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開兩朵,各表一枝。話說李光弼堅守北京太原時,其老搭檔、肝膽相照的革命同誌郭子儀根據李泌的戰略布署,親自領兵向戰略要地河東進軍。郭李兩路部隊形成夾角之勢,對燕軍主戰場進行分割打擊。這對於收復兩京有極其重大意義。 郭子儀派人偷候摸候地潛入河東,跟被燕軍包圍的李唐王朝的命官取得聯係,作為內應進行戰鬥。接著,他從洛交引兵到河東,並分兵攻取得馮翊。 二月十一日晚上,河東司戶韓旻等人翻越東城迎接官軍,並斬殺敵人約有一千人。守城的燕軍將領孫乾祐親率士兵進行抵抗,結果大敗,被唐軍斬殺四千人,並俘虜了五千人,攻下了河東。 此前,唐肅宗獲悉安西、北庭以及西域拔汗那、大食諸國將士來到涼州、鄯州,並於元宵節之際動身前往南方,二月十日到達鳳翔。十來天時間,河西、西域、隴右、安西的兵馬均集趕到鳳翔集合。與此同時,江淮租庸調物資也運到洋川、漢中。京師老百姓聽說肅宗來到鳳翔的消息,便不分黑介與白上,不嫌道路阻長紛紛前來投奔,且是絡繹不絕。 準備工作大致完成之後,謀士李泌提議肅宗按原定計劃行事,遂派遣安西與西域之兵馬沿著邊塞進軍東北,從檀州南取範陽。唐肅宗問道:“目前大軍聚集,物資充足,應該直搗京師長安,為嘛非得引兵東北幾千裡,先取範陽呢?放著弓弦之路不走,偏要走弓背呢?朕不解。”李泌分析道:“官軍如果直取兩京,定能一舉成功。可是叛軍會再次抽身來攻打我們,讓我們陷入泥沼境地,這不是長久治安的決策。討叛的主力是西北邊防軍與少數民族兵,他們耐寒冷而畏暑熱,如果乘他們剛到的氣勢,去攻打叛軍,定能取勝。可是,兩京已到暮春,氣候變熱,叛兵收拾殘眾,返回老巢,官軍不耐潮熱,想回西北,即使強留也留不住,那時叛軍已經得到休整,並重新發展壯大,一旦唐軍撤走,他們肯定會乘虛而入,復占兩京,如此一來,結束戰爭就會變得非常困難。倒不如先向寒鄉引兵,端掉它的老巢,並切斷叛軍回去的路線,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然而,唐肅宗自有他的想法,他認為:隻要掌控方向盤,國家巨輪就能按照他的路線航行。其先人唐高祖李淵就是先拿下隋煬帝這個巨輪舵手,天下才能輕而易舉打下來。可以說,這也是人家祖宗走的路線。因此,他想速戰速決拿下兩京,對於李泌建議,他一概不采納,生怕節外生枝夜長夢多,不如快刀斬亂麻捷足先登,豈不快哉! 李泌見狀,胳膊扭不過大腿,隻好劍走偏鋒。 就這樣,唐肅宗命關內節度使王思禮駐軍武功,兵馬使郭英乂與王難得分別駐紮在武功的東原、西原兩地。二月十九日,燕軍安守忠攻打武功,郭英乂在交戰中處於劣勢,王思禮諸軍不得不退守扶風。燕軍遊擊隊已到達離鳳翔五十裡的大和關,鳳翔官軍立即引起警惕並嚴加戒備。 二十二日,郭子儀派遣兒子郭旰與兵馬使李韶光、大將軍王祚南渡黃河偷襲潼關,大敗燕軍。 安慶緒立即派出精銳之師援救,官軍死傷一萬多人,李韶光、王祚力戰不敵而壯烈殉國。大將軍仆固懷恩隻顧自己脫身,便快馬加鞭來到渭水邊,然後他緊緊地抱著馬脖子浮渡渭水,退保河東。 同年三月,燕軍大將軍安守忠率領兩萬騎兵進攻河東,郭子儀抓住時機,一舉將其擊潰,這才穩定了河東局勢。四月,肅宗任命郭子儀為司空、天下兵馬副元帥,命其領兵趕赴鳳翔,作好解放京師長安的準備。郭子儀率兵抵達三原以北時,燕軍將領李歸仁率領五千勁旅前來阻擊。郭子儀身先士卒,率領部隊迅速把對方打得大敗。隨後,郭子儀部趕到西渭橋與王思禮部會合。 這時,唐軍副帥郭子儀部駐紮在潏水西岸,燕軍大將軍安守忠和李歸仁部駐紮在京城西部的清渠。雙方形成對峙。 五月初六,安守忠佯做撤退,郭子儀傾巢出動追擊。燕軍以九千精銳之師布成一字長蛇陣,官軍從中間進擊,企圖從這條“大蟒”腰部置叛軍於死地。可是,燕軍首尾得顧,協調機動靈活形成前後夾擊,此戰把官軍打得大敗。李唐大臣韓液和監軍孫知古均被燕軍生擒,其軍用物資全部丟棄。 郭子儀見狀,叛軍勢力強盛,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不得不退守武功,嚴加戒備。為此,郭子儀隻身趕赴鳳翔向唐肅宗負荊請罪,被降為左仆射。 清渠之戰,燕軍大勝唐軍,故而,唐軍進攻長安以落敗而告終。 接下來,唐軍認真分析失敗的原因,以及重燃克復京師的願望。官軍在養精蓄銳四個多月之後,覺得時機成熟,遂決定再次發兵進攻長安。 這時,郭子儀一直認為回紇兵很會打仗,能打勝仗,便向皇上勸諫道:“陛下,臣認為回紇兵綜合實力強,能征慣戰,如果讓回紇兵協助平叛,定能今早平叛!”唐肅宗覺得副帥郭子儀言之有理,便采納了這項建議。 不久,回紇可汗懷仁派遣兒子葉護與將軍帝德等率領四千多名精兵趕到鳳翔。唐肅宗欣喜若狂,感恩備至,便熱情地接見葉護,厚待他,對於他提出的一係列苛刻條件,並滿口應承。 九月十二日,唐肅宗嫡係兒子、天下兵馬大元帥、廣平王李俶統領十五萬大軍,號稱二十萬,浩浩蕩蕩,從鳳翔出兵。李俶看到回紇積極配合,感到十分感激,遂與回紇可汗兒子葉護歃血誓盟成為手足情誼。葉護深受感動,便對李俶一會哥哥長一會哥哥好,尊崇備至。 斯時,回紇兵抵達扶風,郭子儀擺下盛宴,想宴請他們幾天。葉護見狀,當即拒絕道:“國家遇難,我們過來救援,仗還沒有打,怎麼能吃席呢?” 人家話是這樣一說,應該說明事理,接下來,李唐供給人家的軍需物資比自家人要優渥得多。 就這樣,回紇兵吃完飯,一抹拉嘴便立即奔赴前線參加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