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7章 大赦(1 / 1)

【三國:從落鳳坡開始】 【】   眾臣激烈探討良久。   劉備目視一旁枯坐靜默不語的諸葛亮,緩緩出言道:   “依軍師之見,眾卿所提議的南鄭,成都可有選擇乎?”   一語落下,殿內也迅速寂靜下來。   眾人各自端坐,靜靜等候著自家王上的決斷。   聞言,諸葛亮麵露微笑,揮著鵝毛羽扇道:   “大王,依亮之見,定都南鄭最為妥當!”   此言落下,眾人都各自停滯了內心的想法,不在考慮。   隨著諸葛亮定下調子,在場中人都覺得大概都城的選擇已經敲定了。   果不其然,劉備的臉頰上浮現著數分笑容道:“軍師,說說你的看法。”   “大王,亮附和南鄭定都有兩大因素。”   諸葛亮神色自若,緩緩解釋著:“正如方才諸臣探討時所說,漢中郡乃是當初高祖帝的龍興之地。”   “他以南鄭為起點,出關還定三秦,繼東征橫掃天下,建立漢室。”   “大王此番定都南鄭,亦可向天下人彰顯漢室正朔,重走高祖路,匡扶漢室。”   “此緣由一也!”   一語落下,他言語中頓了頓,又道:“其次,成都遠在蜀郡,關山大道受巍峨山川所阻隔。”   “以此番翻越大巴山千裡運糧為例,十分不便與外界時刻保持聯係,反觀南鄭乃漢中腹地,與舊都長安僅有秦嶺相隔,遙相對峙。”   “定都南鄭,亦方便後續我軍調集物資,籌措軍需,東征收復關中諸郡。”   “也能對巴蜀之地跟涼州諸郡間時刻保持聯係。”   一語緩緩落下。   劉備聽罷,止不住的點頭表示附和。   諸葛亮這番分析言外之意就是,成都受關山阻隔的影響,並不有利於今後的北伐。   欲要進取,就不能定都成都。   以巴蜀為基業,那是割據自保之人所選。   “孔明所言甚是,不知諸位以為定都南鄭如何?”   沉思半響,劉備目光掃視兩側群臣相問道。   “臣等附和軍師的決議。”   “當定都南鄭!”   隨著眾臣相繼同意,這事也算是議定了下來。   “軍師,登基儀式接下來便全權由你所主持了。”   諸葛亮聽罷,頓時拱手領命道:“亮必不辱使命!”   ……   接下來,眾人迅速忙碌了起來。   為即將登基一事忙碌開來,迅速準備著。   劉協遇害的消息眾人並不知道究竟屬實還是謠言。   但他們必須得趁這段時日加緊讓漢中王劉備登基稱帝,延續漢室正統。   不然若山陽公劉協未死,魏國朝廷定然會將其請出來抨擊己方。   漢建安二十五年【220】,東十月。   北方大地上已是大雪紛飛,漢陽郡首府冀城周邊也是銀裝素裹,被皚皚白雪所覆蓋。   但就是在這樣的天氣下,冀城西側的隴山下已經布置好了登基現場。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三國:從落鳳坡開始】 【】   這日,四周甲士林立,各執槍戟立於周遭場地,拱衛四方。   縱是氣溫驟降,亦是阻止不了眾群臣各自身席著黑色官服一齊拾著步伐緩緩走來。   其中,以軍師將軍諸葛亮,尚書法正為首。   武將一列則身著赤紅色的武官服。   右將軍張飛,左將軍馬超等大將立於正前方。   虎威將軍趙雲,後將軍黃忠以及吳懿,吳班,魏延等將則相繼緊隨其後。   文武群臣走上鋪著紅毯的兩側屹立著。   下一刻,就見年近六旬,下顎胡須花白,兩鬢頭發早已發白的劉備身穿著龍袍上雕繡著紋靈。   一條條酷似金龍的圖案繡於黑紅色的龍袍上,好似眉飛色舞,真龍騰空一般!   劉備身席著這無比霸氣的龍袍,好似人也精神許多。   他緩緩沿著紅毯走上祭壇高臺上,麵對著插滿香火蠟燭,他頓時叩首祈禱,進行先登基最為重要的環節——祭天儀式。   何為天子?   在漢武帝獨尊儒術以後,董仲舒提出了“君權神授”的學說。   也正是如此,這逐漸成了古人的價值觀。   天子便是上天所任命的人來代管人間。   形成這樣的主流體係後,凡是登基稱帝,都要焚香禱告祭拜上天,以示尊重,並彰顯自己統治人間的合法性。   隨著劉備這一拜,兩側文武群臣相繼跪地叩首拜道。   而從旁則有宦官手持著祭拜天地的表文同步高聲念道:   “惟建安二十五年十月丙午,皇帝劉備恭謹奉獻黑牛祭品,告示天地神靈:漢朝得到天下,萬代相傳不絕。”   “昔日王莽篡位,光武皇帝勃然震怒將其誅滅,使漢家社稷重得安定。”   “現在曹操倚仗武力行兇天下,戮殺皇後太子,罪惡滔天,天理難容。曹操之子曹丕,繼承其父兇殘悖逆,竊篡皇位。”   群臣將士認為漢家社稷墮廢,應由備加以修復,承嗣高祖、世祖大業,替天行道。”   “備自知德行淺陋,懼怯難當大任。征詢國民及藩屬部落首領,都認為‘天命不能不應,祖宗基業不可長期廢置,天下不能一日無主’。”   “全國仰慕備一人。劉備豈敢違抗天命,且擔心漢阼中斷無繼,故慎選吉日,與百官登壇祭告,領受皇帝印璽。”   “現舉行祭天地之禮,以登基之事告示神靈,望神賜福於漢朝,使天下永遠安定!”   一則表文隨同天子劉備與文武群臣拜天地一道結束。   然後劉備緩緩站起身,走到祭壇正中間目光俯視兩側群臣,神采奕奕,滿懷笑容,肅聲道:   “今此時,漢室所建,朕登基為帝,願卿等同心協力一道討賊,合力剿除國之奸賊,匡扶天下。”   “臣等必不敢忘陛下囑托,必盡全力!”   文武群臣聽罷,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也紛紛拱手拜道。   隨後,劉備宣告大赦,改年號為章武,置百官,立宗廟,合祭高皇帝以下,國號定漢以延續漢室,定都南鄭。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三國:從落鳳坡開始】 【】   隨後,便是群臣喜聞樂見,期待已久的加封儀式。   隨著劉備點頭,一旁的內侍再度取出聖諭攤開高聲道:   “立吳氏為皇後,長子劉禪為太子,次子劉永為魯王,三子劉理為梁王。”   “拜軍師將軍諸葛亮為丞相,假節,兼太子太傅,錄尚書事。”   “拜許靖為司徒。”   “敕尚書法正為侍中,兼軍師將軍。”   “敕賴恭為太常。”   “敕劉巴為尚書令。”   “敕楊阜為侍中。”   “敕關羽為大將軍,假節鉞,領荊州刺史。”   “敕馬超為驃騎將軍。”   “敕張飛為車騎將軍,領司隸校尉。”   “敕黃忠為衛將軍。”   “敕趙雲為征西將軍。”   “敕魏延為鎮北將軍,兼漢中太守。”   “敕吳懿為關中都督。”   “敕李恢為?降都督。”   ……   一串名單將眾文武念罷,而在最後的名字上則單獨歷數了趙統平定涼州的大功,並加封為平西將軍,先前賞賜的爵位冠軍侯食邑從五百餘戶增至千戶,並且將漢陽郡改為天水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