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某日,忘川山脈旁邊小鎮上,人影稀疏。 小鎮喚作臨江鎮,因位於滄瀾江邊而得名。隻是臨江鎮除了位於滄瀾江邊再無其他出彩的地方。沒出過什麼名人,也沒有什麼好看的風景,更沒有什麼特產。除了每年給官府繳稅不增不減外,再沒其他能讓人記住的事情。 但對於上位者來說,不好不壞的臨江鎮可以說完全沒放在心上,隻因它太普通了。 小鎮外麵滄瀾江畔的田地裡,零星的幾十個人在不停的忙碌著。田埂上幾個小孩圍在一塊,褲腿、手、甚至是臉上沾滿了泥漬。 田裡麵忙碌的大人和大一點的小孩不時的回頭看一眼田埂上的小孩,見小孩有往江邊走的趨勢時趕緊大聲喊停,然後田地理忙著的孩子邁著不和諧的步子,一邊往田埂上的小孩追趕一邊讓他們慢一點,隻是田裡的淤泥和水嚴重影響了速度。田埂上的幾個小孩子跑了一會見沒人追上來,停下來隻見到田裡往這邊趕的大孩子氣喘不已,好幾次差點整個人跌倒在水裡,他們也就不著急,反而時不時對著田裡的大孩子做著鬼臉。 對於這幾個小孩子來說,田裡的大人和大孩子忙點或者跌倒都沒關係。他們隻負責開心就行,當然隻要不被逮到。 隻是這幾個小孩忙著開心的時候並沒有注意到他們身後緩緩的出現了一行壯漢,他們挑著大木桶,裡麵時不時濺起水花。 原來在這一片田地的旁邊就是滄瀾江,幾個小孩玩鬧的田埂正是幾個壯漢挑水的必經之路。隻見幾個挑水的壯漢對著田裡的大孩子比劃了一下手勢,大孩子正要喊出來的聲音急忙咽了回去,繼續對著幾個小孩呼喊“著別讓我抓到你們”。 隻見壯漢們步子不減,隻是他們邁步的姿勢變得跟正常走路稍微有了些區別,原本因為長時間挑水變得有些沉重的腳步聲瞬間變小了很多,隻餘下挑水用的扁擔咿咿呀呀不停的響著。等到幾個小孩身後,前麵幾個壯漢伸手一人提溜了一個小孩在手上往前麵繼續走著。隻剩下幾個小孩騰空張牙舞爪著讓放他下來,田裡的大孩子停下了腳步對著幾個小孩一陣嘲笑,而後回身去繼續幫著乾農活。 被提溜著的幾個小孩張牙舞爪一陣之後見沒法反抗,隻能任由著壯漢提著,幾個膽大的時不時踢兩下腳,中間有個膽小的不停的呼喊著,手不停的往後伸,想抓著點什麼找點安全感。隻是壯漢和田裡的大人根本不管,看了他們一眼後反而樂嗬嗬的笑著。 沒一會幾個壯漢將小孩提溜到他們一開始玩的方,放下後教訓似的敲了一下幾個小孩的額頭就挑著水走了。留下幾個小孩痛的捂著額頭直喊,田裡的大小孩這時對著他們來了一句“活該”。 幾個壯漢挑著水到了前麵沒水的田邊,將水倒進去後挑著空桶就又往江邊去了。 等到中午十分,小鎮方向走來了幾個提著食籃的婦人。隻見她們走到一處稍微開闊一點的地方,放下食藍向著幾個小孩走去,一邊走著一邊招呼著正在田裡麵忙著的人先吃飯。 有幾個手上正好忙完的,也就停下手往江邊走去,手上還有點活得繼續把手上的活做完之後就招呼著身邊活比較多的一起去吃飯,或者幫著分擔一下。 幾個婦人走到小孩身邊,擰著小孩的衣服前前後後看來兩圈後,臉上一陣嫌棄,但還是毫不由於的將各自手裡的小孩抱在懷裡。隻是抱著最臟的一個小孩的婦人,將小孩抱到手中後一陣教訓,順手又打了幾下屁股,隻是手上舍不得使勁。而後幾個婦人抱著小孩去江邊把手和臉洗了一下,順便招呼了一下挑了一上午的水的幾個壯漢去吃飯。 幾個壯漢也沒多說,互相招呼著起身,挑起裝滿水的木桶就走。隻是路過幾個婦人的時候在幾個小孩的臉上輕輕擰了一下,惹得幾個小孩一陣叫罵。最後的一個壯漢走到幾個婦人身邊的時候放下了木桶,走到抱著最臟的小孩的婦人身邊,喊了一聲娘子後從她手中接過孩子,抱到木桶旁讓孩子往木桶裡麵看。 “魚,魚,好多魚”。 “哪裡來的”婦人走過來問道。 “剛才休息的時候在江裡麵順手抓的,晚上回去咱們做魚吃”壯漢回到。 這時其他幾個婦人也抱著小孩圍了過來,隻見兩個木桶裡麵都裝著半桶的小魚仔。幾個小孩一陣興奮,也不管大人就要伸手去摸魚。壯漢伸手快速將幾個小孩的手輕輕拍回,“下午再玩”,而後挑著木桶從幾個婦人讓開的路走了出去。幾個婦人則各自抱著小孩找了個不滑的地方洗手、洗臉。 下午,幾個帶食藍來的婦人一起幫著乾活,幾個小孩圍在旁邊還沒有犁的田地裡,小孩中間是中午挖好的一個小坑,裡麵放著上午抓到的魚。隻見幾個小孩時不時的用小手去戳一下魚。偶爾幾條大一點的魚遊動一下帶起一片水花,幾個小孩瞬間就身體往後縮,一陣雞飛狗跳。 上午玩的身上最臟的小孩蹲在一旁,手上抓著一把泥土,時不時的用手上的泥土往坑裡麵的魚身上砸,沒咋中的時候引來其他小孩的一陣嘲笑。砸的累的時候又指揮著其他小孩跟他一起在水坑旁邊挖了起來,一個小坑在幾個小孩的的努力下緩緩形成。而後幾個小孩又在兩個坑中間挖起了水溝…… 傍晚時分,田地裡麵的農活乾完。大人們帶著幾個孩子緩緩往小鎮方向走去,時不時傳來一陣歡笑。 幾個小孩,有的被大人抱在懷裡,有的騎在大人的肩膀上,還有兩個直擊坐到了大人挑著的木桶裡…… 天快黑的時候,一群人已經快走到鎮上。隻是眾人沒有接著往鎮上走,而是往一旁的樹林走去,原來樹林裡麵還有一條小路。 穿過樹林之後是一個小村落,也就二十來戶人家,房屋看起來有些舊。 小村名為鐵匠村,因為這個村裡麵大部分男子都是鐵匠。除了農忙時節,村裡的男人基本上在臨江鎮上的鐵匠鋪上工,當然他們上工的鐵匠鋪也是村裡人合夥開的,鐵匠村各戶都是這家鐵匠鋪的老板。 進村的小路上鋪著一些石塊,旁邊有一口池塘,偶爾一整劃水聲傳來。 進村之後房屋分成兩排,中間是一口大井。一群人在大井旁邊停了下來,兩個漢子打上水之後眾人稍微清洗了一下,然後把抓到的魚一分就各自回家去了。 “三兒,明天你就在家裡和你二姐玩,爹明天要去鎮上上工了”。 “不要,我也要和爹爹去上工,我也可以做事”剛從木桶裡麵出來的一個小孩急忙道,原來是晌午玩的身上最臟的那個小孩。 “三兒還小,等三兒再長大點,有力氣了再跟爹爹一起去好不好”旁邊的婦人哄到。 “那我要吃糖葫蘆,還要吃糕點”小孩緊趕著說到。 “就你貪吃”旁邊大一點的小孩說到,原來是晌午田裡麵乾活的大小孩。 “好好好,明天爹爹回來給你帶”壯漢無奈的應道。 在四人的一陣話嘮中,不知不覺走到一棟木屋門口,隻見門口一個長相精致的女孩站在門口,時不時伸頭往他們走來的方向看。 “爹、娘,你們回來了”隻聽見姑娘開心的喊道。 “二姐,我想死你了”這時小孩撒腿往姑娘跑去,跑到姑娘身邊張手就要抱,結果姑娘一下子就躲過去了。 “叫你貪玩,你看你二姐都嫌你臟了”大孩子的聲音從身後傳來。 幾人一陣笑,唯獨小孩一臉的不開心。 “爹、娘、大哥,飯已經做好了,我們先吃飯吧”。 “嗯,先吃飯”。 “我要吃魚”小孩一臉的不開心。 “魚還沒洗,還要殺,明天再吃魚吧。不然明天不給你買糖葫蘆了”壯漢假裝生氣的聲音從旁邊雜物間傳來。 幾人吃完飯,又是一陣忙碌。畢竟乾了一天活,尤其是小孩,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鬧騰了一天,又是汗又是泥的,一直忙到戌時,一家人才回房歇息。 第二天一早,小孩沒睡醒就被從被窩裡抓了出來,穿好衣服後跟著大哥二姐在院子裡活動起來。 “大娃、二妞,該練武了”,三人父親這時走進院中。小孩自覺的走到一邊看著父親帶著大哥二姐練武,時不時跟著一起比劃一下,就是因為身形,練起來有些別扭。 練完武之後,壯漢帶著大孩子去鎮上上工去了,婦人則接著去田地裡乾農活,至於小孩就由二姐帶著。 晌午,三兒跟著二妞在村裡溜達。 春天的太陽不是很毒,沒事做的老人都在外麵曬著太陽聊著天。見著三兒和二妞也會逗一下他們倆。特別是二妞,因為長得精致,除了和他們家血緣比較近的少年,都想著長大以後娶二妞做婆娘,時不時的在二妞麵前獻殷勤。因此,村裡的老人也時不時拿二妞逗一下。至於三兒,因為還小,最多也就是摸摸他,逗他最多也就笑一下沒什麼意思。 在三兒和二妞溜達的時候,見著村口空地上圍著好幾個老人,走過去一看,原來是在下棋。在這個普通小鎮的小村落裡,上了年紀的老人是最無聊的,特別是家裡的後背白天都在外麵忙的時候。幾個老人就經常圍在一起下下棋,除此以外再沒有其他什麼娛樂措施了。 三兒和二妞看了一會老人下棋,在三兒蠢蠢欲動想要上去欺負一下老人的時候,二妞適時的將他拉走了。畢竟無論什麼人,跟一個娃兒下棋都是贏不了的,你永遠不知道一個娃兒會悔多少次棋。