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無解的明末(1 / 1)

就算你徹底擊敗了流寇,殺光了其中的老營騎兵,可俘虜了十幾萬的流寇,怎麼辦?   養?   養不起。   殺?   朝廷中的禦史,會將你活活罵死!不管是文臣還是武將,都不想背上罵名!結果往往就是,所謂的教育一番後,任由饑民百姓離開。這些饑民離開後,沒有吃的沒有喝的,就選擇再次加入流寇。   敢大開殺戒的文臣,不多啊。古代的讀書人,都講究一個名聲。   “所以,流寇是無法消滅的!”   “除非你有足夠的資源,有足夠的糧食和物資,安撫千百萬的饑民。”   “否則,就算你一次次擊敗的流寇大軍,但最終,他們還是要造反。”   吃!   就是一個字:吃!   有吃的,就不造反。   沒有吃的,你說破大天,我們也要反!   “徹底消滅明末的流寇,需要大量的資源,更需要一大批能力出色的文臣,和英勇敢戰的武將。”   文臣,在戰亂後,安撫那些流離失所的百姓。給他們糧食,讓他們能吃上飯。給他們種子和耕牛,讓他們能恢復農業生產。撐過一兩年後,各地的經濟恢復了,大明朝就回到太平歲月了。   而武將,則英勇敢戰,追擊流寇,絕對不要銀子或者【養寇自重】!   充足的物資,可以供應軍隊戰鬥,可以讓文臣安撫饑民。   由此,就能徹底剿滅流寇。   可明末,這些都沒有!   “明末,不僅有天災,有小冰河的氣候。同時,”高帆道:“文臣大部分腐朽不堪,武將貪生怕死。”   “而腐朽的朝廷,也調動不出來足夠的資源來。”   僅有的資源,一來需要養幾十萬的皇族,第二需要養文武大臣,接著,需要對抗遼東的後金,遼東戰場上【城堡推進戰術】,最費錢了·······因為遼東和後金的戰爭,明末財政崩潰,根本無力安撫千萬饑民。   千萬饑民,吃不到糧食,那就一定會反。   所以,流寇就是殺不完。   無解。   “那多說一句,”高帆道:“清朝是怎麼解決這問題了呢?”   對呀。   清朝建立後,怎麼就沒有流寇了?   “首先,就是清朝極為強悍的武力:”   “八旗鐵騎!”   “就比如流寇中最強的李自成【大順軍】,他們麵對清軍,幾乎都是敗績!根本不是對手!”   清朝能得到天下,並非全部都是僥幸。首先,清朝的武力,也就是八旗軍,的確很強悍!不管是明軍還是流寇,不管是大順軍還是大西軍,都不是八旗軍的對手。   “其次,”高帆哀嘆了一聲,道:“那就是反復的戰亂,無窮的苦難,讓很多百姓都死了。”   十幾年來,流寇不停的流竄天下,破壞嚴重。   清軍入關後,和大順軍、明軍的作戰,破壞更加嚴重!雙方都是燒殺搶掠!結果呢?結果就是二十幾年的戰亂後,人口銳減,大量的耕地拋荒。然後呢?然後就是之前說過的,中原的土地可以養活剩下的人口了。   王朝國祚為何無法超過300年?   王朝末期,人口數量暴增,人口數量對糧食產量,形成了巨大的壓力(明末)。由此,矛盾爆發。而幾十年的戰亂後,人口銳減,人口數量對糧食產量,不再形成壓力,由此,新的王朝的盛世,就要來臨了。   “這,就是之前提起的【治亂循環】啊。”高帆嘆息道。   明末位麵。   崇禎看著天幕,詳細解說了流寇的問題,不由淚流滿麵。   他道:“朕涼德藐躬,上乾天咎(小冰河氣候),致逆賊直逼京師······皆諸臣誤朕!”   的確如此。   明末的朝廷已經腐朽了。   文臣隻知道老錢!相互扯皮!   武將卻貪生怕死,養寇自重!   而腐朽的體係,也無法調動足夠的物資,簡單說,就是無法調動足夠的糧食。其實,明末的時候,江南的士紳很有錢,但收不上來。反而,底層的百姓接近崩潰,偏偏朝廷還狠狠的壓榨他們。   崇禎,在民間又叫【重征】,就是一次次的征集賦稅。   反而,東南的士紳,有【東林】作為依靠,就是不願意掏錢。   有一個數據,李自成接近京師的時候,崇禎試圖讓朝中大臣和富豪捐錢,當做軍餉抵抗流寇。崇禎,還試圖讓自己的嶽父,也就是【國丈】周奎帶頭捐錢。可這周奎,隻願意捐5000兩!還是周皇後看不過去了,變賣了珠寶,湊齊了1萬兩。   結果,等李自成殺入京師呢?   從周奎家中,抄出了70萬兩白銀!   據說,李自成攻破京師後,開始大肆【拷掠】,一共從明朝的文武大臣家中,抄出了7000萬兩白銀!   踏馬的,崇禎要20萬兩作為軍費,你們一個個不願意掏錢。等李自成來了,輕易拷掠出7000萬!而接著,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等清朝的八旗軍下江南後,在東林的地盤上,一番燒殺搶掠,最後獲得2億兩白銀!   八旗軍搶到手兩億兩!東南東林的地盤,富得流油啊。這些明末的大蛀蟲,一個個貪婪的啃食明朝這棵搖搖欲墜的大樹。崇禎辛苦的維持局麵,他們就知道搗亂。可等明朝這大樹真的倒了,他們還不是被敵人一鍋燴了?   “明末的問題,不是來一個英明的君主,或者建立一支新//軍,就能解決的。”高帆道。   那怎麼辦?   所謂:破而後立。   所以說,治亂循環,也有深層道理啊。   王朝到了末期,腐朽到了極點,各種問題積重難返。這個時候,想拯救王朝,實在太難。不如推翻了重建!就好像一個搖搖欲墜的房子,你要修理一番,那耗費的資源,不如就重新建一個房子了。   清末位麵。   李鴻章認真的點點頭,道:“是呀。”   “在王朝末年,試圖拯救它,遠不如重建來的方便。”   “我這一輩子,就是一個【裱糊匠】,勉勉強強將大清這個破房子,用紙張糊了一番。”   “可紙糊的就是紙糊的。”李鴻章,哀嘆道:“平時小風小雨,問題不大。”   “真來了厲害的敵人,那就是:雨打風吹去!”   “哎!”   “我就是一個裱糊匠,試圖挽救大清這個破房子。”李鴻章哀嘆道。   所以,大清莫要笑話明末,你們清末的時候,還不如明末呢。   明末,好歹還打了【料羅灣】,擊敗了西洋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