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沖動是魔鬼(1 / 1)

西夏的奠基人李繼遷的母親被宋軍擒獲,而李繼遷正在西北地區持續不斷地襲擾宋朝邊境。正在為李繼遷頭疼的宋太宗,準備直接將其母在西北邊城公開處決,讓李繼遷明白與宋軍作對的下場,狠狠的出口惡氣。   宋太宗沒有找宰相呂端商量,而是隻召見樞密副使寇準商量。寇準回來的時候被宰相呂端看見,呂端懷疑兩人在商量大事,畢竟樞密院是北宋的最高軍事決策機構。   呂端直接了當的問寇準,“皇帝有沒有要求不讓你告訴我?”對於公事如果拐彎抹角地打聽反而顯得有私心和做事不嚴謹。寇準回答沒有,緊接著宰相說了句非常有水準的話,“邊境常規的事情,宰相不必知曉,但是軍國大事宰相不可以不知道。”   宰相的職責就是做大決策,定大方針,屬於指路人,定了路線後至於怎麼走那是普通官員的事。寇準如實交代了事情原委並告知準備公開斬首其母以警告李繼遷。   呂端立刻意識到不妥,他看待問題更加長遠,於是讓寇準先不要執行,等他去請奏皇帝後再做處置。   呂端首先在太宗麵前引經據典,昔日項羽捉住了劉邦的爹,準備把他烹煮了,劉邦表示到時候也請分他一杯羹。呂端然後表達自己的見解,乾大事的人是不會顧及親人的,更何況李繼遷這種造反的人?今天你殺了他媽,大快人心,但是明天你也抓不住他,既然抓不住,白白增加仇怨,反而更加堅定他反叛的想法。   太宗此時已經冷靜的意識到問題了,呂端提出了自己的辦法,把李繼遷的母親作為一張長期有效的牌抓在手裡,如果斬了的話這張牌就沒有了。具體做法就是把他母親安置在延州(延安地區),好好把她照顧撫養,雖然李繼遷沒法立刻投降,但是李往後做任何事都會擔心自己母親可能會遭遇的後果,因為她的生死拿捏在咱們手裡。   太宗不禁拍著大腿叫好,要是沒有宰相就真誤了大事,立刻決定采用宰相的計策。   站在最高處的人沒法為親近的極少數人犧牲整個群體或組織的利益,否則他的位置一刻也保不住。但作為人,他始終有基本的情感和需求,在一定限度內還是會為了私心做出能夠承受的妥協。   後來李繼遷的母親在延州病死,不久李繼遷也死了,李繼遷的兒子歸順請和宋朝,這都離不開宰相呂端的功勞,但這並不是主要原因。實際上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當時黨項人把發展方向暫時改為向西,通過攻打吐蕃和回鶻,奪取西涼府、甘州、瓜州、沙州等地,為了發展農業和避免兩線作戰,需要與宋、遼達成和平。統治者首先要考慮的是整個群體的利益,即他的屁股決定他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