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一章 冠冕堂皇(1 / 1)

“所以,天下安定後,趙匡胤一度試圖遷///都:洛陽。”高帆嘆了一口氣,道:“相比汴梁,洛陽周圍有群山環繞,更有利於防守!”   “洛陽,可是十三朝古都!並非沒有原因!”   “但是,這遷///都之議,最終失敗了。”高帆嘆了一口氣,道:“在關鍵時刻,趙光義用【安天下者在德不在險】勸說自己的哥哥。”   “這話語似乎有道理?”   “屁!”高帆直接罵道。   阿?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安定天下,在於君、臣的德行,而不在於城池的險固。這句話,乍一聽似乎有道理,可根本就是一句屁話。麵對敵人入侵的時候,還是堅固的城池,有力的地形才能擊退敵人。   難不成,你要用道德感化敵人麼?   “讓我說出這句話背後的含義吧!”高帆直接譏諷道:“當趙匡胤要遷///都洛陽的時候,為何群臣大部分反對?”   “因為這些臣子,早就在汴梁周圍,坐擁大量的肥沃耕地,早就在汴梁城中,擁有無數店鋪!”   哦?   “一旦遷///都了,”高帆繼續道:“汴梁不是都城了,那周圍的地價,是不是會暴跌?”   自然是。   “那汴梁城的店鋪,是不是失去了往日的繁華?”   那是!   汴梁是都城,是北宋王朝的核心!由此,汴梁城商業極為繁華,店鋪鱗次櫛比,可以賺取大量的利潤。可如果遷///都呢?都城從汴梁到了洛陽?那這些大臣的利益,自然是損失慘重!   高帆繼續道:“所以,群臣反對!而群臣的利益代表之一,趙光義也反對!”   “就因為他們的蠅頭小利,他們反對遷///都,最終讓北宋滅亡!”   蠅頭小利?   這對於朝臣,都是自己實實在在的利益啊!他們自然要保住!這,就是北宋初期【遷///都之議】的根本!群臣,不是看不出汴梁的缺點。汴梁明顯是【無險可守】,誰又不是傻瓜!尤其是在燕雲十六州沒有收復的情況下,敵人的騎兵可以一路南下,所謂一馬平川!   但是,他們在汴梁,都有大量的利益!不管是汴梁周圍的肥沃耕地,還是城池中的大量店鋪。他們,不想自己的利益受損,由此反對遷///都。而趙匡胤,最終在群臣的反對中,不得不選擇退讓,暫時沒有遷///都。   他心中,應該是有計劃,將來慢慢想辦法,最後成功遷///都。可就在這遷///都之議的幾個月後,趙匡胤暴斃。   也就是燭影斧聲!   由此,宋朝徹底沒有遷///都的想法······   “安天下者,在德不在險?”高帆厭惡道:“這些古代的文臣,最喜歡用一些冠冕堂皇的話,掩飾他們真實目的。”   的確如此。   這些文臣,往往冠冕堂皇,說出很多大道理來,似乎是為國為民!但其實呢?在華麗的辭藻的背後,都是為了他們的利益!就說北宋這一次,群臣之所以反對,就是因為他們在汴梁周圍,擁有大量的耕地,在汴梁城中,擁有大量的店鋪。   遷///都?   我們就會損失慘重。   所以,我管你什麼【無險可守】呢!說破大天,也不能損傷我們的利益!我們文臣,有的是借口,阻撓你的計劃!   “呼。”高帆搖搖頭,嘆了一口氣。   而此時,北宋位麵。   趙匡胤目光一閃!好機會!他巡遊洛陽兩個月,就是為了遷///都。但是,大部分臣子都反對!他們什麼目的,趙匡胤不知道?自然知道!但是,文臣都有借口啊,一個個為國為民的樣子!而今天,天幕的高仙人,直接揭開了他們的真麵目。   你們就是為了自己的利益!   由此,他們的老底被揭穿後,看他們還有什麼理由。   “誰贊成,誰反對?”趙匡胤傲然道。   反對的,那就是為了你自己的蠅頭小利!天幕的仙人都說了!你們就是在汴梁城外有耕地,在汴梁城中有店鋪!   小人!   “所以,從今天開始,反對遷///都的就是小人。”趙匡胤眼睛一亮,他趁機發動了反擊,由此最終成功遷///都洛陽······北宋的歷史,由此變得不同。幾個月後,趙匡胤也並沒有暴斃,反而,他開啟了北伐,成功攻破北漢,接著收復燕雲十六州。   大宋,成為大一統王朝!   叮!   宿主獲得1000知識點!   “請宿主回答今天的第七個歷史問題:說一說匈奴歷史上著名的【鳴鏑弒父】!”   哦?   這個問題也簡單,但卻很有趣。這,是歷史趣聞直播間麼。這裡,主要講一些歷史上很有趣的東西。   高帆喝了一口茶水,清了清嗓子,繼續道:“所謂的鳴鏑弒父,是這樣的。”   “大約秦漢時期,匈奴【大單於】,叫做頭曼。”   “而他的兒子,就是故事的主角,冒頓!”   “本來,冒頓就是匈奴的太子,可以繼承父親的位置。”   “但是,”高帆道:“和之前周幽王的烽火戲諸侯類似。”   “大單於頭曼,喜歡自己新立的閼氏(類似皇後),由此更喜歡自己的小兒子。”   又是老套的:廢長立幼。   本來是讓自己的大兒子,繼承自己的位置。可自己新娶了一個老婆,很喜歡這老婆,就試圖立小兒子作為繼承人。   “那冒頓,自然不會甘心讓出太子的位置。”高帆道:“所以,他就計劃殺死自己的父親。”   “而這個過程,很是有趣。”   “這個冒頓,發明了一種箭,叫做【鳴鏑】。”   “就是箭射出後,會發出很尖銳的聲音。”   “他開始訓練自己手下的騎兵,他宣布:”高帆道:“自己的鳴鏑箭,射向哪裡,那所有騎兵也都要射向那目標!”   哦?   似乎很簡單啊。   冒頓的鳴鏑箭,射向哪裡,騎兵就跟著射向哪裡。   “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後,”高帆道:“冒頓外出打獵,看到了一頭野豬,就將鳴鏑箭,射向了野豬。”   “而手下的騎兵,紛紛按照之前的命令,用弓箭射向野豬。”   “事後,”高帆道:“沒有射箭的騎兵,全部被冒頓斬殺!”   哦?   “過了一段時間後,”高帆道:“冒頓,再次射出了鳴鏑箭。”   “但這一次,射向的是自己心愛的坐騎!”   哦?   “關鍵時刻,看到鳴鏑箭射向了冒頓王子的坐騎,有的騎兵,按照命令就射向了王子坐騎。但是,有的騎兵卻猶豫了,那是王子最心愛的坐騎啊。我們射死了王子的坐騎,王子事後會不會生氣?”   “結果,有一部分騎兵,沒有射箭。”   “事後,冒頓就將沒有射箭的騎兵,全部斬殺。”   阿?   “接著第三次,這一次冒頓更狠!”高帆興奮道:“他,再次射出了鳴鏑箭,但這一次,卻射向了自己最疼愛的女人。”   什麼?   射殺自己最疼愛的女人?   “關鍵時刻,和上次一樣,有一部分騎兵,頓時按照命令,將弓箭射向了冒頓王子最心愛的女人。但是,有一部分騎兵,卻沒有射箭,那是王子最疼愛的女人啊。”   “而事後,”高帆道:“大家也都猜測出來了。”   “冒頓,頓時斬殺了沒有射箭的騎兵。”   “接著,是第四次了。”高帆繼續道:“冒頓得到了父親的坐騎後,再次射出鳴鏑箭,射向了自己父親的坐騎。”   “這一次,經過前三次的反復訓練,反復斬殺後,剩下的騎兵幾乎都按照命令,射向了大單於的坐騎!”   “由此,冒頓極為滿意。”   經過足足四次的斬殺,隻留下完全聽從自己命令的人!剩下的人,聽到鳴鏑箭的聲音,就飛速取出弓箭來。王子射誰,我就射誰!不能有絲毫的猶豫!有絲毫猶豫的人,早已經被斬殺了!   “由此,冒頓發動了自己最後的攻擊,所謂:圖窮匕見!”   “有一次,自己的父親頭曼【大單於】去打獵,冒頓,就帶著自己的騎兵跟隨。”   “在獵場,”高帆興奮道:“冒頓,突然將鳴鏑箭,射向了自己的父親!”   “而他手下的騎兵,幾乎沒有任何猶豫,紛紛射箭:射向了頭曼大單於!”   哦?   “由此,頭曼大單於,被射成了刺蝟。而冒頓,就成為了新的大單於!”高帆最後總結道:“這個計策,很是微妙,充滿了智慧。”   哦?   “大家試想,”高帆道:“如果冒頓王子,選擇告訴手下的騎兵,自己要謀反,那是什麼情況呢?”   “他手下的騎兵,可能選擇依舊忠於他,也可能選擇叛///變!將消息泄露出去!”   第一,你無法保證所有的騎兵,都絕對忠誠。   第二,你也無法保證,消息不泄露。   不管是消息泄露,還是有人背//叛,那結果都是致命性的!冒頓,可能剛剛想謀反,就被自己的父親發現了,由此失敗。   “而他的計策呢?”高帆道:“他前後四次,用野豬,用自己的女人,用自己的坐騎,有父親的坐騎,反復的訓練手下的騎兵。”   “一次次的斬殺,最終讓手下的騎兵,形成了【條件性反射】!”   “他手下的騎兵,聽到鳴鏑箭的聲音,就下意識的射箭!”   “冒頓射向哪裡,騎兵就跟著射向哪裡!”   “最終,射死了大單於頭曼。”   “也許,這些騎兵看到大單於被射死後,目瞪口呆,但是,已經沒有選擇。”   所謂:木已成舟,就是如此。   冒頓,用一次次的殘酷血腥的訓練,讓手下的騎兵,聽到鳴鏑的聲音就射箭。   由此,最終殺死了自己的父親。   “這,就是大名鼎鼎的:鳴鏑弒父。”高帆最後總結道。   歷史上,各種陰謀很多,越是靠近皇位,越是腥風血雨。不過,這鳴鏑弒父,卻很有特點:充滿了智慧和血腥。   當高仙人說完後,歷史各個位麵,開始有不同的反應。   秦朝位麵。   秦始皇道:“胡虜就是胡虜,竟然弒父奪位!我樺夏衣冠之國、禮儀之邦,就不會如此。”   秦始皇哪裡知道,他死後,他的好兒子胡亥,殺死了33個兄弟和姐妹,在歷史上,可謂空前絕後。   那些王子公主,都是胡亥的兄弟姐妹,但是,那又如何?   “殺!”   “殺!”   “殺!”   甚至,其中很多王子都沒有全//屍······   越是靠近皇位,也是腥風血雨。   //////////   唐朝。   黎明。   玄武門外。   李世民看著天幕中的直播,神情更加冷峻起來。他手下【秦王府】的勇士,不需要鳴鏑!他們,絕對忠誠於他這個秦王!大唐的天下,都是他李世民打下來的,為何要讓給大哥?關鍵是,大哥還無比敵視自己,就算自己退讓,也不會有好下場!   作為一個皇子,他要不就是當皇帝,要不就是死!   所以:李世民發出冷笑,清晨的冷風中,他拉開了手中的長弓,直指:“李建成!!!”   兄弟?   從小一起長大,同父同母的親兄弟?   對不起,為了皇位,我李世民顧不得了!   下一刻:   嗖!   利箭飛了出去!   所謂:越是靠近皇位,越是腥風血雨。   ///////////   宋朝。   另一個位麵。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官家和自己的親弟弟,正在秉燭夜談,把酒言歡。他們是親兄弟,徹夜飲酒聊天,也是正常。而遠處,小太監看著宮殿中的影子,就看到在燭光的倒影下,趙光義離開座位,似乎在跪拜自己的哥哥。   接著,小太監又聽到,官家拿著玉斧,用力戳地的聲音。   官家模糊的聲音道:   “好為之!!!”   一夜過後。   官家駕崩!   晉王登基!   越是靠近皇位,越是腥風血雨!   之後,宋太祖的幾個兒子,都死得不明不白。   ///////////   明初位麵。   好聖孫,新一代大明的君主,【宣德皇帝】朱瞻基,來看自己的叔叔了。自己的叔叔【金豆子】朱高煦謀反,但是,宣德皇帝卻沒有殺他,隻是將他圈禁罷了。   朱瞻基,帶著勝利者的姿態,看著自己這個叔叔,大名鼎鼎的金豆子。關鍵時刻,朱高煦竟然一個飛腿,絆倒了朱瞻基!   “哈哈!”   “大侄子,你不行吧?”   朱瞻基徹底憤怒,他嘶吼道:“我要讓他灰飛煙滅,就好像從來沒有來過這個世上。”   於是,手下取來三百斤的大銅缸,將金豆子扣住。但是,漢王著實勇猛,竟然硬生生將銅缸舉起來。接著,朱瞻基又命令人,在銅缸周圍點燃了大量的木炭。由此,最終將一代金豆子,活活烤死在大缸中······   而朱高煦的所有的兒子,也被斬殺。   越是靠近皇位,越是腥風血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