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昌言,福建泉州人,有十多年都在做一名默默無聞的小官,直到遇到自己的伯樂——宰相趙普。老趙向朝廷舉薦劉昌言,並開始耐心在身邊培養劉昌言。 趙普死後,劉昌言因為伯樂的恩情,細心處理其後事,照料其家人。此事被宋太宗知道後,覺得這小夥子不錯,還知道感恩,之前劉昌言考中進士時自己咋沒發現這個人才呢? 劉昌言的第二次騰飛開始了。仕途過山車開始朝天加速,劉先是被任命起居郎,賜金紫、錢五十萬。劉與宋太宗連續聊了三天,都聊到很晚,兩人似乎相見恨晚。實際上劉昌言說話詼諧幽默,特別能揣測人的想法,用現在的話說,他給太宗提供了滿滿的情緒價值。 這段時間太宗非常上頭,甚至對宰相表明劉雖然其貌不揚,但卻是個人才。剛給劉升了工部郎中,過了一個月又給升官,再過了二十八天直接乾到右諫議大夫、同知樞密院事。 值得一提的是,宋神宗官製改革前,宋代的官職更類似於爵位待遇,官員的差事才是他真正的官職,此時劉的同知樞密院事已經是高級職位。 有人反映劉的福建話聽不懂,太宗表示我能聽懂。官員們隻能不斷加碼上猛料,又有人反映劉沒有照顧母親和妻子,把她們撇在老家有十多年,還娶了別的女人,太宗揮一揮衣袖,這都不是事,下詔讓州縣把劉的家眷伺候好並送到京城與劉團聚。 官員們開始不滿劉多次的快速提拔,大家輪流給皇帝吹風,可是太宗正與劉昌言處於蜜月期,不僅聽不進,還護著劉,頗有霸道總裁護嬌妻的感覺。當時其他大臣裡也有家眷在老家的,太宗索性下詔都送到京城與之團聚。 事情做到這個份上,大家都識趣的閉嘴了,隻在心裡羨慕嫉妒恨。劉昌言自己也非常心虛害怕,自己這趟過山車非常不穩當。 情緒價值並不能解決實際問題,古今都不例外。劉終於攤上事了,和他關係好的趙贊被誅殺了,他之前還公開保薦過趙贊。 趙贊曾作為太宗的親信組織了一幫特務監視京城官吏,結果自己飄了,元宵節那天,趙贊帶著同黨,攜著妓女,在皇宮內的閣樓上玩樂嗨皮,這可是皇帝玩的場所,太宗知道後立刻發配趙贊,然後路上賜死,沒有一絲猶豫。 趙贊的事情就是此時太宗的逆鱗,太宗有一次談到近臣中有和趙贊來往的,劉昌言壓力山大,沒有穩住直接站出來跪在皇帝麵前磕頭求饒。太宗突然就對他的為人討厭起來,劉不僅貪生怕死,而且還跟趙贊這樣的貨混在一起,朕過去竟然寵幸過這種人! 太宗安慰劉,心裡已經構思好了搞劉昌言的計劃。沒過多久就把劉外派到襄州當官,劉昌言的過山車人生又開始急速下行。 太宗本著眼不見心不煩的原則也就過去了,結果劉因公事上書,這下又讓皇帝不爽了,下詔狠狠的斥責,並警告下回再不按章辦事就不是罵兩句完事,言下之意別再讓我想起你,惡心! 果然太宗還沒消氣,把劉昌言又安排到更遠的荊南府,等著劉在那裡自生自滅。 等到宋真宗上臺,劉昌言終於把苦吃到頭了,回來當了工部侍郎,在宋神宗改革前屬於一個混吃等死的虛職,好歹劉還是回到了大都市,安享了最後的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