司空,郭子儀為司徒,其餘追隨太上皇與自己的功臣也都在晉升之列;對於為國捐軀的忠烈:顏杲卿、袁履謙、張巡等人給予追贈,其後代也被委以官職。   作為良吏,張巡在追封過程中,遭到了朝中不少人非議,說什麼吃人肉喝人血不是人做的事情,還認為張巡死守睢陽是一種愚蠢行為,應該追責才是。張巡的革命同誌李翰麵對種種職責,挺身而出為張巡辯護,他給唐肅宗奏請道:“張巡以寡擊眾,以弱製強,保全了江淮地區,使那裡的蕓蕓眾生沒有被塗炭,可謂功莫大焉,不僅表彰其功績,還應該為其樹碑立傳,以彰民族氣節......”   李翰據理力爭,突出重點,並一再客觀地評價張將軍瑕不掩瑜,應該歌功頌德。自此以後,朝中再也沒有人有微詞了。於是,唐肅宗追贈張巡為揚州大都督,南霽雲為開府儀同三司,後又追贈揚州大都督,許遠為荊州大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