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好死不如賴活(1 / 1)

忠武天下 硯山觀月 4690 字 2024-03-17

清風送爽,馬蹄拋香。劉文心帶兩百兵馬離開刺史府,護襄王趕往嶽州,薑山相送他們出府城。   送君千裡終須別。襄王拱手說,薑將軍請回。薑山拱手說,殿下保重。襄王跨馬前行,兵馬跟上。   劉文心說,大帥,可還有什麼交代?   薑山說,軍師,拿下知州烏桓後,記得去州府大牢裡瞧瞧,看看有沒有冤假錯案,找出來重新審理,能辦的辦上一辦,就當懲惡揚善,為日後安撫投誠百姓守好正道。   劉文心說,手下遵命。跨馬追上襄王,齊頭並進,直奔嶽州府。   襄王、劉文心等人,途中寄宿兩晚,入嶽州城,直奔嶽州州府衙門。欲入府門,府衛見襄王、劉文心等人尋常布衣,一把擋住說,府衙重地,不可亂闖。襄王不語,劉文心亮明身份。府衛連忙施禮問好,問有何吩咐。劉文心說,帶路,見知州烏桓大人。   府衛前邊帶路,穿過幾個天井,跨過幾個門檻,入得後堂,往一房門指了指,離開。   荊風、荊雨帶人守在門口,襄王、劉文心入內。房內,一官員背對房門寫著書信,聚精會神,沒察覺有人進來。劉文心眼睛好使,遠遠看一眼,便看出信是寫給京城四皇子端王的,信裡問端王,該如何對待製置使薑山的將令。   襄王見烏桓寫的認真,大有沒完沒了之勢,不想浪費時間,拉把椅子坐下說:“烏大人,別寫了,寫了也是白寫。”   烏桓一怔,轉頭見房裡多了兩人,都是布衣,厲聲喝道,你們是何人!膽敢不請自入。   “我是劉文心,荊湖南北製置使薑將軍的幕僚。”劉文心看向襄王,“這是六皇子襄王殿下。”   烏桓臉色一驚,不管劉文心所言是真是假,上前給襄王行禮問安,隻因天下還是陛下做主,還無人敢招搖撞騙冒充皇子。   襄王受了禮,溫言說,坐吧,烏大人。烏桓坐了回去。   劉文心說,烏大人,製置使薑將軍的將令,你執行的怎麼樣了?烏桓連薑山的將令都可以不聽,豈會在意劉文心一介白衣,懶得回話。劉文心說,烏大人,你莫不是對製置使大人的將令置若罔聞,坐等京城四皇子端王殿下的指令,再依令行事吧?   烏桓臉色一沉,接著鄙視一笑,說:“劉軍師,言者雖無心,聽者卻有意。你這般滿嘴胡言亂語,按大夏國律法,算惡意中傷本官,是有罪的。”   劉文心說,烏桓,桌上這封信,你在信裡寫了些什麼,暫且不說。但就以前鄭威將軍荊湖剿匪之時,你不僅對他的將令陽奉陰違,還在他剿匪時背後捅刀,朝廷依罪論處,就夠你身首異處。   烏桓說,劉先生,你再要信口開河,誣陷本官,本官可就得請你離開了。劉文心說,烏大人,要不我派人快馬加鞭趕往江陵府,讓鄭威將軍前來對質一番如何?烏桓不語,該是懶得搭理劉文心。   劉文心說,鄭將軍軍中斷糧,向你求助,你熱情招待他,又是吃酒席,又是送美人。還派了好些官員、鄉紳、商賈來陪酒,說什麼千兩銀子一杯酒,欺騙他喝的不省人事。事後,你見他不願認端王為主子,不給錢糧應急就算了,還上書朝廷彈劾他嫖妓、斂財、克扣軍餉......   烏桓說,劉軍師,這子虛烏有之事,虧你說的出來。看來,你這睜眼說瞎話、血口噴人的本事,恐怕無人能及了。   襄王說,烏桓,本王今日來,不是來跟你鬥嘴的,是來給你機會辭官、自盡的。   烏桓第一次聽人對他說話如此直白,如此毫無顧忌,如此冷酷無情,以為聽錯了,噓聲問,襄王殿下,我沒聽錯吧?   襄王說,烏桓,你從芝麻小吏,做到今日一方知州,十幾年過來,你都做了些什麼,你自己心裡最清楚。若讓人幫你一一抖出來,依本王看,你除了被殺頭問罪,被抄家,連累妻兒發配流放,就是遭人唾棄,遺臭鄉裡。   烏桓正要說話,被襄王搶了先。   襄王接著說,烏桓,本王既然來了,就不打算放過你。你若聽我勸告,先辭官,再自殺,本王保你妻兒不受你牽連,還給他們一點錢財維持生計。你若心存僥幸,妄想我四哥端王來救你,那你就去州府大牢好好等著,等朝廷選個好日子殺你頭,抄你家,流放你父母妻兒千裡之外。   烏桓從未聽過這般生硬惡毒的言語,心頭頓時虛空了來,虛聲問,襄王殿下,下官可從未得罪過你,何須說出這般狠毒之言。   襄王說,烏桓,你是沒得罪過我,可你得罪了朝廷。我身為欽使,豈能容你害國害民而置之不理。   烏桓問,襄王殿下,下官何時得罪了朝廷?   襄王冷笑道,烏桓,你是真傻還是假傻。朝廷要快速戡平荊湖叛亂,你卻為了一人之私利擋在路中間,還想穩如磐石。試問不搬掉你這等頑石,這平亂之路,又何來暢通無阻一說。   烏桓此時,不覺得襄王有說錯的地方,隱隱覺得大難臨頭。想端王遠在京城,遠水難救近火,不也想虛以為蛇,先應付過去,小聲說,襄王殿下,你若真覺得我擋了你們的道,下官讓道就是。   襄王心裡清楚,烏桓身為端王的門生故吏,除非端王倒臺,不是他烏桓豈會跟他襄王同舟共濟。想著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於是鐵下心腸說,烏大人,晚了。還是用你的死,來告誡荊湖四圍那些不明大局的官員,誰擋道,誰倒黴。   烏桓見以退為進之法行不通,不想失了男子漢該有的硬氣,問襄王,襄王殿下,你這是鐵了心要加害本官了?   襄王說,烏桓,薑將軍給了你機會,是你不知道珍惜,怨不得旁人。   烏桓才不會輕易認命,豈能不尋求自救之法,大喊道:“來人,送客!”   房外荊風聞聲帶人沖進來,腰刀拔出半截,嚇得烏桓剛起身便坐了回去。   襄王起身說,烏桓,你罪業滿身,已插翅難飛。隻要當今聖天子不念你為國有功,不下令放你,隻要百姓不念你有恩,不上萬民書替你求情,誰也救不了你。速速認罪伏誅,寬大處理。負隅反抗,那一切就按大夏國律法來,讓你死個明白,也讓你死不甘心,後悔莫及。   烏桓自問於國無功,害苦窮苦百姓,哪敢心存妄想讓他們來救自己與家人。見死期已到,回天乏術,問襄王,你們為何這般急著要我死?   劉文心說,你身為朝廷命官,害國害民,骨子已爛透,早死一天,於國於民便是一份功業,自是早死的好。   烏桓見襄王眼中殺機已現,再無退路可言,不也從怕死中走出來,妄想幫家人求份善緣,問襄王,襄王殿下,下官若真照你的辦了,你們真能放過我家人,不讓他們受我牽連?   襄王說,烏桓,害你家人,於國於民於本王一點好處沒有,本王又何須加害他們。   烏桓說,謝殿下大度。我自我了斷前,能否見見我家人?   襄王起身說,可以,速度快些,本王在府門外等著幫你送走他們。看了荊風一眼,等荊風往地上扔下一把匕首,帶著劉文心等人離開。   烏桓送走襄王等人,心頭萬念俱灰,撿起地上的匕首揣入懷中,去得後院問好敬愛的母親,抱過親愛的妻子,摸過可愛的孩子,幫他們收拾行李,將積攢多年的金銀放了一小袋於包袱中,笑著說:“若蘭,朝廷的任命詔書下來了,調任我為襄陽郡守。荊湖剿匪還沒有結束,有些政務需要交接一下。你先帶母親與孩子回老家待幾天,等我忙完了這裡的事情,就去接你們。”   烏夫人不小心看到丈夫懷裡藏有匕首,心頭登時苦痛難耐,為了老母親跟兩個不懂事的孩子,強打歡笑說:“好。”將小袋金銀從包袱裡拿了出來,背上包袱,扶著老母親,帶著孩子,被丈夫送出府衙大門。   荊風上前拿過烏夫人手上的包袱,摸了摸,見無金銀等物,放上馬車。劉文心上前扶老婦人上馬車坐好,又將兩個孩子抱上另一乘馬車坐好。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烏夫人說:“謝謝!”   劉文心將烏夫人拉到一旁,從懷裡摸出五十兩銀子,說:“世道險惡,你家官人上了這世道的當,做了太多為官者不該做的事情,傷國害民。雖說身不由己,但做了就是做了,就得認。王法無情,望你見諒。”   烏夫人眼眶濕了來,將銀子退回給劉文心,硬咽說:“謝將軍,這個我不能收。”   劉文心拿起烏夫人的手,將銀子放入她手心,說:“這是製置使大人的一片心意,也算是朝廷不該讓你丈夫為官,對你們的一點補償。你可以收下。”   烏夫人聽過,想著日後的艱難生活,為了不讓老母親與孩子流落街頭成為乞丐,硬下心收下五十兩銀子,向劉文心深深一躬,抹乾眼淚,坐上老母親那輛馬車,隨著車輪滾動,奔向襄陽老家。   在馬車聲消失的那一刻,烏桓潸然淚下,轉身走向後堂,步子雜亂緩慢,身形綿軟無力。回到房間,撕碎桌上那份未寫完的書信,坐下磨好墨,向朝廷寫起辭職信來。   等書信寫好,讀了一遍,覺得用詞得當,沒愧對自己滿腹學問,這才放心起身,走出房門。朝北邊襄陽老家方向跪倒,拜了幾拜,從懷裡掏出匕首,掀開上衣,劍鋒出鞘,對準心窩猛然一刺。頓時,眼淚隨著血水一起流落在地,口中噴出一句話來:“你現在滿意了吧!高興了吧!你這顆弱智而又貪婪的心。”   隨著話音消散在院子裡,猛然一掌拍在匕首柄上,匕首刺進幾分,痛苦不堪倒地,和著美好而又失望的記憶,睡了過去,再無蘇醒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